APP下载

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诊断与DSA诊断的临床对比

2020-0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真腔破口锁骨

404600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主动脉急症,常造成患者死亡。过去认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但此项检查有创,术中多使用,价格贵,操作复杂,易引发并发症。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快、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无创、成像范围广等优点,逐渐应用于主动脉夹层诊断中[1]。本文将探究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和DSA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2~67岁,平均(54.9±3.0)岁;首发症状为背痛8例,突发性胸痛14例,胸背痛7例,腹痛10例。

研究方法:①DSA 诊断方法:进行常规消毒,切口选择在右侧腹股沟处,长度4 cm左右,将股动脉分离暴露4 cm,于暴露的股动脉上下各套一橡皮条,完成股动脉穿刺后,进行腹主动脉造影,将导管插入到升主动脉,完成造影后,对主动脉弓、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显影情况进行观察。使用相关系统进行图像处理。②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接受CT平扫,从头到脚进行扫描,完成平扫后,增强扫描,于前臂静脉进行碘海醇注射,速度选择在3.5 mL/s,完成注射后,再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35 mL静脉注射。动脉期扫描采用对比剂智能追踪,监测平面为T12,在同平面主动脉腔内选择呈品字型分布的3个靶点,确保至少1个靶点在真腔内,对比剂注射后12 s 启动监测,达到设定阙值后,手动触发进行扫描。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术后通过检查发现内膜瓣36例,破口数129个,受累分支数111条。

多层螺旋CT 与DSA对内膜瓣、真假腔、内膜破口以及分支受累显示情况:多层螺旋CT组内膜瓣检出率为100%(36/36)、真假腔检出率为100%(36/36)与DSA组内膜瓣检出率为94.4%(34/36)、真假腔检出率为100%(3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组内膜破口检出率为93.8%(121/129)、分支受累检出率为88.3%(98/111)与DSA组内膜破口检出率87.6%(113/129)、分支受累检出率80.2%(89/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层螺旋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参数测量数据比较:①多层螺旋CT:第一破口大小为(16.44±3.15)mm,第一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为(18.4±3.0)mm,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为(30.02±3.40)mm,真腔远端直径为(28.32±4.08)mm;②DSA:第一破口大小为(16.28±2.92)mm,第一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为(18.0±2.6)mm,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为(30.24±3.45)mm,真腔远端直径为(27.64±5.10)mm。

多层螺旋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第一破口大小、第一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真腔远端直径、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主动脉夹层是由动脉硬化、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因素导致主动脉壁中层的弹力纤维发生变性、主动脉扩张、内膜撕裂,进而形成真假管腔的一种病理变化。近年来,多层螺旋CT应用于主动脉夹层诊断中。DSA 也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存在风险,大多数与手术同时进行,应用受限[2]。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术后通过检查发现内膜瓣36例,破口数129个,受累分支数111条。多层螺旋CT组内膜瓣、真假腔检出率与D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组内膜破口、分支受累检出率与D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 与DSA 对主动脉夹层第一破口大小、第一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真腔远端直径、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金标准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多层螺旋CT的应用范围比DSA广,安全性高,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真腔破口锁骨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破口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血管内超声指导真腔寻径跟踪新技术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AP1000核电厂直接注射管线双端断裂小破口失水事故计算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