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产业在高校的终端配送模式探析

2020-01-19李雨桐崔莉婷王国臣延边大学

环球市场 2020年25期
关键词:取件收件人物流业

李雨桐 崔莉婷 王国臣 延边大学

一、从产业经济视角看高校快递物流业

现代物流产业不仅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第一二产业,便利生活、服务生产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中国物流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83.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3.3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8%,物流业总收入10.1万亿元。

快递业和电子商务、互联网行业高度相关,大学生线上消费、数字化消费比重极大,因此高校快递物流业直接影响整个快递行业的发展。物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网购人群中,18~23岁在校大学生占比42.7%,高校学生俨然已经成为网购市场的主力军。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升、千禧一代进入校园,都推动着高校快递物流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根据《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7年校园快递包裹超过20亿个,2018年校园快递包裹达到25亿个,2019年校园快递包裹预计将突破30亿个,高校快递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二、国内高校目前存在的几种终端配送模式

(一)校内固定取货点

校内固定取货点,主要是指第三方快递公司在校内设立的独立站点,或者是承包多个快递公司的集成式站点菜鸟驿站。该配送方式主要为,驿站合作快递抵达后,驿站工作人员进行分拣归类并向收件人发送取货短信,收件人凭短信至驿站取件。固定站点的快递容量具有弹性,对于处理“双十一”等快递数量激增的情况可以较好的解决,同时对于一些异形和大型包裹都可以比较好的处理。但是固定站点因为服务时间有限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也存在很多局限。

(二)智能快递柜

智能快递柜一般由第三方快递公司安装设立,快递抵达后由快递工作人员进行整理分拣入柜,并向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凭取货码自行取件。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智能快递柜以其方便快捷免于排队、24小时全天可取、人机交互服务标准的独特优势,深受广大高校学生所喜爱。但是智能快递柜容量和柜型固定,对于高校快递的季节性特点以及大型包裹的应对能力较差,同时智能快递柜的安装成本、损耗成本较高,使用寿命有限,因此也存在明显缺陷。

(三)校外流动取货点

校外流动取货点多为小型快递公司,或各大电商平台的自营物流系统提供校园快递终端配送时所选择的方式。快递抵达后,快递员使用面包车等交通工具将快递集中拉至校门口,再通过电话联系学生在固定的1-2小时时间内赴校外取件。该配送方式因为成本低,而被大量小型快递公司青睐。但其存在取件距离远、时间紧张,包裹随地摆放,管理极不规范等较多问题,是最易发生丢件等情况的配送方式,急需规范化的管理和整改。

三、国外高校物流快递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连续5年保持全球快递业务第一的地位,快递包裹总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但目前高校快递终端配送市场还存在服务不规范、智能化程度不够、产业和教育融合有限等问题,因此我们调查了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高校快递配送情况。

韩国 首尔京畿地区以及一些地方代表性大学,快递配送更多采用的方式是以宿舍楼为单位进行配送管理。快递抵达校园后放置在各宿舍楼管理室中,宿管老师会将包裹上的姓名写在公示黑板上,学生自行来管理室取件。其他地区的更多高校采用的是快递车配送方式,每日中午将快递卡车开至校内固定地点,学生接到电话后,来快递车前排队取件。

日本 在日本,大学生寝室为单人间,每间寝室门口均设置有信箱,快递员上门配送,为每位学生提供门对门的服务。如果送件时寝室无人,快递员会在信箱内放置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卡片,学生扫码预约下次送件时间。

美国 美国目前是在高校内设立快递提取中心,一般设置1-2个提取中心,快递抵达后,工作人员发送邮件或短信,学生赴快递中心取件。总体的营运模式与中国高校的“菜鸟驿站”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校快递中心的学生实习和兼职情况,美国高校在学期内普遍不允许学生校外打工,但鼓励支持学生的校内兼职和实习活动,快递提取中心也是一个不错的兼职场所。

总之,国外高校快递配送在终端模式的多样性选择,以及校园快递处理规模上,都没有国内高校发达。

四、高校快递物流业发展建议和对策

(一)由学校后勤统一规范管理

高校后勤部门提高对校园快递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快递服务视为同宿舍、食堂、教学设施一样的重要后勤保障内容。鼓励企业优化配置,加强终端配送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统一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进一步提升快递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伴随电子科技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等应运于物流产业,不断提高物流行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在高校快递终端配送中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二维码扫描等技术,提升高校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同时降低物流终端运营成本。早在2018年年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出现了无人机配送快递,2019年年末复旦大学寄送包裹业务实现了无人车上门服务,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基地,将高科技产品应运于生产生活亦应先行。“智能化服务设备+灵活专业工作人员”两者互补,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失业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产教结合,寓教于实践

产教融合是指把产业发展与人才教育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针对传统的单向传输快递配送方式,将高校“勤工俭学”模式引入快递终端配送中,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参与,为终端配送提供更多可能性。参与式的配送方式,不仅是校内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更是人才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真正使得快递配送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用型人才培养和行业创新发展齐头并进,实现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取件收件人物流业
神奇魔法树
“不倒”的罐子
手工线模具中常用的取件方式
快递服务合同中收件人权益保护研究
外卖与快递
查无此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