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资产报废时残值调整的所得税问题研究

2020-01-19袁玉娥江苏省崇启大桥管理处

环球市场 2020年28期
关键词:计划编制残值财会

袁玉娥 江苏省崇启大桥管理处

固定资产报废属于企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丧失使用价值的资产进入清理环节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当严格遵守企事业单位内部规定、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规范、严谨的展开固定资产报废环节,可有效避免固定资产清理环节出现偏差。固定资产报废时残值调整的所得税应重视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清理费用、预计残值、税负费用等。

一、固定资产报废时残值调整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报废时残值调整与固定资产报废缘由、保险理赔或过失人赔偿、税法规定、清理费用等有关。固定资产报废缘由中存在正常使用并达到使用年限后,进入固定资产清理环节,该情况一般已经提足折旧费用,可以由企业自行核算净残值及应缴纳税费,若固定资产因意外损毁或需要升级改造被迫进入固定资产清理环节,则需要申报税务机关核算后,确定所应缴纳的应得税,保险理赔或过失人赔偿是在非正常报废情景下,额外取得保险理赔、过失人赔偿收入,应将该收入冲减清理费用,重新计算应缴纳税费,税法对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具有强制性规定,具体缴纳税费最终都是以税法规定为基准,清理费用是在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成本费用,核算应缴纳税费时,应予以税前扣除[1]。

二、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下的税务管理措施

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下的税务管理措施应当做好固定资产使用计划编制、业务执行章程规范化、财会监督等工作。

(一)介于固定资产使用计划编制下的税务管理措施

固定资产在使用时受到内部、外部风险影响,极易可能在寿命期限未到来之前,便不得不进入报废流程,给后期税务核算造成麻烦,可以从计划编制视角,结合固定资产遭到耗损的潜在因素、定期维护计划等,预先评估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考虑到人为事故、不可抗力因素等的突发性影响,还应当针对此,编制应急处理方案,方便遭遇突发情况,能及时整合申请报废所需材料、损益数据等,不可忽视的是,编制计划时,应当紧跟法律法规在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税务核算等方面的规定,便于及时更新计划内容,增强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的税务核算效力[2]。

例如,某工厂根据需要建设一批工业炉窑,若能提前编制炉窑使用计划,就是可以针对炉窑的使用耗损情况,综合判断炉窑的使用期限,考虑到自然天气、地震、洪涝等的突发性影响,还应当预先评估在此类不可抗力因素下,炉窑可能受损情况,若存在报废威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更好的处理税务核算问题,编制计划时,可以参考法律法规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一般工业炉窑的使用年限为7-13年,可以为预估使用年限设置提供参考。

(二)介于业务执行章程规范化下的税务管理措施

固定资产在进入报废环节时,往往牵扯到企事业单位内部入账及税务核算问题,因而,执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时,应当重视业务执行规范化,可以从制度、部门协调方面,推动业务执行规范化发展。从制度的角度来看,根据单位内部具体情况,结合税务机关,编制适宜于单位需要的固定资产处理章程,明确固定资产进入清理环节时,需要哪些部门牵头并合作,明确固定资产清理时的业务流程,辅助单位内各个部门能积极处理固定资产处理工作,从部门协调的角度来看,部门协调过程中,容易出现文件丢失、数据失真、合作延迟高等问题,可以在单位内建立内部网络,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快速通信,也可以进行跨部门活动,增强各部门之间的默契程度[3]。

例如,重视固定资产清理流程的规章化,就可以在执行业务时,督促维护部门,对丧失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综合评估,作为证明材料,配合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工作,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入账,并汇总相关材料,可以较好的推动固定资产清理进程,在此过程中,若能确保财务部门和维护部门之间的有机合作,就可以确保固定资产符合报废条件下,再执行财务核算、入账等工作,保障业务执行效力。

(三)介于财会监督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固定资产报废流程与财务工作息息相关,因而在执行固定资产清理业务中,应当重视财会部门的监督作用,对文件数据的可信性、全面性、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批,进行财务核算、入账、纳税申报等时,也能严格按照相应章程,规避主观偏差风险在财务工作中的负面影响,确保钱账分离、职责明确时,还能进一步规避舞弊现象,确保单位财务安全。

例如,重视财会监督工作下,就可以在入账之前,派出工作人员监督固定资产耗损评估工作,可以更为真实、全面的把握固定资产耗损情况,财会部门做账和结转清理净收益时,做好钱账分离工作,能较好的防范舞弊行为,增强单位资金安全。

三、总结

固定资产报废时残值调整与固定资产报废缘由、保险理赔或过失人赔偿、税法规定、清理费用等有关,残值调整往往关系到应得税的核算工作,为了更好的执行税务核算工作,应当在固定资产报废业务中,重视计划编制,方便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工作时能按照工作计划,逐步完成固定资产报废工作,重视业务执行章程规范化,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及部门协调能力增强,客观保障税务核算效力,重视财会监督,可以较好的预防主观偏差风险及舞弊现象。

猜你喜欢

计划编制残值财会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浅析高校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方式的利与弊
考虑无形磨损的拖拉机残值系数预测模型
基于雅可比矩阵精确计算的GMRES隐式方法在间断Galerkin有限元中的应用
探究企业资金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固定资产残值的会计税务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