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及现实维度
2020-01-19赵灯峰耿秀芳
赵灯峰 ,耿秀芳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2.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37;3.安徽阜南许堂中学,安徽 阜南 236300)
劳动价值观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育人指针。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其变化的切近基础与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价值定位的不同密切相关。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劳动价值观教育最为切近的基础,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则是其个人价值定位。“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1]75在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四个服务”功能定位的同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凸显为社会价值定位。劳动价值观作为落实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及价值定位的中介、载体及育人目标,客观要求在全社会广兴劳动文化,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方式路径,培养主体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念,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物质基础、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在高校,从思想育人角度看,“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2]107相较于劳动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的养成,劳动价值观教育无疑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但在劳动价值观相关研究中,存在着将研究范围局限于教育学等少数学科,将研究领域囿限于为劳动教育而教育等局部功能,将研究对象区隔为不同对象而分门别类,很少从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切近基础、目标定位等视角进行切入,虽然相关研究可使问题深入、对象明晰,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使劳动价值观研究出现偏狭,窄化,微分等倾向。本文拟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轨迹为根由,以不同时期国家对教育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价值定位为指引,重点分析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教育所彰显的三个维度,为价值育人、思想育人提供参考。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年)劳动价值观教育
建国前夕,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3]810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定,是建国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价值观教育工具性定位的直接原因。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4]11为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基本公德,其中爱劳动成为国家倡导的公德内容之一。1949年12月24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马叙伦在阐述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时说:“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反映新中国的政治经济,作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政治斗争工具的新教育。”[5]84陆定一号召“教育工作者不要为教育而教育,应当为政治服务,成为一个政治家。”[6]85无论教育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还是教育“应当为政治服务”,都是教育中价值观外显的一种方式,政治性功能突出,劳动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突出的政治功能固是其特征之一。1950年7月,《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等学校的宗旨,为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文化教育政策的规定,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具有现代科学与技术成就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6]175在《关于一九五〇年全国教育工作总结和一九五一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更明确规定统一的教育方针政策:“本部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业开门。”[6]288“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工农业开门”,以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育人方法,把劳动价值观教育作为作为落实“服务”的重要内容与根本指针,通过劳动价值观教育,培养民众从事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组织一切原来不参加劳动的人参加生产劳动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通过教育方针的宣传、教育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改造,使旧中国养成的劳动价值观中本有的个人性、私利性向集体性、公共性及社会性转化。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1952年6月,毛泽东认为现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7]231关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次界定,包括劳动价值观教育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主要是生产发展的工具,但资产阶级轻视体力劳动、鄙视普通劳动者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中还普遍存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各阶段衔接的不一致性,致使中小学毕业生增多而不能顺利升学,城市工业发展也一时难以接纳过多的毕业生而出现毕业生游行示威等现象。此时,中共中央在批转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小学毕业生之所以普遍发生紧张的升学问题,主要由于过去几年中央教育部对中、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有忽视劳动教育的倾向,在教学改革中,在教师思想改造中,都没有着重批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向广大群众和学生明确地阐明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的教育思想,继续支配着广大教师和学生,这是中、小学教育方针上一个带原则性的错误,中央教育部应在这方面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8]330从中可以看出,出现升学紧张问题,除客观原因外,在老师与学生中间,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等错误的劳动价值观,是主观因素。针对当时在学校劳动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1955年,在教育部《关于初中和高校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告》中指明:“过去一年,很多学校采取参观工厂、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劳动模范,请劳动英雄作报告,和劳动青年联欢,阅读有劳动教育意义的读物、参加体力劳动活动等方式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8]450通过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社会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9]123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0]80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725“有社会主义觉悟”是红的表现,“有文化的劳动者”是专的要求,前者是价值目标定位,后者是劳动技能要求,也既是培养既懂政治,又有文化,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同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11]303伟大事业,是广大青年奋斗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则需要艰苦奋斗。所以,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校要大力进行思想教育,进行遵守纪律、艰苦创业的教育。学生要能耐艰苦,要能白手起家。我们不都是经历过困难的人吗?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我们以后对工人、农民、士兵、学生都应该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11]246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当时青年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由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为了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化,为了满足人民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需要,广大青年必须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指引下,艰苦奋斗。1958年,毛泽东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从时代之德、共产主义之德的视角,对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作了深入论述,在从事劳动过程中注入价值思想。“儿童时期需要发展身体,这种发展要是健全的。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的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就是我们时代的德育。这二者同智育是连结一道的。二者都同从事劳动有关,所以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11]398-399劳动价值观此时成为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手段,且价值观本身就是德的一种表现。除青年儿童外,对广大干部,毛泽东同样要求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1958年5月,毛泽东在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中指出:“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则是一种高级趣味,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11]378劳动价值观被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含义。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提出高等学校应该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2]178一九五八年八月十六日,陆定一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中认为:“我们主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们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类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3]416“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向来就是,教育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必须由共产党领导。”[13]407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为工人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定位,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要求,是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本质体现。在195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时指出:“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学生参加劳动,一是必须,二要适当,三看可能。”[14]281“学校要把劳动定在课程中,每周规定半天,主要使娃娃们养成劳动习惯,加强集体观念。”[14]281劳动教学是政治思想课,更是鲜明的表明了在劳动实践中,必须贯穿劳动价值观内容,必须发挥劳动价值观的指引功能,而且指出养成劳动习惯,并说明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集体观念。这一时期,劳动价值观教育虽然也强调育人功能,经济意义,但更多的是突出政治作用,如邹晓凡认为的,“新中国成立后,拥有自主权的我国政府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造,通过‘公私合营’等方式,将私有制为主体的我国社会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政治地位的逆转激发了作为主人翁的生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当家做主的思想,使当时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15]51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年)劳动价值观教育
1977年教育战线在政策措施上拨乱反正逐步展开,并提出新的教育方针,确立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重新审视劳动的内涵,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后指出:“无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16]87在劳动价值观领域,在人们的思想领域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对脑力劳动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拨乱反正,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身份地位、社会贡献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提供了思想基础。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事实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的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17]1061981年,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中,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次科学回归,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其后在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等会议上,一直得以延续、沿用,到党的十九大时,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内容上与时俱进,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在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劳动价值观教育与不同时期教育目标也紧密相连,而不同时期,关于教育目标的界定,也在发展、变化、完善之中。198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试行意见》,在全国大多数中学中,“劳动技术课”作为主要课程得以开设,对劳动技术的强调,与改革开放后社会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要有关,蕴含在其中的劳动价值观,有向功利主义实用性倾斜的危险,对集体主义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教育存在着削弱。此种情况的出现,既是对“文革”期间,劳动价值观教育政治化倾向严重的一种纠正,也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回应。改革开放后,劳动价值观教育更多的表现为对劳动技术的掌握,偏向经济性、实用性、操作性功能。
对于教育目标的表述,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合格的人才”“专门家”“劳动后备军”等说法[18]1607,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表述。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被凝练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8]3471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正式被确定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3790“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17]107也即是说,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这虽是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但主要体现为外在动力的推动。除此之外,教劳结合,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消灭脑体差别的措施之一,体现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定位。江泽民认为:“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我们要改革脱离社会实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过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相应的新机制。”[20]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1]293为人民服务被写入教育方针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本思想在新时期的体现。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则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相关思想在外延上的丰富与拓展,因为“社会实践更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对思想意识和知识的检验、运用和创新的过程”,而且社会实践的“含义更广更贴进时代和现实,在信息社会它不仅包括生产劳动、科学活动,同时还包括各种第三产业的社会活动”[22]。所以,它更体现出新时期劳动实践内涵的丰富性和劳动实践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另外,对劳动者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在改革开新时期的新表现,也是新时期劳动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锦涛同志从和谐社会构建出发,阐述了体面劳动,“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体面劳动的本质要求。”[23]
总体而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口号的提出、倡导与实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劳动技术教育的倡导,尤其自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技术倾向日益严重,劳动教育的育人本质有被置换的危险。因此,教育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家育人目标发展、完善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劳动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实现尊重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相统一,市场效率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个人成长与责任担当相一致的未来发展势态,应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及伴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度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为生产要素发挥各自活力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市场机制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合法性基础,科学解答了“市场”的资、社之争,这既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进一步认识的深化。但市场的竞争性特征,不可避免的带来社会分化,分化的出现打破了以前存在于个别人思想中的平均主义传统,使得部分人开始怀念过去的平均主义,开始在思想中寻找美丽的“大同世界”,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法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同步性,市场本身所固有的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缺点与不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所表现。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品本身日益与文化联姻,借助文化的力量,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应在商品世界中起作用的市场机制,同样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其结果却越轨到文化、生活等方面,其消极作用日益显现,也正是因为这种僭越,为新自由主义提供了土壤。当然,还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每种思潮影响下都有与之相应的劳动价值观,此其一。其二,是劳动价值观主体的多样化。改革开放前,工人、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尤其是“一化三改造”之后,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的一部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丧失其存在的基础,劳动价值观的主体比较单一。改革开放后,一是随着经济分化而带来的社会分层,劳动主体日益多样,二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劳动主体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化,三是劳动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日益丰富,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等不同类型,客观上也扩展了劳动主体的外延。劳动价值观依附于劳动主体,劳动主体的多样,必然带来劳动价值观的多样。其三,劳动主体多样必然带来劳动目的的多样化。目的作为价值链条的有效环节,是价值观念的有效展示。不同主体基于各自利益,在现实劳动中,会形成不同的劳动价值观念。在不同劳动价值观指引下,实现各自不同的劳动目的。其中,过于看重劳动结果的功利主义劳动目的最为显著。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一些人的劳动价值观发生扭曲,异变,日渐偏离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发展的轨道,朝世俗化方向发展,表现为对劳动及劳动者的不尊重。“在为数不少人眼里,‘劳动’已不再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劳动人民’也不再是一个光荣的称号。”[24]76在部分青年群体中,出现劳动价值观朝庸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首先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知行脱节。对国家、社会所倡导的劳动价值观,在言语上是认同的,一旦具体到其个人,则表现出拒斥感。“劳动者攀比追逐舒适的工作岗位,厌恶鄙视艰苦繁重的工作,进取精神和创新活动基本泯灭。”[25]其次表现为部分大学生过于注重物质追求、物质享受、物质成功,而轻视精神追求、精神层次和精神境界。
劳动价值观多样化自身包含着正确与谬误、肯定与否定、先进于落后之分,给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利益、目标等整合提出新的课题。因此,急需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标准对其进行评判,需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原则对其进行引领,需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功能对其进行整合。以提升青年学生对劳动者的正确认知、对劳动过程的正确认知、对劳动产品的正确认知,以培养劳动情感,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增强劳动技能,享受劳动过程,形成劳动氛围,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2年—)对劳动价值观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多方面阐述。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就曾指出:“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从劳动与劳动者相统一的高度,凸显人文关怀。同时提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26]尊重劳动位于“四个尊重”之首,彰显新时代对劳动的尊重。党的十九大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基本遵循。“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27]
劳动价值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充分继承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尊重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相统一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实现“个人成长”与“责任担当”相促进的家国情怀;进一步落实“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相一致的实践关怀。实现着由劳动向劳动者、由个人向社会、由消费向生产相统一的层次跃迁与升华。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思想,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思想新境界。
(一)“尊重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相统一的人文关怀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趋缓,经济发展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提质增效期,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人民需求由注重量的积累上升为注重质的提升,由偏重物质性消费向物质性消费与精神性消费并重,需求、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既需要加大对人民价值观的引导,更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解决需求相对不足与多样性问题,一方面解决供给相对不足与过剩问题。为在有效供需之间实现动态均衡,既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解决产品供给种类单一、供给时间滞后问题,也需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化、现实化,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分类、分解为可具体执行与落实的奋斗目标,以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引,引导人民持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持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持续颂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辛勤劳动推动社会发展,以诚实劳动塑造个体品德,以创造性劳动推动文明进步,而这一切实现的基础,都离不开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指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开创美好未来的依靠力量。“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中,“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26],开创美好未来的目的是造福劳动者,在全社会崇尚劳动的氛围中,造福劳动者才得以获得社会。在2015年“五一”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27]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社会发展依靠力量的同时,也指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尊重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相统一的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更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27]在蔚然成风的社会氛围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塑造劳动文化。属于伟大精神有机部分的劳动文化,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落地生根的载体,包括劳动精神,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要素,但最核心的部分仍是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劳动文化,“四最”是新时代引领劳动文化的生动写照。提倡形成并兴盛于市场经济中的资本文化及伴随资本文化而兴盛的企业管理文化,由于其现实的功利性特征,使其在其自身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尤其是文化与资本联姻,资本为文化附魅,似乎使一切都“演变”为商品,似乎一切都朝向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前进,并大有向人们思想深处蔓延之势。重提劳动文化,复兴劳动文化,让“尊重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相统一的劳动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蔚然成风,是对社会过于注重资本文化的一种矫正,是对忽视劳动文化的一种消解。所谓劳动文化,“是对历史上出现的劳动与文化的对抗性冲突的扬弃,是文化的劳动化或向劳动的回归,是劳动的‘文化’化或向文化的提升,是一种伸张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是一种弘扬劳动者的经济政治主体、精神文化主体和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与官僚文化、贵族文化、奴隶主文化、地主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相对的劳动者和平民大众的文化。”[28]在新时代,形成“蔚然成风”的劳动文化,并不是取消、替代其它文化,而是使劳动文化适得其位,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在进行“尊重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相统一的人文关怀时,如果缺少劳动文化的熏陶,如果缺失劳动文化的熏染,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仅凭“权力意志”去强力推进,育人效益难以理想,育人效果难以内化,育人效率拖沓低下,不利于个人成长,不利于社会治理,不利于国家发展。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要在课堂之外,借助于“蔚然成风”的劳动文化,共同实现以劳育人的目的。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体面劳动的倡导上,“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27]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基础是有劳动才体面,因劳动而体面。除完善制度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认为应该“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26],包括劳动的权利及休息的权利。对体面劳动的倡导,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新时代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生动诠释,更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通过劳动创造丰富的物质,是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但如果脱离开精神层面上的“获得感”,脱离开劳动过程中的“体面”,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不健全的。在习近平新时代系列劳动价值思想论述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强调人们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也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人们不仅是劳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与依靠力量,更是发展的目的。全社会应在劳动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为劳动者体面劳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尊重劳动”如果说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那么“尊重劳动者”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本质所在。
(二)“个人成长”与“责任担当”相促进的家国情怀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生动体现,也与教育目标直接相连,教育目标是劳动价值观的指向,教育目标是劳动价值观的衡量标准与尺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为新时代青年个人成长树立起清晰目标,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社会育人目标,也是在新时代对青年责任担当所提出的价值定位。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29]“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30]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陈宝生部长,在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中指出,要将劳动教育有效开展起来,在论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关系时,陈宝生部长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指出,要一分为二看“五育”,要合二为一干“五育”。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目的是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青年“个人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必然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热爱劳动及热爱劳动人民,是劳动价值观中的情感因素,是国家社会对青年成长提出的要求,是社会担当的表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规定,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至高中学生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在这里,实践以生产劳动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以劳动教育的载体,发挥着育人培养青年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工具性作用。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群体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2020年3月20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31]4作为劳动素养核心的劳动价值观,在广大中小学自身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中起着积极作用。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疑是大中小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在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32]66同时,之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32]69“爱劳动”“劳动光荣”等,是社会层面上对个人成长提出的要求,也是个人层面上对劳动的认知及个人品德的体现。
在教育目标上,2015年重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劳动者”相比,“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人才培养的意识形态特征,突出专业性与技术性,这一价值目标定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社会发展形势。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在正确劳动价值观指引下,“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辛勤劳动者、诚实劳动者与创造性劳动者,是实现社会责任担当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价值观思想嵌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中,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者本质,是青年大学生“社会担当”的外在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与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3]的新要求。“四个服务”是解放初期“两个服务”的具体化,与“五育并举”一道丰富了党的教育方针,完善了党的教育政策。新时代教育的功能定位,既是贯穿于劳动价值观之中的中心线索,也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责任担当”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4]4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实现历时性突破、取得革命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1]77-78
(三)“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相一致的实践关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基于此,教育的个体价值目标定位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功能目标定位于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体现在“四为”之中。无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要件,还是价值目标与功能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唯有劳动实践,才能确证自我,只有在劳动的前提下,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得以提高,社会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也只有在劳动基础上,劳动产品才能得以丰富,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侧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有得以解决的可能。
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优良传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区别其他西方唯心主义的本质。“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既是物质生产问题,又是主体全面发展的问题。在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的基础上,只有物质生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解决,人们对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才具备现实基础,获得可能条件。这一切的实现又以主体的辛勤劳动为基础。离开劳动,奢谈美好生活,至多只是精神世界灵魂层次上的自我安慰。而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个体成长、成才的必须。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27]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是辩证统一的,辛勤劳动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基础。“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7]“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27]通过课堂劳动价值观教育、课外劳动实践、劳动课程设置等多种方式,引导当代青年树立起辛勤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辛勤劳动是广大青年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更是告诫青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教导青年,“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35]勤于劳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5]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不畏艰辛、不辞辛苦、不怕辛劳的辛勤劳动永远是托起“中国梦”的健康底色。辛勤劳动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职,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36]15在辛勤劳动过程中,已蕴含着诚实劳动的优良品德,诚实劳动既是对当代青年在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要求,也是通过辛勤劳动所培养起来的良好品德,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的体现。实干兴邦,需要真抓实干的诚实劳动,还需要埋头苦干的辛勤劳动。习近平强调“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37]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基础上,新时代广大青年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创造性劳动,“广大劳动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踏实劳动、勤勉工作,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勤于学习、勤勉工作、兢兢业业中,达到善于实践、精益求精的目的。善于实践、精益求精本身即是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劳动需要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劳动,更需要创造性行为,创造性劳动本身,即是一种复杂的辛勤劳动与诚实性劳动,更反过来促进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的开展及效率的提升。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相一致的实践关照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并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劳动价值观教育夯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定位的基础,在劳动价值观指引下,实现新时代青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相一致的实践关照,对劳动实践的突出与强调,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的根本,是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为、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生动体现,是劳动价值观教育方法与途径、内容与形式、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相结合的直观展现。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劳动价值观教育在“以劳育人”过程中,在内容层次上更丰富,在实施形式上更多样,在育人效果上更高效,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实践基础与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