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视角的“四个自信”教育

2020-01-19沈学玕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道路马克思主义

沈学玕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4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四个自信”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四个自信”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述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的中坚力量,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程的目标与职责所在。在高校四门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内容因兼具历史与政治的双重学科特点,在提升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教育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不仅能使学生知其然,还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根本源头上帮助学生扎下自信的种子,因此,《纲要》课程在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道路自信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理论创新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闭门造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能充分肯定并抱有坚定的信念与信心,这份自信从何而来?从历史底蕴中来,“四个自信”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苦难辉煌历史的科学总结,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动力,也是理论创新的源头。“四个自信”中的每一个自信都建立在近代中国深厚的历史总结基础之上,充满浓郁的民族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1.1 源于历史抉择的道路自信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伟大实践中所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方面,《纲要》课程内容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是从“史”的角度介绍中国人民是“如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二是从“论”的角度说明中国人民“为何”走这条道路。简单来说,“史”是回答“如何”的问题,“论”是回答“为何”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若能使学生清楚明白,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长期实践得到的结论。对于经过漫长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来说,经过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道路选择只有两种方案:一是仍坚持走封建老路和学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晚清的顽固派属于前者,康梁维新派和孙中山革命派属于后者。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的落幕,封建统治阶级自身都意识到封建老路已日薄途穷,更不用说人民群众对封建道路的彻底抵制和反抗,是否放弃封建道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就能一帆风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走的都是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了历史潮流,但结果却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一直到今日,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2]。在它们的失败中,社会主义道路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胜利;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路,是经过血的教训得来的能够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前进之路,这是对“如何”走的历史总结。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而没有其他道路能够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1.2 立足中国国情的道路自信

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经过反复对照、比较的一种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为何在近代处处碰壁不能克敌制胜?苦苦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为何还是被打败?“师夷长技”为何依然被为夷所制?辛亥革命引进的西方议会制度为何在中国弄得乌烟瘴气?三民主义中的“节制资本”为何形成官僚资本?面临诸如此类问题的困扰,中国人依然在努力寻找合理的答案,对当时世界上各种能国富民强同时又能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道路进行了反复的鉴别,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3]。

同样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国情不同于当时的苏联,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苏联重增长轻发展,重经济轻民生等模式也违背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初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可回避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与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家比较而言的。二是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苏联和其他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与海外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比较而言的。三是中国走的是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而不是高级阶级,这是与自己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阶段比较而言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理论上经过比较和鉴别得来的一条路,是逐渐深化逐渐接近真理的一条路,这是对“为何”走的道理的升华。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无比艰难选择之后的正确之路。

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问题上,《纲要》课程不仅能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上坚定学生的思想认识,还能上升到从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层面来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思想认识。自从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走的就是一条中国特色革命之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解决中国具体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延续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优良传统,继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必然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一样,取得辉煌的胜利。

2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指南与理论自信

《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事实、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的阐述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的革命寸步难行。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到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无一例外都是囿于正确的理论指导所困。近代中国的革命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与选择革命一样,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也是被逼的,毛泽东曾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一个变计”[4]。所谓被逼迫,即中国人民用尽了本土理论和西方理论之后,都没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剩下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使用。然而,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并为人民所掌握,即变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武器。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选择与中国革命的胜利

《纲要》课程中有关中国人民寻找马克思主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虽分散在各个章节里,但是若将其归纳和集中,可以理清一条近现代中国人民寻找思想武器的线索来坚定理论自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中,最早使用的思想武器是“体用论”,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用论”刚出台时,对打破儒家思想体系一统天下、带来思想解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落后性和破坏性渐渐显露。“体用论”表面上是坚持中国传统的特色,其实是坚持了中国传统中的纲常礼教糟粕性的东西,以此来抵制和对抗资产阶级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体用论”破产之后,中国思想界处于分裂状态,西方各种思想如潮水般涌来,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等都被当作救世良方。但这些昙花一现的思想,都未能救中国于水火。先进的中国人反思,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为何理想总不能实现,反而“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6]。

觉醒了的中国人民选择了两样武器来拯救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思想是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在辛亥革命的实践下,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但因其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对封建主义的妥协,最终葬送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来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进行了重新的阐述与改造,将其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虽然有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并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但其未能用革命手段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即便如此,最终还是被国民党弃之不用。上个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与新三民主义并行的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有一个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产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6]。在相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右倾和“左”倾错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不屈,使用过各种思想武器,最后还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国人民能够赢得独立与自主,是中国人民最大的骄傲与自信,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赢得独立与自主的理论就是最自信的理论。

2.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量体裁衣,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的科学理论成果,习近平说:“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7]。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非凡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全世界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正是我们自信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全球化时代,网络交通迅捷便利,西方各种思潮又卷土重来。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对中国来说,忘记历史可能会导致将前人呕心沥血的探索之路重新再走一遍的局面。因此,《纲要》课程以其丰富的史识,确凿的历史,鲜明的线索,向学生展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过程,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西方各种理论和思潮,避免崇洋媚外,树立强大的理论自信认识和自信心理。

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制度自信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制度竞争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竞争。自从苏联解体后,与资本主义制度竞争的社会主义制度主要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竞争,已经在竞争中初步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优势。我们在看到优势带给我们自信的同时,还要通过《纲要》课程使学生能看到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来源与起点,从而使学生的制度自信建立在更加稳固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

想不到外祖母来接她的时候,她从心里不肯回去,她竟很勇敢地提出来她要读书的要求。她说她要念书,她不想马上出嫁。

3.1 源于苏维埃政权的国家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起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制度。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国体与人民苏维埃政体(在俄语中,苏维埃是代表会议之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政体,是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预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自诞生起,就在制度上与其他制度竞争的优势与特点,即与国民党执政的国家政权相竞争的特点。中华苏维埃成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十年(1931年),长征到达陕北地区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政体形式,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拒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要求,对民主党派进行打击和迫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民主势力意识到在中国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于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了《对时局的意见》,表示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度。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国家制度对国民党执行的国家制度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体系对国民党的国家治理体系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地区实行符合民众需要、深受民众肯定的治理体系,官兵平等、兵民平等、党派平等,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特别是解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获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使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决战中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持,显示了国民党国家制度不能望其项背的优势。

3.2 制度优势与制度自信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家竞争日益剧烈,国家制度的优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竞争中,西方有些势力企图遏制中国,搞垮中国,不论是在经济贸易方面还是意识形态方面,屡屡诋毁与压制中国。为了粉碎他们的阴谋和从竞争中胜出,最佳和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方面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差别,西方的民主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有自己的国情。

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需要利用国家制度的优势突破西方的包围与遏制,近年来国际环境不断变化,冲突危机爆发升级,国内治理上也需要利用国家优势来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我国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制度优势提供了根本的保障。在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治上,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根本上保障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疫情爆发的初期,党和政府将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果断选择“封城”,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在全国范围的蔓延和扩散,并迅速调集全国医疗力量驰援武汉,中国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经验正在被其他国家学习和参照,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制度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

《纲要》是一门对中国近现代时空坐标里所发生的历史高度概括的一门课程,在其“纲要”之下,教学活动有许多可以发挥和发展的空间,既可以摆史实,出证据,也可以讲道理,谈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结合现实,多层次、多角度来介绍我国国家制度方面的优势,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历史从源头夯实学生在制度自信上的坚信基石,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4 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又一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育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如此重要,但是如何做到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民族复兴的变革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古,而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推陈出新的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历史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做到文化自信,必须要了解历史,要做到历史自信。

4.1 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前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文化认同立国的国家,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封建制文化的高峰。龚自珍曾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8],梁启超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9],黑格尔也曾感叹:“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10]。中国作为一个历史资源丰富的大国,《纲要》作为一门以丰富的历史知识积淀为背景来了解国史、国情的思想政治课,具有独到的优势。

在《纲要》中关于“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方面,教学的挑战性最强,其中最容易误解的是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文化观,新文化运动一直被定位为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新文学,反对专制、迷信和旧文学,很容易给人造成“去中国化”的误解,给人造成不自信的印象。如果不结合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断章取义的去理解学习新文化运动,就无法从根本上来正确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新文化运动传承的“断裂”,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主要在于打破儒家独尊的地位,对儒家思想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了革新,尽管有个别对汉语汉字进行攻击,但那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所以如果不能把这一段历史的文化观讲明白透彻,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信就难以有坚实的理论地基。科学地分析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是帮助学生确立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4.2 新文化运动———从文化“自省”到“自信”的涅槃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自省时期,从闭关锁国的落后挨打的阵痛中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地反思,要挽救民族危亡,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进行独立思考,就必须要对旧文化进行改造。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要辩证地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既要看到自身文化体系中传承精髓、滋养国民、惠泽大众的一面,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还要勇于、敢于自我批判,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正视自身文化体系中与时代相违、与发展相悖的东西,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合理地扬弃,才能使自己的文化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的境地。

新文化运动所新之处,就在于它开创了一种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全“新”文化: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使用标点符号,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读懂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字,作为外来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借助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倡导的白话文体在中国迅速地传播,白话文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符号系统,给探索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沟通和信仰革命,不仅为普通民众了解与接受马克思带来了可能,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普及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时文字也由竖排变为横排等等,这些对旧文化的改造,将对文化的消费、生产、传承普及到大众百姓,便于普通的民众阅读与运用,并为普通大众掌握,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让普通百姓一道来使用和创造本民族的文化,这正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不再为少数知识精神阶层所垄断,从此以后在中国发生的思想的分野,道路的选择,就成了人民大众的自觉自为的选择。

新文化运动是立足于中华文明基础上的对世界先进文明的吸收和容纳的文明再造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融汇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文化“自卑”到“自省”再到文化自信的曲折发展历程,烈火中涅槃重生。中国人民在充满自信的心态下对涌进的思潮进行批判,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不到二十年时间,中国共产党人将其融入中国国情的实践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因此,如果说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胜利是实践上的最大自信运动,那么中国人民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选择马克思主义则是心理上的最大自信运动。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改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创造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扫除了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创造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开辟了道路,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和高度来重新审视这场运动,新文化运动并没有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是以另一种方式发展与延续了传统文化。

5 结语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交织着几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奋斗历程,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宏伟画卷,也是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重要篇章。这段历史承前启后,从鸦片战争横贯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讲历史,也需要讲政治,以《纲要》课程内容阐述“四个自信”,是《纲要》的应有之义。把“四个自信”贯穿《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始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贡献青春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道路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