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双面境遇及应对之策
——基于大数据视角

2020-01-19黄宁花龚宝琴

关键词:研究者培育时代

黄宁花 龚宝琴

(1.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西安思源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100)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不仅是数据的主要接收者,亦是数据的主要消费者,大数据已成为其学习、生活、工作、情感、交际等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来源,对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思想文化素质,不仅将影响其自身的成长发展,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兴衰。在此背景下,亟需夯实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探寻更多、更高效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目前,学界对大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领域,在文化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基于此,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从大数据的视角探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

1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新情境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文化自信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与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不足、对极富时代特征的革命文化熟知度不深、对引领社会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度不高的现状,提出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具世界性意义的命题。而今这一命题恰逢大数据时代,这为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新情境。

大数据作为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物,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资源,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若能将科技与文化的力量相结合,即将大数据与文化自信的培育相结合,其产生的影响将无法估量。大数据具有极强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可帮助研究者从多维度乃至不相关的维度进行探索性分析,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层面,都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其隐含的规律,并可根据相关数据进行预测性分析,以此为依据作出正确决策。

当然,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还有思想上的革命,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全新的情境。究其根本在于大数据的运用,能给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新视角、注入新思维、拓展新渠道、开辟新路径。运用大数据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指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充分攫取、分析以及利用大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思维,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文化挑战,推动大数据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相结合,以达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2 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双面境遇

机遇与挑战是大数据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双面境遇。一方面大数据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整体性、针对性、时效性提供了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出了专业人才及技术短缺、隐私风险、数据壁垒等严峻挑战。如何抓住大数据的时代机遇,克服其带来的挑战,是当下研究者亟需考虑的问题。

2.1 抓住机遇:发挥运用大数据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

大数据的发展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带来了大机遇、大价值,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带来的机遇主要有:

2.1.1 整体性:全面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价值的数据掌握越多,对其思想动态的把握就越准确。在小数据时代,由于技术受限,研究者只能无奈地选择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相关认知,这样获取的只是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部分数据。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易受人的主观性的影响,使获得的数据带有主观或刻意成分,加之这种研究方法实施难度大、耗时长、代价高,在宏观领域或许还能受用,一旦到了微观领域就难以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因一些细节信息的忽略,导致错误率上升,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效地突破了小数据时代在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等方面的局限,为研究者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采取培育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大数据时代,“样本=总体”,研究者能方便且快捷地获取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全部数据,不再像过去一样受条件限制而依赖于抽样调查。且研究者还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快速筛选、分析海量的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数据信息,从而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2.1.2 针对性:实现精准的大学生文化自信个性化培育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思想认识、行为规范、个人喜好也不尽相同,且大学生是思维和性格都比较活跃的群体,其发展极具差异,在对文化的态度上也存在诸多分歧,客观上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文化自信培育方式,而大数据的发展与运用,刚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热衷于使用微信、QQ等软件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个人的情绪,殊不知,他们在网络中的点击、浏览以及留言等行为每时每刻都能形成大量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偏好及意愿。而“大数据分析预测技术有助于把毫不相干的数据库中的观察值糅合在一起”,[1]使研究者可将获取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据和分析,实时跟踪、记录、处理和分析单个人的数据,帮助研究者了解某些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思想行为动态,并根据其需求,识别恰当的培育方式,以实现精准的大学生文化自信个性化培育。

2.1.3 时效性:快速获取并处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信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且及时地获取大学生的基本思想行为信息,不仅有助于缩短培育准备时间,而且能有效防止事态恶化。在小数据时代,研究者主要通过调查、访谈、抽样等方式来获取学生的思想信息,但这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且小数据时代的技术只能处理部分结构化数据,对于某些非结构化数据需手动处理。而大数据能提高研究者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率,一方面,大数据具有规模大的特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大数据能实时高效地记录相关数据,使得研究者可随时随地分析大学生在网上遗留的各种信息,快速了解大学生的相关思想行为动态;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可处理的数据量,而且还提高了数据分析的速度、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率及研究者运用数据获取更多知识的能力,用这样关注效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助于研究者快速决策、迅速行动、抢占先机,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实效。

通过文献梳理并对相关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仔细研读,基于公共政策冲突的视角,本文认为科技创新政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 直面挑战:认清运用大数据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障碍

大数据在给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带来大机遇和大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大考验和大挑战。收集、使用、保护及开放数据等都是研究者需考虑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高需求:运用大数据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专业人才与技术短缺

在大数据时代,研究者获取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相关数据往往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这就增加了信息筛选难度。加之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其网络言行举止也呈碎片化特点,要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价值的信息,准确识别并整合,这就需研究者能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术,对获取的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和精准分析。因为在大数据时代,光有数据是不行的,还要有会用数据的专业人才,才能凸显出数据的价值,让数据“活”起来。而熟悉大数据技术运用的研究人才短缺,一直是运用大数据实现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发展的短板。近年来,虽然国家在大数据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颇多,但在大数据专业人才方面仍处供不应求状态,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呈现出严重供需失衡状态,无形之中也加大了运用大数据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难度。因此,客观上要求把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培育放到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培育大批精通大数据的专业技术人才,以缓解供需矛盾。

2.2.2 高风险:运用大数据技术难以保障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在获取数据红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遭受海量数据爆炸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通过大数据所采集到的数据不仅包含了许多个人信息,还存在各种诱因,表面上,访问的并不是个人隐私数据,但通过大数据的使用可追溯到个人。加之,大学生的许多材料都是以数据为导向的,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数据几乎处于“裸奔”状态,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就读学校、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私人情况的查询都是畅通无阻的。海量的个人信息暴露给公众,将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成为诈骗犯罪的温床。很多数据在收集时并不打算另作他用,但最终却产生了许多创新用途,有的人为获取更多利益而选择盗窃、贩卖、滥用所收集到的数据,这也是个人隐私信息盗窃案件、网络诈骗案件等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同时,若研究者收集到的数据被人为操纵或注入虚假信息,据此作出的判断就会出现误差,将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开展。

2.2.3 高难度:运用大数据采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数据壁垒森严

数据的积累需收集大量的信息,只有收集、存储足够多的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信息数据,才能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预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走向,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决策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网站数据都能获取并拿来使用的,共享数据还牵涉各部门利益,这就需社会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首先,某些部门或机构虽拥有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却占为己有,不想或者是不愿与外界共享,这就降低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导致数据发挥作用的难度加大。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数据所有者无法共享多年来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在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这样不仅将阻碍数据流通,还将影响其自身数据优势的发挥,因为,如果数据样本空间太小也将难以发挥信息积累优势。长此以往,数据收集者都把数据看作个人私有资产,而无共享意识的话,很容易产生数据割据问题。再者,如果各个数据收集部门都倾向于构建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这样不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将影响数据的互联互通,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

3 扫除障碍:创新大数据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大数据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需求相契合,这为运用大数据助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可行依据。基于大数据,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3.1 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思维模式变革

开展文化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首要的是思路、观念的转变。首先,人的思想非常独特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研究者很难对每个人用固定模式进行定性,这就需研究者把大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运用整体思维来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其次,让数据“发声”是大数据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大数据时代,研究者不必对现象背后的原因穷追不舍,把聚焦点局限在内在因果关系上,相反,可运用相关思维动态掌握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因素,找到病因,铲除病根,做到标本兼治,否则,只能治标而不治本。再者,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大、时效性强、迭代速度快,如果还一味追求精准是不现实的。因为,数据不可能是完全对或完全错的,“大数据”通常用概率说话,而不是板着“确凿无疑”的面孔”,[2]所以,研究者不能再一味执着于小数据时代的精确思维方式。按照大数据的思维模式,研究者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固有的惯性思维。因为,人一旦对某事形成了错误观念,往往会固执己见,当有新信息时,很可能仅关注能支持现有想法的信息而忽视不利信息,陷入思维误区。所以,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思维模式变革,将有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3.2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运用大数据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与运用,大数据行业人才分工日趋精细化,大数据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当前大数据人才紧缺的现实矛盾日渐凸显,须集中力量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同时,需加强研究者的大数据运用能力,培养其大数据意识、运用大数据的能力、观察数据的洞察力,并结合原有知识和技能,活学活用,这样研究者才能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可通过建设大数据人才培育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培训机制、注重职业培训,为研究者提供大数据技术学习机会。还可采取专题培训、项目支持等方式,来提升研究者的大数据素养和能力。因为,如果数据收集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正视科技领域的革新,一味安于现状,固守传统思想观念,不在技术层面有所调整,那么,即便知道大数据技术,也只能纸上谈兵,仍采取小数据时代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大学生文化自信情况调研,这样学习运用大数据的意义将荡然无存。当然,也可从国外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适度借鉴国外先进培育理念为我国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培育提供参考性的教学经验。还可与国外学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支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但不能盲目复制、抄袭国外的经验,应抓本质、抓要点、去糟粕地借鉴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大数据人才培育理念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拓与创新,使大批研究者掌握相关技术,并结合自身专业与需求进行运用。

3.3 完善规章制度,保障技术运用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目标

建立完善的数据和信息保护系统是确保大数据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得以充分运用的前提。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只有在确保不泄露学生个人隐私并谨防信息数据被滥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因此,根据工作及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利用标准流程,并通过制度规范数据利用是有必要的。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把控信息来源,建立信息审查、监管、安全预警、追责等在内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定适合高校的大数据安全体系。建立学生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应用过程的保密系统,以及参与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同时,各部门人员或教师在使用数据时要明确其用途,要有相应的批准程序,如有必要,须签署保密协议以防数据泄露给学生隐私带来的威胁。其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数据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系统。数据收集者在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后,需建立相关的安全保密体系,完善安全防护技术,谨防数据泄露。再次,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一定要建牢门户网站,提升安全防护技术,切实防范海内外不法分子攻击。可通过建立网络文化安全预警平台,利用网络实时监控文化安全状况,合理有效地分析文化安全数据,查找敏感和危险的数据,一旦发现数据泄露,便发出预警信号,并立即启动数据销毁机制,以避免更广泛的数据泄露。只有积极主动,抢占制高点,及时预测、预防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监测,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发生。

3.4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蓝图

在大数据时代,拥有海量的数据源才能使数据挖掘分析更彻底、更有价值。因而,研究者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政府的数据优势、企业的技术优势以及高校的人才优势,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种“站位全局”的思维方式,一种“统筹推进”的工作方法,通过关注有效资源实现高效目标。首先,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既需尽可能地开放数据资源,还需加大投入,以购买服务或资源投资等方式引入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相关的数据源,发挥社会与市场的力量,以改善数据采集壁垒森严的现状。其次,要采用最新的大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由数据应用需求单位负责实现各方数据汇聚、加工融合与共享交换,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汇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信息。再次,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与融合。由于各部门均有各自数据采集的渠道,但具体有多少高校、多少数据收集部门很难统计, 只能通过更高一级的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处理,再通过一定的算法得出大家相对认可的培育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查重等融合处理。最后,对于不具备通用数据处理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收集者,可借助更高一级的大数据平台,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4 结语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面境遇,利用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客观上要求研究者克服数据分散、制度重叠、人才短缺、隐私威胁等缺陷,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形成大学生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资源共享、覆盖全员的文化自信培育系统。既充分利用大数据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的良好契机,又能克服其弊端,趋利避害,规避风险,使其真正服务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猜你喜欢

研究者培育时代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