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成因分析及化解对策研究

2020-01-19罗校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综合症信息化高职

罗校清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湖南 湘潭,411100)

引言

当今大学生,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即可在线完成学费缴纳、作业提交、成绩查询、订餐订票、网购交友等日常活动。手机从一个普通的通讯工具,已变成大学生学习、生活必备物品,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自控能力较差的高职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个别学生沉浸于手机网络中不能自拔。近年来,各国民众玩手机的时间开始明显增加,德国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最新调查发现,巴西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近5 小时,中国以每天3小时位居第二,排名第三到第八位的是美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加拿大、英国,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也都超过了2 小时;而法国、德国相对较短,约1.5 小时。英国移动技术顾问托米·阿霍宁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6.5 分钟就会看一眼手机,如果按每天清醒时间为16 小时计算,一天大约要看150次手机[1]。手机作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把双刃剑摆在学生面前,既不能让学生放弃手机也不能纵容学生玩手机,如何改变学生手机使用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手机学习的频率和效率,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已出现典型症状

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主要出现以下典型症状,一是“手机不离手”现象严重。早上起床第一个打招呼的是手机,课间休息都是各自陪伴自己的手机,上课途中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甚至食堂就餐期间也是各自低头拿着手机,只要手机不在身边便立刻坐立不安;二是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日渐减少,学校、班级各类通知均通过微信群、QQ群发布,同学之间的话题很多都在群里交流,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同班同学之间有的只知其名不识其人;三是学习重心发生偏移,原本手机作为教育信息化最方便、最快捷获取学习资源的首选工具,但实际高职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更多时间是在发表QQ 说说、刷微信朋友圈,或者浏览一些娱乐方面的资讯,手机功能仅限于虚拟化的内容,真正查阅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偏少;四是作业依赖手机完成,部分专业技能课程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作业均基于手机操作完成。

(二)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已影响身心健康

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主要影响学生以后的身心健康,一是学生性格孤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手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缺乏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整天拿着手机自娱自乐,个别学生出现性格孤僻、焦虑、抑郁、脾气暴躁等问题。二是学生睡眠质量变差,学习效率降低。晚上睡前拿着手机依依不舍,躺在床上继续拿着手机不放,睡觉了只要听到手机铃响便立刻拿起查看,生怕错过任何一条信息,长期不能按时入睡,严重阻碍了人体褪黑素的生成,扰乱正常作息,使学生睡眠质量变差,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三是学生身体受罪,出现各种身体状况。长时间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和角结膜干燥症。长时间躺着、斜坐看手机,容易出现脊柱变形(主要以弓腰驼背为主)、脊椎侧弯,严重的还会出现颈脖、头部、肩膀、手腕疼痛等症状。

二、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的成因分析

(一)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的外部因素分析

1.信息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未来社会就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无纸化办公现已盛行,各高校各类通知公告均通过数字校园平台推送至学生手机查阅。图书馆学习期刊鼓励提供电子版,学生可用手机登录网上图书馆快速获取相关专业技能资料。新闻报刊内容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手机可随时随地便捷地获取国内外重大新闻。日常生活也都可以利用手机实现,如网上购物、扫码支付、视频聊天、订餐、打车等,移动互联互通已经离不开手机[2]。

2.手机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必备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移动通信设备(以手机为主)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在教学中已不可或缺。自2012 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政策相继出台,短短几年时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及教育教学的需求下,高职院校信息化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3]。但是,在这轮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在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课堂教学互动依赖于手机,学生课后交流、作业提交依赖于手机,课表、学习成绩查询依赖于手机等。手机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备工具。

3.智能手机功能多样化的不断吸引

高职学生拥有手机量已达100%,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学习工具之一,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强,大学期间很多学习和生活均需通过手机完成。入学前即可通过学校数字化平台实现手机查看自己的班级、寝室和同学信息,报到时可通过手机平台缴费。日常生活支付基本不带现金,均通过手机快捷支付。部分专业技能课程课前需通过手机预习查看相关视频,课中需通过手机师生互动,课后需通过手机完成相关作业。手机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学生手机安装的应用软件不断增加。以软件技术专业一个班级40 名学生手机安装应用软件为例,人均安装学习类软件3.72 个,人均安装社交类软件2.65 个,人均安装娱乐类软件6.24 个,人均安装生活类软件4.52 个。智能手机功能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二)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的内部因素分析

1.部分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较差、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等特点,特别在自控能力方面不如本科院校学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而教育职能部门针对网络监管还未完全到位[4]。很多高职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之中往往容易偏移,经不起网络的诱惑,他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手机游戏、观看电影、聊天交友等方面,而真正利用手机查阅学习资料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学生偏少。

2.部分高职学生性格内向

性格内向的高职学生由于自卑感或表达能力不强,不愿意主动与师生交流,心中可能藏着很多秘密无人倾诉,这时手机网络成为这部分学生思想交流和情感倾诉的理想阵地,因为网络上相互之间不认识,很多话语可无所顾忌地表达而不被人发现,从而认为手机网络具有安全感,慢慢依赖于手机网络来倾诉和发泄个人情感。

3.部分高职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自我

部分高职学生不愿参加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但又想实现自我满足,表现出网络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不同,这些学生在网络上发言积极活跃,但现实生活中为人低调少言寡语[5]。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少了老师的约束,大学前很多事情不能想也不敢想,现在大学时间基本可自由支配,好奇心不断增强,因此,一些学生喜欢在网络上追求新奇、趣味性事物,从而通过手机网络“实现自我”。

三、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化解对策

(一)从教育引导层面,改变高职学生手机使用习惯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让高职学生树立“手机综合症”的危机意识。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手机综合症”的典型症状,经常强调“手机综合症”给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室安装手机袋,上课期间学生按照学号把手机放入对应的手机袋,提醒学生学习时远离手机。同时学校还可张贴相关标语,开展相关手机危害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机的负面作用。二是加强正面引导,不断提升高职学生教育信息化能力和素养。加强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特别是应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促进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拓展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三是加强政府、学校和家长协同监管,给高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机媒体环境[6]。政府方面制订相关网站浏览的准入制度,对不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实行实名制浏览登记制度,部分学生点击率高的网站必须在显眼位置显示健康上网标语,或网站实行时间段浏览模式(学习时间严禁访问),或实行网站浏览超时限制模式等。学校方面负责校园网网络健康安全,可通过网络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过滤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上网环境[7]。家长方面给学生购买手机建议手机功能适当就行,不追求高配置多功能。政府、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二)从游戏学习层面,促进从游戏向学习迁移转变

针对高职学生普遍爱玩手机游戏的问题,创新一种数字化手机游戏学习教学方法,兼顾教育严肃性与游戏趣味性,强调学生的角色、位置和任务,慢慢达到从手机游戏向手机学习迁移的目的[8]。以软件技术相关课程为例,运用游戏学习迁移理论,针对软件技术相关课程研究开发游戏导学模块,一门课程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计一个游戏,每个游戏呈现典型程序性知识结构特点,每个知识点对应游戏积分(根据知识点难易度程度,分值不同),后台程序可采用实验室测试和任务实测的方法考察学生游戏学习实际效果,反复检验学生游戏学习迁移发生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实现应用情境的近迁移,让学生在游戏体验的同时达到学习专业知识点的效果。

(三)从管控干预层面,减轻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程度

针对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明显症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款适用于高职学生专用的“手机综合症”管控软件,解决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不离手、自控能力差、沉迷手机游戏等突出问题。通过“手机综合症”管控软件对“手机综合症”患者单次使用手机时长、每日使用手机时长、查看手机频率次数进行统计,当统计数值超出标准数值时,系统将实施手机使用过程干预,提供手机使用超时提醒、超时警告、超时限制等功能,同时还可自行设置每日上网时间段、设置上课期间手机禁用等功能。针对手机游戏可设置游戏开启、关闭模式,或游戏软件运行时长设置等。另外,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管控软件有学生版、家长版和教师版,形成三方协同管控模式。家长版软件家长可随时查看自己孩子每日手机使用情况,并随时可远程提醒、远程控制、远程操作。教师版软件具有任课教师通过管控软件推送学习内容、检查学习动态、提醒学习进度等功能。从技术层面对自控能力差、自觉性不高的高职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实施过程干预和管控,可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合的实效性。

结语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重点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学生学习方式的信息化。而当前在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过程中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现象比较凸显。文章对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化解对策。特别是从教育引导、游戏学习迁移、多方管控干预等几方面对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进行化解。通过对高职学生“手机综合症”的化解,可以有效改变当前学生手机使用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使用手机学习的频率和效率,解决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对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综合症信息化高职
月“睹”教育信息化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梦游综合症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