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科学思维、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

2020-01-19

关键词:公共卫生防控疫情

浦 永

(云南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233)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性疫情防控中,中国“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1]。而在经济社会恢复方面,“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1]。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等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为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方略。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规律性认识的拓展,还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应对各种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在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中,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统筹兼顾、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科学思维,彰显了该重要论述所具有的党性与人民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显著特征,对于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以及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治理具有深远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的科学思维

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的内在逻辑、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积极的政策主张。基于当下疫情防控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大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科学思维应对疫情挑战。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事实上,此次全球性疫情防控是对全球不同政党尤其是各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其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处于纵览全局、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地位。自战“疫”以来,习近平作为国家领袖,不仅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还亲临疫情前线,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明方向。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3]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临危不乱,始终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执行党中央的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各级基层党组织全面动员、团结群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联合战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最大优势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我们的最大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4]疫情防控能力的实质是国家制度能力,而国家制度能力主要体现在国家制度的创新、执行、调整、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制度具有重要的整合、吸纳和规范等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建设、完善、创新的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鲜亮的中国底色,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重要制度动能。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方、组织八方共同应对。”[1]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社会动员能力,而基本经济制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中国建构起符合国情、省情的“对口支援”机制,这一机制对于缓解湖北疫情危机具有重大意义,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精神。可以说,相比较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为本位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并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了全国上下一盘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举国攻坚的绝对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评价道:“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5]

(三)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疫情防控的根本价值旨归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给国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生命重于泰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安全是每个个体最根本的利益。国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不仅直接关乎个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还直接关乎社会稳定、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基于此,习近平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疫情防控中要“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习近平的这一重要指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内在动力。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动员和整合的重要作用,全国3900 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 名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中国共产党人在疫情防控中的付出和担当,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四)人民群众是战胜疫情的根本力量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8]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真正的英雄,是战胜各种大灾大难的“铜墙铁壁”。1934年,面对国民党的疯狂“围剿”,毛泽东说道:“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9]139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述了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10]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国家防控需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医院救治到社区防疫,主动居家防疫、主动参加志愿服务、主动向疫情严重地区运送生活物资和医药防护物资、主动参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以及复工复产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供给等等,都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战胜疫情的决定性力量。

(五)统筹兼顾是战胜疫情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哲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过艰辛探索而形成的重要经验,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各种大风大浪的科学方法论,其要求“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体现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整体与部分、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关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必然需要全盘考虑、统筹兼顾。自战“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这一辩证思维,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疫情防控与决胜全面小康、统筹疫情防控与决战脱贫攻坚、统筹内防反弹与外防输入等。疫情防控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任何一个短板、漏洞和缺陷都会影响防控大局,只有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才能避免顾此失彼。

(六)科学技术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

纵观人类抗疫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天花病毒、狂犬病病毒、鼠疫杆菌、霍乱弧菌、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等疫情的有效防控,科学技术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11]“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1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人类认知病毒、识别病毒、战胜病毒等方面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此次新冠肺炎作为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中国始终“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1],为打赢疫情防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并且,科学技术在为疾病治疗等领域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在为疫情的全面冲击中孕育新机,尤其是卫生健康、教育、办公、出行、交流等领域将会发生巨大变革,诸如线上教育、“智慧”出行等将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前景。

(七)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

全球性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取决于世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应对态度的国家能否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否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能否形成一股强大凝聚力共同应对此次新冠疫情以及人类未来不断增多的地区性、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然而,在全球性疫情防控中,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不但不以自身的医疗卫生优势、资金优势、经验优势等为全球卫生事业尽责,反而对中国等国家进行舆论攻击、污名化,甚至把疫情政治化,严重影响全球疫情防控亟需的凝聚力和大国担当。基于此,习近平站在全球人民健康福祉和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13]的重要主张。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世界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传统的“独善其身”思维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人类生存环境,团结合作才是世界各国长期繁荣稳定、人类永续发展的唯一正道。

二、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本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固有特性,其体现的是本政党最高和最集中的阶级性和阶级利益。而人民性则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最高和最集中的群体利益和意志,不是强调个体或数量的聚合,而是强调人民利益、意志的根本性和整体性。在现实中,要看一个政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否统一,主要看该政党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在理论层面体现人民的利益诉求和意志表达,更要在现实中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此次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作出了科学决策、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精准施策,在“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15]等发展思路,其根本目的还是落脚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可以说,在此次全球性新冠疫情防控中,既是国家应对能力的比较,更是全球诸多党派尤其是执政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否统一的真实检验。中国共产党“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16]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使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二)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一定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不仅能够有效指导现实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再次检验和深化。而实践性则要求指导实践的理论和原则都要随着实践对象、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理论应该是鲜活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运动和历史变迁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斗争过程。而这种伟大斗争必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实践基础。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近代以来威胁人类最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人类社会运动中与病毒之间的一次伟大斗争。然而,在与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斗争中,世界很多国家因为缺乏对病毒本身及其传播规律的科学认知而导致在疫情防控中出现诸多问题和漏洞,这些问题和漏洞又将反制于疫情防控这一系统性工程,最终深陷恶性循环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人类要战胜这一伟大斗争,必然呼唤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的出现。

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自身演变、传播规律、医疗救治、防控体系以及人类抗疫史的历史观照、全球疫情防控态势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全面而准确地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也不是空谈,而是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并在实践中经受住了检验。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17]中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的科学性及其蕴含的重要理论价值。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疫情全球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但每个国家的疫情发展态势又各有差异。二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疫情防控长过程中,不仅在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还在严重地区与非严重地区之间表现出特殊性来。三是就病毒本身而言,不仅是因为病毒的变异性导致其传染能力、致病性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以及必须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应对,还表现在同一病毒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感染数量以及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四是从疫情的影响来看,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经济社会恢复等诸多领域遭到全面冲击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不同国家因为国家治理能力差异、疫情防控成效差异等导致了世界各国各领域全面恢复能力和持续性发展能力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

针对疫情防控这一普遍性问题,必须在国家、地区、群体或个体、阶段等方面充分把握其特殊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9]314纵观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都是围绕国内外疫情防控这一主线,根据疫情态势的变化而作出不同的指示、提出不同的要求、阐述不同的观点。从疫情初期的应急性防控到至今的常态化防控,从中国自身的疫情防控到全球性疫情防控,全面展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

(四)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8]现实问题孕育着重大理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铸就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既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现实而形成的,也是根据疫情防控所暴露出来的诸多短板和漏洞而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提出了诸多具有显著前瞻性特征的战略决策和行动纲领。从现实背景看,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全面回答了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系统性、现实性问题,对于提升疫情防控的有效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可以说,在全球性疫情防控中,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不断根据国内外疫情发展态势而及时作出战略调整,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与此同时,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还是基于我国国情、民情和世情等多维现实之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在为现实问题提供科学指导的同时,还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向、新问题以及当下疫情防控中凸显出来的短板和弱项进行战略谋划。观照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人类面对的各种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不断增多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脆弱性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而中国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等诸多领域的短板和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会威胁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习近平在疫情防控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等重要论述不仅为当前全球性疫情防控提供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更为人类未来的前途命运和中国发展大局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导。

三、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是基于人类抗疫史的历史观照和规律性把握以及应对此次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及其暴露出来的诸多短板和不足的大背景之下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不仅为中国疫情防控提供根本遵循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还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以及人类未来“怎么办”的重大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政党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要代表人民、领导人民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相较于欧美等国家所坚持的资本主义而言,前者往往在面对大风大浪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上下联动等优势是以资本为导向的资本主义世界难以企及的,以资本为中心的理念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执政党往往把资本利润最大化置于优先地位。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全面而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科学性、实践性和规律性突显出来。自战“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可以说,“人民”一词始终贯穿于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之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更是一种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人身体健康的关系,表达了对工人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然而,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实践所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术语,更不可能把其转化为一种全民性的公共产品,“人民安全”也不可能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而今,习近平不仅继承并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战胜疫情的科学指导,还作出了“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等重要指示和战略决策,并成为疫情防控的行动纲领。

(二)丰富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 年4 月15 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并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19]。此次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把生物安全、人民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彻底凸显出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习近平关于生物安全、人民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体系的新部署和再升级。第一,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把生物安全治理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生物安全涉及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生物安全、资源环境安全、生物资源安全以及防御生物恐怖袭击等多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大局和人民健康福祉。习近平指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20]第二,把人民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人民是国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安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人民安全的本质特征,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21]第三,建构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习近平在2020 年6 月2 日亲自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站在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系统论述了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筑牢防护网隔离墙、推进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制建设等关于国家如何构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提升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意义。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卫生健康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指明了方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任何一种制度的更加成熟和更加稳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2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问题意识”始终是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动力。制度是根基,治理体系是手段,治理能力是目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卫生健康和医疗救治体系的诸多短板和不足。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3]针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短板和不足,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疫情防控法制体系、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卫生制度和医疗体系指明了方向。

(四)强化了世界各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知,创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2013 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不断增多的跨国家、跨区域的各种挑战,习近平站在人类全局,放眼历史长河、立足当下,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该理念既是对“世界向何处去”这一重大时代之问的哲学剖析和理论回答,也是对全球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国际关系的规律性把握以及解决全球性共同问题的中国方案。此次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了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紧迫性和重要性。正如日本市民团体“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所言:“病毒没有国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国际社会应对当前疫情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国密切配合,团结抗疫,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24]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命运共同体为本质、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根本价值旨归、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该理念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卫生健康领域首次全球性合作的重要价值共识,对于凝聚全球力量,提升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维护全球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五)我国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同疫情防控关系的指导思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面冲击。疫情防控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起到稳定民心、化解疫情冲击的重要作用,而有效的疫情防控则是加快经济社会有序有效恢复、回到正轨的前提。面对新冠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等多重压力与挑战,习近平基于对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转变的实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二者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多次主持召开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会议,并及时科学地指明了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习近平指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17]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思维为我国疫情防控期间乃至后疫情时代如何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阐明了经济社会全面复工复产复学是战胜疫情防控的必然选择。

(六)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指导思想和中国方案

面对全球疫情,习近平在与世界多国领导人进行电话通话、多边视频会议中提出了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尽力恢复世界经济、共同护佑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倡议和主张,不仅对全球疫情防控直指要害、对症下药、因应形势,还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怎么办”的重大课题进行长远谋划。另外,在此次全球性疫情防控中,也更加突出了中国治“疫”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优势。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与疫情抗击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民动员、全面部署、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科学防治、统筹兼顾,使我国成为全球疫情防控最有效的国家之一。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和带头维护国际团结、积极提供国际援助的大国担当,正是当下乃至未来人类面临区域性、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时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方案。

结语

此次全球性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已经证明,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所内涵的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统筹兼顾、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防控思维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共享繁荣、人类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对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规律性认识的一次关键性拓展,更是全人类应对各种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重大理论贡献。当前,面对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之变,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陡然增加。中国自身乃至人类在当下和后疫情时代“向何处去”,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问题。面对现实之困和未来之变,我们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指导,全面遵循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的正确指引,准确把握全球疫情发展态势、国家安全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势,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积极化解因疫情引发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安全防线。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防控疫情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发挥传染病防治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控作用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