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化:乡村教师的价值回归

2020-01-19刘非凡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土价值情感

刘非凡,时 伟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乡村教师的乡土迷失

(一)情感迷失

乡村教师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只有同乡村学生、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结合形成教学共同体,才能实现其实质性的价值。[1]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促进乡村发展的使命,因此,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乡村教师认同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的价值。我国学者晏阳初曾经在进行乡村建设时提出,乡村教师和知识分子想要“化农民”必须“农民化”,像农民一样去生活,在乡村文化氛围中生活,认识乡村教育的意义,发现其中的乐趣。

当前,一些乡村教师教育缺乏对乡村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即使经过职后培训仍缺少对乡村文化真切的认识和对乡村风俗习惯的认同,缺乏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信心。由于部分乡村教师潜意识里存在的对乡村文化、乡村文明的偏见,以及对其自身价值的否定,使得他们除了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其他活动几乎都是在城镇中进行,更别说是积极主动地融入乡村社会、谙熟乡村的风土人情。生活空间的不一致导致乡村教师对其角色归属产生了迷失,缺乏对乡村的归属感,严重影响了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感发展,导致其对教育工作也是消极对待,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边缘者”。

(二)自我迷失

乡村教师的自我迷失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的不认同,终日想要逃离乡村。在物质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城乡资源严重失衡,社会阶层分级日益明显,乡村教师的收入微薄且乡村生活环境远没有城市便捷、现代化,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也比不上城市,导致乡村教师的地位得不到认同,甚至成为被瞧不起的群体,以至于乡村教师对其职业产生自卑感,认为乡村教师是低人一等的职业。加之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很多人将造成乡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乡村教师,使乡村教师成为被乡村社会瞧不起的知识人。在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挤压下,乡村教师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均得不到保障,其价值取向势必逐渐迷失,从而形成了明显的向城趋势。

(三)教育角色迷失

目前,在师范院校整个教师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校园文化或是师生的价值观念又或是学生的就业目标都具有明显的“去农村化”倾向,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素养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与乡村文化、乡村生活渐行渐远。[2]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教师开启了时代潮流,积极投身乡村教育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其地位和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获得了职业成就感。然而,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城乡资源的差异,乡村教师为了达到和城市教师一样的专业化标准,努力在各个方面向城市教师看齐,乡村教师的发展形成了趋同城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在乡村教师一味追求达到国家大一统标准而忽略了乡村自身特质和乡村文化价值的环境下,乡村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越来越迷茫。其最终造成乡村教师不得不脱离乡村社会,抛弃其自身所处的乡村环境,与乡村本土文化渐行渐远。[3]就如有些学者所言,“在城市价值趋向下,如果乡村自身仅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不能够成为其本身文化发展的主体,那么乡村也就基本死亡。”[4](P102)

二、乡村教师的价值回归

(一)乡村教育需要乡土文化

乡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与城市不同,乡村教育发展需要以乡村社会为根基,以乡村学生的发展诉求为目标。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仅承担教书育人的专业教师的角色,在传承乡土文化、引领乡村文明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教师应关注乡村学生的特殊需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乡村教育资源,探寻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与适切性。

在当前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受乡村社会的结构、乡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角色呈多元化与矛盾性。乡村教师对其自身角色定位处于迷失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乡村生活的“异乡人”与乡村文化的“边缘人”。一些乡村教师在潜意识中就有明显的文化自卑,从而消极对待教育工作。而乡村教育则需要乡村教师立足乡村,充分考虑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与乡村学校的现实问题,立足乡村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乡村教师必须了解乡村教育与乡村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与生活中完成对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从而促使乡村教师更好地化解专业教师、乡村知识分子与乡土文化传承者、创新者以及乡村文明引领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乡村教育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教师的独特价值。

(二)乡村发展需要乡村教师参与

公共性是除专业性之外乡村教师的另一重要属性,本质是知识分子的公共性。[5]知识分子本身就囊括专业性与公共性,知识分子不仅要关心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事情,还应关心自身生存环境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乡村教师公共性是指乡村教师不只是单纯教书育人,还应有为公共服务的精神。“为了乡村”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乡村教师的价值应从个体价值转向公共价值,具备为乡村服务的社会意识,关注乡村的公共性问题。[6]

当前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有所提升,但其社会责任感及相应的公共性作用却不明显。乡村教师为了达到和城市教师一样的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家各类评价目标,脱离乡村社会,只重视专业发展盲目追赶城市,却忽视了公共性以及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联系,逐渐遗忘了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和乡村特质。长此以往,乡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获得职业幸福感,并为自身的发展感到彷徨和不知所措。另外,前文所述,乡村教师因缺乏对乡村的归属感而导致其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边缘者”,公共性也会逐渐旁落。因而为推动乡村教师的价值回归,必须重构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的关联,回归乡土,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公共性。

(三)乡村教师自我发展需要乡土生活

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不管是外界所处的环境还是文化氛围都是脱离乡村在城市中进行的,教师教育本身就缺乏乡土性,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乐意到乡村任教。即使是出身乡村的学生也具有明显的向城性,其接受教育就是为了逃离乡村。当前单一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乡村教师为了达到国家一刀切的教师专业标准和各类评价目标,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追赶城市教师。乡村教师把自己与乡村整个系统区别开来,忽视了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联系,其自身乡土性日益淡薄。虽然乡村教师奋力追赶城市教师,但其取得的成绩不容乐观,其社会地位也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乡村教师自身发展处于弱势与无助态势,乡村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乡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以乡土生活为根基,即回归乡土,要求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一员,在认识、了解乡村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乡村社会,对乡村、乡村文化以及乡村教育产生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乡村教师只有在现代文明与乡村社会环境之间寻求平衡与互动,方能生成乡村教师独特的智慧。只有当乡村教师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融入乡村社会时,其自我认同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才会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诠释乡村文明继承者与传播者的角色,彰显乡村教师的独特价值。乡村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乡土,如同人离不开环境而存在。乡村教师不仅需要现代科技文明的知识,更要依赖乡土文化历史的根基,实现现代知识与乡土文明的联结互动,从而达到乡村教师人生幸福与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重塑乡村教师的本土价值

乡村的发展需要乡村教育,乡村教育重在教师。缺乏乡村归属感与乡土情感,失去存在感和职业荣誉感,得不到尊重的乡村教师,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也就无处实现。

(一)重新认同身份

乡村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价值回归的基础。[7]个体的发展首先需要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对自己作为群体中一员的身份的认同,也就是提升社会认同。乡村教师社会认同是对自己作为乡村教师群体中一员的身份的认识和评价。提升乡村教师社会认同的途径,首先,对乡村教师职前教育以及在职培训增加本土化特色,增加乡土性,改变乡村教育现有的“离农”色彩。只有当乡村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乡村文化持科学辩证的态度,与乡村文化产生价值共鸣,其价值观的认同促使其进一步产生喜爱、信任等情绪,才会更好地传承乡村文明。其次,需要保障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保障乡村教师的本体性安全,即保障乡村教师得以顺利生存的条件,这也是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阶段的满足。[8]各种优惠政策倾向乡村,让乡村教师产生乡村归属感,力争做到“留得住”。最后,完善乡村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构建在职乡村教师的本地化培训,加强乡村教师日常生活的本土化,加强教师与乡村人员、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升乡村教师与乡村之间的感情,进行定向培养。

自我认同,一方面是“我”怎样看待自己,另一方面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即“镜中的我”,在别人的评价中产生自己的观念,更客观地评价自己。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职业生活与教育发展,对自己的价值重新定位。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对其实现自身价值同样重要。为突破乡村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困境,首先需要让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到乡村日常生活中,构建乡村教师参与的乡村文化共同体,重塑乡村教师作为“知识人”的形象,以此促进其身份认同。重塑乡村文化的同时还能使乡村教师增加社会责任感,以主体意识进行教育教学,真正从乡村社会、乡村学生角度引领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教育发展。

(二)重塑乡土情感

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在认识、了解乡村的基础之上,对乡村生活、乡村教育产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9]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精神支柱,是教师投身乡村教育的内驱力。乡土情感对于乡村教师而言是精神的基石,也是价值导向。拥有乡土情怀才会更愿意关爱乡村学生,传承乡土文化、引领乡村文明。因此,重塑乡村教师乡土情感对实现教师价值、对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乡村教师乡土情感,基础是爱与责任感。爱,是对乡土文化、乡村社会的认同;责任感,是对乡村教师这一角色的明确认识,从而形成的使命感。另外,乡村教师乡土情感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乡村社会、乡村学校及政府等共同协作完成。首先,政府需要完善各级保障制度,尽可能满足乡村教师的多元生活基本需求;同时在乡村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给予乡村教师情感上的支持,强化乡村教师的乡村归属感。其次,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内在的情感修养,需要在理解乡村文化、乡村社会的基础上调节自身的情感,激发乡村教师的乡土责任感,实现乡村教师的价值,促进乡村教育更好地发展。

(三)提升自我意识的主体性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认知与反思,[10]是精神自治,是自我修养与自我反省。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缺失,就会造成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排斥,教师的专业自我认同度低,缺乏文化自信。自我意识的缺失,造成乡村教师的价值观依附外界的标准而建立。乡村教师处于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中,而乡村文化又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中处于逃离的状态,没有对乡村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自然无法实现作为乡村教师的价值。乡村教师的价值是在教学过程中历练成的,而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化本身的价值,改变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乡村教师要提升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尊重乡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接纳现实中的不同文化。要树立所有的文化都是合理的存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是绝对冲突,而是和谐存在的价值观念,生成自我存在的价值,改变以往“弱我”的存在方式,提升文化自信。只有认识到作为乡村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才不会被功利主义的思想所侵蚀,才会真正体会到作为乡村教师所具有的价值。

(四)关注教师的多元需求

为了实现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乡村教师的价值地位,需要满足乡村教师的多元需求,这也是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基本条件。在乡村教师的多元需求中,自身的生存需求首先是基础。“安居”才能“乐业”,当乡村教师不再为生计发愁时,才能投身到乡村教育中去。其次,为了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按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还需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乡村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帮助乡村教师进行有质量的教育。另外,政府还应适度加大对乡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包括经费投入、教师配置、乡村教师评优评奖、在职培训等,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增加乡村教师提升的机会,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揭示的,只有当一个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时,才会寻求社交带来的情感与归属,而在此基础上才会追求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尊重。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上述需求得到满足后,最高层次的自我需求方能相继产生,个体才会想着自我实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乡村教师亦是如此。

四、结语

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整体提升乡村教师培养质量,实现乡村教师的价值回归,必须加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与培训,加强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乡村学生与乡村教育的互动与联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另外,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形成真正重视乡村教育、真正尊重乡村教师的氛围,只有如此才能塑造素质优良、能够扎根乡村、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实现基础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价值情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