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顷刻”在绘本中的叙事作用探析

2020-01-19黄淑怡丁文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顶点绘本图像

黄淑怡,丁文霞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图像作为一种空间性媒介,只有表现时间与运动才能够完成叙事功能。这也意味着绘本这种由图像承担叙事作用的艺术形式必然凝结着不同时空的情景单元,即绘本的每一幅图画都是对于顷刻的选取。不仅绘本艺术如此,莱辛在《拉奥孔》中对于造型艺术所描绘的顷刻也做出同样的理解:“艺术由于材料的限制,只能把它的全部模仿局限于某一顷刻。”[1](P19)国内学者李彦锋认为,不同的顷刻所对应的时空不同,所具备的艺术表现力也各有侧重。他在传统岩画研究领域归纳出岩画图像描绘瞬间的几种情形并且对“顷刻”这一理论进行了更为直观的再诠释:“事件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顷间的艺术张力表现和顷间所产生的意义或叙事内容的多少是由矩形TOBC的面积大小所决定的。在事件轴上选取的点不同,所包含的内容多少也不相同,不同的点的艺术表现力也存在差异。”[2]由此可知,图像选取描绘的瞬间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叙事的内容与表现力是有所差异的,然而这种差异却能够使不同时刻的瞬间在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中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即便是在绘本这一种艺术形式中,就存在单一顷刻的叙事作用以及不同顷刻的组合运用,使得图像在叙事中发挥出更大的艺术表现力乃至提升绘本的整体艺术价值。

绘本是一种系列图像叙事的艺术形式,是由连续的单幅图像组合而成的。作者精心挑选出少数几个画面瞬间,使用特殊的叙事手法将这些时间点串联成线呈献给读者,由读者发挥想象填补翻页间的空白,最终绘本的叙事才算是大功告成。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具有十分强烈的叙事性,在一些时间维度较低的绘本当中,作者往往只根据不同顷刻的作用选择描述单一顷刻;而在另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故事类绘本当中,绘本图像叙事的进行是通过建立在一般性顷刻的基础上,设计构思黄金顷刻也就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的叙事结构来表现时间与起承转合。

一、单一顷刻作用分析

(一)一般性顷刻

故事到达高潮之前与之后的若干个点皆可理解为一般性顷刻。一般性顷刻往往时间向度较低,这就导致叙事模式转化成为一种平铺直叙式的告白或记述形式,情节相对平缓没有起伏,因此经常出现在生活类绘本或记述类绘本的图像当中。如中国原创绘本《荷花镇的早市》,讲述的是主人公阳阳随着父母回到乡下老家后发生的故事,其中作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富有中国传统民俗意味的水乡画卷。插画大多选取一般性顷刻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围绕阳阳与姑姑在荷花镇赶早市时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乡村小镇居民的生活场景。熙熙攘攘的画面充斥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虽然叙事性不强,画面动感表现也有所欠缺,但整体的风格自然、率真。乡亲邻里之间温暖、亲和的人情氛围与水乡风情,表现出质朴稚拙的诗意美。

一般性顷刻经常出现在前述类绘本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一般性顷刻能够表现的内容极为有限,无法预示与其时间跨度较大的前情后续,因此一般性顷刻只适用于表现情节较为简单、人物较少的绘本故事,甚至这一类型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人的经验世界中。在解读这类绘本时,读者的经验与想象成为图像完成叙事的辅助工具。日本无字绘本《雨伞》,平淡且没有起伏的故事情节在黑白的、不同浓淡直曲变化的线条的呈现下变得灵动有趣。画幅选取一般性顷刻来描绘小姑娘在接父亲途中的经历,这正是依赖于人们在生活中所建立的经验完成叙事表现。故事中的小女孩在路途中边玩边走,或趴在玩具橱窗看玩具,或看甜品店的蛋糕,一举一动充满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因此,尽管该绘本没有文字的解释说明,但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故事主人公仍会感同身受,避免了认知障碍的发生。一般性顷刻“富有生活气息,生活的情趣较足”的特征在生活类绘本中被深刻地彰显出来。[2]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当图像的时间维度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图像不再作为叙事工具而成为平面的视觉符号,此时图像描绘的一般性顷刻更多地起到传递客观知识的作用,图像与受众之间互动性不强。因此,在识图类或认知类绘本当中,一般性顷刻也是不二之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般性顷刻既存在于顶点前夕,也可代指高潮过后的若干时间点,但由于一般性顷刻自身时间维度较低的缘故,二者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二)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

莱辛在《拉奥孔》提出的“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的理论,也被称之为“黄金顷刻”或“决定性顷间”。他认为:“凡是可以让人想到只是一纵即逝的东西就不应在那一顷刻中表现出来。”[1](P20)莱辛主张造型艺术应该选取能够产生最大效果的某一顷刻,即“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因为“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像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1](P20)也就是说,在这一顷间,读者的思维最不受限制,想象拉伸了这一瞬间,达到叙事的最大化。其中必须区分的一点是莱辛所提到的“顶点”既能够表示为时间阶段中故事发展的高潮,也可看作为情绪爆发点,那么“孕育性”可理解为顶点附近最巅峰时刻的特性,也可理解为图像表现恒久持续情感中最令人回味的特性。

首先,国内学者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中提出偏向时间性的黄金顷刻的论证:“画出‘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从而让瞬间事件以及该事件的‘前因’、‘后果’都从有限的画幅中脱颖而出,是画家们比较普遍的追求。”[3](P431)也就是说,尽管这种顷刻表现为瞬间图像,但实际它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长度,包前引后,在一定程度上追溯过去、展现当下并蕴含未来。

其次,“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的体现在于所表现情感的孕育性。雕像中的拉奥孔对疼痛隐忍不发,除了服从艺术的首要原则——美的规律以外,这样稍纵即逝的现象是无法永恒存在的,唯有表现含义隽永的情感内在才能够永久维持。他的哀号只单单转化为一声叹息,这种精神的坚毅与强度深深的震撼着观众的心。然而在绘本这种面向儿童的艺术形式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情感瞬间表现可能会使画面更具动感,也更加具有戏剧效果。丰富多彩夸张奇特的动作表情更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也更加符合儿童的浪漫天性和视觉审美的发展特征。

最后,由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位于顶点顷刻前后,画面往往能够展现出巨大的表现张力。阿恩海姆认为,人们能够从静止的画面中感受运动正是得益于此:“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刺激物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4](P573)他提到的这种画面形式的张力是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生理力,反映到心理之中成为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到的视知觉刺激,这也是人们能够在静止的图像中读出运动意味的奥秘。如绘本《大卫,不可以》,虽然没有严谨的故事线索,但是图画表现力极强。第一页的画面中大卫站在椅子的最边缘去拿橱柜顶层的饼干。图画中大卫吃力的表情与使劲踮起的脚尖与伸长的手指,使得图画整体具有强烈的动势。画面的细节,如橱柜第二层放着的精美瓷器具与颤抖的线条等具有强烈的倾向性,自然而然的引发人们对于故事前情后果的联想,令主人公的顽劣天性一览无遗。这些看似随意安排实则包前孕后的图像描绘出大卫各种令他妈妈抓狂的叛逆行径,引导读者的想象参与叙事,在读者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情节。妈妈惩罚大卫的顶点情节位于第十三页,前十二页统统描绘的是顶点前夕的孕育性顷刻——诱导性时刻,不断引导读者对于后续情节的构想。随后作者在顶点之前层层铺垫,紧临顶点时却避开了顶点时刻的直接描绘,而是选择在第十三页选取顶点过后的孕育性顷刻——回顾性顷刻来诱使读者去寻味顶点时刻。画面中的大卫被妈妈惩罚坐在角落的小凳子上,地面上散落着打碎的花瓶残骸和玩具,让人不由得回想起先前他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调皮劲儿。正如莱辛在《拉奥孔》中说的:“从大风暴抛掷到岸上的破船和残骸去认识那场大风暴本身。”我们也能够从狼藉的现场与大卫的表情中窥探到妈妈生气时的“暴风雨”。

总之,我们不能将“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理解为时间点,而是应该将它看作占据一段时间向度的时间段,最大限度地包含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想象。顶点之前的诱导性顷刻铺垫情节推动高潮,顶点之后的回顾性顷刻又能够启示读者由果推因。由此可见,“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对于绘本叙事起着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

(三)顶点性顷刻

莱辛在颂扬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能够引发无限想象的同时,对顶点性时刻却是持批判态度。他认为顶点性时刻限定了想象:“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因为想象跳不出感官印象,就只能在这个印象下面设想一些较软弱的形象,对于这些形象,表情已达到了看得见的极限,这就给想象划了界限,使它不能向上超越一步。”[1](P20)相对来说,尽管顶点性顷刻并非最佳的叙事顷刻,然而顶点顷刻描绘的“内容包含最多,信息量最大,意义呈现得最为明白”。[2]从传播信息的角度来说,图像选取这一顷刻叙事往往注重内容的传递与交流。因此,在一些认知类科学类的绘本图像当中,除了一般性顷刻之外,顶点性顷刻也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当时间维度无限降低时,一般性顷刻与顶点性顷刻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一类针对较小年龄段低幼儿童的认知类绘本实用性大于艺术性的要求,顶点性顷刻无疑是这类绘本的最佳选择。认知的功能性要求、儿童的视觉思维发展特征也决定在这类绘本中出现最多的为顶点性顷刻。而从画面的表现程度来说,顶点性时刻画面的视觉刺激与情绪渲染效果也是其他顷刻所无法企及的。在绘本《打瞌睡的房子》中,前半段的画面基调安静沉闷,然而一只跳蚤打破了局面,画面基调被彻底扭转,由静入动。画面定格在人物被惊醒而腾空的瞬间,生动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令人忍俊不禁,整体色调也逐渐明亮跳跃。后半段情节随着房子里的动物醒来而不断攀升,顶点的高潮时刻位于倒数第二张图画“老奶奶把床压塌了”。画面中不仅所有的人物都苏醒过来,拖鞋、猫窝、窗帘等其他物体也都随着一同跃到半空。事件情节到达高潮的同时情绪也在一瞬间到达极致,窗外适时照进房子里的阳光也绝不是巧合。作者将这些元素集中在一幅画面表现,使得本就戏剧感十足的氛围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如画面层层叠叠累积的情绪得到了完美的释放,读者也不禁在这样幽默搞笑的情节渲染中捧腹大笑。

二、混合顷刻作用分析

龙迪勇认为,在图像叙事中,使空间时间化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其他图像来组成图像系列,从而重建事件的形象流(时间流)”。[4](P426)也就是多幅图像叙事的方法,系列图像叙事是依靠“让人在图像系列中感觉到的某种内在逻辑、时间关系或因果关联”串联多幅图像进行的空间叙事手法,故事类绘本就是这样一门系列图像叙事的艺术。[4](P426)多幅图像叙事包含单幅图像选取的不同顷间,配合剧情的起承转合,构成完整的叙事单元。而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单一顷间组合后能够发挥出1加1大于2的巨大作用:系列图像叙事中图像之间并非完全无交集,混合的各类顷间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反而能够更好地衔接图与图之间的缝隙。如涵盖一部分前后页的最富于孕育性顷刻,能够使每页图画在环环相扣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绘本故事;再或者一般性顷刻层层递进,情节不断叠加情绪不断积累后,爆发出视觉刺激性最强、涵盖内容最广的顶点时刻,这样的搭配总能够给予观众最畅快淋漓的阅读快感;混合顷刻的搭配在保持叙事连贯性的同时,既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事件信息,也呈现出了故事的叙事节奏,等等。由于系列图像叙事的绘本中的故事剧情大多跌宕起伏,人物关系较为复杂,不同顷刻之间的组合混搭形成的叙事模式也十分繁多,因此,在这里仅以个例论述以线性展开叙事的故事类绘本中的混合顷间。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中,前半部分的故事多半由甘伯伯出门游河,遇到了小朋友们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想要上船一同游河构成。从体积较小的兔子、猫,到猪、牛、羊等体积庞大的动物,刚开始大家都相安无事,但随后他们就将甘伯伯的叮咛抛在脑后,“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乱跳,小孩大吵大闹,船就翻了……”一整个跨页用来展示“大家掉进河里”这个热闹又有点狼狈的顶点性顷刻,画面色彩变换推动着剧情发展升温。这样类似的色彩与版面布局还出现在最后大家井然有序的坐在一起吃东西的画面中,顶点顷刻的动势与一般性顷刻的静态对比之下,更能让读者从中解读到该绘本对教导儿童自我领悟规则的主题情感。

三、结语

在绘本这样以图像叙事为典型的艺术形式中,我们可以将故事看作时间轨道上的一段线性时空,绘本图像通过截取这一轨迹中的若干个关键的时间点进行描绘。尽管截取的图像仅描绘转瞬逝去的时间切面,但观众完全能够凭借文字提供的语境以及对于整体故事线索的把握发散想象扩展这一顷刻,也就是将这若干个点扩展成为直径不一的圆,圆的直径也就是这一顷刻所表现的叙事情节。直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画面的视觉元素组合,如构图、色彩、线条、留白甚至细节的安排等都是观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一时刻在时间维度上的位置,这足以见得绘本选取顷刻的重要性。结合上述,从叙事角度来看,一般性顷刻虽然只能表现有限的内容情节,但其具有生活情趣的艺术表现力往往能够在记述形式的绘本中大放异彩;最富于孕育性顷刻包前孕后,引发想象填充情节,诱导性时刻诱发后续情节促进翻页,回顾性时刻重温前情;顶点性顷刻的叙事内容往往意义最为明确、信息最为丰富,更加适合作为信息传播的手段,描绘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情节冲突,对儿童视觉审美发展特征来说也更为贴合。这样三种具有不同作用和表现效果的顷刻的组合,更好的完善了绘本的图像叙事,使得绘本选取的每一幅图画都能够各尽其职,完成故事的叙事。

猜你喜欢

顶点绘本图像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绘本
绘本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绘本
有趣的图像诗
趣味数独等4则
数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