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献策江滨”解

2020-01-19梁中效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江滨汉水蜀汉

梁中效

(陕西理工大学 两汉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1)

诸葛亮是汉末三分天下的设计者、实践者,是蜀汉的创建者、守护者,其在世时就嬴得了蜀汉上下的崇敬和敌国的尊敬,身后更得到了世人的赞美和后世的顶礼膜拜。蜀汉大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是保存至今最早的蜀汉“丞相府主簿”评价诸葛亮的文献。其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1]1080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笔者不敏,试作解析。

一、“献策江滨”,出自杨戏的《季汉辅臣赞》

杨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杨戏大约与后主刘禅是同龄人,建兴初年,刘禅十七八岁,杨戏二十多岁。景耀四年(261年),杨戏去世,享年大约六十岁。景耀六年(263年)即杨戏去世后的第二年,蜀汉灭亡。杨戏一生经历了蜀汉政权的创立、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见证了诸葛亮的南征、北伐和治理蜀汉的全过程。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时,杨戏大约三十三岁,因此,他应该是诸葛亮发现、赏识和培养的青年才俊。

建兴初年,杨戏二十多岁,从州书佐升任为督军从事,负责管理刑罚,执法办案解决疑难,人称处办公平恰当。后来辅汉将军张裔向诸葛亮推荐杨戏,杨戏被征召为丞相府主簿,得到了丞相诸葛亮赏识。

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杨戏担任尚书右选部郎。同年,益州刺史蒋琬请他担任治中从事史。延熙元年(238年),蒋琬以大将军之职开府治事,征召杨戏担任大将军东曹掾。延熙年间,杨戏由大将军东曹掾被提拔为南中郎参军。不久后担任副贰庲降都督,兼任建宁太守。后来因病被召回成都,被任命为护军、监军。此后杨戏先以监军兼任梓潼太守,后来又被调回成都担任射声校尉。杨戏先后所在的职位,都能做到政事清明约简而不烦苛。延熙二十年(257年),杨戏跟随大将军姜维行军到芒水。杨戏心里一直不服姜维,并在酒后谈笑时常对姜维有傲慢嘲弄的言语。姜维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恨,又难以忍受杨戏的所做所为。军队返回后,有关官员得到姜维的命令,向朝廷奏报杨戏的事,于是杨戏被罢免官职,成为庶人。景耀四年(261年),杨戏去世。

延熙四年(241年),即诸葛亮逝世七年后,杨戏作《季汉辅臣赞》。评价了蜀汉延熙四年(241年)以前过世的大部分官员,没有严格按照文臣、武将分开,而是按照对蜀国的贡献大小来区分的。虽然《季汉辅臣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态度,但杨戏的个人价值取向在其中占据很明显的作用。

杨戏一直以来性格疏阔简略,从不无故赞美别人,对他人很少有名不副实的的赞美,也很少与人交往。他的书信、指令,很少有写满一张纸的时候。因此他的《季汉辅臣赞》惜墨如金,简明扼要,全篇由序文和赞辞构成,序文主要记述了蜀汉先主刘备的功业与写作的原因;赞辞正文总共三十二条(被赞者共五十四人),四字一句,文辞押韵。由于蜀汉政权“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以致陈寿作《蜀书》时已感资料不足,故《季汉辅臣赞》保存了蜀汉文官评价本国人才的第一手资料,不仅成为陈寿、裴松之完成三国史注的重要文献,而且给后世留存了一份研究三国蜀汉的权威资料。“戏以延熙四年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是以记之于左。自此之后卒者,则不追谥,故或有应见称 纪而不在乎篇者也。其戏之所赞而今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于其辞下,可以粗知其仿佛云尔。”[1]1079由此可知,陈寿极为重视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不但“注疏本末”,弥补了其不足,而且将《季汉辅臣赞》放在《三国志·蜀书》的篇末,作为《蜀书》的总结,可谓匠心独运、苦心孤旨。实际上,杨戏的《季汉辅臣赞》,是蜀汉政权道统与政统地位的赞歌,“自我中汉之末,王纲弃柄,雄豪并起,役殷难结,生人涂地。於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寄业荆、郢则臣主归心,顾援吴、越则贤愚赖风,奋威巴、蜀则万里肃震,厉师庸、汉则元寇敛迹,故能承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1]1080同时,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也是蜀汉帝王将相的群英谱和功勋谱,是对蜀汉已故帝王将相的歌颂和纪念。在被赞颂的54人中,赞辞最多的是刘备,共计80字,其次是诸葛亮,共计64个字,仅次于刘备,为其他人所望尘莫急,彰显了诸葛亮在蜀汉创业群臣中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也倾注了杨戏个人的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二、“献策江滨”,有助于解读诸葛亮早年的贡献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赞诸葛丞相”曰:“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这一赞辞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部分概括了诸葛亮献策江滨,奠定了孙刘联盟,击败曹操,立国西蜀战略的基础;第二部分概括了诸葛亮辅佐后主,治理蜀汉,强武修文,上下齐心,蜀国大治;第三部分概括了诸葛亮南抚夷越,北伐曹魏,出师未捷,将星陨落。全文基本上总结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业,可谓字字珠玉,颇为珍贵。相较而言,第一部分“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是评价诸葛亮的关键,是引领全文的纲要。诸葛亮英明、高人一筹的基础是,洞见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的历史大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或称《草庐对》,确立了刘备由弱变强,联吴抗曹,鼎足而立,承高祖之兆,复皇汉之宗的发展战略。因此,“献策江滨”,奠定了诸葛亮人生的参政资本、政治地位与卧龙雅称、社会声望。所谓“献策江滨”,应该是刘备三顾茅庐时的“献策”,而不是赤壁大战前夜在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或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对刘备或孙权提出的破曹建议。所以,“献策江滨”之“江”,应是汉江而不是长江。一般人们会理所当然地将“江滨”视为长江之滨,以为“献策江滨”在夏口或柴桑[2]312-315,这是传统思维的错觉,不符合诸葛亮出山前后的行踪。

诸葛亮早年生活在汉江边的襄阳城。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故。17岁的诸葛亮和弟妹投奔荆州刘表,定居在隆中草庐,开始了躬耕于卧龙岗生活。隆中位于汉水南岸约5公里的地方,汉水古代也称汉江,诸葛亮躬耕在汉江南岸,则称之为“江滨”。

古代汉水也可称“江”。《诗经·江汉》中的“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实际上这里的“江汉”是指“汉江”。清代研究《诗经》的著名学者马瑞辰指出:“古者江、汉对言则异,散言则通。”他举例说:《吕氏春秋》:“周昭王涉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中。”《左传》:僖公四年杜注“昭王涉汉而溺。”而《谷梁传》则曰:“我将问诸江。”《史记·周本纪》曰:“昭王卒于江上。”他认为“此汉亦名江也。”[3]1016“汉水”称“江”,是古人的习惯,也引起了今人的重视。国学大师钱穆指出:“古者江汉常通称。《王莽传》,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此自南郡以下称江。”[4]136他又指出,“余观《诗经》与《楚辞》于‘江汉’‘江湘’每每连举,此多不得专指长江言。如‘江汉浮浮’‘江汉之浒’,以及‘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大率指汉不指江。故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则诗人之所谓江者,即汉也。”“昭王南征,诸书皆谓溺于汉,《史记》独称卒于江。南方水通称江,其于此等处本通用也。”[4]200钱穆先生也认为江、汉通称,《诗经》与《楚辞》中“江汉”连称时,不完全是指长江、汉水,而常常是指汉江。在此基础上,已故历史地理学家石泉先生在《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一文中明确指出:“把古文献中的‘江’字,视为长江的专称,这似乎是直到目前还相当流行的一种传统看法。”“但是,如果我们对有关的原始资料作一些具体分析,就会发现:古文献中的‘江’字并不专指长江。”“汉水称‘江’,在古文献中有较明显的记载。”他举例说,盛弘之(刘宋时人)《荆州记》云:“襄阳,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关,是周、郑、晋、卫之道。”由襄阳渡江往北经南阳出方城入中原,所渡之“江”当然是今之汉水,但在当时则称之为“江”。而“江汉”连称时,实际上专指汉水的例子就更多了[5]3-13。实际上,汉末魏晋时期,汉水称“江”之事例甚多。东汉灵帝时,刘表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此时汉水之南的江、汉之间也可称之为“江南”。《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曰:“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朮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为了清除汉水之南、长江之北“江南”的小军阀,刘表问计于蒯良、蒯越和蔡瑁,他们建议刘表将“仁义”与“权谋”并重,然后“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于是诱杀“宗贼”首领五十五人,“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1]212汉水之南的“江南”平定之后,刘表“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1]211证明“汉水”在汉末三国初年,仍可称“江”,汉水之南就是“江南”。赤壁之战前,汉水仍然发挥着大“江”的作用。《三国志·关羽传》记载:“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1]940在曹操大军南下时,刘备被迫自新野、樊城南奔,向江陵撤退。此时,“自樊将南渡江”,所渡之之“江”,显然是樊城、襄阳之间的汉水。关羽水军从汉江南下,与刘备相会至夏口。曹操也利用汉江进兵。“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出大江,住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6]142“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簰从汉水下,住浦口。末即渡,瑜夜密使轻船走舸百数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燃,则回船走去,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走。”[6]177-178“曹操进军至江上”,曹操率主力追击刘备,令偏师从汉水乘竹筏南下到长江边的“浦口”,准备与沿江陵而来的曹军主力会合。此处的“江上”,应为汉水。《三国志·周瑜传》也记载:议者皆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艦,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1]1261此处的“沿江”,也应为汉水。上述材料相互印证,充分说明汉末三国初年,汉水称“江”。隐居待时在襄阳城西北、汉水之南“江滨”的诸葛亮,终于迎来了刘备的“三顾”。因此,“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是指诸葛亮在襄阳的汉水南岸古隆中给刘备的“献策”,即后世所称的《隆中对》或《草庐对》,它是天下大乱走向天下三分的战略规划书,是刘备由弱转强、建立蜀汉政权的行动指南;它奠定了孙刘联盟的战略理念基础,在联吴抗曹的赤壁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所以,杨戏将《隆中对》视为诸葛亮早年最大的贡献,是“忠武英高,权我世真”的政治基础。

三、“献策江滨”,有助于寻觅诸葛亮出山的行踪

“献策江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诸葛亮出山前后的行踪,进一步破解诸葛亮在襄阳求学、躬耕与成才、出山的相关迷团。

首先,诸葛亮与王粲都是流寓到荆州、成才在襄阳的杰出人才。他们都是山东人,先后到襄阳,都住在襄阳城西北的汉江南岸。通过王粲行事可以印证诸葛亮“献策江滨”之“江”即汉水。

诸葛亮与王粲虽然志趣不同,在襄阳有着大体相同的人生经历。初平三年(192年),12岁的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兴平元年(194年),14岁的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兴平二年(195年),15岁的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建安二年(197年),17岁时,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投奔荆州刘表,定居在汉江南岸的隆中草庐,开始了躬耕于卧龙岗生活;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王粲先于诸葛亮到达襄阳。初平三年(192年),16岁的王粲不应征辟,与王凯、士孙萌等离长安往荆州襄阳避乱,依刘表;王粲在襄阳,定居在城西北的万山下[7]389。万山是襄阳县与邓县的分界。《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万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王粲与诸葛亮皆隐居在万山之下。《舆地纪胜》记载:王粲宅,在襄阳县西一十里,万山东坡下,又有王粲井。”[8]2837“王粲井,襄阳县西万山下,前有石栏,唐上元迁栏于州。”[8]2837诸葛亮宅相距较近,“诸葛孔明宅,在襄阳县西十五里隆村。又有诸葛避水台,在宅之西。”[8]2837由于襄阳、万山皆在汉水之南,因此可以称之为“江南”。诸葛亮、王粲等人读书的“学业堂”也在汉水之南。《舆地纪胜》记载:“学业堂,孔明读书之所,谓之学业堂,在江之南。”[8]2835这里的“江之南”,显然是指汉水之南。可以说,诸葛亮与王粲在“江南”读书成才。他们有时将自已在汉水南岸的隐居地视为“江滨”。初平四年(193年),17岁的王粲在襄阳作《赠文叔良》诗:“翩翩者鸿,率彼江滨。君子于征,爰聘西邻。临此洪渚,伊思梁岷。”[6]7刘表派荆州从事文颕(字叔良),出使益州结好刘璋,王粲送行。“翩翩者鸿,率彼江滨。”这里的“江滨”显然就是汉水之滨,作者将文叔良比作汉水边飞翔的鸿雁,由荆入蜀,完成使命。建安三年(198年),22岁的王粲作《三辅论》,虚构了“湘潜先生、江滨逸老、云梦玄公”三位人物,借“江滨逸老”之口赞美刘表平定叛乱、整治荆州、治平民安的历史功绩。湘潜先生曰:“今刘牧建德重芳,名烈既彰矣,曷乃称兵举众,残我波灵。”江滨逸老曰:“刘牧之懿,子又未闻乎?履道怀智,休迹显光,丽埽群虏,艾拨秽荒。走袁术于西境,馘射贡乎武当。遏孙坚于汉南,追扬定于折商。”[6]115这里的“江滨逸老”显然是王粲自已,所谓“江滨”即汉江之滨。另外,王粲在襄阳多次送别朋友、同好时,都提到大江,实际上就是汉水。《赠蔡子笃》:“舫舟翩翩,以溯大江”。“率彼江流,爰逝靡期。”《赠士孙文始》:“横此大江,淹彼南汜。”王粲在襄阳给蔡子笃、士孙文始送行时,大都在汉江边,故两首诗中的“大江”,皆指的是汉水。他在襄阳写的《七哀诗》诗中,也有:“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6]9诗中的“大江”,也指的是汉水。他的才华不被刘表欣赏,常站在汉江边抒发愁苦之情。盛弘之《荆州记》云:襄阳城“西北八里,有方山,山北际河水,山下有王仲宣宅,故东阿王诔云:‘振冠南岳,濯缨清川。’”[9]26曹植在《王仲宣诔》讲的“濯缨清川”,就是万山北麓、王粲宅面对的汉江。宋代诗人苏轼在《万山》诗中写道:“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王粲隐居万山之麓、汉江之滨15年,因此他以“江滨逸老”自居,在诗文中将汉水称“大江”。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王粲力劝刘琮投靠曹操,“投戈编鄀,稽颡汉北”,被拜为丞相掾,赐爵关内候。曹操在汉江之滨大宴群臣时,王粲与杨修、徐干、阮瑀、陈琳、应玚等众才子,以汉水女神为题,写了同名作《神女赋》[10]。刘表时,王粲失意江滨,曹操到,他得意江滨。《三国志·王粲传》曰:“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王粲作赋、祝酒“汉滨”,深得曹操赏识。在曹操未到襄阳之前,年轻的诸葛亮,没有选择地广人众的曹操,也没有选择据有江东的孙权,而是选择了寄人篱下、无立锥之地的刘备。

诸葛亮旧宅在汉江南岸、襄阳城西北。“襄阳西北十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南雍州记》曰: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全。习凿者只为宅名,今宅院见在。”[9]25-26“隆中”之名在东汉时也可能简称“隆”。东汉《玄儒先生娄寿碑》记载:“先生讳寿,字元考,南阳隆人也。”欧阳修在《集古录》说:“先生隐居不仕,以教授为业。碑,延熹中立。”宋人洪迈在《隶释》中也说:“娄先生碑,在今光化军。”清代乾嘉时著名金石学家、河南偃师人武亿在《金石三跋》中指出:“娄先生,南阳隆人。汉地理及郡国《志》,南阳并无隆县,反复推校,亦非由避殇帝讳遂没其名,疑是地特乡邑聚落之附属南阳者。考《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县二十里,号曰‘隆中’。《蜀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有云: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然则隆中亦因隆山得名。今碑云‘南阳隆人’者,其谓此欤!”[11]252-258清人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引进士丁小雅的话说:“两汉南阳属县无名‘隆’者。宋乾德、谷城二县,在两汉为阴县地,疑是‘阴’字之讹。”方纲案:“此说甚辨。然今见双钩本,确是‘隆’字,阙疑可矣。”民国时吴庆焘在《襄阳四略·金石略》中说:“‘南阳隆人’,《贫士传》作‘隆中人’,武氏说与之暗合,即《史记·陈平传》阳武户牖乡人,《老子传》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聂政传》轵深井里人之类。丁氏疏于史例,又未见《贫士传》,遂望文生义耳。”[11]261《玄儒先生娄寿碑》的碑阴题名者“五十四人,漫灭者四人。其称南郡、汝南二人,余盖南阳人”[11]254,证明东汉南阳郡管辖到汉水南岸的“隆中”。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茅庐,27岁的诸葛亮对47岁的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考察过襄阳诸葛亮遗踪[12],他在《水经注》中记载:“沔水又东径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又东过襄阳县北,沔水又东径万山北,山上有《邹恢碑》,鲁宗之所立也。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元凯好尚后名,作两碑,并述己功,一碑沉之岘山水中,一碑下之于此潭,曰:百年之后,何知不深谷为陵也。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故张衡《南部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13]446由此可知,诸葛亮旧宅在汉水南岸“乐山”下的“隆中”,王粲旧宅在汉水南岸“万山”下,而“汉水女神”的遗迹也在万山山麓。可以进一步推知,曹操君臣纵酒汉水之滨,王粲等建安才子们竞相书写《神女赋》的汉水文学盛会,可能就在汉江南岸的万山之下。所以,诸葛亮“献策江滨”,应该在襄阳城西北十里的汉水南岸、“乐山”下的“隆中”。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明确指出27岁的诸葛亮“乃建奇策”,随后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正是杨戏《季汉辅臣赞》所赞的:“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杨戏与陈寿的记载相互印证,足以证明诸葛亮“献策江滨”是在襄阳城西北十里的汉水南岸“古隆中”,其所献之策即《隆中对》。

西晋统一全国之后,汉水仍享有“江”称。东晋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卷五《牧守》记载:邓遐“为襄阳太守。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遐遂抜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流血,江水为之俱赤。因名斩蛟渚,亦谓之斩蛟津。”[14]84这里将襄阳城北沔水称为“江水”。汉水虽称“江”,但仍可涉渡。西晋大安二年(303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一时间波及荆、豫、江、扬、徐州地区,影响广大。为了镇压张昌,镇南将军刘弘刻意以诸葛亮为精神偶像,“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百姓爱悦。”“时天下大乱,弘专督江汉,威行南服。每有兴废,手书守宰,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14]82由于刘弘的宽政省赋,得到民众信赖,“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304年秋,张昌起义被镇压。永兴中(305年),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由宛城(今河南南阳市)涉汉水到隆中纪念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晋朝史学家王隐的《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即皇帝命刘弘持节专督江汉,平定了张昌叛乱,战鼓声息之后,从沔水之阳到沔南隆中诸葛故居,向诸葛亮致敬。“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谁能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懦夫将厉。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里殊涂;今我来思,觌尔故墟。”[1]936-937这是较早的一次瞻拜诸葛亮故居的活动。唐宋时期,这种自发的凭吊、纪念活动更多。唐人崔道融的《过隆中》:“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隆中》云:“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苏轼的“今朝游故里”,与刘弘、李兴的“轼诸葛之故乡”意义相同。南宋人项安世像西晋刘弘、李兴那样,由汉北涉汉水到汉南隆中,他的《涉汉至隆中有感》诗云:“晓渡汉水阳,平川去如掌。春深风日老,雨后桑麻长。麦田渺无际,竹墅清可赏。家家傍林落,往往成族党。溪头浣纱女,十五自来住。我来三月暮,甚作三浙想。爱此重踌躇,凄然复怅惘。”清代著名学者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南人得水皆谓之江,北人得水皆谓之河,因目岷江曰大江、黄河曰大河,此后世土俗之称,非古制也。富顺熊过曰:黄帝正名百物,未尝假借,后世乃通之耳。愚谓禹主名山川,亦未尝假借。江、河自是定名,与淮、济等一例,非他水所得而冒。”[15]8在南北方过渡带的南襄隘道上,唯汉水享有“江”称,这进一步证明诸葛亮“献策江滨”是在襄阳城西北十里的汉水南岸“古隆中”。

总之,唐宋以来,随着三国历史由官方的雅文化向民间的俗文化渗透,由讲史的“说三国”发展到“三国评话”和《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地位日渐崇高,缓步走上神坛。苏轼说:“孔明巍然三代王者之佐。”[16]409大思想家朱熹讲:“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17]3244南宋大学者洪迈也说:“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18]卷八宋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位大学者都认为诸葛亮的道义与事功是“三代而下第一人”。在此大背景下,诸葛亮躬耕地、遗踪地受到官方和民众的重视,在相继建立武候祠的同时,也出现了激烈的文化资源争夺。而蜀汉大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是保存至今最早的、最有价值的官方文献,陈寿将其全文收载到《三国志·杨戏传》,作为对《三国志》中《蜀书》的总结。其中的“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是我们破解诸葛亮出山前后行踪和早期贡献等方面最直接、最重要的文献。杨戏的“忠武英高,献策江滨。”与陈寿的“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相互印证,充分证明“献策江滨”,是指诸葛亮在襄阳的汉水南岸古隆中给刘备的“献策”,即后世所称的《隆中对》。

猜你喜欢

江滨汉水蜀汉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休妻用狠招
吃虾记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暗恋桃花源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
我是玫瑰你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