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2020-01-19陆士桢

关键词:服务体系志愿现代化

陆士桢

(中央团校,北京 100089)

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不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参与的最重要的平台,而且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和结构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志愿服务在凝聚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乃至推动整个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具有全世界共同的伦理基础,有基于其内在本质的社会规律和运作模式。但志愿服务同时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长期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成果,具有各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政治体制特征。在中国正在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即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关键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格局中独具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世界范围内百年未遇大变局的发展形势下,作为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志愿服务思想及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中间有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必须认真思考。

第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架构中志愿服务的定位问题,即在这一大的体系当中,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基本方面,志愿服务的本质、内容、功能和形式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重点是要回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在志愿服务体系中如何体现?志愿服务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通过完善的法规制度、队伍建设机制和资源整合体系来保证志愿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等。志愿服务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并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现代志愿服务的基本态势,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志愿服务有了本质性的发展,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最突出的社会实践。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建构志愿服务体系必须遵循的三个重要思想原则:一是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准确定位志愿服务。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懈追求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的话,那么目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眼前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将是更为艰巨和复杂的任务。一定意义上说,前者是物质现代化,而后者则是思想、文化、精神方面的现代化。这里所面临的绝非仅仅是考验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基层治理水平,而且是考验作为社会运行基础的每一个中国人的现代素养。志愿服务因其在民主建设,特别是在搭建普通民众参与社会基本运行机制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构中地位重要,任务繁重。怎样将志愿服务有机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特别是融入党的群众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之中,这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必须着重思考的关键问题。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和平区视察时提出的两个“同行”作为核心思想,解决好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中如何实现志愿服务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行”,与中国梦“同行”。志愿服务与现代化、与中国梦“同行”就意味着在新时代搭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必须解决怎样把志愿服务纳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体部署当中;怎样使其融入中国现代化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将这一体系建构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和实现中国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怎样在体系建构上,使志愿服务自身的发展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向统一,步调一致,融为一体。三是从志愿服务特殊功能的视角,真正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建设机制,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很多国家的实践研究表明,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社会慈善事业每年都能够创造一定份额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弥补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足,服务社会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缓解社会对立方面的重要作用,更是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而从国家现代化建设视角,志愿服务在搭建普通民众参与社会管理,推进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更具有突出的作用。可以说,志愿服务与现代化紧密相连,是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机制。特别是志愿服务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本价值取向和明显的发展性特征,从本质上看,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人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现代志愿服务实质上是社会成员基于自由的个人选择结合而成的一种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性集体主义行为,行为和道德取向上都兼有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存亡必须回答个体自力更生与团体性互助合作之间的关系问题,人自身也必然面临着当物质达到一定满足之后精神世界的追求问题,志愿服务和人类整体,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发展。所以,与其说志愿服务的功能主要集中于社会治理和建设,不如说走入现代,志愿服务更多地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影响人自身的发展。志愿服务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道德支撑和精神基础,这是建构志愿服务体系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建构模式问题。首先,有两个概念需要弄得特别清楚:一是体系,即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1)“体系”含义见https://baike.so.com/doc/4216825-4418230.html。。体系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每一个体系都是由若干小的体系组成的。与遵循自然法则的自然界的体系不同,社会体系涉及人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体系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各个体系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复杂的关联性。显然,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关乎人与社会的全面建设,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治理和百姓发展的复杂建设。二是模式,一定意义上,模式是一种制度性结构。作为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的帕森斯认为,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一致性是社会系统存在的前提,而适应、目标、整合和维持是实现一致性的要素。[1](PP.165-168)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我们可以把模式界定为具有价值取向的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具有三个要素:一是伦理价值,即指导思想;二是运行要素,即主体、结构内容、运行流程;三是保障机制,包括政策法规、队伍组织、资源资金等。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中的模式建构不是实践经验,也不是计划方案,而应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具有可行性的一种社会运行模式。这一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搭建:一个是价值原则,这是模式的起点,对于体系的运行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需要有紧扣这一模式独有特征的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在这方面,党中央及中宣部、文明办有很多重要的文件,人大和国务院各部门,特别是主管的民政部门有很多法规和条例以及相关文件,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包括接见志愿者的谈话、给志愿者的回信中,对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定位、功能、文化价值,特别是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教育功能等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对于建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模式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二个是运行的结构,即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模式,通过什么样的步骤?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治理问题。现代志愿服务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方面动员力越来越强,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和人群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被倡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志愿服务越来越被更多的人在精神和思想上认同,这也势必使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进入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无论是普通百姓的社区居家生活、服务弱势群体和经常性邻里互助,还是突发性各种灾难灾害的紧急救援、灾后建设,抑或是国内外涉及各个领域的大型活动服务,志愿服务进入到现代社会各个领域。这两个趋势不仅考验百姓的道德发展,更重要的是考验社会管理。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党政主导负责紧急治疗、资源调配、有序运行等方面的工作之外,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危机干预、咨询辅导等多领域中,发挥了应急补漏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介入救灾的规范化、志愿者安全等问题。在这种突发事件的服务当中,需求和资源的协调、志愿者的准入和有序服务等诸多问题都需要有法规和制度来保障运行。这里涉及的社会元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法规体系之外,还考验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结构,考验相关人员的能力,包括管理者和志愿者自身的素养等,这是一个长期的建设。三是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体系本质上是为模式的整体运行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一种系统整合,是包括制度保障、物质保障、人力保障在内的一种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一般意义上的保障应该包括政策体系建设、物质投入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还包括理论建设、学科建设等更深层次的完善。通过对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志愿服务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深层次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形成一个凝聚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模式,是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建设。

第三,关于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问题。任何一个社会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集中反映在特有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上。志愿服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社会事务,实践规律性的研究、实践体系的建设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涉及志愿服务在整个社会的实际影响力和功能的发挥,是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部分,特别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中,围绕功能实现、领导体系和基本运行模式等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各地的经验,探索其规律性。例如,志愿服务怎样立足新时代新要求,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什么样的项目设计、实施服务来有效实现同两个一百年、同现代化同行的目标;再如,在志愿服务运行结构中,如何体现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怎样充分发挥我国群众运动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相结合的优势,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总结提炼。习近平同志曾经称赞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实践特点的概括,在志愿服务三种基本类型,即日常互助服务、抗险救灾服务和大型活动服务中,我国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更重视遍布城乡社区的、基层的、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的互助,着眼于温暖人心、奉献社会,逐渐形成以项目为依托,立足基层、倡导互助、需求导向、多元服务的实践特点。另一方面,理论建设是志愿服务体系当中处于基础性建设的部分,理论建设是提升,是对规律性的理性思考。志愿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目前在全国研究志愿服务的人涉及各个领域:党建领域的学者研究志愿服务动员组织群众等规律;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社会学领域的学者研究志愿服务中的项目运行、志愿服务组织等;思想政治领域的学者研究志愿服务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人道德发展的作用;管理学领域的学者研究志愿服务的管理;法学领域的学者研究志愿服务立法、法治体系的建设。此外还涉及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所以在志愿服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要重视综合研究,避免单一和片面化,同时也需要逐渐推进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独立学科的建设。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一般会以历史、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为基本架构,全面、系统地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础概念,具备独有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以及特别的方法。目前从全球范畴来看,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建设等方面,较少有人从宏观社会发展,以一个完整学科的视角来深入阐述志愿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任重道远,而且责任重大。志愿服务研究有很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例如志愿服务文化研究,世界各国的志愿服务文化有重要的共同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志愿服务文化涉及人类共同价值,也涉及各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还涉及不同国家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我国的志愿服务冠名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国别特点,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国现代志愿服务的重要源头。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在行政体系的组织下,动员、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这中间广大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基层社区的一线工作人员是基础力量,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提供了最扎实和丰富的内容,是他们平凡点滴的服务铸就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最牢固的根基。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志愿现代化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以志愿,致青春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志愿中国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