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教育交流合作的意义
2020-01-19刘颖马红
刘 颖 马 红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先秦时期,是当时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学原理的全面归纳和系统总结,也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论。一般认为,《学记》的精华在于其中有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论述,这种说法未免偏颇和狭隘,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虽然其基调是儒家的,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但其中涉及的教育管理思想对于丰富今天的教育管理理论及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管理的目标:“化民成俗”
目标是有效管理活动的四要素之一,并且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作用。《学记》在开篇即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指出了国家治理者实施教育的两大目标,即“化民”与“成俗”,指出教育的最大目的一方面在于教化人民,使其成长为知礼守法的好公民;另一方面在于使人民所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存在,进而维持社会稳定与发展[1]。从《学记》对教育目标的基本规定上不难看出,两千多年前的教育者对教育目标基本追求的高度以及对教育功能基本定位的层次,也基本道出了现代意义上教育的两大职能,即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功能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虽然先秦时期的教育目标主要定位于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缺失对人的发展及主体的理性关怀,但正是对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强调,却成为统治者进行教育活动的源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他们参与教育管理的热情。从先秦而下,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积极参与并支持教育活动。从客观意义上说,统治者对维护社会稳定与政权巩固的利益诉求,使得教育的发展有了基本的国家保障,使得中国古代教育在体制建设和设施投资上远远高于同期的西方欧洲国家,中国古代教育一直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动力与缘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在于此。
为了保证“化民成俗”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学记》勾画了全国统一的教育体系和学年制度。首先,《学记》设计了“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一从地方到中央的一体化教育体制系统。在中国古代,二十五户为一家,五百户为一党,两千五百户为一术。家、党、术、国是指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行政区划,而依序设置在各级行政区划里的塾、庠、序、学则为不同级别学校的名称。《学记》按行政区划由低到高设置不同学校的构想,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统治者对教育实施逐级管理,政教合一的管理职能。后来,《学记》的这一构想奠定了我国政府官方办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如汉、唐、宋、明、清的统治者们,不仅在中央设置了太学、国子学等教学机构,还在地方办理了各类地方官学,民间亦有大量的私学存在,甚至我国目前从初等到高等的教育体系,也能找到其规划设置与思想指导的影子。其次,勾画了两段四级的学校教育制度。《学记》中规定,学生入学后,按照隔年考试的办法,依据不同的学习程度与效果划归不同的学习层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学校教育的时间年限定为九年,将其分为“大成”和“小成”两个阶段,考核标准随年限不等而各有不同,其中,一、三、五、七年结束,共四级,称之为“小成”,为第一学段;第九学年结束,共一级,考试合格,称之为“大成”,为第二学段。在该学制中,详细规定了教育年限、修业标准、任务和要求,在具体规格上,尤为注重学生思想品行的塑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表明了当时的教育者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意在通过制度化的学年勾画来达成教育者品德与知识的共同提高。同时,也说明蕴含在教学过程中的松散的教学经验,已被其时的教育者转化为客观化的教学规律。
《学记》通过提出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和学年制度的构想,一方面借以实现中央政府教育管理的宏观调控,达成“建国君民”的社会建构目的;另一方面实现个体向上向善发展并维护社会稳定的个体建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二、教育管理三维度:教学常规、教师与学生
《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从对上述三个维度的规定中,推动教育的微观层面管理。
(一)教学常规管理
1.注重入学教育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开学时,学校通过举行隆重的典礼,摆上祭祀先师先贤的祭品,师生穿着专门的冠服,以示“敬道”。随后,师生吟诵《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和《皇皇华》三篇,以使学生产生“学而优则仕”的荣耀感。上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打开筐箧,拿出书本进行知识与道德的授受活动,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准备学习用品,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敬学,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以上内容表明,《学记》将新生的入学教育作为日常教学常规管理的第一步,在复杂庄严而又井然有序的各种仪式中,感受教育的威严,使其入学之初便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近年来,我国不少小学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举行开笔礼等一系列的启蒙教育活动,让儿童在各种古典仪式中,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萌发爱国爱校爱学习的热情。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教育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仪式,警其心,导其学,在教育仪式中让儿童尊师向学。
2.强调课程安排
对于学生学习课程的安排,《学记》也进行了相关论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说明《学记》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有乐、《诗》、礼、操缦、博依、杂服等课程,并且要求这些课程必须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即乐、《诗》、礼这样的正课学习必须与操缦、博依、杂服这样的课外练习进行配合。近年来,我国中小学领域兴起了第二课堂活动,倡导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课外的艺体教育与兴趣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把课堂获得的理论积累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与技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正是《学记》中提倡的“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思想的体现。
3.重视视学督导
据《学记》记载,“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卜谛”,意指夏季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每年夏季,君主在举行祭祀后,带领文武百官亲临学校视察教学工作,检查学生学业,激励学生勤奋向学。一方面,以夏季祭祀为标志,定期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进行视察,督促学校改进教学;另一方面,以隆重的仪式,最高统治者亲自过问学校教育,以示教育的庄严性及对教育的重视,从最高权力角度诠释教育的地位,鞭策学生热心相学,保证学校“化民成俗、建国军民”的最高目的。
4.重视运用教学原则
《学记》对教学常规管理的注重,也使之提出了很多的教学原则来保证教育教学的规范运行。例如,在教学原则方面,提出了“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预、时、逊、摩”四原则指出了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守预见性、适时性、顺序性和观摩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学记》强调,“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将这四项原则当作教育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点。另外,《学记》还阐释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与教学相长原则。其中,对于教学相长有独到的论述,指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一方面使师生双方都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双方不断的反省不足和强化学习,使师生二人双方受益、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学相长强调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文化的授受关系,还是一种民主的互相推动双方共同成长的关系,二者在共同成长中达成一种和谐与民主的关系,做到师生互爱互敬。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既有利于教学相长活动继续保持下去,也使教学活动的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这些教学原则规范了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原则的掌握,可以使其教学顺畅高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而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这些教学原则可以作为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参考依据,并据此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管理
1.提倡师道尊严
《学记》突出强调了师严是道尊的基础,而道尊是人民向学敬学的前提,“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不难看出,《学记》为全社会成员共同尊师向学提出了基本要求,认为这是所有人应该遵守的基本礼仪规范,甚至君王也不例外,“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学记》提出教师不以君臣之礼面见君主,可见教师的社会地位之高,这种尊师重教思想对我国历朝历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而流传至今。
2.强调严选教师
《学记》不仅要求人们尊师,而且认为“择师不可不慎也”,对教师基本素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其一智德兼具。“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学记》指出教师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教育者,要学养丰厚,知识渊博,既能传授高深学问,又能教其治国安邦的实用之术,否则不足以称之为老师。另外,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还应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能否承继其志向与理想,“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生志向的远大与否,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修行,还在于教师品德修养的日常熏染与感化。其二教学规律娴熟。《学记》提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指出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规律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还要求教师教学有方,明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其三能够反思教学。《学记》指出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于勇于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在不断的学习累积与教学改进中提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只有具备反思意识与能力,不断进行反省与总结,才能达成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学生管理
1.学习劳逸结合
学习作为在校学生的第一要务,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记》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合理分配学生的正课学习与课外休息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时教”与“退息”结合,“正业”必须伴以“居学”,“居学”正是为了巩固“正业”所学,也即课外的温习和游戏可以辅助“正业”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居业”也能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正业”的兴趣,只有做到“正业”与“居学”的相互结合,正确看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的辩证思想,学习时勤奋刻苦,休息时尽兴玩乐,寓教于乐,劳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2.课堂纪律严明
《学记》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在课堂上,摆放“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利用夏楚两种木质做成的教鞭,对于学习懈怠的学生进行威慑与警示,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不致于随意违反学校规定,借以达到维护学校制度与教师权威的目的。
三、《学记》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教育交流合作意义
(一)教育管理应回归本质,去“行政化”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其地位自不必言说。尤其对于高等教育领域来说,教学、科研、服务的三大职能之中,教学始终居于首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学术氛围不浓,真正的教育精神缺失,教育行政化风气严重,造成了教育职能的错位与异化,不仅使教育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也使教学的核心职能地位下降。学校是一个学术组织,而教学是其中心环节,不应被行政干预过多,应该抛弃其官僚习气,把更多的精力投注于服务教育教学上。两千多前的《学记》已经明确提出“教学为先”,指出教育是通向国家有效治理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助推力量。《学记》“教学为先”的思想也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专注服务于教学,站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本质角度思考教育问题,营造回归教育本真的教育环境,把教学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进行有效互动,增强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其学习质量和课程完成率[2],真正了解与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教育的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师应转变心态,去“功利化”
大学非大楼大厦,乃在于大师也,说明教师对于高等学校发展的要义所在,《学记》亦明确提出“择师不可不慎”的观点,认为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前途,“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思想,也强调了教师学识素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的部分教师,注重于校外兼职,追逐利益和名誉,无心向学,不注重自身学识积累与学术能力的提升,而热心向往学术交际、追逐头衔和利益[3]。事实上,目前,大学的导向更为注重市场化和权力化,对教师的评价较多注重科研项目与经费的多寡,忽视实际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致使高校教师心理失衡,心态不良,过于追求自身利益,远离教学和学生,师生关系淡漠,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失却光芒和神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转变心态,抛去功利化思想,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教学和学术钻研上,严守教师的职业尊严和道德操守。
(三)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去“模式化”
《学记》指出学生的学习要注重“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的方法,让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生培养注重标准化,培养方式也越来越模式化。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正如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虽然精雕细琢却样态单一,没有特点。另外,在唯分数论的价值导向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并未得到有效提倡,第二课堂并未真正开办起来,却演化成一个个的学习培训机构,学生考试机器的形象依然遍布,书包依然沉重,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的长期熏陶下,即使在社团林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部分高校中,也因为习惯力量的存在,在对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上也收效甚微,学生真正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也很难激发出来。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摒弃注重成绩的培养理念,克服传统培养模式中注重升学率的弊端,真正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另外,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转变学生观[4]。学生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摒弃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在教育评价方面,注重整体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树立科学的、发展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标准,真正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