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2020-01-19李轶敏徐运保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济学应用型院校

曾 贵,李轶敏,徐运保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党和国家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而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做出的战略性决策。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开设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等经济类专业,以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经济、贸易、金融工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但是,根据笔者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省内外多所同类高校的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应用型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并没有真正实现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尤其是课程教学体系还不完全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学术界已经对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存在问题、改革经验等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张雅梅、茹广欣,2019[1];陈金诗、童金伟,2018[2];沈雪峰,2016[3];等等),但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问题的文献很少(徐晶、高媛、刘秋艳,2015[4];侯冬梅,2011[5])。本文拟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笔者工作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下简称高校H)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优化——突出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传授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没有彰显应用性特色,而是与研究性高校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具有趋同性,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与研究型大学趋同。以高校H 的经济学专业为例,它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几乎雷同。例如,在高校H 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很大比例的经济学理论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这些课程一般是40 或48 课时,占用了绝大部分比重的专业课时;而证券投资学、保险学、个人理财、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普遍是32 课时,且课程门数不多。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高校H 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还开设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如果从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分布来看,高校H 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而是与研究型大学一样,致力于培养学术型人才。

2.教材选用与研究型大学趋同。为了专业评估和学校评估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普遍选用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而很少选用应用型教材或自编教材。例如,高校H 的教务处明确要求任课教师在征订教材时,选用近五年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

3.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师普遍遵循教材编排顺序,按部就班地逐章进行讲授,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各种理论,而不是突出应用型知识讲授,强调如何应用知识。以《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为例,专业教师把讲授的重点内容放在有效市场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证券理论的讲解上,而不是放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如何给股票估值、如何寻找市场时机等应用性知识方面。

4.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上,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师的考核方式很单一,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程度,而不是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优化的策略

要优化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着眼于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课程教材的选用标准、课程讲授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

1.要结合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全面深入地修订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整合缩减纯理论教学的课程门数和课时总数,增设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提高应用型课程的门数比例和学时比例。例如,以高校H 的经济学专业为例,人才培养计划要整合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因为这些理论性课程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可以考虑整合成一门经济学基础课程。通过经济学基础这一门课程给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即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而言,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应该删除。然后把压缩出的课时,用于增设银行、证券、保险、外贸、会计等应用性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2. 要鼓励任课教师选用应用型教材或与行业专家合作自编教材,建立适合应用型教学的教材选用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下放经济类专业教材的选择权,鼓励教师自主选择应用型教材或自编教材。例如,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一些应用型证券投资学教材,相比国家级证券投资学规划教材,这些教材中的纯理论内容较少,并且增加了不少应用性强的内容。此外,还要鼓励证券投资学任课教师与证券行业专家合作,自编应用性强的证券投资学教材。

3.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取舍,减少纯理论教学课时,突出重点,着力讲授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以证券投资学为例,专业任课教师没必要整本教材面面俱到地讲授,而是要把主要的授课内容放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估值判断、时机选择等专题内容上。

4.要改革创新课程考核方式,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相适应,必须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经济类专业的教学方法。研究型大学的经济类专业是以培养具有深厚理论修养的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因而重视高深知识的传授和理论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单向讲授的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因而必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单一,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教师习惯于采用单向填鸭式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单向教学,从头讲到尾,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唱独角戏一样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普遍采用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很少被使用。

3.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不够,微课、慕课的录制没有得到重视,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对制作微课和慕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类微课和慕课很少见。绝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师只是把多媒体课件作为教材内容的展示方式,而没有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导致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枯燥乏味。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师教学方式优化的策略

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必须改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

1.要改变教学理念,摒弃填鸭式的单向讲授模式,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变,一堂优质的课,并不是教师单方面把知识点讲透彻、讲全面,而是要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要经常开展以教学理念研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加快教学理念更新。同时,要挑选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上教学观摩课,供其他经济类专业教师学习借鉴。

2.要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与单向的讲授法相比,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它非常适用于经济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寓抽象于具体、置情境于课堂、化被动为主动、寓教于乐,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授课效果”[6]。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知识重点与经典案例结合起来讲授,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学会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避免了空对空的理论讲授。要改变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要大力度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举办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应用的专项比赛。

3.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课程教学中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要经常开展以信息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让专业教师学会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音频、视频和动画,确保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音像具备。通过微课制作和慕课制作的专题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微课、慕课的制作能力和授课水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与行业发展实际脱节,实践教学全过程缺乏行业专家的深度参与。首先,在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方面缺乏行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没有邀请行业专家深度参与研讨,在集中性校内、外实践教学具体方案和课内实验授课计划的制定中也没有邀请行业专家深度参与。这些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主要是由教研室主任独自参考研究型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编制而成。其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开展过程中,缺乏行业专家的深度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都是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没有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再次,在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都是由教研室专业教师评定,缺乏行业专家参与。

2.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松散,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在教学管理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经济类专业的课堂理论教学管理十分重视,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常态化的教学检查、评比机制,但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很松散。教学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等全过程管理失控,只是在期中教学检查中对实践教学的材料进行形式上的检查。

3.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普遍是借鉴研究型大学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而制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与研究型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高度相似,这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没有突出应用性,而是安排了过多的学术训练环节。以高校H 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为例,该专业安排了学年论文、论文写作、SAS软件操作、毕业论文写作等进行学术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而专业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过少。

4.实验、实训、实习的软硬件建设落后,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需求。一方面,由于经费保障不够,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难以满足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内集中性实践教学的需要。首先,实验室规模小,导致开展实践教学时不得不分批次进行或者把实践教学安排在周末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实践教学效果。其次,实验室软件没有及时更新,影响了专业教师和学生进实验室的积极性。再次,实验室普遍缺乏高水平的专职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缺乏稳定而充足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实践与调研等校外集中性实践教学时,由于缺乏经济、金融、贸易等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践性教学变成了“参观型”的实践教学。目前,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实习都采取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形式开展,导致实习的学生高度分散,难以管理,甚至不少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的策略

要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邀请行业专家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管理,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

1.开放办学,引进外智,积极主动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经济、金融、国贸等行业专家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优秀的实践能力,知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了解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因而开放办学,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等实践教学全过程,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弥补专业教师在行业经验和实践技能上的不足具有重要的意义。

2.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组织执行、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科学,实践教学的组织执行严格遵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成绩评定严谨规范,实践教学材料归档及时齐备。尤其要加强对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外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管理,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要切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培养目标,在进行充分行业调研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导向。对旨在进行学术训练的学年论文、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缩减整合,腾出的课时用于新增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

4. 要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一方面,要加大实验室经费支持力度,扩大实验室面积,添置数量充足的硬件设施,及时购置优质的经济类专业模拟教学软件,改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为大型试验和课内实验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经济、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合作共建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满足校外实践性教学的需求。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肩负着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双重重任。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能否办出水平,能否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人才,师资队伍的水平高低是关键。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师在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方面很不理想,师资队伍的结构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行业经验来看,专业教师很少来自于专业相关的企业,而是高学历毕业后直接进校担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行业从业经验。以高校H 为例,目前金融工程专业教研室有10 名专业教师,只有3 名教师具有银行从业经历,其他7 名教师不具有任何与金融相关的从业经历,均是硕、博士毕业后直接进校工作的。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有5 名专业教师,只有1 名专业教师具有外贸从业经历。

2.从专业背景来看,金融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的专业对口程度不高,绝大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毕业于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其它经管类专业。以高校H 为例,目前金融工程专业的10 名专业教师中,只有5名专业教师的最高学历专业为金融学,其他5 名专业教师的最高学历专业是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5 位老师的最高学历专业是政治经济学(3 名)、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没有1 名教师的最高学历阶段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3.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实践能力不强。例如,高校H 的金融工程专业教师中,没有一名教师考取过证券、保险、基金、期货方面的资格证书。除了一名教师具有近十年的个人证券投资经历、拥有良好的证券投资实践能力外,其他教师都没有参与过股票、基金、期货等方面的个人投资。

由于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以上三个突出问题,导致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不高,很难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大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方面的实践教学。以高校H 金融工程专业、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开设的金融模拟课程设计为例,目前三个专业的专业教师中,只有一名教师具有丰富的个人证券投资经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对学生的金融模拟进行有效指导,而其他教师都缺乏个人投资经历和投资实践能力,只能对学生的金融模拟报告进行形式指导,不能实质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金融模拟投资。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师资队伍优化的策略

要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1.要优先招聘专业对口、且各学历阶段的专业具有连续性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很难招到专业对口的博士,但与其为了在博士数量上充数而招聘专业不对口的其他专业博士,不如降低学历要求,招聘一批专业具有连续性的本专业优秀硕士。

2.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师招聘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革唯学历、唯论文的人事招聘政策,重点招聘一批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突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例如,金融工程专业招聘教师时,要优先招聘具有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行业工作经验的行业专家,经过教师技能培训后,让这些行业专家担任相关课程的专业教师,指导专业实践性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聘教师时,要优先招聘具有外贸从业经验的行业专家。

3. 要鼓励专业教师考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常态化地安排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训,丰富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要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金融工程专业教师考取证券、银行、基金、期货等方面的从业资格证书;要制定常态化的师资实践能力培训计划,安排金融工程教师去银行、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进行为期三个月以上时间的顶岗实习,积累行业经验,了解行业发展实际,切实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五、结语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并没有真正实现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课程教学体系还不完全适合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经济类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亟需进行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要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要优化人才培养计划,选用合适教材,压缩理论教学课时,突出应用型知识和技能传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第二,要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第三,要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第四,要重点引进具有行业工作经验、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对口的高水平人才,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猜你喜欢

经济学应用型院校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简明经济学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