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圈群视域下高校班级管理困境与应对策略

2020-01-19付百峰尹怀斌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成员班级大学生

付百峰, 尹怀斌

(1.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其中“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被广泛运用,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普及。“截至到2019年6月,10~39岁的网民群体已占网民整体的65.1%,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大,达24.6%。”[2]在此背景下,网络圈群应运而生。在高校网络圈群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和娱乐的必要空间。一般而言,网络圈群是指“人们利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以兴趣、地缘、工作事务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网络社交圈群”[3]。班级对高校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就网络圈群视域下高校班级管理困境与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网络圈群的衍生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更迭,生产关系随之调整,社会关系亦有相应展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是我们理解人、教育人、发展人的切入点。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关注其群体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的现实性,主要基于他们在班级组织内学习和生活的交流沟通。班级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交往关系的主要体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而衍生出的网络圈群,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已不再局限于交流和信息共享,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和娱乐的必要空间。网络圈群功能的演变迎合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即使学生毕业多年,仍为同学间追忆大学生活、共叙同学情谊、交流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的重要平台。因此大学生网络圈群的现实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管理必须深入剖析高校网络圈群的类型归属、主要特征和价值呈现。

(一)类型归属

随着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际交往关系的“网络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与新型的虚拟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存,后者为人际交往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广阔、更具开放性的平台空间,不仅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交流限制,更是突破了虚拟空间的方位限制。可以说,只要是在有网络的地方,自媒体就是无限可能的平台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微信技术平台,其功能之齐全、使用之方便,更是体现了网络交往的巨大魅力。自媒体技术在创设人际交往新环境、新条件上的优势,吸引网民广泛地组建网络圈群,呈现出发展大众化、组建自由化、运用智能化等特点和趋势。

依据现实人际关系构成的人群特征,网络圈群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型网络圈群、以地域为纽带的地缘性网络圈群、以学习和工作为纽带的业缘性网络圈群和以爱好为纽带的兴趣性网络圈群。高校网络圈群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型圈群、兴趣型圈群、地理位置型圈群和临时事务型圈群。”[5]其中关系型网络圈群是高校网络圈群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本文所讨论的高校班级圈群(下称班级圈群)正是关系型网络圈群的一种,它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网络共同体。

(二)主要特征

随着高校课程教育改革与学分制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传统班级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非同学”的现象。马克思指出:“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6]班级圈群正是在适应大学生交往方式变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班级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可做以下概括:

一是交流沟通形式多样。班级圈群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主要有好友之间点对点的交流,朋友圈、微博等空间的评论,网站、公众号上的互动等。具体而言,好友之间点对点的交流一般是以聊天的方式,通过即时视频、语音、音频、文字进行的沟通,人数既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以群组的形式进行多人聊天;朋友圈、微博等空间的评论是指班级成员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平台发布信息,或者通过转发网页链接、视频、文字等进行评论而实现交流的形式;网站、公众号的互动是指班级成员浏览网站或公众号的网页信息,通过留言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二是班级组织形式变化。班级圈群的构建打破了物理空间范围内的传统的固定的班级限制,使班级组织从物理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班级成员的交流实现了跨时间、跨区域的交往互动,并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多样化的公共话语空间和行动组织网络。班级圈群内部产生群主或管理员,成员的加入需要内部成员的邀请,群内成员可以用真名,亦可匿名或用网名进行交流。

三是应用功能实现多样需求。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变化日新月异,大大拓展了班级圈群的功能范围,其应用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等特点,同时亦拓展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加快了班级成员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班级圈群内不仅实现了社交功能的变革,而且拓展至班级事务讨论、投票选举、活动策划、位置共享、资料上传和网络授课等。正是应用功能的拓展使大学生对班级圈群的依赖感增强。

(三)价值呈现

班级圈群是班级网络空间的延伸,虽然班级成员的身份大致相同,但创设了新型班级成员的互动方式。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并推动了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首先,优化班级管理,提升班级民主管理水平。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统一的班会、单向的通知、纵向的任务布置等形式将信息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但在追求任务落实高效的同时,造成了沟通交流不畅和班主任“过度权威”或“绝对权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民主意识、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班主任融入班级、预防和化解矛盾,以及营造班级和谐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班级圈群涵盖纵向班会、横向讨论、投票选举、活动策划、位置共享、资料上传和网络授课等应用功能,不仅打破了师生互动平台的时空限制,还打破了垂直型的班级管理格局,易构建“适度权威”下的班级管理模式,使“权威”的班级管理模式逐渐被“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取代,实现上情统一或单独下达,下情及时和准确上传,提升班级民主管理水平,也适应高校班级管理的时代要求,符合师生对班级民主管理的共同愿景。

其次,拓展沟通交流方式,凝聚班级向心力。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班级的概念慢慢淡化,“同学不同班,同班非同学”的现象日益明显,导致了班级成员的沟通交流减少,班集体观念日渐淡薄。加之,传统班级沟通交流方式相对单一,交流平台少,日常交流和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以寝室为单位,从而导致了班级成员间互动交流少、相互了解不深,班级只是形式上的抽象班级,没有具体内容和集体活力。众所周知,班级凝聚力或向心力的聚集需要班级形式和内容统一,其沟通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而班级圈群的构建极大地拓展了班级成员内部的沟通交流渠道,班级圈群成员的交流形式多样,无疑增加了班级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了解也会更加深入,在有效的引导、组织和管理下,班级的向心力会不断凝聚,班级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也会逐渐增强。

最后,扩充教学平台,提升教育教学成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都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在目前广泛运用“雨课堂”“尔雅”课程平台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部分师生参与新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情不高,这既有辅助教学技术本身的原因,也有师生教学主体观念的原因。但如果能开发和利用好班级圈群的教育教学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班级圈群作为一个交流平台,班级内的每位同学都在使用,教师也可加入其中,这些既有条件无需另外创设。因此充分利用班级圈群进行互动教学、有针对性指导,将会更为便捷、高效。在授课方式和课外指导上,圈群可以一对一或多人群组视频完成教学指导和讨论,既可以通过语音进行信息传递,也可以通过图文进行知识共享。在教学资源上,既可以进行课件分享、资料下载,也可以进行资源链接等。分享式学习有益教学共同体的培育。

二、班级圈群的特点与管理困境

运用微信、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载体建立虚拟交流空间,搭建线上线下立体交流平台,已成为高校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新诉求。班级圈群也确实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但任何技术手段及运用并不像目的本身一样,网络技术和网络圈群组织形式的运用最终还是一个“人在使用”“人如何使用”的问题,新技术、人际交往新形式的价值评价最终还是需要依据运用它们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化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的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深入分析网络群圈、班级圈群的技术形式特点和困境应对,才能有效地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体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精神要求。

(一)私密性和排他性导致舆情监管难

“私密性是指个人或人群有限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一定质与量的信息的需求。这种私密性体现在人对空间的需求上,就是希望获得一定的独享的空间。”[7]根据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人的私密性本质是独处性(solitude),对每一个体来说,其表现就是甘于孤独,希望独处,自我封闭,以免被人干扰。其私密性本身具有排他性的内在倾向。康德用“非社会的社会性”概念来解释人的这一本性,认为人为了自爱的实现、谋得相对他人的优势进而实现相比较的自爱,人之个体既进入社会(群体)并与他人一起合作生存下来,同时也逃离、疏远社会(群体),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享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虽然网络圈群建立在以开放为特征的网络空间中,但班级圈群却是一个微观世界,它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排他性。对班级圈群来说,私密性的表现在于非常严格地限制非班级成员的加入,包括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甚至出现一个班级建立两个及以上班级圈群,其必有一个没有教师参与的独立圈群。所以,班级圈群内讨论的相关信息,圈外人无法知晓,圈内风起云涌,圈外风平浪静。对高校来说,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停留于圈外,则无法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也无法了解班级圈群内产生的网络舆情,更无法参与网络舆情的监管。

(二)复杂性和匿名性导致舆情处理难

基于虚拟网络空间建立的网络圈群具有内部的复杂性。大学生社交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络圈群存在形式多样且复杂,其可以是微信群、QQ群,可以是全班成员参与的大范围圈群,也可以是部分班级成员参与的小范围圈群。圈群的组建非常方便,3人即可组建圈群,1人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圈群中,任何成员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组群、解群和退群,甚至出现了“话语相投就组群,一言不合就退群”的状况,其复杂性增加了圈群舆情处理的难度。

“网络匿名表达权是公民通过网络匿名或使用假名针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具有宪法权利的属性,受宪法保护。”[8]近年来,因网络匿名发布信息相关联的语言暴力、造谣诽谤、网络诈骗,甚至是违法犯罪等事件屡见不鲜,虽然关于匿名和实名制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但网络语言表达的匿名性却无法改变,这给动机不纯和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高校班级圈群同样也是重灾区,网名更换的无条件限制和匿名发布信息的相对自由,导致网络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无法确认,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难以核实。此外,班级圈群成员因学习、生活和工作引起的摩擦,以及个别成员的负能量情绪或非客观事件时常有之,如果用匿名的方式在圈群内进行表达,即使是个别的、小范围的非客观事件也将会扩散至班级圈群甚至整个网络空间。

(三)非理性与易极化导致思想引导难

非理性作为人性中感性因素的展开和显现自身的可能性,在现实中以情感、情绪、欲望、偏好、激情等形式促使人去体验、领会自身生活世界的丰富性,这也表明人之本质、人类生活之内涵不能仅从理性力量一个维度来理解和界定,而是始终处于理性与其自身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之中。康德将人的这一现实刻画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限的”意味着人绝非“纯粹理性”之存在者,只有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中(这一结合体具有历史性,在人类历史与经验中得到完善),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非理性、感性力量尽管能够激起人类理性能力的无限可能,但并不能掩盖自身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局限性,在特定的事件、对象、价值评价和选择中人之个体或群体都可能被偏好、情绪所控制。网络空间在丰富人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放大了人在非理性方面的负面作用。由于匿名表达、网络道德文化养成不够、网络监管困难等,导致非理性表达、宣泄个人情绪、缺乏理性平和心态的现象影响到圈群内其他成员。“互联网匿名性,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方式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导致个体对自我和他人感知的变化,从而使得受约束行为的阈限降低,导致偏离行为的出现。”[9]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思想引导和舆论监控的难度。

从非理性走向易极化是网络圈群交往的又一个延伸问题。网络的开放性、私密性、排他性容易造成群体极化,使网络世界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其技术意义本身。一些事件极易在网络上发酵,出现极化现象。线索过滤理论认为,在网络中个体利用匿名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一方面会导致临场感的缺失;另一方面还会阻碍非言语行为在现实互动中的社会线索传递,以至于造成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关注下降,降低个体受约束行为阈限。因此,个体在网络中相对会出现更多的极端行为和行为偏差。班级圈群成员之间的讨论话题会涉及学校的相关制度、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师德师风等方面,如出现不公正、不合理、不客观的主观感觉和评价导向,就容易在圈群内产生极端观点和极化现象。

三、基于班级圈群管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0]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和自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发生变化,而交往方式的变化也倒逼高校班级管理方式的改变。如何在网络圈群环境中提升班级管理的育人实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热衷网络生活,擅长组建和运用网络圈群,这是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年轻人适应新技术、自主转变人际交往方式的必然结果。高校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新变化倒逼高校必须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网络圈群,进入网络圈群,了解网络圈群,研究网络圈群特点和大学生网络圈群行为,了解学生所思所愿,积极回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理想上的关切,在解疑释惑、价值引领中促进其健康成长,这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实现的基本理念。

(二)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加强舆情反馈和处理的针对性

大学生个体中心化程度高,参与网络圈群的动机更多的是“关注与己相关事宜,重视自我感受,强调自我表达”[11]。网络圈群内的语言表达具有开放性特点,大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情绪和情感,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其思想动态,特别是当大学生受到不良事件和情绪影响时,往往会有过激言论,作出主观臆断。为此,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圈群的舆情监测和管理机制,建立学校领导、部门(学院)协同的网络舆情管理领导小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协调配合建立联合行动处理小组,二级学院要配备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工作人员,学生层面要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以确保各层面信息渠道通畅,及时了解班级圈群内部的舆情动态,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研判,及时跟踪处理。在做好以上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制定突发舆情的处理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其二,做好突发舆情的善后及安抚工作,控制影响范围。

(三)深化网络语言感染力,融入班级圈群管理班级事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视班级圈群中人际交往过程的私密性与排他性特点,充分研究网络语言的普遍规律,分析高校大学生网民的话语接受心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378网络语言变化多样,新词汇新网络用语更迭频繁,稍有放松就很难跟上网络话语。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等技术融入网络圈群,进入班级圈群管理班级具体事务,用既诙谐幽默、富于艺术,又不失准确性的网络语言与大学生互动。

(四)加强圈内外互动交流,提升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从社会现象和技术角度看,班级圈群的复杂性和匿名性无法改变。“反对实名制者则认为匿名表达不仅为人们公开讨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机制,而且在转型时期还有助于人们的情绪宣泄,可以疏导矛盾,对社会稳定大有裨益。”[8]一方面,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的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不同,思想观念亦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班级中不可能出现同一种声音和同一个调子。在认知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要给予机会让班级成员用匿名的方式发出不同的声音。管理者要对成员通过匿名提出的一些善意批评进行反思,对表达出来的一些抱怨和牢骚也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关心和帮助。

“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12]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想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必须加强班级圈群内外的互动交流,了解群内成员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主动通过圈群内外、线上线下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目前班级成员、成员之间和圈群整体关注的话题,更多地使用网络语言参与话题讨论,潜移默化地推进价值观教育。

(五)抓住成员中的关键少数,引导和化解班级网络舆情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在内的网络人士大量涌现。在这两个群体中,有些经营网络、是‘搭台’的,有些网上发声、是‘唱戏’的,往往能左右互联网的议题,能量不可小觑。”[13]这些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是网络圈群中的活跃分子,他们通常会将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传播,左右众多网民的意识判断。具体到高校班级圈群的管理,管理者就要抓住以下几类关键少数:一是班级的群主、班委;二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负责人;三是班级圈群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关键成员。对以上几类人员要有针对性地与其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

四、结 语

人类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进入网络圈群空间后,由于受外在科技发展驱动和内在人类发展需求的共同作用,未来的网络圈群将难以避免其内容的丰富与杂糅。高校是青年群体集聚的特殊场域,进入内容丰富与杂糅的网络圈群,了解网络时代的新特征,分析当下学生的时代特点,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班级管理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成员班级大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班级被扣分后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