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感恩教育研究

2020-01-19杨世亮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32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助学金贫困生

杨世亮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不断完善,并给许多贫困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巨大帮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贫困生评选中,由于很多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因此经常会出现假贫困生的情况,而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感恩意识也往往十分淡薄,这不仅违背了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初衷,同时当前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受资助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高职院校受资助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严重缺失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在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多种形式帮助的同时,大多数都是在贫困生评选时进行口头教育以及思想观念灌输的方式进行感恩诚信教育,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学生对于教师所灌输的思想观念往往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得不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自然就很难对这些思想观念产生内心的认同感。同时,在诚信感恩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贫困生数量较多,而教育工作又通常由辅导员等其他岗位教师兼任,因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往往只是按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指示、说教甚至是命令,并不愿与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密切、平等的交流,这样不仅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最终使诚信感恩教育出现缺乏实效性的问题[1]。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在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各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一要求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师选聘还是对教职员工的培训教育,都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方面,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则并不关注,即便有教师出现失德失信行为,也总是想着如何隐瞒、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然而在实际上,大学生虽然思想价值观念已经初步形成,但教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仍然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对自身行为与言论进行严格规范,那么学生就会以之为榜样,并对其高尚品质进行学习,反之如果教师存在学术不端等失德失信行为,那么学生也会纷纷效仿,并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而在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下,不仅诚信感恩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在高职院校的扶贫助困工作中,假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等现象也会变得十分普遍。

(三)诚信机制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在推行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同时,并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要依靠相应的行为约束机制来减少“冒充贫困生”“不愿偿还助学贷款”等情况,并对存在失信行为的学生进行约束。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的公民信用体系以及银行信用体系尚未得到完善,而高职院校也尚未建立学生诚信机制,因此无论是对贫困生的选拔,还是失信行为的惩罚,都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这也给很多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有些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后,发现即便冒充贫困生或是不偿还贷款,也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自然就会对诚信感恩教育中所强调的诚信品质、感恩意识“嗤之以鼻”,认为诚信与感恩毫无用处,而在这样的观念下,无论学校如何进行诚信感恩教育,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缺少家庭教育配合

诚信、感恩等思想道德品质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也不能完全依靠学校教育,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的长期共同教育与影响,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诚信与感恩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的良好品格。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因此家长通常会忙于赚钱,而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而在缺少家庭教育配合的情况下,诚信感恩教育工作效果自然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自身言行与思想观念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部分学生家长道德品质缺失或是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下,学生在接受诚信感恩教育的同时,也同样很难对教师所强调的观念产生认同感[2]。例如某些家长存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以及喜欢占便宜的习惯,在得知学校会发放助学金时,无论自身家庭条件如何,都会要求孩子申请助学金,并伪造家庭困难的事实,这样的家庭教育引导与学校的诚信感恩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因此也必然会使教育效果受到进一步的削弱。

(五)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现阶段我国开设诚信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非常之少,因此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理念还是相关教学实践经验都比较匮乏,这使得诚信感恩教育经常会出现脱离社会实际、理论内容过多的情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假大空”的感觉。而在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理等错误的思想大行其道,如果诚信感恩教育缺乏现实意义,就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加强高职院校受资助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学生思想观念引导

针对受资助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之所以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主要还是由于学生无法对其中的思想观念产生认同感。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受资助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就必须要从这一问题入手,对学生进行情感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对感恩、诚信等品质的认同,并愿意对这些品质进行学习,这样诚信感恩教育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具体来看,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从资助内涵教育、诚信典型宣传等方面对诚信感恩教育的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认识国家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意义以及助学金的正确内涵,这样受资助的贫困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资助并非是施舍,而是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善意帮助,在明确了这一点后,受资助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对国家与社会产生感恩心理,并愿意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来回报社会、报效祖国[3]。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则需要从社会主义义利观出发,安排教师与贫困生进行平等的思想、情感交流,与学生围绕诚信、感恩等品质的重要性展开探讨,而不要采用强制性的方式对学生提出要求,这样学生能够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国家资助政策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帮助。同时通过平等、密切的思想情感交流,教师还能够与学生形成密切的关系,并使学生愿意去接受教师的言行,这对于诚信感恩教育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道德榜样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其道德品质对于诚信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受资助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的同时,也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对教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言行进行规范,鼓励教师以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将自身道德模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对自身品格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从而使诚信感恩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建立学生诚信管理机制

在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缺少诚信、感恩意识淡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全体学生的诚信状况展开评估与管理,明确学生的诚信状况,并据此展开贫困生的评选与监督工作。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专门的诚信档案,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了解与整理,一旦有学生存在失信行为,则要及时在诚信档案中记录下来。另一方面,还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诚信评价体系,如学生诚信评估结果达标,则允许其参与贫困生选拔,否则应取消其申请助学金与助学贷款的资格,这样一来,大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失信行为的危害,并自觉对自身行为进行把控,这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教育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另外,学生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还能够使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来[4]。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诚实、感恩等品质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如果单纯依靠在校期间的教师引导,学生很难实现观念的转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同时围绕助学金意义、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与家长展开积极沟通,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助学金得到更好的落实,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的错误思想观念,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联系社会实践与现实生活

感恩诚信教育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将这些思想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之中,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高职院校则需要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回报社会、国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诚信、感恩的现实意义。例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社会上的失信行为案例,为学生讲述失信的危害,同时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人物树立诚信正面典型,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将诚信认识转化为诚信情感,并最终落实为诚信行为。而在实践活动方面,学校则可以组织受资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探望孤寡老人、支教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感恩心理付诸实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帮助他人同时感受到他人所表现出的感恩心理,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职院校的诚信感恩教育工作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贫困生资助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必须要从学生诚信评估、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高诚信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品质与感恩意识,并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助学金贫困生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