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概念下如何打造学习共同体*

2020-01-19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客编程共同体

翟 宇

(杭州市滨江区滨兰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一、STEAM教育

(一)STEAM含义

“STEAM”一词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5个英文词首字母构成。从意义上讲,“STEAM”教育理念主张以科学、技术为主导,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精神,注重发展基础科学,同时具备艺术思维,拥有良好的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在“STEAM”教育理念被提出之前,教育界曾经有过叫做“STEM”的教育理念。美国的Georgette Yakman及其团队认为,原有的STEM教育只关注“是什么”和“怎么做”,对“生本教育”和“教育背景”相对忽视,这导致STEM仅仅局限在某些学科,无法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且会破坏教育的情境,丧失了教育的艺术性,使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于是,在2006年,Georgette Yakman融合了艺术(Arts),正式将STEM升级为STEAM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未来一代的素质教育。STEAM教育理念契合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刚性需求,让教育发展朝着更加合适、科学的方向发展。未来几年,STEAM教育的热度不会减弱,相反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再也不会是只读圣贤书的单一型人才。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将会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所以STEAM教育这种新兴理念会被人们所快速接受并学习推广[1]。

(二)STEAM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8年,马鞍山实验小学通过了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第一个STEAM教育的实验学校。

在STEAM教育思潮大发展时期,北京顺势而为。教育部订制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首都相关学校结合实际,将素质教育和STEAM教育相结合,发展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式。可以说,STEAM教育将成为取代一考定终身的新评价标准。这种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业水平测试、身体心理健康、艺术素养与鉴赏和社会实践构成。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许多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理工科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注重STEAM教育理念的贯彻。

2016年开始,我国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大部分中小学逐渐接受这种新式教育理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入STEAM教育精神,引领学生向新方向发展。2018年,STEAM教育师生研修项目在杭州市落地。

二、STEAM概念下打造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所谓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是指由学生构成的学习主体再加上辅助学习过程的老师、助教、学者专家等辅导角色构成的具有统一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学习群体。学习共同体主张以人的交流沟通为基础,进行教学过程,传授新知识。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

学习共同体更加侧重学生个体之间的结对互助和相互扶持。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个个体的孤军奋战,而变成有计划、有重点的集体攻坚战。共同体的学习目标应该与学习者(学生)共同建构,来源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为学习、研究的主题是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清楚学生的需求、兴趣、困惑以及他们的能力特长。学习共同体的出现,让学习的过程从过去的单一个体的知识输入转变为群体性的主动发问答疑。

(二)STEAM与学习共同体融合的意义

(1)关注五大领域,促进教育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增加对学生STEAM五大领域的知识输入。将教学计划与教育理论完美结合,形成多元多样的教学内容,给孩子一个知识面广、内容有趣、科学的知识传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注意学生的成长,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2]。

(2)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的教育基础是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不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将生本教育理念牢记在心中。有意识、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欲望,打造学习型社会

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吸引力,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永不满足,对于知识的学习不感到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合理设计讲授方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出疑惑[3]。

三、STEAM概念下打造学习共同体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联系现实生活的综合性主题来整合学科教学内容

1.创客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新世纪的最大特点,创新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和追求。作为创新精神启蒙阶段的中小学生,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创新创客的知识,带领他们进行体验式学习,涉猎一些创客项目,感受创新创客的魅力所在。在开展创客创新教育的过程中,STEAM的核心思想至关重要。在学校开设创客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编队组队,成立创新小组和创新共同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在后续成长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具有代表性的创客比赛,丰富学生成长经历[4]。

2.编程教育,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编程作为当今时代综合素质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方面。在中小学阶段,可以以通识教育为主,讲解简单编程小工具,让学生先体验,对编程产生兴趣,再进行深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学习编程思维。在推行过程中,不可缺少共同体式的学习方法。编程之于学生,接触之初属于陌生事物且学生对此有一定惧怕心理。在入门过程中将个体的学习融入到集体中,这种惧怕和未知就会降到最低,降低入门难度。

3.全科阅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阅读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STEAM教育理念推崇全面涉猎,规范化发展。学生应当在中小学阶段阅读足够多、广度大的书籍,扩展眼界,发散思维。

(二)以实践性活动促进知行合一来开展课堂教学

1.引进第二课堂,拓展知识广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并非全部构成。可以邀请各个领域的不同专家进入课堂,开设讲座。比如,在国庆节前后邀请解放军优秀代表给学生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讲座。在建党节邀请政府官员向学生普及法律、党史知识等[5]。

2.开展社会实践,让课堂内外无缝衔接

社会实践的开展主要聚集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教师可以确定社会实践的目标和需要强化的素质,然后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在社会中锻炼成长。

(三)整合多学科学习与评价,以成果作为学习结果

1.选择情境,确定主题

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对象选择和情景选择。教师可以将现有研究学习方向对学生进行展示介绍,和学生一同进行分析选择。

在分析对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主题限定范围后交给学生进行商讨,由学生小队进行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的主题方向。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贯彻学习共同体思想的过程。学生群策群力,教师辅助补充,由学生商讨研究,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下发任务和目标,帮助学生组队。组织形成小团体或小型研究工作组。对问题的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均由小组自行解决,教师则负责总揽全局,答疑解惑。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事先准备详实、丰富、可靠的文字和实物材料。在阅读这些材料的同时,提倡分工合作,有计划地处理材料,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效率优势和智力优势,在完成阅读之后总结归纳。

2.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体验式学习也是STEAM教育的特点之一。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知识的获取并非第一要务。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体验和了解可以放在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广泛涉猎,不求甚解。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对陌生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又增长知识,拓宽眼界[6]。

对任务的分析和论证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团队确立之后,任务的分析、计划的制定与设计均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体验头脑风暴。

3.设计实践,创意产出

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多角度输入和形成必要输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往往仅局限于对于学生输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后的输出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设计实践教学过程,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内容,主动寻找理论支撑,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4.多元评价,拓展迁移

在实行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非常重要和严峻的。对于新方法,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首先,教师要理解和接受STEAM教育的不同和差异,认真研究教学过程,并制作出适用于评价新教学的评估标准,跟进过程评估[7]。

基于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和内容,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编程、艺术鉴赏、理性思维等)的评价占比。学业成绩代表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成绩水平,而学生评价则是代表了一名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成长状况和素质水平,二者相互补充,实现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合理和科学。

可以看出,在STEAM教育概念下打造学习共同体,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并不冲突。这不是对以往教育方式的颠覆,而是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当然,在STEAM教育概念下打造学习共同体,需要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长期的探索。

猜你喜欢

创客编程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小创客”有法宝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