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

2020-01-19王艳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纲要浙江精神

王 亮, 王艳娟

(浙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世代传习、经久不衰、积累沉淀而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为世界呈现了一份纵览全局、标本兼治的中国方案,并同时为浙江树立新的目标,即“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对浙江精神提出了总体概括。其实,早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就曾寄语当地大学生: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因此,将浙江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举措,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现实需要,又是传承浙江文化、广播“精神名片”的历史职责。了解浙江精神的理论体系是将其融入教学的前提。

一、浙江精神的理论体系

浙江精神的理论体系包括两部分内容:内涵概念和外在特征。

关于内涵概念,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曾发文《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对此作了高屋建瓴的宏观概括:“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1]。总书记的概括,既从普遍性层面明确了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浙江的二次呈现,又从特殊性层面强调了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提炼浓缩而成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精神宝藏。这一概括充分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为后辈学者的深入探讨搭建了牢固的理论框架。

在既有框架结构的范围之内,浙江大学的万斌、廖芳玲做了深入剖析:浙江精神“是一种被全省人民所拥有和认同的、能够催人奋进的、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群体意识、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的理论概括”[2]。二人从浙江省情的特殊性出发,进行学理分析,将其定性为“能够催人奋进的”,同时梳理浙江精神的思想来源。二人的研究立足于省情,在地方特色中寻求民众思想的共性,只是并未做出明确表述,即“共性”具体指的是什么。同校的段治文弥补了这一缺憾:所谓浙江精神包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等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了其丰富的内涵结构,其中,求真务实是科学理性层面,诚信和谐是伦理价值层面,开放图强是实践意志层面,三者构成内在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3]。前辈学者渐次明晰了浙江精神的内涵概念,并将组成元素联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完善了理论框架,清晰了讨论对象,捋顺了内在逻辑,填补了研究空白,这就为外在特征的总结归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外在特征,段治文认为内容有四:第一,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统一,既是浙江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的理论概括;第二,民族文化共性与地域文化个性的统一,既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又有浙江人民精神风貌的独特个性;第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统一,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原理来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活动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兼具科学性和创新性;第四,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既是对历时性的群体意识、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的纵向概括,更是引领未来,支撑实践中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与时俱进[3]。四项外部特征归纳总结的逻辑性甚为严密。首先,感性之特殊。从浙江省的历史出发,展示本土特殊性,继往与开来并举的气象是每一个浙江人和接受浙江文化的人深有体会之处;其次,感性之普遍。将浙江精神的特殊性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中,特殊性蕴含普遍性,普遍性孕育特殊性,相互融合而共生,形成浙江精神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的共通性;第三,理性之升华。吸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本土之特色实现理性之升华,简约而凝练,构成精神之内核;最后,理性之境界。高度理性反哺于浙江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用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实现幸福圆满的美好未来。

综合诸位学者的既有观点,可以总结归纳浙江精神的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所谓内涵概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二次呈现,深植于地方群体精神价值之中,表露在个人家族言谈举止之外,具体展示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等三个层面。所谓外在特征,不仅包括感性认识的沉积与提炼,即将浙江人民形成的“继往与开来并举”历史特殊性,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的共通性之内,而且孕育理性认识的凝练与升华,即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凝练浙江精神内核,反哺于本土民众,塑造更高层次“继往与开来并举”的崭新局面。可以说,浙江精神以其继往开来、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简约凝练的表现方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实现浙江精神的完整传承与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人文社科领域建立一块试验田。

在人文社科领域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一块重要阵地:不仅承担着传授历史知识、了解国情状况、提升人文素养、继承优良传统的任务,而且背负着进行思政教育、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爱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的重担,更重要的是急需达到承袭之江新语、广布浙江精神、培养有为青年、创造时代价值的要求,真正实现让莘莘学子接受浙江、融入浙江、爱上浙江、奉献浙江的目标。因此,将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二、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018年4月,“纲要”课程新版教材全国发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版教材使用培训的通知》,5月14日,现场直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仝华“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修改说明”讲座。较之2015年版教材,新版教材修改之处有三:第一,修订下编第十章,“是本次教材修订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包括保留原第十章第一至四节以构成新的第十章,增写第十一章“阐述十八大以来至2018年3月的历史”;第二,第四至六章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论述,包括组织成立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无畏精神、抗日战争的重大影响等问题;第三,“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的分析进一步条理化”[4]。三处修订体现的是十九大以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纲要”教材上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为浙江精神的有效融入指明了方向,再结合其他章节目录相关内容的补充添加,从而形成了融入的可能性,塑造了融入的必要性。

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具有可能性。第一,时空重叠的可能性。浙江精神指导本省人民创造的历史是纵观古今,绵延漫长的,而“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并延续至今。二者存在时间交集。“纲要”课程论述包括浙江在内的全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等方面不懈努力、英勇奋斗的历史,而浙江精神勾勒的是古往今来本省人民在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精神指导下的奋进历程,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砥砺前行、可歌可泣的浓重地域特色。二者存在空间交集。时空交集的可能性,为展示浙江精神相关内容在“纲要”课程中的深化与穿插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内容深化的可能性。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目标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5]。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仅有宏大叙事、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即将反映浙江精神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具体而言,以新版教材修订部分为着力点,依据章节目录结构,插入浙江人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反侵略、求民主、聚人心、创辉煌的史实,以填充深化教材内容,传承弘扬时代精神。第三,精神弘扬的可能性。“纲要”课程讲述的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呈现出的仁人志士拯救危亡、实现复兴的中华民族精神。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本省的二次呈现,具体转化为传承弘扬中国革命精神,如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描绘的便是革命时代的大无畏画卷,并随浙江人民的脚步遍及全国。浙江精神的更迭创新与广泛传播,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浙江的本土化呈现状态,又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地域性新鲜血液。二者是交流互通、动态融合的关系,从而在精神弘扬层面为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提供可能。这一融入也同时具有必要性。

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具有必要性。第一,本土性特色。浙江精神指导下形成的本省人民奋斗史对提升“纲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完整性大有裨益。不仅可以填充课程体系存在的史实细节不足的漏洞,让授课过程更加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更能体现群众个体的自我奋斗历程,真正讲述人民群众的真实历史故事,而且能够让每一位在本省求学的海内外学子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浙江的历史与文化,社会与生活,风土与民情,言行与举止,增强本省文化的亲和力度,有助于让众多学子接受浙江,融入浙江,扎根浙江,奉献浙江,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时代新目标。第二,全局性指导。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即将浙江的本土性特色纳入全局性指导的范围之内,以客观历史史实为授课素材重要来源,从事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活动。这一做法,既可以保证浙江精神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理论指导的前沿性,史实讲授的准确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便于更好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可以将浙江精神作为试验模板,呈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浙江本土特色文化实践完美结合的典型示范,向全国展示浙江教育特色,提供浙江改革方案。

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应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全面推广。深入探讨这一融入过程所带来的诸多变革,既是持续增强教材内容地域性的关键一步,也是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内容与形式变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纲领、思想观念深入校园,深入学生,深入青年的一块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纲要”课程以其史学特色而独占一席。原本与纵贯古今的浙江精神有较高的契合度,较好的融合性,但因自身弊端,限制了这一融合。

“纲要”课程的自身弊端主要体现在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理论讲授方面,内容重叠而细节欠缺。“纲要”教材与高中历史相比较,二者不仅章节重复较多,内容详略不当,如政治军事论述庞杂,经济文化讲解稀松,伟人领袖阐发详尽,普罗大众难寻踪迹,而且理论架构一成不变,定性分析缺少论据,特别是史实细节的穿插,地域特色的彰显,略显单薄。甚至高中历史课本中可读性较强的“小字段”在“纲要”教材中也销声匿迹。对此,浙江工商大学游海华见解独到:“纲要”课局限性,从宏观上看,表现有三:一是革命史观编撰,叙事范式单一;二是内容选材失衡,重政治轻文化;三是事件勾勒简单,人物述评偏颇[6]。再加上“纲要”教材叙述的史学观点较为陈旧,罗列的历史事件脉络不清,评判的历史人物褒贬不一,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现象较为明显,与学生心理共鸣的程度较为低下,强调时政指导,思想灌输,千篇一律,欠缺人文关怀,情感交流,个性发展。因此,对于渴望新知识、接受新挑战、满足新欲求、培养新个性的高校学子而言,倍感枯燥乏味,难以认同。所以丰富教材内容,增强本地特色,势在必行。

实践教学方面,人数众多而难于管理。2018年之前,“纲要”课程普遍采用大班(100~150人)授课方式,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适度降低教学成本,却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导致课堂质量难以充分保障,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开展。对此,邓云山、邓美玲认为:大班教学影响师生心理,难保课堂纪律,降低互动频率,致使成绩有失公允[7]。是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推行100人及以下的中班教学,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这一模式若能贯彻到底,可以解决班级组织的难题,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为浙江精神更有效地融入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针对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问题,将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活动,将有助于推动内容与形式上的重大变革。

(一)理论讲授内容变革

结合“纲要”教材3处修订及其他章节部分,理论讲授应增加浙江元素,渗透浙江精神。

首先,阐述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输出改革创新精神的浙江方案,属于诚信和谐层面。2018年3月2日,《厉害了,我的国》得以上映。该片将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与成就,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述,以纪录片形式首次呈现于银幕。该片蕴含大量浙江元素,如雄伟壮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流光溢彩的“最忆是杭州”舞台、璀璨夺目的钱江新城等。这一切将被纳入课堂教学。讲述每一座大桥、每一个舞台、每一个辖区所创造的建筑奇迹,所呈现的视觉盛宴,所流传的感人故事,向学生展示每一项成就背后的本省人民奋发向上的辉煌历程,描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和谐图景,输出改革创新精神的浙江方案。

在改革创新精神的指导下,浙江人民在各个领域所创造的诸多成就中,生态文明建设独具特色。据最新《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报告》的统计,浙江生态环境质量连续七年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浙江农村人均纯收入连续30年领跑全国,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8]。这一切源于“两山”理念的提出。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发展方向,为浙江经济变革奠定思想基础。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回浙江跟当地村民交谈时曾说:“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9]。在“两山”理念指导下,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形成许多独具一格的“中国美丽乡村”,其中以余村最为典型。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余村现在已经是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全国首个以“两山”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漫步于环绕村社的“两山绿道”,既能领略总书记理念先行的高瞻远瞩,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又可见识基层党委带领乡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动力。另外,共享单车之杭州、互联网覆盖乌镇、五水共治之浦江、民主恳谈之温岭等体现改革创新案例,都应成为反映新时代浙江精神的最佳诠释。将以上内容补充到教材下编的“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持续发展”和“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中,可以使教材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展示浙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成就,印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

其次,加强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党史内容,凝练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内核,属于开放图强层面。1919-1949年,被称为“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其间,浙江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遗留下遍及全省的革命遗址、先烈遗物等红色文化的印记。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应将革命精神理论成果与实践内容填充于“纲要”教材,让高校学子全面了解并深刻体会在“继往与开来并举”的浙江精神影响下,爱国志士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恶劣环境中,借助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所谱写的英雄故事及其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促使大学生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坚定信念。下面以红船精神为例,加以说明。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故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完成最后的议程工作。“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0]。由此形成的红船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第一次把复兴目标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第一次把复兴实践融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中,第一次把复兴征途汇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里。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与“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高度契合[11]。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早期领导人认为,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举行大量纪念活动,以增加党员成就感,增强党内团结,步调一致地抵抗日本侵略。现在,我们仍要纪念中共一大,传承红船精神。如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十九大之后,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走“一大”路,瞻仰南湖红船,其目的就在于铭记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建设,提升自我约束,以红船精神为指导,更好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以上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一致的,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因而可以补充到教材中编的“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当中,展示了浙江人民形成的“继往与开来并举”的大无畏首创精神,凝练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浙江精神内核,应用于指引革命发展方向和进行社会主义斗争。

第三,条理分析民众运动的影响,塑造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信念,属于求真务实层面。鉴于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此,不妨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加以说明。浙江是太平天国集团最为重要的根据地。这场运动蔓延到浙江,起于1858年石达开攻占衢州部分县城,止于1864年占领区被浙江巡抚左宗棠先后收复[12]。6年间,这场运动对整个浙江产生巨大影响,涉及人口数字、土地制度、地方士绅、本省学风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被纳入课程体系,补充教材缺失的史实细节和地域特色。在见人见事的详细讲授中,全面阐述爱国主义的民族信念在战争时期所呈现的集体风貌和个体情感。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的游海华进行了有益尝试——以史实讲述太平天国在浙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859年,受苏松太道吴煦委派,美国人华尔担任洋枪队队长,联合清军镇压太平军,但屡次被击败。三年后,华尔加入中国籍,把洋枪队改名为常胜军,联合英法侵略者进攻浙江,遭太平军阻击而毙命。1862年,受浙江巡抚左宗棠委托,法国人勒伯勒东担任新组建的常捷军统领,伙同清兵共同对抗太平军,遍扰浙东余姚、奉化、上虞等地,一度受挫[13]。除了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之外,地主阶级也做出一定贡献。如鸦片战争中的定海保卫战,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等总兵与数千将士誓死抵抗侵略,拒不投降,揭开近代浙江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另有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探索中国未来发展之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省临时议会制定《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形成首部以资产阶级宪法精神为依据的最高地方立法,摧毁了封建社会在浙江的政治制度与体制,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以上内容可充实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当中,展示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信念,在求真务实的浙江大地上,艰苦探索,曲折发展的荆棘之路。

(二)实践教学形式变革

理论授课内容的变化需要借助形式变革才能得以全面而有效的呈现。传统模式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参与式教学。这一转变需要在教学形式上适度变革。2018年4月,教育部要求推行100人及以下的中班教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基于此,“纲要”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进行调整。以实践教学为例。在班级组织方面,将学生编入以浙江元素来命名的小组,提升成员的融入感和仪式感,实行组织化管理:每组10~15人,设立组长一人,负责出勤签到、发言统计、收集作业等日常工作。组员若干名,配合各项工作,积极参与者可获得相应加分,计入总评成绩。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据浙江省情,结合教学大纲,设立若干主题——以能够全面展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内涵概念为标准,安排各个小组从事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撰写学术论文或设计时事作品,并在实践周结束后登台展示。以浙江精神内涵概念为实践教学主题的做法,既可以将理论讲授的本省风土民情与地方历史遗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小教室与社会大课堂的转换中领略传统浙江精神塑造的辉煌过去,从而接受浙江,融入浙江,又可以将教材传达的民族意识形态与本省地域思想相结合,让学生在国家民族观与地方风俗观的融合中接受现代浙江精神的创新理念,从而爱上浙江,奉献浙江。因此,形式革新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关注参与度,维护教学秩序,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精神,既有丰富的内涵概念,又有典型的外在特征,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浙江人民提炼浓缩、代代相传的精神宝藏,需要不断发扬光大,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目标。将浙江精神融入“纲要”课程,因在时空重叠、内容深化、精神弘扬存在交集而具有可能性,因融合本土性特色、全局性指导而具有必要性。为了革除“纲要”课程自身弊端,这一融入需要在理论讲授内容与实践教学形式的诸多变革,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师生课堂互动度,改善课堂秩序,提升教学效果。

在以“纲要”为代表的思政课程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将浙江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以“纲要”课程为样板,实现理论讲授内容与实践教学形式的本土化变革,增强思政类课程教学工作的区域性特点,真正让思政教育“实”起来、“活”起来,力求在思政教育与历史学习的融合过程中,寻找到最佳契合点,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满足传承浙江精神目的的时代要求。

猜你喜欢

纲要浙江精神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Mother
Task 2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