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中强化学生视奏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2020-01-19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视奏乐谱钢琴演奏

张 霞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在钢琴教学中强化视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视奏能力的培养占有重要地位。视奏是在看到不熟悉的乐谱时,可以迅速在短时间内阅读全谱,并且准确地分析、完整演奏乐谱的一种能力。视奏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钢琴弹奏的进度和质量。如果学生视奏能力不强,直接影响钢琴教学的进度,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弹奏水平的发挥。视奏能力既是钢琴作品演奏学习环节中的“精弹”起始实务,又是钢琴曲目“泛弹”学习中的应用能力。“精弹”要求视奏的准确性和细致性;“泛弹”要求视奏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就“泛弹”中的“视奏”而言,它可以开阔学习视野,体悟学习经验,积累音乐内容,丰富音乐修养,提高学习能力及其学业进步的潜能和驱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优化钢琴演奏艺术的学习质量。钢琴演奏教学中的视奏能力之培养,也自然为乐感的理性发展及其“形而上”情景中的“性而下”感性激情,注入音乐感悟中的“非语义性”艺术内容,继而促进钢琴演奏学习或演奏实务的艺术水平。目前,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对钢琴弹奏视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之关注。这表现为学生的视奏能力普遍较弱、忽略高师钢琴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要求、教材教法欠缺针对性、教学观念中的误判及轻视、教学课时及其习琴时间的缺位、学科常识的认知盲识等。这些现象,正在影响着高师钢琴演奏艺术教学质量的优化及其音乐表现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强化视奏能力的培养具有既紧迫又重要的意义。

二、视奏的心理机制与生理表象

视奏是钢琴演奏学习者必备的音乐基本能力。它是“乐谱视觉”“音乐听觉”和“弹奏运作”一体化的钢琴弹奏能力之表现,具有鲜明的即席性、准确性和连贯性[1]。因此,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视奏的心理机制、生理反应、能力状态、音乐表现、学习方法和学习主体的差异化等因素。

钢琴视奏能力,体现在“心理内在机制”和“生理外在表象”两种情形。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负责传递与控制的网络,主要由大脑、脊椎神经和周围神经所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有感觉神经元、共同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三种[2]。如果以钢琴视奏为例,视奏时,人的眼睛、耳朵、手指等感觉器官(感觉神经元)与本体感受器会将看到、触摸到、听到、接收到的讯息传达至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椎神经),共同神经元会转接这些信息到脑部并连接其他的神经元。一旦脑部处理完信息且决定了行动,运动神经元会将这些信息传到肌肉与腺体来执行动作。动作执行的结果又由感觉器官接受,并再度循环。一个看似简单的音乐行为,其实是一个“多重模式”的复杂处理过程系统。泛义地来看,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神经网络因素”,会直接影响弹奏中的视奏能力。这就是视奏能力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内在机制”的表象。

视奏的“外在表象”就是视奏者的眼睛看到谱上的所有符号之后,手指能马上依照谱面上的音符记号弹奏。此时眼球所做的音符阅读活动,似乎与文字阅读活动相近。眼球在阅续到音符时会有一连串的视觉和凝视相互交替的连续动作.视觉讯息的感知有90%是发生在凝视的时候,眼球在阅读音符时除了往前阅读的方向外,还会有回归阅读的移动方向。凝视的瞬间就是将视觉讯息运作到短期记忆,凝视与凝视之间,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运作记忆。钢琴视奏较好的学生或演奏者,其凝视频率会比视奏较差者高。但是凝视的长度会较短,也就是他们会有较多次的信息更新,也可以说他们同时储存与读取的运作能力较强。另外,视奏者在视奏时是在特定的速度与节奏的音乐情景中,让音符依托音乐艺术的规律而流动起来,是一个“脑前手后”和“眼明前行”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在视奏的过程中,不只是生理上看到眼睛与手的表象而已。眼睛的动作实际包含了大量脑部的记忆系统内的信息处理。所以,了解脑部如何认知、记忆、传达、启动与结合信息,显然是视奏能力培养的行动纲领。提高钢琴演奏和学习中的视奏能力,需要关注上述外在和内在之间生理与心理的机制系统。

从钢琴弹奏中视奏表现的“外在现象”与“内在现象”考量视奏困难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习琴者的不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根本的问题核心往往是乐谱识读中的认知盲区,它表现为视觉符号转换为听觉意象的困难、肢体动作执行脑部信息的困难等。此类认知问题,既有可能是学生读谱过程中的“空间视觉”能力薄弱,也有可能是乐谱视觉转换为听觉意象及肢体指令的屏蔽受阻等原因。

三、强化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路径

视奏能力是弹奏钢琴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演奏训练中的音乐听觉能力、节奏能力、和声能力、技术能力和乐曲风格之掌握,都与钢琴视奏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脑部认知的短期记忆,辨认有意义的音乐组织的能力也是与视奏能力息息相关的。在钢琴教学的起始阶段以及学业发展的过程中,视奏能力的认知训练应该融入音乐识读教学环节之中。视奏就是指弹奏者在开始识读乐谱的语境中,进行曲目的弹奏练习。它是弹奏者将眼睛的“视”与手指的“奏”的有机协调能力。在视奏时眼不离谱,手不离键,手指要通过感官知觉去感知乐谱上的音符在琴键上所在的音域位置,通过视觉、知觉、听觉三者的协调配合,把握键盘弹奏的方位感和演奏中的“把位感”[3],提高准确且又快速弹奏曲目的钢琴演奏学习或表演艺术能力。

钢琴视奏是一种“脑前手后、心灵手巧”的弹奏实务,需要乐谱视觉、音乐听觉和弹奏运指的密切谐调。视奏能力与音乐“天份”和先天聪颖有关联,但这一系统能力的获得,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4]。准确且又快速地读谱是钢琴演奏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视奏训练需要关注合理有序的教学步骤。例如视谱弹奏起始的“三看”,即看准谱号、看准调号、看准拍号,然后是弹奏指法的提示或设计、弹奏方法的标示或暗示、音乐分句及其作品结构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才是乐谱中的音乐记号和表情术语的要求之实施。同时,识读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及其体裁特点,又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这种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紧密相连,与教学手段和训练路径密不可分。视奏者的“脑、眼、耳、手”的机理反映和视奏能力与对弹奏实施的正确辨认、视奏者的记忆区间和空间、音乐经验积累和音乐知识的牵制引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强化视奏能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其一,运用“音乐的耳朵”识读乐谱。视奏前,要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经验,迅速唤起大脑感官的音乐注意力,快速辨认乐曲的音符效用和音乐意义。主要包括明晰乐谱的谱号、调号、拍号、音乐速度记号、力度记号、表情记号、节奏特点、旋律特征、织体形态、乐句走向、弹奏指法和曲式结构等内容。在此训练环节中,教师一般是指导学生先做识读乐谱的心智练习,然后进行视觉想象、听觉想象和运动想象的综合练习及其反思体验。对一首新曲目的视奏,一般是弹奏三遍为限,否则就成了“新曲目”的演奏练习了。

其二,建立优化的读谱习惯。在以上“音乐耳朵”识读乐谱的基础上,静心聆听且关注“视觉前行”的读谱方法、和弦连接的和声逻辑、音型织体的节拍韵律、旋律分句的弹奏指序、内容重复的音乐结构、手型把位的触感记忆、音区音色的听觉体验和音乐表达的艺术美感等学习内涵。这些“学习内涵”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综合性“立体化”关注并赋予弹奏实施的学习实践。实践表明,优化的读谱习惯,对于提高视奏能力和弹奏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其三,关注节奏的把控能力。视奏练习中的把控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较慢的音乐节拍速度进行不间断地视谱弹奏运行为基础要领;二是音乐节奏本体的视谱弹奏内容。钢琴音乐作品属于多声部织体,有横向的“单声部”中的旋律节奏,又有“纵线条”立体化的声部关系[5]。在毋宁考虑钢琴弹奏中的音质音色和音乐风格的“预设”练习情景中,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似乎是“调律师”的责任。然而,乐谱弹奏中的音乐节奏问题,则是弹奏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了。所以,在视奏中,需要高度把控音乐的节拍韵律、旋律的节奏风格、多声部的节奏层次、“复节奏”的音乐效果以及作品的“主调型”或“复调型”的音乐织体风采等。关注节奏把控的准确程度是不断提高视奏准确度的关键环节。

其四,注重听觉听力的艺术修炼。在视奏中,启动“乐谱识读”联觉“音乐听觉”,同时赋予“弹奏触觉”的行为判断,是练习方法中的基本途径。音乐听觉中的声音、音质、音色、音区、旋律、分句、和声、织体、音乐呈示及其展延、展开、发展、高潮、再现和所形成的曲式结构内容等,都应该成为音乐听觉的指向层面。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听觉也是引领视奏行进连贯的根本纲领。

其五,重视弹奏技术的积累。就音乐织体的形态特征而言,传统的钢琴音乐作品有其独特的“材料性”特点。例如“哈农”中的60种技术内容、音阶“跑句”的生动、半音阶“过渡句”的效应、和弦伴奏音型的种类、巴洛克“装饰”的特色、肖邦“装饰”的风情、“阿尔贝蒂低音”的流畅、贝多芬“和弦”把位、调式和声的弹奏“把位”和调性变化的“移位”等弹奏技术与技巧,都应该成为视奏者所综合关注的学习内容。弹奏技术和技巧及其音乐经验的不断积累,将会有效地推进视奏质量和视奏水平的提升。

其六,发挥音乐理论的引领作用。钢琴演奏是充满艺术激情的“感性”情态,而这一“感性”主要来源于演奏练习中的学习“理性”。俗语曰:“练习是严谨的理性,演奏是忘我的感性。”钢琴视奏练习,更需要细心和恒心。有序地关注作品乐谱中的调号拍号、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乐表情、“视唱”心声、“内视”听觉、上行下行、模进倒影、和声语汇、和声逻辑、复调风格、“配器”意蕴、作家风格和时代特征等。音乐理论知识的正确引领,是推动视奏内涵优质化发展的行动纲领。

其七,完善视奏练习的内容系统。视奏练习可以与钢琴演奏学习中“泛弹”内容有机结合[6]。“哈农”的基本技术和常用技巧、“拜厄”和“车尔尼”的教程、“小巴赫”和“中巴赫”的复调、莫扎特的“主调”、贝多芬的“乐圣”、钢琴体裁的“小品”、中国民歌的“钢琴曲”、中国器乐的“钢琴曲”、艺术歌曲的伴奏和民族歌舞曲的伴奏等,都应该成为视奏练习的系统内容。在视奏练习系统中,还可以进行乐谱“缩弹”或“扩弹”的音乐创作实践,以培育音乐演奏中的“乐感”激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开阔艺术视野、丰富视奏内容、积累音乐经验、提高学习效能,是钢琴视奏学习中的能力目标之追求。

总而言之,视奏能力在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在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优化学习效果,最终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

猜你喜欢

视奏乐谱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山之高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乐谱:放飞梦想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钢琴弹奏之钢琴视奏训练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浅谈钢琴视奏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因密码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