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创新路径

2020-01-19李昌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育

李昌恕,郭 田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70)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的重大政治判断。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最广泛地动员社会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其中,而青年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和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其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民族的未来在于青年。”[2]可见,在某种程度上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政治文化作用。可以说,培育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青年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就是家国情怀的缺失。因此,应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政课切实做好培育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工作极为重要。

一、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表现形态,并统一于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整体分析可知,家国情怀的概念是多层次的:第一,家国情怀具有继承性。家国情怀在形成过程中,与儒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是经历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之后伤痛思维的沉淀和超越。第二,家国情怀具有民族性。家国情怀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思想产物,是在整个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后精神的重塑。第三,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传统在国家统一、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从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看,家国情怀在不同时期有着基于共性基础上的特殊性,但总的来说,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讲到:“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3]可以说,通过家国情怀的引领和凝聚,中华民族始终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指出,封建社会时期所宣扬的家国情怀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时代落后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在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社会。

从大的历史观和时代方位来看,我们当前所说的家国情怀就应该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传统文化和家教传承的影响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并促使其朝着积极、正面、良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同向同行的一种思想理念。当代家国情怀的本质就是爱国,也就是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而积极参与、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二、培育家国情怀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4]从历史发展和精神传承的角度来看,家国情怀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并激励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着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进一步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办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深刻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5]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回避的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在凸显;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裂中国,制造又一次“和平演变”的外部威胁仍然存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空前激烈。

在新时代,如何引导社会群体特别是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发展大势,辨别错误思潮,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明确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制度模式、理论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具有极端迫切的政治意义。

(二)经济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不容回避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少领域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经济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竞争方面。

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在新时代下,国家之间经济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竞争方面,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中美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分暴露了我国尖端科技领域中存在着的客观短板。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只有心怀祖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才能真正想国家发展之所需,谋国家发展之所要;才能自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应用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从这一点上来看,高校思政课培育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很有必要。

(三)文化意义

家国情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血液,特别是对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社会中的优秀文化的提炼和升华。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取向精神的理解。

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培育好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结合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激活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悲情主义的错误思潮,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同。

(四)社会意义

自古以来,辽阔的疆域,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各具特色的价值理念,使得中华民族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情况,在新时代,实现良性的社会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

近些年,随着中国发展的势头越发强劲,为遏制中国,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裂我国边疆的企图也越发剧烈。不少极右翼势力制造思想混乱,打着所谓宗教自由和人权自由的虚假旗号制造了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对我国社会特别是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凝聚整合社会意识,贯彻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理念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培育好青年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进一步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反对民族分裂行径,自觉同民族分裂现象做斗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时代意义。

三、培育家国情怀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7]他结合历史和事实进一步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7]

青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活力的群体,在大学阶段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快。同时,大学阶段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趋于定型的时期。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时期接受、理解、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会决定未来人生的走向,也会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切实做好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工作很有必要。

同时,应该看到,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如何针对新的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培育路径,更好地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知识、启发思想、培育情怀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在本文中就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这三种创新路径进行探讨。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就是要把彻底地讲透理论思想和做好实践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是讲透思想理论。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对新鲜事物接受理解快;另一方面也受自身经历和思想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认知的局限性。针对这种特点和情况,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应该增强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善于结合鲜活具体的历史事实,从理论的高度揭示青年学生们在认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并以科学的思想引领学生不断成长进步。具体到家国情怀的培育,思政课教师就应该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深刻分析“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悲情主义,反对全盘照搬西方制度模式的错误社会思潮,坚定对国家发展道路、理论思想、制度模式的认同,不断树立起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理性的家国情怀。

在创新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中,要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思想水平,实现从感性接受到理性认同的跨越。同时,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也不能只注重课堂的理论性教学,还需要创新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它、理解它。应该说,现在的高校思政课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只局限于单一课堂的理论讲授和分析,缺乏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中感悟思想、厚植情怀。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应该在课堂讲授中经常引用鲜活的生活案例论证理论教学,还应该拓宽课堂范围,结合授课内容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请进来授课,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大学生到一线的乡镇企业、农村组织参观实践,推动他们利用假期的机会,结合教学内容做调查研究,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并勉励青年,要扎根中国大地,深知、真知中国的国情。作为青年学生,不应该只待在安逸舒适的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不识社会现实。广阔的中国大地,为无数学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和条件。高校思政课应该在学校的支持和引导下,密切结合本校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例如西北地区的高校可以结合“青年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在直接服务西北地区的支教、社会调研、文化传播中,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性认同,自觉做家国情怀的弘扬者和传播者;中原齐鲁大地的高校可以结合曲阜的孔子纪念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研学活动,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思考中,深化对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的认识和理解;江浙地区的高校可以依托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组织学生在实际参观中,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历经的苦难和挫折,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拥有的家国情怀。

通过把讲透理论和做好实践相结合,就能活跃课堂、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更接地气,增强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教学中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方面、全方位育人。大学的思政课,如果从广义上来说应该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大部分组成。在这其中,“思政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引导着“课程思政”的展开和实施。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的主阵地是高校的“思政课程”,因而“思政课程”毫无疑问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完善“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创新讲授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用学生们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知识,培育情怀,塑造灵魂。具体到家国情怀的培育上,“思政课堂”有必要开展丰富多彩又有实际针对性的活动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主题辩论;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演讲竞赛;采用对分、翻转课堂的方式,让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使学生们从教师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分析培育家国情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等等。

同时,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用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认识高校思政课。应该看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全方面、多层次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用好“思政课程”的主阵地,又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特别要注重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发掘适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资源。大学是立德树人、培育人才的地方,各专业的教师也应该更为主动、更为自觉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教授不同专业的教师们应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创新育人形式。比如,在音乐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当借助名家在音乐课中讲国学,讲革命史,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从而既夯实民族音乐文化基础又能更好地培育家国情怀;在美术绘画课上,可以在反映近代社会变迁的主要绘画作品中,注意从解读绘画的艺术性的角度深入到解读绘画思想性的角度,从美术作品的表象下透视作者的家国情怀,使学生们不仅受到艺术上的震撼,也可以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高校思政课教学如果能与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健全“大思政”的育人理念,这对于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就会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灌输与启发的统一

理性的家国情怀观念是不能自发地形成的,因而需要注重外部灌输的重要作用。列宁在其重要著作《怎么办》中就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同样,对于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来说,也要注重外部的灌输。高校思政课主要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中介三大部分组成,而其中教师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主导因素。因此,也可以说,上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7],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广博的知识、深邃的理论思维,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文本的解读,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讲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未来美好社会设想的科学分析来引导学生们认识培育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在灌输知识的量变中,实现学生思想上的质变。

同时,我们也要辩证地认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应该说在新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而是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创共生、教学相长的新模式。针对这种变化,高校思政课也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注重外部灌输的基础上,善于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独立思考。严格来说,高校的思政课不仅是在灌输思想、传播理论,更肩负着塑造灵魂、立德树人的任务。如果不能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自我的再教育,而只是把思想、政治、道德的知识记下来应付老师的检查和期末的考试,严格来说这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应试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避免用“填鸭”、硬灌的方法进行育人和教学工作,要让学生们在外部和内部的共同作用下,学会独立思考,在辩证的自我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逐步把家国情怀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之,只有结合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理论思想、制度模式的理性认同,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培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略谈“家国情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