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师作用分析
——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2020-01-19倪琳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倪琳妍,张 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关键性内容,肩负着为国家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的重要责任。现阶段,高职学生多为“95后”“00后”,其身处互联网时代,且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受外界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对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及内容缺少兴趣,学生思政课堂参与率和课堂教育成效并不理想。因此,真正建设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明确教师在该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角色,对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开发软件专业育人资源,使专业课程具备育人作用,全体教师均要明确自身职责与作用,融合软件专业应用性、职业性与实践性特征,将思政教育切实引进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中,建设全方位的软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使专业教育课堂拥有思政教育色彩,使所有专业教育工作者成为思政教育传播的枢纽。

一、课程思政的源起及内涵

在坚定立德树人,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育人全过程的理念引导下,为强化思政教育吸引力、实效性与感染力,我国诸多高等院校积极推进思政教育教改工作,基于战略高度建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将以往思政课程作为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探究在学校通识教育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体系,生成诸多具备影响力的品牌课程,涵盖智慧中国、大国方略以及创新中国等等,多数著名专家走上讲台,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群体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1]。国家思政理论领域及时针对这一教改工作实施理论升华及经验总结,渐渐精炼出课程思政的全新教育观念,而这一思政教改工作也获得了国家的高度认同。关于课程思政内涵,多数专家经反复验证,提出众多极具代表性的建议,部分专家表示,课程思政实质并非增设一门课程,同时也并非增加一项教育活动,而是把学校思政教育引进课程教改及教育的每个角落,从而潜移默化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终极目的在于,在各院校创办的所有专业或专业课程中均引进思政教育精神及内容。另外,也有部分学者表示,课程思政即教师在课程知识讲述的同时,指引学生群体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德行、能力与素质,转变成自身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方法与能力。换言之,课程思政便是将思政教育精神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无形地塑造个体“三观”,持续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师的作用

(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者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并非随意性的工作,不是教师带领学生简单了解思政精神及内容,而是应像对待实际课堂教育活动一样,认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与建设。并且在设计过程当中,应一直坚定学生群体便是课程教学主体的理念,融合高职学生群体特征,设计合理与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教师应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精选教育内容,促使教育内容不但可引起学生兴趣,而且还能围绕软件专业教育重难点,切忌与专业课程教学脱离。同时,教师还应严格设计课程思政教育程序,利用资料收集、合作辩论和探讨以及体验共享等活动,将学生群体进行明确分工,确立其责任意识,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呼吁学生们切实参加软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全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师,也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者,发挥着设计与建设思政课程体系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在以往高职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发挥着课堂主导作用,然而在软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引导者角色,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而这并非标志着教师作用弱化与教师角色边缘化。在高职软件实践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真正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推动其自主与积极学习,而教师则应明确以生为本的育人观念,将高职学生作为中心,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群体,使其在专业实践教育中思考、分析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教师在专业实践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个体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对软件专业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加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教师应借助提出与软件专业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其思考中,注重活跃其思维[2]。同时,教师通过总结归纳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提升学生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在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作为与学生群体平等的合作伙伴,师生合作是互相帮助、关心和启发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唯有真正融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进行合作,才可营造平等和谐与相互尊重,以及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并在该环境中充分了解学生,进而为课程思政教育有效进行建设平台,促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教师的帮助及鼓励,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及师生平等的关系。对学生而言,最好的教师便是在教育活动中忘却自身的教师身份,将学生视作朋友来相处的教师。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发挥自身合作者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自愿参加课程思政相关教育活动,教师要避免对学生群体指手画脚,应摒弃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绝对权威的陈旧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并与其交流合作、平等相处。高职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与作用,助力学生清晰问题思路,促使其观念更具合理性及科学性,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改正错误。在此过程中,教师和作者的身份,可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思想并获得准确结论。在师生合作中,教师还具备增强学生自信、提升创造力与突出学生个性的作用。

(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评价者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中,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最终成效发挥着评价作用。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中,要分析学生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记录,而这些记录涵盖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计划、调研数据、学习总结以及心得体会等,这些是对于学生群体展开评价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亦是学生群体自评与反思的理论依据。因此,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评价者,应重视过程与成果兼顾的评价准则,不但注重学生群体关于教育活动的研究报告与成果,而且还应重视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所展现的能力、理想、智慧以及信念等,注重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实际关系,客观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3]。软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特征便是应给予受教者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为其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使其真正感受专业教学探究的具体过程。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评价当中,教师不应将学生某次教学活动表现视作评价结果,而是应经过教学评价,使学生既注重教育活动经历的过程,还注重归纳课程思政教育探究过程的得失,培育其成果意识与主体意识,同时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高职软件专业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成效给予客观评价,真正展现出学生群体内心情感与价值取向,同时教师据此发挥自身引导及评价作用,促使学生们在主体参加及协作沟通中确立积极价值观。除此之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教师具有推动学生群体思想与言行进步发展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我。

三、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师作用的策略

(一)提高教育能力,产生协同效应

教师教育能力涵盖课堂组织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和教师教育技术、理论、专业及表达等素养正相关。高职软件专业教师在其专业知识教学层面有着特殊的方法与心得,但针对德育工作如何结合自身专业课程体系的考虑尚存不足。事实上,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内在需求便是将高职思政资源引进专业知识当中,并以生动、具体和形象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软件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便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因借助互联网短时间的碎片化阅读的知识获得形式较易割裂知识间的关联,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因而常常无法确保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唯有强化教师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学习,才可助力教师真正理解其精髓,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软件专业教育中明确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应用的契合点,与专业知识产生交叉与互联的模式,进而取得渗透式教育成效,将自身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思政教育在内容层面有着明显特点,而当今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交叉性较为薄弱。若专业教师可经过培训以及思政教师互相学习,建设综合性培训系统,便可提高其综合素养,从而调动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自育人的作用[4]。

(二)坚持顶层设计,加快建设进程

以顶层设计作为基准,将顶层设计和试点探究充分融合,产生良性互动交流,是加快软件专业课程教改、建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主要方法论,亦是教改持续获取突破的主要方式。若忽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以及顶层设计,则难以从本质上解决高职软件专业课和思政教学同向同行的关键性问题。坚持顶层设计,在高职院校领导方面,党政干部对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关注程度是其能否有序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领导应将立德树人作为着眼点,积极走进课堂为学生们讲大课,身体力行地为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造势。高职教学主管部门要融合自身现状与办学特色,建设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大力宣传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执行计划,将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并组织学校内部跨学院及跨学科协作,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引领作用,加快教改与课程体系构建进程。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育活动中,应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并凝聚学校师资优势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软件专业教学中,加快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进程。借助专业课程知识导向和价值导向的结合,为专业课和思政课的融合进行积极尝试,摸索具有学校特点的教改之路。

(三)尊重教育规律,强调百花齐放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最终目标在于落实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育人,然而高职各个专业特征、课程设置以及教师个体能力的差异是客观现实,高职院校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以及知识内容所需的教育模式也有所差异,而学生们毕业后所从事的领域、岗位工作性质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利用统一化的方式实施各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是不现实的,学校应按照专业特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融合课程性质与内容灵活构建课程思政体系,针对学生群体特征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在软件专业课程教育中,教师可将该领域的中国现状和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实现充分结合,凭借生动形象的真实案例探讨,使学生们主动发现并探索中国故事,经过与国外相同领域的比较,引导学生客观认知国际和中国发展现状,辩证地看待国家相应领域的发展能力及竞争能力,强化民族自豪感、制度自信、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以及文化自信。研究科学客观评价历史的形式,使得学生们正确把握历史,明确历史观,把握客观与科学的评价形式,进而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们传承国家传统文化,持续提升思想水平、文化素质、政治觉悟以及道德品质,进而使学生们成为德才兼备和全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是将思政工作落到实处,亦是推进三全育人的落脚点。而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诸多文件当中,清晰指出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表示,高职应将立德树人视作办学核心理念,将思政教育渗透到高职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借助课程思政开创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当中,必须明确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师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