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耕读文化概述
2020-01-19
一、耕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学术界普遍认为,传统“耕读体系”肇始于春秋百家争鸣时期,孔子就曾把学稼学圃当做小人的事,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直至汉文帝时期将国家创建为“耕读型”国家,此后的历代王朝沿袭其为治国方略,渐渐地发展。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尤其是宋代朝廷对文人的优待和科举取士的“扩招”,耕读文化日趋流行和普遍,成为许多村落中家族沿袭的传统,此后的数百年间耕读文化愈加发达,耕读传家成为传统乡村大地的普遍现象,这一传统一直到清末逐渐没落。耕读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农耕文化,重新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
二、耕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陈小观(2014)、彭兆荣(2019)认为“耕读”并非单指耕田与读书,而是包括农耕基础上的所有生产活动及其建立在儒学内核上的有关道德礼义、教化伦理的全部内容。文丰安(2017)提出新耕读文化的概念,认为新耕读文化是指在借鉴传统耕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着力提出全面学习,既“耕”且“读”,在物质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提升。李存山(2016)认为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中主要有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克勤克俭、人与天调、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等内涵,而这些也是当今时代仍有现实价值的文化之“常道”。黄俊贵(2016)认为耕读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实行体力劳动与读书求知相结合的文化模式。2.弘扬仁爱精神,构建怡情养性的文化生活。3.崇尚“读书荣身”,注重读书效果。4.鼓励博览群书,风行以文会友。5.耕读促进社会多元一体文化发展。刘纪兴(2017)认为耕读文化所秉持的重要道德修养,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核,将勤劳节俭、读书劳动的身体力行与道德情操的理想追求密切结合起来,实现报效国家、造福百姓的人生价值。也包括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君子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天下大任”的民族精神。
三、耕读基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底色,在历史的长河中耕读文化基因始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或显或隐的作用。国学大师钱穆(1981)认为中国社会以农为本,中国的人文精神就发源于农村。张岱年(1992)也曾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价值观念,科学思维及艺术传统,大都受到了农业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就是耕读文明的直接产物。东晋名士陶渊明“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从41岁辞官,过了20多年的耕读生活,他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了《归去来辞》《归田园居》等诗篇,把耕读生活中悠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描绘为“世外桃源”。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江西农村居住了20多年,自号稼轩居士,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写出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词。南宋名臣、诗人范成大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描绘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李良松(2016)认为古代知识分子通过耕读,接近生产实际,接近农民,养成了务实作风,有的还从农耕实践中提炼出了“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与“中式”传统农耕文化中务实、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
四、乡村振兴进程中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耕读文化作为农耕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传承和发展成为一大课题。张耀武(2017)、李任、姚伟均(2017)、梁明珠(2018)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深挖农耕文化的乡村旅游价值,形成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这样既可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又可以使乡村文化更快更有效地转型。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增加乡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而刘朝晖(2016)则对传统耕读文化能否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出质疑,认为当前旨在重构“耕读文化”的乡村重建实践和乡村旅游只是一种“舞台化”的表演形式。文丰安(2017)认为在新时代弘扬耕读文化的必要性主要有:1.耕读文化倡导劳动与求知相结合;2.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时代精神;3.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4.有利于促进社会多元一体文化发展,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他也认为耕读文化推行和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健全新耕读文化行政管理机制;第二,营造浓厚的新耕读文化景点保护和开发氛围;第三,挖掘新耕读文化特有价值,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第四,共建新耕读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唐孝祥(2018)认为,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空壳化、青年外流、生态破坏等现象的发生,传统耕读文化正面临诸多挑战。客观上,耕读文化历经长期的发展,俨然是一座难以取尽用竭的宝库,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协调人与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五、耕读文化的中西对比
耕读文化作为在中国大地上孕育出的优质传统文化,国内研究数量上多于国外研究,有学者认为耕读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逻辑,无论是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伦理本位”理论,还是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其实都在强调中国本土与西方社会“个人本位”存在不同的文化逻辑,东西方的农业文化也因之存有极大差别。但也有学者认为,西方也存在对耕读文化所代表精神的追求,他们认为耕读文化是一种人类普世的价值观,比如深受人们喜爱的英国田园风就是深受英国田园文化影响的产物。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田园城市”设想,以其改变疫病流行、交通拥挤等“城市病”,他认为生活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可以把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中西耕读文化的表现差别根本在于其文化本质的不同,属于平行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六、结语
耕读文化作为优质的传统文化,其传承长路漫漫,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有的学者对传统耕读文化能否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出质疑,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农耕文明早已经历了长期不间断的历史变迁,形成了保持和适应的“自在化机制”,耕读文化既可以坚守需要存续的范本,又可以根据语境的变化进行调适,但适应的具体方式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深刻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才可能真正找到传承和发展耕读文化的现实路径,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