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整合路径研究
2020-01-19
一、前言
作为经济社会结构安排的关键内容,养老保险对于保障人们基本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存在城乡分离、空间分割以及群体分立的情况,导致养老保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受到许多阻碍,影响到整体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因此,积极探索新的路径推动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服务整合的发展,平衡城市和乡村的比例关系,为人们的养老生活提供保障。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便将养老保险全民覆盖作为新时期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结合各地的养老保险及服务状况提出合理的整合方式,从而全面有效的落实养老保险制度。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经济社会经过高速发展阶段后,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城市都要远远高于乡村。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和乡村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为打破这个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二者的统一发展,对于现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整合进行完善优化并积极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有着重要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逐渐扩大,为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主要方向,对于构建城乡统筹规划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有着积极作用。
三、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整合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整合主要是基于溢出效应理论和社会选择理论。其中,溢出效应理论是因为某个个体在行动时引起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当个人收益不同于社会收益时,溢出效应便形成了[1]。可分为生产外部经济、消费外部经济以及生产外部不经济和消费外部不经济四个方面。这些贯穿城乡养老保险及服务整合的各个环节,人们可以根据优越的条件来减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整合现有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和服务对于人们平等且自由享有社会养老保险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社会选择理论。作为福利经济学分支,可以为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提供理论支撑。并且还可以为城乡之间养老保险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提供保障,并且也会涉及到社会福利评价标准,由此可见,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进行整合是还真能抢的,不但会弥补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提高制度的服务水平。
(二)制度范式。制度范式也就是要从养老保险客观对象中总结出规律性,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性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在整合过程中一般可以呈现出四种不同的范式:日本范式、法国范式、英国范式和瑞典范式。显而易见,我国相比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异,在其身上获取的经验可以有着较好的启发性和借鉴下,并且具备相对性。养老保险涉及多个方面,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于国情,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征进行细化和分类,坚持渐进统一的基本原则,进而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统一化的战略目标。针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进行整合既要基于国情现状和政治结构,还要积极探索出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的可行路径。
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整合的具体策略和可行路径
(一)理念和路径的范式演进。整合过程是复杂且繁琐的,其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基本环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消费水平等指标统筹测度整合的经济方式、条件以及工农业关系的可行性。创新特性、内生变量以及外生变量等方面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策略及路径的形成进行制约[2]。其次,在整合期间要坚持“渐进统一”的原则,要从区域分离朝着统分整合的方向发展,扭转模式,创新路径,为制度和服务的整合奠定坚实基础。最后,通过“制度同构”的思想理念,遵循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保险服务、保险模式以及三种举措方法,包括强化资源整合、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框架的内容。
(二)整合策略模式和路径选择。从理论方面,学术界共提出三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的整合模式的方案:社会保障统一说、社会保障三维体系说和社会保障基础整合理论。这些理论都是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获取的较好的成效。在理论方面,包括日本整合模式和法国特定模式等,另外,我国现行的大社保理念和南充模式都对现阶段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整合有着借鉴意义。养老制度在渐进统一过程中,最大的差异在待遇水平以及管理主体等方面。具体整合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将城市和乡村养老保险进行统一合并,并在一阶段过渡到二阶段的期间增添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整性。第二,建立国家统筹基础性养老金以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当制度完全统一进入到第三阶段,也就是以储蓄型养老金、职业年金等作为主体结构,进而形成完善系统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服务体系。
五、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目前的首要发展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完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不但会缓解社会压力,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会为社会养老服务与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