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地区移风易俗工作推进和提升
——居于红河州实地调研分析

2020-01-19玲,杨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移风易俗乡民

石 玲,杨 勇

(1.中共红河州委讲师团,云南蒙自,661199;2.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移风易俗的实质是人们对已形成的既定的习俗进行反思、革除、改进、继承。反思和审视既定习俗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革除与当前经济社会不合理的部分,汲取和发扬合理的思想内涵,树立科学精神,培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学者提出移风易俗是指人们关于移风易俗之必要性、重要性、目标、主体、对象、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移风易俗的实质是对社会现状的干预,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打破现存状态,使之朝向另外一种状态变化的过程。[1]即在对现实习俗看法的基础上进行外在的社会干预,实现新的习俗形成或者使习俗向预期的、合理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一 新时代边疆地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边疆地区推行移风易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疆地区推进移风易俗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研判,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边疆地区的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社会民生得到了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持续践行并得到巩固,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文明追求氛围已经形成。但是,相较而言,由于地处边疆,受到传统习俗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信息滞后等的原因,边疆地区经济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养成并持续巩固提升;文化设施和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乡民的精神需要;各种陈规陋习的存在和形成并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障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边疆地区积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边疆地区推进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把乡风文明作为总体要求之一,如何实现乡风文明,需要把移风易俗作为重要的抓手之一,改变制约乡风文明的各种陈规陋习,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帮助乡民建立起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以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乡风、治理、生态等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

边疆地区推进移风易俗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由于受到各种遗留下来的和乡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陈规陋习影响,表现在红白喜事上的大操大办、攀比等导致贫困乡民难以脱贫和返贫现象的发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在边疆地区找准陋习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是边疆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居于云南红河州移风易俗工作,对陈规陋习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移风易俗工作的建议。

二 制约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陋习分析

(一)陋习的表现形式

边疆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信息观念滞后、群众精神文化水平发育程度低,加之传统文化、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制约村民脱贫致富的陈规陋习还存在,甚至出现蔓延现象,这主要表现在铺张浪费、宴请名目繁多、封建迷信思想、不合时宜的节庆方式等方面。

1.铺张浪费严重。调查发现,红河县大羊街乡全乡每年用于婚丧大操大办的财力近千万元,丧事至少花费两三万元,喜事花费一二十万元。有的村寨置办喜事,按当地习俗,宴席延续三至四天。据元阳县俄扎乡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按照传统风俗,家中如有老人去世后,将死者搁置家中5-30天,丧家需准备1-2头牛、2-3头猪祭奠,选定吉日后。开丧那天丧祭,死者的兄弟姐妹、女儿、儿媳家人等亲属均以杀牛宰猪、自办伙食的方式上祭。一般情况下参加上祭的会有8-12户,活动结束后,由于忌讳,许多剩下的食物被当作垃圾处理。每办一次丧葬活动,总共要杀7-10头牛、3-5头猪,加上燃放高档礼花、上祭吹号等费用,总支出高达7-12万元,而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158元。

2.各类宴请名目繁多。调查发现,建水县有的村寨宴请名目繁多,一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宴请的名目,如百日宴、周岁客、生日宴、谢师宴、毕业典礼、考取大学、新居落成、乔迁新居、结婚等至少大操大办请客10余次以上,甚至发展到探望患病者,病愈后患者家也要请客探望者,以表示感谢。如建水县青龙镇水塘寨,无论哪家请客,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去赴宴,再加上其他受邀的宴请,有的家有时一天会收到这样那样两三张请柬,一个家庭在每年迎来送往上的开支达几千元。

3.封建迷信仍有残留。有的村寨仍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如金平县金河镇有“丧葬必杀牛,同村必戴孝”的思想。部分村民坚信“死去的人决定现在及未来人的命运”。部分村民中存在请神算卦等现象,逢年过节、升迁嫁娶、动土建房等必请风水先生测算等。

4.不合时宜的节庆方式。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各种节庆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节庆方式已经不符合时宜。如红河县哈尼族支系奕车人有“打石头架”这一习俗,每年“扎勒特”(过大年)期间,青年男子用石块隔河对打,女性儿童和老人观望助威,当对方被击中或者打跑,观望者齐声喝彩,燃放鞭炮。

(二)陋习产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各种陋习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除了客观之外,还有主观的,其形成的原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从各种陋习的表现形式中可见,产生陋习的主要原因是:

1.少数乡民存在爱好面子和攀比情绪。调查发现,少数乡民存在虚荣心,认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脱离了自己的经济实际。如出现借钱或贷款结婚,结婚之后再偿还债务,甚至出现个别家庭为偿还所欠外债,造成家庭关系紧张等现象。

2.文化生活单调。如前述红河县大羊街乡的打石头架则是由于当地乡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对不合时宜的活动延续使用,没有作出及时地改进或者代替。

3.部分乡民的经济条件改善。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乡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有了承办各种宴请或者把各种红白喜事办得更加风光的物质基础,导致出现物质条件好的相互攀比,物质基础较薄弱的被迫跟风现象。如弥勒市西二镇,由于本村生活水平较为富足,因此间接滋生了群众的炫富攀比心理,形成婚丧嫁娶讲排场,请客送礼风气盛行,铺张浪费随处可见,如一桌菜多则可以办到28个左右。

4.部分乡民随痛恨陈规陋习却无力改变。调查发现,虽然有的乡民认识到各种陈规陋习给生活带来了影响,对此深恶痛绝,但由于已经形成了社会风气,仅靠几个少数人的倡议难以改变现状,同时还会被笑话“小气”,所以,碍于情面而不得不随风而行。

(三)陈规陋习乡村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各种陈规陋习的存在,严重影响乡民的财富积累、增加经济负担,因丧返贫、因丧致贫情况较为突出。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互助互帮的真情被物质取代,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已逐渐异化变质。调查发现,建水县青龙镇有的乡民办一场丧事至少花费10万元,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出现办一场丧事穷一辈子、活人为逝者还债的形象;弥勒市西二镇有的乡民明知没钱,而又碍于面子会借钱或借只羊宴请,目前,出现有的人家已经借了五六十只羊却没法还清的现象。

三 找准症结革除陋习

边疆地区陈规陋俗严重制约乡民脱贫致富的现象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乡规民约等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各种渠道营造移风易俗活动的氛围,形成人人参与共筑合力革除陋习的态势。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帮助乡民认识到陈规陋习的危害性

1.风俗具有时空性、内生性及滞后性特点。[2]目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陈规陋习是居于长期历史文化、生活环境而形成的,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各种习俗,又具有稳定性和认可性。所以,如何破解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需要对陋习的危害性有共同的认识。红河州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整个社会中营造出氛围,帮助乡民认识到陈规陋习的危害性,认识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意义。

2.用好宣传阵地。建好用活宣传阵地,有助于营造出移风易俗的氛围。在边疆地区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中,通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利用展板、双语广播、黑板报、标语等阵地的宣传活动营造氛围;通过充分利用农村广播、手机报等主流媒体和微信等自媒体的宣传活动,使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运用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宣传,引导乡民提高鉴别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3.发挥乡村文艺队宣传作用。通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小品、说唱等文艺作品形式揭露陋习的危害性,满足乡民的精神生活,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自强、自信。

4.把移风易俗工作辐射到学校教育。抓好学生移风易俗工作,实现教育学生成为文明新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促进学生带动、影响父母进行移风易俗,促进边疆群众共同革除陋习。

(二)建立健全机制,形成稳定的约束力

红河州结合乡村实际,以家风、村风、乡风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家规家训、村规民约、文明村镇考核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乡村管理,规范乡民行为,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建立和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并积极发挥本质作用。通过长效机制,实现了在移风易俗推进中有组织、有章程、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如泸西县制定出台了《泸西县“移风易俗促乡风文明”活动实施细则》,推动移风易俗的八个方面的内容,并制定出台了《泸西县“移风易俗促乡风文明”活动实施细则任务分解表》,对活动项目、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牵头部门、责任单位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推动乡村基层逐渐形成婚丧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等新风尚,全面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借机敛财等陋习。

(三)发挥带头模范示范作用,用身边事教育群众

红河州移风易俗工作,充分营造党员干部、村组干部、政府工作人员、教师等的率先垂范作用氛围,通过典型示范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杜绝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建设并发挥“时代新风示范户”“革除陋习示范户”等榜样作用;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总支+党员服务队”“综合扶贫党员突击队”“乡村工作站”等为载体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如建水县青龙镇水塘寨村委会白尼伍村小组长,率先采用简易程序办理了丧事。而如果按照陈规旧俗办理丧事,需花费近20万元才能完成。通过抓好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让乡民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俗,形成健康文明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改革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赋予新的内容

对于不符合现实的节庆活动进行改革,并用新的方式取代。如红河县通过召开哈尼族奕车人乡贤大会,成立哈尼族奕车文化协会,与各位哈尼族奕车人一道认真组织实施哈尼族奕车人“四大”传统文化节(扎勒特、里玛祖、仰阿娜、矻扎扎)统一节期工作,实现了“四大”传统节日统一时间的愿望,结束了传统节庆节期秩序混乱的局面,同时倡导文明庆祝节日,在每年的“扎勒特”(过大年)期间,哈尼族奕车人居住的八个村委会轮流组织民族团结运动会,通过篮球、啊巴哆、扑克、象棋、拔河等项目代替打石头架。在有效加强民族团结,带动广泛开展心连心、手拉手、结对子、交朋友活动的同时,积极打造哈尼族奕车人文化,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红河县大羊街乡根据丰富的哈尼族奕车人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哈尼族奕车人旅游,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开发哈尼族奕车人的圣山——“孟子红都”山的“仰阿娜”(姑娘节),并对浦玛哈尼族奕车人民俗特色村、“奕车风情园”“奕车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经过持久不懈地紧抓移风易俗工作,红河州乡风文明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乡民的思想观念转变得到了提高,对陈规陋俗带来的危害有了共同认识,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效果给予高度认可和肯定,革除了各种习俗带来的经济负担,专心致力于精准扶贫、公益事业、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经济之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四 围绕核心工作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红河州集边疆、民族为一体,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受到长期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交往、地理环境等的影响,移风易俗工作在实际推进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一)移风易俗推进中发现的问题

实地调研发现,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中,还存在着对陈规陋习的生成机制研究还不够透彻、经验总结推广还不够丰富、部分乡民主体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合力尚未完全形成、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1.对陈规陋习的生成机制研究还不够透彻,经验总结推广还不够。从目前的移风易俗工作实际看,对各种陈规陋习产生的社会肌理还需深层次开展研究,对陈规陋习形成的原因、生成机制和表现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导致制定的措施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如出现村规民约雷同、不同村用相同的措施,体现不出针对性;在移风易俗实际推进中,有的乡村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方案,积极推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对这些乡村的经验推广应用还不够。

2.部分乡民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乡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实地调查发现,部分乡民在移风易俗实践中的参与度不高,体现在被动接受参与而非积极主动自觉地革除落后的习俗,部分乡民的参与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乡民在移风易俗中的地位和作用,乡民的主体性尚未完全体现。形成部分村民对移风易俗的认识不足、认可度不高、实践性不强、开展较难,最终导致陈规陋习的顽固存在和破除难。存在被动接受,单方面灌输、对陈规陋习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容易出现反弹现象。

3.移风易俗工作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还需提高,整个社会掀起移风易俗工作的氛围还有待营造;有的县(市)乡(镇)存在宣传媒体平台少,部分媒体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创新不够等问题;有的移风易俗理会成员在执行上口径还不够统一;有的“村两委”成员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依然存在进展不平衡、执行标准不统一、安排部署不全面、宣传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少数干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组织发动群众不深入、不到位;非贫困户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4.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安贫、守贫、争贫现象;少数群众仍未革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乡村文明程度需进一步提升;部分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差,不愿意付出脑力、劳力来改变自身状况,制约产业发展;贫困群众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出省的务工人员少,对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发展路径不能亲身体会,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

(二)围绕脱贫攻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1.对具有代表性的村落必须进行个案研究,以期找准症结或者进行经验总结推广。习俗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3]各种习俗形成的长期性决定了陋习革除的过程性、方法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的实际性。对移风易俗工作推进较慢、推行难度较大,或者对群众不支持理解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找准原因,及时解决制约的问题,实现移风易俗的顺利推进。

对移风易俗工作实施以来,效果明显的村落,必须进行适时地经验总结,并进行推广;如元阳县推行的“一改二减三取消”①简化丧事,通过与脱贫攻坚工作、“两学一做”、乡民自治体系、乡村振兴、文化惠民工程、十九大精神宣传及“感党恩”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力促移风易俗,实现了移风易俗与各项工作的互促共进、互动共赢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高额彩礼、因婚致贫、厚葬薄养、铺张攀比、封建迷信、村容村貌差、赌博吸毒等现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了基础。红河县紧扣“学”“改”“教”“帮”“乐”,倡导“崇学之风”“和谐之风”“创业之风”“真扶之风”“文乐之风”,建设学习型乡村、文明乡村、致富乡村、民生乡村、文化乡村,实现乡村的全方位发展。再如泸西结合农村长期存在的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讲卫生、环境脏乱差、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七个一”②活动主题,并对每个内容进行细化安排,明确了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这些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重视乡民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乡民是边疆地区发展的主体,在移风易俗推进中,必须高度重视乡民的主体作用,帮助乡民在思想上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移风易俗实际工作中,通过乡民自主策划与自我探索,积极搭建乡民参与移风易俗的平台,持续提升乡民在移风易俗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服务的能力,构筑移风易俗的合力、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

3.构建合力共同致力于移风易俗。积极构筑并发挥整个社会力量在移风易俗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外在力量的干预、乡民自觉主动参与、乡民自治组织发力、制度措施的保障并有效落实、政府引导、榜样示范等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移风易俗。

4.围绕增进群众的福祉作为工作中心。移风易俗工作是以增进人民的福祉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边疆地区移风易俗工作推进,必须把是否实现经济发展、乡村文化繁荣、乡村精神面貌的提升、幸福感的增强作为判断标准和工作的着力点。在对移风易俗工作前期成果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乡民对移风易俗工作长远意义的认识。有学者认为,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的一翼。[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掘、编写、推行乡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进行熏陶;建好、用活乡村文化阵地,建强乡村文化队伍,搭建能够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要的舞台;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帮助乡民树立好向上向善的精神劲头;积极探索乡民创收的各种渠道和途径。在经济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协同推进和提高群众内生动力。

边疆地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前提是深入研究各种陈规陋习产生形成的原因,核心是针对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关键是落实好制度措施,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边疆地区移风易俗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通过持续性、持久性、针对性地做实移风易俗工作,实现经济物质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目的。

注释:

①是当地政府推进殡葬改革的举措。“一改”,由传统浪费改为勤俭节约;“二减”,减礼数、减天数;“三取消”,取消吹号、放烟花、“叫魂”。

②“七个一”指的是,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搭建一个群众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展一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打造一个抑恶扬善平台载体、建立一套移风易俗自治管理机制、夯实一个群众精神文明阵地、创建一个“一村一品”工作品牌。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移风易俗乡民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路遇乡亲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结婚也要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