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置明师”视域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2020-01-19王文
王 文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董仲舒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其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是中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所遵循的重要内容。董仲舒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春秋繁露》及《汉书·董仲舒传二十六》中。“立太学”“置明师”是董仲舒广受尊崇的教育思想。兴太学是“教化之本原”[1]1493,必须通过“置明师”来实现。当前我国正深入开展“双一流”高校建设,深入研究董仲舒的“置明师”思想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1 “置明师”学说产生的背景
董仲舒“置明师”学说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汉时期大一统政治思想和董仲舒自身教育经验的综合产物,凝聚了董仲舒对教育的领悟和总结。
1.1 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西汉初年的董仲舒在思想方面深受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熏陶,这是其“置明师”教育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汉朝建立后实施的郡国并行制度使董仲舒教育思想受到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汉朝建立初期,采用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除了设郡以外,还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这种政治制度虽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但也容易出现诸侯国割据的局面,随后出现的吴楚七国之乱就证明了这一点。董仲舒的“置明师”思想显然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需要。
董仲舒深受当时黄老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也体现在其教育理念上。董仲舒生活的西汉初年,刚刚结束战乱,统治者采用黄老思想治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黄老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而所谓“无为”,并非一无所为,而是希望在上者无为,不要干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这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让“明师”代为教化百姓。儒家自古就尊师重道,董仲舒的“置明师”思想可以说是对儒家师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儒家以忠信教人,孔子教人以“主忠信”,这显然与汉朝的大一统思想颇相契合,故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1]1500。
1.2 个人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
教育是董仲舒一生投入时间最多的事业,正是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使其对“置明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早年的董仲舒因为擅长《公羊春秋》而闻名,也因此拥有了众多门徒,使他初步认识到为人师者的影响力。董仲舒曾担任博士的官职,为皇帝提供信息咨询,并经常到太学讲学,他讲的《公羊春秋》深受学习者的青睐。这一时期让他更深切地感受到,明师对人才培养、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汉武帝元狩二年,年近60岁的董仲舒辞去官职,归隐乡里,继续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地方教化乡民。总之,董仲舒一生从教的实践,使其对明师的重要性有较一般人更加深刻的认识。
2 “置明师”思想的丰富内涵
“置明师”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集中表达,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关董仲舒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不多,毛礼锐[2]、张如珍[3]较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发。孙慧明[4]讨论了董仲舒的“明师”观及启示,提出“要大力培养优秀教师,综合型素质的教师是培养现代教师的方向,师德建设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在当前我国深入开展“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置明师”思想不仅有益于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更有助于丰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2.1 教育是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
董仲舒认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问题。董仲舒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5]64。”教育是政治的根本,而刑罚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手段。要使国家能够实现“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1]1486的治理目标,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2.2 学校是落实教育的重要机构
董仲舒对于学校的作用有非常明确的认识,他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1]1488,就是在国都与地方都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1]1488。太学是培养国家官员的地方,当时的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不仅负责地方行政事务,还担负着教育百姓的责任。不仅仅是太学,所有的中央与地方学校都是实现国家教育的本原。太学生的素质与其培养者博士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置明师,就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兴盛的大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董仲舒说:“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
2.3 儒学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生活的西汉初期,经历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以后,呈现出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趋势。董仲舒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思想,他认为儒学应该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1]1498。在具体实施方面,董仲舒积极向统治者进言献策,提出培养大批儒家学士来担任专职教师,推动儒家思想广泛传播。
2.4 明师是践行教育的关键所在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第二》中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蚤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5]25。明师,就是要“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坚信儒家崇尚的仁义等社会价值观,而且要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自己信奉的价值观,知行合一,才能为人师表,给人以正确的引导。
3 “置明师”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等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6]。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7]。从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角度,该意见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更为切实、具体的建设目标。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使命,曹国永[8]提出应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深化价值引领、完善评价考核。常青等[9]提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教师‘为谁培养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董仲舒“置明师”思想,对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3.1 以仁为前提,打牢师德之基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第二十九》中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对于当前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而言,就是要以仁爱为前提,教育教师要“严于律己”,“以仁安人,以义正我”[5]176,主要体现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爱国守法是董仲舒“置明师”思想中的内在深意,也是“置明师”实践中的主要目标。虽然董仲舒生活于大一统时期的西汉,但巩固统治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基于此,他提出通过儒家学士担任教师,传播儒家思想来巩固国家统治的建议。同时,董仲舒在总结前朝统治弊端的基础上,指出,“周衰,天子微弱,诸侯力政,大夫专国,士专邑,不能行度制法文之礼”[5]70,主张通过爱国守法的教育来稳定国家发展的秩序,避免僭越法律道德行为的出现。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教师对爱国守法思想的认识和传播,使其在国家法律道德的约束范围内进行规范化的教育,避免错误思想的负面影响。
爱岗敬业是董仲舒教育思想中对儒家学士的基本要求。董仲舒之所以提倡“置明师”“兴太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措施可以为那些有思想、懂教育的儒家学士创造良好的思想传播条件,使其能够在大一统的政治、教育背景下开展专业化的教育,从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儒家学士。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条件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教育的灵活性也逐步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牢记“明师”的标准,以教育的职业责任和态度来对待教学工作,以严谨的态度和宽仁的心态来培养人才,使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关爱学生则突出了董仲舒“以民为本”的思想。董仲舒“置明师”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提倡以儒家的仁义、礼节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既可以提高民众的素质,也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他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5]158。”这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民为邦本,政府是为民服务的机构。以民为本,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生为本。学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能否把学生教育好、服务好,关键在教师。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不是看大楼,而是看教师。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做四有教师,关爱学生,以仁爱之心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3.2 以学为引领,开拓师能之道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学生关注的,老师也得关注;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也要知道。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一桶水”和“一库水”了,而是要有“一泉水”,教师的知识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这要求教师要以学习为引领,把终身学习作为开拓师能的必由之路。
通过“置明师”一说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董仲舒所提倡的教育并非短暂性的活动,而是基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进行的长期性实践。一方面,通过太学的学习来掌握儒家思想的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儒家学士通过参与国家各级职能部门的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发展自己的思想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对于当前的教师来说,除了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专业实力以外,还要通过系统性的师德师风培训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来促进自我专业成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要求。
3.3 以教为核心,构筑师风之塔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于新时期高校教师来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更是形成其师风特质的核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也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董仲舒的“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的说法中,“置明师”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养天下之士”,即培养天下的儒士,换而言之,教书育人是董仲舒“置明师”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来说,虽然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不断变革,但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宗旨,以如何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和情感丰富的人才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
3.4 以礼为准则,塑造师表风范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关注重点。董仲舒提出:“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1]1488。”即国家的统治者要通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实现社会的安定,这充分展现了董仲舒对为人师表要求的重视。在“置明师”的过程中,只有那些传播思想、教化人心的人具备良好的伦理道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素养,也才能有益于社会发展。董仲舒自己“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1]1484。由此可见,明师就是“礼”的化身,礼使人的情感、欲望得到恰当的表达,人能够自然地“节欲顺行”,就是“身行正道”。正是基于此,塑造当前高校教师的师表风范,就要制定教师行为规范,这也是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4 结语
董仲舒“置明师”的教育观点产生于汉代大一统政治背景下,是其在长期传道授业实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其中所包含的内涵对于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对于高校老师而言,不仅要“学为人师”,更需要“行为世范”,如此才是真正的“明师”。北京师范大学的这则校训其实也是董仲舒“置明师”思想的一个当代表述,这就要求当前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真正践行董仲舒“置明师”思想,“以仁为前提,打牢师德之基;以学为引领,开拓师能之道;以教为核心,构筑师风之塔;以礼为准则,塑造师表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