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地方党报疫情报道实践
——以《红河日报》新冠肺炎报道为例
2020-01-19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2020年初,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发,身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红河人民也密切关注这一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次不明原因的疫情中,地方主流党报一开始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相对于互联网充斥的信息失真与情感宣泄,地方主流媒体无论是在内容的权威性还是机构的公信力方面都更加契合受众抑或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红河人民和各级机构部门时刻关注疫情新闻对个人、本地的影响,渴望关于地方疫情的建设性报道,用以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对于红河主流党媒《红河日报》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大考突如其来,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红河日报》闻疫而动,提前结束休刊恢复出版,反应及时,突出重点,战“疫”报道持续推出,宣传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凝聚抗击疫情的决心力量。通过对《红河日报》2020年1月28日至5月1日的相关疫情报道进行了文本解读和分析,在建设性新闻视角下对《红河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建设性实践进行评析与反思,进而思考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地方党报如何做好建设性新闻。
一 中西对话:建设性新闻与党媒新闻理念
将西方的“建设性新闻”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相结合,并非拿来即用,而是考察概念的理论图谱,在比较、反思的层面上进行对话。西方“看门狗”式的传统新闻媒体向来秉持“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新闻理念,长期乐于、过于关注负面新闻,由此产生不好的传播效果——新闻使受众麻木、厌烦、愤怒,进而引发对媒体公共性、社会性、建设性功能的反思——新闻业必须及时调整报道理念,关注积极变革,参与提供解决方案。建设性新闻的概念便由此产生。建设性新闻 “以最严格的方式遵循传统的新闻事件和规范,同时有了新的报道方向,通过将报道焦点从报道社会问题转移到解决社会问题上,通过创造更全面和更具代表性的世界图景,保证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新闻理念,承担为公共领域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责任。”[1]
我国党媒要吸收建设性的新闻理念。尽管中西政治体制、媒体属性有较大差异,但从新闻实践的建设性功用的角度来看,西方建设性新闻的建设性理念与我国党媒的新闻理念如“以正面报道(正面宣传)为主”“建设性舆论监督”“暖新闻”具有共通性,可以在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层面上,结合中国语境来借鉴。“正面宣传为主”要求新闻报道不仅要有利于公民和社会福祉,而且还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2015年前后全国各级媒体中涌现出的“暖新闻”,通过聚焦生活中的暖心人、暖心事,试图树立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典型,从而弘扬社会正能量,成为凝聚社会人心的力量。
二 《红河日报》新冠肺炎报道的建设性实践
(一)报道分类明晰,体裁丰富,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引导力、公信力
从新闻报道的宏观图景来看,1月28日至2月7日,《红河日报》疫情新闻主要以“防控阻击疫情红河在行动”的系列报道为主。2月4日起,系列报道中出现细分栏目,信息分类逐渐明晰。这些栏目包含“权威发布”“共同战疫”“一线传真”“防控知识”“暖心故事”“市场保障”“辟谣”等。从2月9日起,“防控阻击疫情 红河在行动”系列报道在各版的图文标识换为“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抗击疫情”十二字,更加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坚定了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力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最受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初期,对新冠肺炎的医学了解甚少,信息混乱,舆情复杂,对未知的恐惧使得权威信息犹如纸上黄金。人民迫切需要及时、准确、专业、充分的政策指引、风险提示、知识解读,更需要心理疏导,鼓舞信心的新闻报道。人民对相关新闻报道高度关注。在栏目分类的逻辑引导下,带来的是信息传播快速、准确,情感动员的积极、有序。从文章体裁来看,新闻作品运用消息、通讯、记者手记,副刊文章采用诗歌、散文等。此外,还援引了驰援武汉医务人员的日记和家书,用第一人称展现鲜活的抗疫纪实,突破了采访难以深入疫区的困难,让文章更富有真情实感。一篇篇疫情报道营造了全州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抗击疫情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二)全媒体矩阵彰显媒体融合成效,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
1月27日,“战斗”全面打响。报纸提前结束休刊恢复出版,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20余个平台构成的红河日报全媒体矩阵全力运转,“掌上红河”客户端作为州委、州政府权威信息首发平台,24小时不间断发布信息,助力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布。1月28日至3月6日,红河日报社全媒体平台刊发新闻12565条,稿件活跃度创出新高,官方微信持续排名全省第一,电子报纸位居全省前三。突发疫情来临,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呈几何式增长。红河日报官方微信推出“实时播报|红河在行动”现场云播报,及时、准确传递信息,成为红河人民快速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2月3日,一则“河口93户村民给湖北捐赠22吨香蕉,47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的新闻,刷爆了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中国日报、中新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几十家媒体竞相转载,而“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当天爆屏的关键词。“摩托车山路运送香蕉”的视频更是在微博热搜及微信朋友圈中热传,点击量高达几百万。此消息发出后,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关注,于2月5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转发了此消息。[2]2月12日,《云南红河第二批医疗队74名医护人员出征湖北对口支援咸宁》文章被学习强国收录。3月5日,MV《武汉红河连着你我他》也被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收录。在整个抗击疫情的报道中,《红河日报》充分发挥媒体转型、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做到了线上线下联动,前方后方协同,原创报道和开放平台相互补充,使疫情报道交出一份漂亮的全媒体答卷。
(三)人物报道聚焦多元个体的使命担当,有效提升了新闻对人的塑造力
疫情当前,多部门联动。党员干部、医务警务人员、各行各业的职工、志愿者都全部行动起来,坚守岗位应对疫情,同时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应对疫情的个体。第一季度疫情报道中首先是突出平民视角。如1月30日4版的《102名“平民英雄”积极献血》中记叙了大年三十赶去无偿献血的普通人,令人心生鼓舞;2月1日4版《此刻,你的行动温暖我的心》中爱心市民的自发捐赠行为。其次,疫情报道大量围绕抗疫主力军医护人员展开;1月30日3版《“我是党员,让我去”我州医护人员积极申请支援武汉》《642个红手印:面对疫情许下的郑重承诺》呈现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蒙自市人民医院、州妇幼保健院、个旧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主动请战支援湖北的义无反顾和郑重承诺。随着红河州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医护人员在武汉的“一线”新闻纷至沓来,体现出他们的勇敢与牺牲——《驰援湖北医疗队员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2月10日3版)、《放下牵挂,进入方舱并肩作战》(2月11日4版)、《黄锦:婚后10天走上战场的“90后”》(3月11日2版)。他们付出温暖,收获暖心的医患关系——《像呵护亲人般呵护患者》(2月10日1版)、《隔着护目镜 我们看见了人心》(2月14日4版)、《鲜花饼 方舱医院里的甜蜜》(2月4版);他们勇敢又智慧——《心理疗法暖人心助康复》(3月2日4版)中带着病人做呼吸操,玩有奖知识竞答游戏,为了容易识别写上“姓名+红河州特产名称”;他们传递的信心胜过黄金——《红河州第一批医疗队负责的病区患者连连出院》(2月22日4版)。此外,也关注疫情中的特殊群体,如《脱贫户在疫情一线报党恩》(2月8日4版);把视角投向滞留在蒙自的武汉人,1月29日1版《湖北高校教师滞留蒙自:感受到家的温暖》文中写到从疫区来的戴先生一家担心携带病毒传播的自觉,也写到蒙自对待滞留人员的认真规范和温暖举措。如此处理,不但避免了本地恐慌、污名化舆论的出现,也从侧面呈现出防控工作的卓有成效;3月6日头版头条《红河州志愿者用爱心点亮“逆行者”家属“微心愿”》把关爱送给逆行者家属,富有温情。
(四)新闻报道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增强了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力
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暖新闻显得尤为必要。除前述提到的诸多新闻,还有许多新闻也展现出浓浓暖意。如《红河州第三例治愈患者:我感受到被爱包围》(2月22日4版)中对治愈患者的后续报道,文章呈现患者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主基调;《“专车”到“专列” 架起返岗复工“暖心桥”》(2月22日4版)中对复工工人新年新期盼的记录;《一场特殊的婚礼》(2月18日4版)中,报道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李莎由于驰援湖北取消了婚礼,一群有心的队友在百忙之中,克服困难就地取材,为李莎偷偷准备了塑料袋做的头纱、戒指,矿泉水瓶做的手捧花,通过视频和爱人李超完成了一个超越空间的特殊“婚礼”。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红河州妇联为“她”送上节日的关爱与温暖》(3月9日3版)报道了红河州妇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女性医护人员家属及社区贫困家庭送温暖。这些感动人心、鼓舞斗志的报道,充分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引导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为抗击疫情的人们提供了信心和力量。
(五)突出红河视角,讲述红河故事,凸出了新闻报道在本地的服务力
红河虽地处滇南大地,但是疫情面前,并没有置身事外。红河医务人员逆行出征,他们筑起战“疫”红河铁墙。在一边严防死守疫情在红河扩散的同时,全州各社会组织、企业,特别是刚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动员起来,份份爱心,涓流成河,源源不断涌向同一个方向:湖北。新闻记者具有本土意识,用红河视角,讲述红河故事,彰显红河力量。2月1日2版《“土味”宣传接地气 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中,报道了红河州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大力宣传,想方设法用最简单、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党和国家的防疫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到广大群众,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2月5日1版《金平边境一个直过民族村的战“疫”故事》中,报道了地处中越边境线上的金平县者米乡,这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拉祜族村寨的独特战“役”故事:加强卫生清扫、新媒介宣传抗击疫情、移风易俗;2月8日3版《元阳:一个乡村医生马背上的战“疫”故事》中,带着一匹马、一个药箱,乡村医生李玉忠每天都骑着马走村串寨,给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测体温,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2月14日2版《红河:移风易俗同战“疫”》中,报道了在共同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道路上,红河边疆人民移风易俗的时代新风:丧事不摆宴、婚礼推迟办、邻里守望相助。还有的报道在抗疫中这样书写边疆民族团结:河口莲花滩乡坡头村93户村民的22吨香蕉、城郊村103户村民的25吨佛手瓜、桥头乡村民的18吨沃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一辆辆满载瓜果的货车陆续从云南河口驶向湖北。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满载着深情厚谊的水果、蔬菜全部出自淳朴的边疆民族群众(2月17日4版《河口边民用朴实行动助疫区共克时艰》);3月2日4版《红河县以本土特色文艺掀起艺术战“疫”热潮》中,报道了红河县文艺工作者围绕抗疫主题开展文艺创作,以文学、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用本土特色文艺作品传播正能量。
三 对《红河日报》新冠肺炎报道的反思
或许由于紧张、突发的采写工作节奏,《红河日报》疫情报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低级红”“高级黑”思维仍然存在于报端
2月2日4版《开远大庄乡劝停25家喜宴》一文的配图中,大庄乡党员干部口罩挂在颈部,佩戴不规范。这样的内容属于举例不当,论证就背离了宣传党员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初衷,成了“高级黑”。容易导致这样的传播效果:一是不利于传播防疫知识;二是容易引发对政府形象、公务人员形象的负面解读。3月11日3版《白衣逆行 抗疫有我》中称“云南个旧、湖北嘉鱼”为“战疫CP”不太合适。“CP”为网络语言,本意是指有恋爱关系的同人配对,主要运用于二次元同人圈,用在突发公共卫生报道中有过度娱乐化倾向,在党报媒体报道中使用更不妥当。如此“傻白甜式的耍宝卖萌”,反映出记者活跃有余而新闻媒介专业性不足。让人看不出是一个地方主流党报记者所应该有的专业素养,而更像娱乐机构的营销账号。反噬了地方主流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了“高级黑”。用力过猛般的“低级红”现象,如1月31日3版《共同战“疫”中有群“最美逆行者”》中报道“护士田径已怀孕9个多月,预产期是2月3日,原本请好1月27日休产假。可是疫情就是命令,她主动放弃产假,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毅然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为人民健康筑牢安全防线。”容易造成这样的价值导向:难道只有让女性做出超常规的牺牲,甚至身体伤害,才符合“女性美”的定义?正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所言:抗疫“低级红”多源于不懂新闻却急于表现存在。新闻宣传眼中要有人,而不是光顾着“自我感动”,走向那种“只要事迹没有人”的功利主义。
(二)《红河日报》作为媒体融合转型中的地方党报主流媒体,服务意识和用户思维还有待提升
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红河日报》的服务信息主要体现在“防控知识”“辟谣”等栏目中,通过传播科学权威信息、阻断谣言传播,提升受众科学防控的素养。此外,通过《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家长告知书》的方式(3月20日三版),积极促进搭建学校、当地教体局与家长沟通的平台。4月以来,疫情报道下半场转为提供复工复产、开学信息、政策指引信息、通报表扬抗击疫情中的优秀个人和集体为主。事实上,当前媒体服务是媒体融合转型的必由路径,存在多种媒体服务模式:知识服务模式,如知识付费;公共服务模式,如“新闻+生活”服务,居民线上缴纳水电费等;媒体与企业合作模式,帮助企业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政府服务模式等。[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产销脱节、企业用工难、无接触需求上升等社会影响,作为地方主流党报的媒体融合创新策略要借力这些不断激生的“用户需求”,更好地从居民生活服务、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借机突破报业的经营困境。如国内一些地方党报通过旗下新媒体矩阵,帮助居民预约购买口罩,打通滞销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企业打通线上招工渠道等。
(三)没有深度挖掘地方抗疫的事迹,深度报道、时评较少,新闻策划发力不足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红河日报》新闻主要还是根据时间线来进行信息传播,在疫情不同的时期关注不同的重点内容。如实时疫情、防控措施、开学复工、英雄归来等。多以消息为主,缺乏新闻策划之下的优质内容产品,如深度报道和评论。疫情中信息快速繁殖,低信度、表层化的信息充斥互联网各方,更有助于传统媒体及其专业媒体人的优质内容生产。因此,应当发挥党报的人才优势和媒体优势,加强新闻策划,生产有深度的优质内容。如可从话题、人物展开,剖析热点话题和抗疫人物;也可从事件、人物展开,以全景式书写的方式,报道某一群体的心路历程和情况变化。同时,评论是报纸呈现深度内容、引人思考的利器,不应弃而不用。在突发事件中呈现深度和力量,能够提高地方党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四 结语
总的来看,2020年《红河日报》的疫情新闻报道中,以“战疫”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地方党报在抗击疫情中的红河力量,为红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新闻媒体应有的引导力、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凝聚力、塑造力、服务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红河新闻宣传工作者也是不畏艰险的“逆行者”。春节假日期间,大批党员干部和记者编辑主动放弃休假,加入抗击疫情报道工作。他们把个人安危、家庭困难置之度外,夜以继日、兢兢业业、精编细核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记者们积极践行“四力”,用笔和镜头记录历史、抚慰人心,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和建设性。
回看此次突发的、不确定的疫情中的新闻报道,让人想起美国报人普利策的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同时,也要记得沃尔特·李普曼的忠告:由于地理空间、人物在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差异,以及受众对事件的想象与情感的影响,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有时并不一样。[4]这个观点的产生虽是在一个世纪前的美国报纸时代,但对于当下的信源多元、新旧舆论场话语争锋不断的新媒体时代来说,也具有一定解释力。
当下,建设性新闻报道已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形成了一种建设性新闻的概念、范式和实践理念。在“积极性”“参与性”的层面上,中国的正面报道、暖新闻、典型人物报道与全球建设性新闻的报道并行不悖。更为重要的是,建设性是党报必须遵循的新闻理念,边疆地方党报也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发挥好党报的权威信息传递、正能量宣传、为人民服务、为地方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