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扶贫视角的彝家新寨彝绣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01-19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彝族刺绣手工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州 350117)

一 旅游扶贫概述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下的一种方式,即通过旅游文化产业来帮助贫困地区尽早脱贫,利用旅游文化产业走上致富道路。旅游扶贫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山区、农村地区,针对的主要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就是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帮助当地人们实现就业、提高人们收入。在彝家新寨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除了当地的风景资源外,彝绣作为中华传统刺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内容,发展彝绣产业,并将彝绣产品和当地特色文化结合起来,研发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彝族风情的旅游产品,可实现彝族地区旅游扶贫的目标,同时也是对彝绣这一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

二 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彝绣产业的地位和特点

(一)彝家新寨中彝绣产业的地位

第一,以彝族服饰为代表的彝族手工刺绣,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彝绣产业则是推动彝家新寨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当地彝绣于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力发展彝绣产业,不仅是对彝族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通过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彝家新寨的发展建设。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彝绣产业发展中来,可以将彝族手工刺绣培育成为促进彝家新寨发展的新产业、特色产业,通过和一系列旅游文化产品的结合可增加彝民收入,加快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让当地人脱贫致富。

第二,彝绣也是旅游文化资源扶贫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彝家新寨精准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同发展彝族文化、促进彝家新寨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相结合,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配套完善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发展,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方式之一,本身具有成本小、持续扶贫效果好的特点。在县域发展旅游产业中,也推进了彝家新寨发展,呈现出多产业、多业态和新格局发展态势。而彝族手工刺绣,即彝绣作为旅游文化产品中的代表,有着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通过对彝绣的大力扶持,让彝绣产品进入旅游集散区,进入销售市场不但可促进彝绣的发展,而且也为旅游扶贫增添了文化色彩,使旅游和文化高度结合起来。

第三,做好彝绣方面的技术培训和交流,可帮助四川峨边县将近2万名彝家农村妇女实现就业,通过手工刺绣而摆脱贫困,实现在家就业、就地就近就业的可能。[1]从2015年以来,以彝绣产品为主,成立了多个文化传习基地和培训工作室,当地妇女可在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实践,推动了当地彝族农村妇女在家就业的实现,使彝绣成为妇女就业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可以说,发展彝绣产业工作,引导广大彝族农村妇女培养了兴趣爱好,也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经济自主。很多彝族妇女通过参加刺绣行业甚至带动了当地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生活氛围的营造。

(二)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彝绣产业发展的特点

第一,作为彝族地区的手工刺绣,彝族服饰元素,通过锁绣、挑花、贴绣等技术,在衣物挎包上绣出了各种生动的具有彝族特色的图案。彝族历史文化悠久,本身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几年来更是通过小凉山彝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为彝族歌舞、美食以及手工刺绣等文化产品走出彝乡、走向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第二,彝绣产业基础扎实。在长期的发展中,彝族手工刺绣常见于服装、头饰、鞋帮以及其他手工艺品上,具有观赏性、实用性和收藏性等价值。这些年来通过对彝绣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在彝族地区多地有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多地手工刺绣培训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一批能够专业专门从事手工刺绣、加工和销售的人员,使手工刺绣能够走出彝乡、走进旅游市场,甚至走到网上市场,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第三,彝绣产品已经有了较好的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因为这几年来随着彝绣产品走向市场,尤其是与旅游产业结合以后,使得手工刺绣产品也得到了更多“面世”的机会,让更多人关注到彝绣及其工艺。另外,通过多次在文化节中的展示,使彝族手工刺绣技艺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彝绣产品能够被更多人关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扩大了彝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彝绣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这是因为本身彝族手工刺绣工艺技法精湛,以其精美的图案、高超的技法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受到了旅游市场的青睐,成为游客购买纪念品的重点对象之一。如果能够科学引导彝族妇女参与手工刺绣行业,可以提高手工刺绣行业的效益,为妇女实现经济独立,同时又能扩大市场,将手工艺品推广出去。

三 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中彝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程度有待提高

彝绣产品采用手工制作,人工成本较高且很难批量化生产,品种类型也不多,图案相对简单且形式单一,想要打开市场就必须要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并严格按照材料采购、质检、加工、销售模式进行生产。但是现阶段彝绣产品主要用在彝族妇女的服饰、手提包等产品上,使用人群范围小,加上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高、人性化设计缺乏,甚至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品牌意识不强,导致当前彝绣产品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消费群体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群,且以妇女为主,加上彝绣产品生产加工的周期较长,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优势不足,很难使彝绣产品在市场上推广普及。

(二)规模化效益不佳

当前彝绣生产加工的规模并不大,且生产加工分散,这与当地地理环境有关,绣娘们分散在偏远山区,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自然很难达成统一集中化生产。虽然当地也成立了不少手工刺绣工作室,还有创办了彝绣企业,但是在规模上、数量上还是很少。因为作为手工产品,绣娘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参与到彝绣产品制作中,而且还会受到季节、农忙和各自家庭情况的影响,中途放弃或者停止彝绣产品制作或加工的可能性较大。

(三)扶贫带动能力不强

关于彝绣产品的生产加工,工序相当复杂,所以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期内立即获利。目前对于彝绣的招商引资、对于彝绣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生产原料以及后期销售渠道匮缺,甚至难以保证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产品可以快速销售出去。从当前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彝绣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面向人群多为彝族妇女多。加上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彝绣产业集中在公路沿线和人口集中的乡镇上,偏远山区有好的产品也无法顺利销售出去,最终放弃加入彝绣行业而选择外出打工,这样就无法体现彝绣的扶贫带动作用。

(四)专业人才缺乏

任何一个产业想要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彝绣行业也是如此。目前参与彝绣产品制作的主要是当地的绣娘,但是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大多绣娘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彝绣产品的制作还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和加工上,甚至连图案也都是单一的几种形式。因为她们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也不了解外面的销售市场,更不懂创新的重要性,所以在制作中很难生产出富有新意又不失本地特色的产品。虽然这几年当地政府已经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建设,但是现在的局面是,懂市场的不懂专业生产,懂制作生产的又不懂市场销售。同时既有彝绣理论知识,又会手工刺绣又会经营和销售的人才非常少,导致彝绣资源整合不够,急需要培养创新性的既懂理论也会实践的专业人才。

四 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彝绣产业发展思路

(一)旅游扶贫下发展彝家新寨彝绣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从四川峨边县技艺培训上看,在当地政府的积极组织和领导下,发展彝家新寨彝绣产业已经有了政策上的支持,组织彝族妇女参加刺绣培训班,通过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使绣娘们的刺绣技艺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彝族妇女在家灵活就业,并依据综合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的政策,创建彝绣文化培训基地10余个,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20余个;组建刺绣工作室20个,届时将吸纳2万多名彝族妇女参加。其产值和利润实现翻番,将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1000万元。目前还建立了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组建了刺绣合作社。[3]当地政府还根据山区交通不便的实际送技艺培训下乡,解决培训远和培训难的问题。

从产业发展模式来看,采取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彝族妇女相结合的模式来发展彝绣产业。据相关部门统计,某县绣娘已达10000余名,部分妇女在县城和乡镇市场上开设了多个手工刺绣专卖店,每一家年均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截止2015年全县刺绣产业产值约达1000万元,不仅实现了居家就业,还成为了精准扶贫和彝家新寨建设的特色行业。[4]

从产品研发和产品营销来看,当地还同文化旅游结合挖掘彝族文化研究具有民族特色的彝绣产品,借助专业化公司的设计力量在彝绣产品中融入了民族元素,实现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同时还同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艺术节、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等进行合作使彝绣产品得以展示。目前彝绣已成为彝家新寨建设特色产业,将其培育成为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已有坚实的基础,继续创建彝绣产业基地、结合旅游文化资源可推动彝绣产业商品化发展,通过专业团队的研发促进彝绣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营销方式的创新可实现彝绣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如四川峨边县通过景区旅游进行宣传和销售,加强同商场的合作使更多彝绣产品进入市场,并借助互联网扶持网店、专卖店的创办,大力扶持新兴销售主体使彝绣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得以打开。

(二)旅游扶贫下促进彝绣产业发展的关键工作

想要促进彝绣产业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制度和机构建设。明确发展彝绣产业的宗旨,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提高当地人们对于彝绣的关注。同时,通过机构的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工作中的协调配合,做好信息交流工作。要求同稽查考核机制的完善,使各成员单位能够及时上报彝绣产业任务完成情况,对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重点整改,并在供应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第二,加强绣娘的培养。针对当前该地区光有理论而实践不足的情况,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绣娘开展集中培训,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刺绣比赛等活动培养带头人、彝绣传承人等。另外,可通过开设彝绣专业课程来培养本地设计人员,并安排相关人员到省外进行学习交流,参加会展,从而提高绣娘整体队伍水平。第三,致力于研发特色产品。深度挖掘彝族文化中同服饰、刺绣有关的元素和资源,整理研究有代表性的彝绣特色产品,将彝家新寨特色文化和彝绣产品结合起来,研发出一系列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要注意彝绣产品和市场结合起来,以企业和科研机构带头做好项目研究工作。第四,不断扩大彝绣产品市场及其知名度。如要做好产业的招商投资工作,做好本地和省外市场的考察,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和产品展销会等,组织企业、绣娘等参加会展、比赛等。与此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销售模式,鼓励创业者创业并组织好相关培训工作,给予这些企业和创业者以一定政策上的优惠,并扩大彝绣产品及其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旅游集散地和名胜风景区增设含有彝绣元素的标志、宣传画等,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加入彝绣有关的元素。又可同当地媒体合作宣传彝绣产业的发展情况、优势、产品特色等。

五 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中彝绣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成立行业协会,加强彝绣资源的整合

针对当前彝绣资源整合力度不高、资源分散、生产加工分散、与其他产业结合程度不高的问题,有必要成立行业协会。其协会的作用除了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外,还可以对行业大户进行扶持指导,发挥其带头作用,使彝绣产业和其他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如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旅游产业成熟的乡镇或者公路沿线、旅游集散中心等地方成立专业统一经营管理的彝绣产品销售点,将彝绣资源开发同旅游资源开发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发挥政府及行业的力量,将手工刺绣资源整合到一起扶持培育一批专业的合作社或产业基地等,可将协会、专业组织合作社以及政府机构、培训生产基地以及农户个体结合起来,建立联合机制,以促进手工刺绣行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落实扶持政策,支持彝绣企业的发展

彝绣企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及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所以落实好行业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对带头企业生产研发奖励和销售扶持,组建专门研发机构,普及知识产权,使相关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可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障,继而形成品牌、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彝绣的影响力。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和当地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结合起来,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扶持企业和个体,联系当地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注册彝绣商品可发挥品牌效益,使相关企业率先占领市场,并将彝绣产品销售到海内外。同时也要支持彝绣个体创业者、民间工作室以及高校实践基地和彝绣企业互相合作,推动彝绣产业化、特色化经营发展,打造彝绣精品文化。

(三)促进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彝绣产业振兴

第一,将彝绣产业和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将彝绣产品放在文化展览、手工刺绣国际展览活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活动中展示,从而扩大彝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一些国际的、中外合办的展览会还有利于将中华传统刺绣文化传播到海内外。第二,将彝绣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在旅游扶贫政策引导下,在彝家新寨中通过对各种彝绣产品的展示、生产加工技艺参与体验以及产品销售等,促进彝族文化资源之间的整合,两种资源的整合能带动当地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如在旅游集散区、旅游风景区设立专门彝绣销售专区,或者当地导游可以适当穿戴含有彝绣元素的服饰,简单介绍一下彝绣文化,带领参观和彝绣生产制作有关的展览厅,设立文化窗口等都能使外界更好地了解彝绣及彝族特色文化。第三,将彝绣产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彝家新寨目前最常规和常见的经济模式和产业依旧以农业为主,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也开始和其他产业相联系,如果能将彝族当地农业和彝绣产业相融合,在农产品加工生产、包装以及销售展示等环节中加入彝绣文化元素,打造彝绣品牌,可以使彝绣文化和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中共生共长共赢。同时将各种农业产品销售平台、展销平台等和彝绣产品销售平台结合起来,组织彝绣文化的宣传活动,使农产品销售和彝绣文化的参与体验结合起来,改变当地对传统产品销售的思想。

(四)注重内外结合,做好对彝绣产品的研发

对内指的是在彝家新寨中,要充分挖掘当地彝族文化资源,挖掘彝族文化特色内涵,将彝绣资源整合起来,培养一批既了解彝族文化、彝绣理论知识,又热爱手工刺绣、懂刺绣的优秀文化人才。这些人员不仅会亲自参与到彝绣文化行业,而且还会成为宣传彝绣技艺及其文化的主力军,带头组织有关彝绣活动,带头组织青年人学习彝绣文化,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让更多人能了解本地彝绣文化。同时同当地手工刺绣行业协会、专业工作室、研发小组等结合起来,在手工产品中加入彝绣文化元素,如图案、工艺技法等,并进行不断创新发展,扩大彝绣产品的市场。对外指的是要做好和本地旅游扶贫单位联系,了解扶贫的重要对象和工作主旨,对外部和彝绣有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对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和创新。同时可以和高校结合起来,建立彝绣基地,利用人才优势打造高校特色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为彝绣产品更好、更多元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此外,对口扶贫单位对彝家新寨中产业的扶持,以此发展彝绣产品,创新其内容,加入更多新元素,丰富彝绣文化内涵,加大研发力度,最终能够为彝绣产业的发展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五)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质量的彝绣产业骨干队伍

第一,想要促进彝绣产业的发展,并使其成为彝家新寨中旅游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彝绣产业发展能够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做出贡献,就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专业的彝绣产业骨干人员。因此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综合考虑本地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人才、经济等方面的基础上制定整体彝绣技能培训培养计划,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能培训,并结合相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在培训中,还可以与彝绣有关的技能竟赛、展会等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彝绣产品制作者和设计者。第二,打造集政府机构、行业企业、院校及个人相结合的多方联动的培训机制,政府的作用是从宏观的角度制定彝家新寨整体发展规划,并将旅游扶贫纳入到整体规划中,将彝绣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到旅游扶贫计划中,做好人才培养系统和体系的建设,对行业带头人进行资金上的扶持和政策上的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则应采取本地化的培训和专家上门指导、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而行业、企业和院校的作用则是,发挥整体培训资源优势,发挥专业培训机构优势,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彝绣培训活动,从而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彝绣产业骨干人员。

六 结语

综观所述,文章对彝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指出彝绣产业是彝家新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旅游扶贫中的重要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彝绣产业不仅可以实现旅游扶贫的目标,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且还能实现当地民众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彝绣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针对目前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当地政府及行业和企业需要做的是,将彝绣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产业融合态势,发挥好政府和行业的作用,通过多途径将彝绣产业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猜你喜欢

彝族刺绣手工
做手工
彝族海菜腔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清新唯美的刺绣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