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2020-01-18朱永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2期
关键词:跳绳体育课师生关系

朱永波

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充分的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我在实施新课程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一、 创设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在专断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体育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了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没有自觉自由的权利,没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独立思考的剥夺必须导致主体性的丧失,自觉活动的抑制必然导致能动性的消蚀,自由选择的取消必然导致责任感的淡漠。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民主和谐、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授人以鱼” ;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

如:低年级跳绳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其教学步骤为(1)质疑:你会几种方法跳绳?首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寻法:跳得快,跳得多的同学与不会跳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差异之处,掌握正确的跳绳动作。(3)引导:手摇绳和脚的跳起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感悟跳的频率和摇绳的快慢相互配合的重要性。(4)验证:让跳得好的学生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分组和个人练达到人人参与。(5)反馈:让学生学着总结。归纳跳绳动作的知识点,重难点及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大胆创新,鼓励实践体验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之力。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教,学生被动学,教师主宰课堂的一切,学生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记忆显现性思维。如今,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暗淡无光,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体育活动内容,特别是新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一年级“钓鱼”游戏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特定环境,将界线内规定区域比作池塘,界线外场地比作“岸”。然后提出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会失去活力,会失去生命”等答案,通过这种不直接显露目的,而是师生共同创设优美情境的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意识,又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激发。又如跳绳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般跳绳技巧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除了这种方法,你们还能有更多的方法来跳绳吗?”于是正、反跳,交叉跳、双跳。。。。。。各种方法层出不穷,用绳来做游戏,学生通过尝试,创编出许多游戏方法,用绳来做各种跳跃,摆各种图形、数字,做成绳结比谁抛得高,抛得远等游戏。学生不再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背后的机械模仿者,创造能力更是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所以体育课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差异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教学中我们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要把这种差异当成一种财富,有针对性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运动,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否则,学生就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或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时,部分学生总是会出现不同程度难以掌握的情况,难免这些学生会情绪低落,这时我们就应当正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运用激励的策略,让学生不断向目标靠拢,从而看到希望,不断产生信心。如七年级排球的垫球教学,初步学时,很难一下子完全掌握垫球的基本要领,捡球的时间多于练习的时间,再加上球东滚西跑,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针对这部分学生制定一个目标,进行定量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数出自己连续击球的次数,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在数“数”的过程中,學生会发现自己每一次的进步,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练习结束时,通过学生自报练习成绩,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表扬优秀生,鼓励落后生积极进取。

体育课同其它学科一样,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影响一堂体育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体育教学应遵循“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等角质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跳绳体育课师生关系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跳绳的起源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NO.10 跳绳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