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020-01-18李敏
李敏
内容提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要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自主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关键词:自主探究 提高学习兴趣 乐学 会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要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自主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一、自主探究,乐在其中
要促使学生“乐学”,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就要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自尊心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培养兴趣,激励进取。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以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培养情趣。《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知识,数学学习大多是枯燥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如在“线段的条数与规律探究”的教学中,我们可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入课题。
(2)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主动探索,培养乐趣。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数学知识,发展能力。学生是教学质量效果的体现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知识的发展过程,还要与学生探究保持同步,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矛盾不断发生、发展、解决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原有的知识水平向更高更新知识水平转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学生认知的转折点上、新旧知识矛盾激化之处立障设疑,就能激发学生探究興趣,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乐趣。
(3)让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志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愿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获得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从而培养志趣。
二、自主探究,逐步会学
21世纪科学的飞速发展引起知识的不断更新,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在课堂外自学获得,学会学习将成为人类除了生理需要外的基本需要之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的最终目的,使学生成为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成为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根据知识的特点不断设置思维障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性探究,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主动跳起来摘果子,在探究中进行“再创造”,多方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探究能力,领悟探究策略,达到知数学和做数学的统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抓住数学本质特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探究。问题解决性探究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有计划的开发供学生探究的习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引导学生在参与中自己发现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迁移去探究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不断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让学生学会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缺少的。
(3)在自我构建中,让学生学会创造。要在课堂上落实“两全两动”的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必须是创造性的劳动,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条件,使学生能经常自己“发现”新知识,自己解决新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学会学习,提高创新意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在知识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教育战线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在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自己需要营养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去探究知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