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地区不同民族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分析

2020-01-18马云霞张祥月康晓静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红色素鼻部维吾尔族

丁 媛,向 芳,马云霞,张祥月,康晓静

痤疮是青少年中最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主要累及表皮和毛囊皮脂腺单位,好发于面部、胸背部。本病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增高、皮肤敏感性增强、胰岛素抵抗、高脂、高碳水化合物及刺激性食物、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也是痤疮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1],是否在不同民族中存在差异少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维吾尔族痤疮患者及汉族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分析,进一步揭示两者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更好的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 年l—12 月激光美容门诊就诊者160 例,均为Ⅱ度寻常痤疮患者,其中维吾尔族痤疮患者80 例,男32 例,女48 例;汉族痤疮患者80 例,男35 例,女45 例,年龄16 ~32 岁,平均年龄(24.56±4.6)岁。维吾尔族痤疮组和汉族痤疮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向受试者告知测试内容和目的,并征得其同意。

1.1.1 入选标准 ①Ⅱ度寻常痤疮患者;②尚未接受治疗;③无影响皮肤生理测试指标的系统性疾病。

1.1.2 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痤疮患者测试部位并发有其他皮肤疾病;③测试当天使用护肤品或者化妆品者;④近1个月内均未采取任何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近期未服用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及其他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药物;⑤1个月内做过面部美容护肤治疗者;⑥无内脏及免疫系统疾病病史。

1.2 方法

1.2.1 仪器 使用Tewamete 检测经皮水分丢失量(TEWL),面部含水量;Sebumeter 检测皮脂量;Mexameter 检测皮肤红色素值;Cutometer 检测皮肤弹性, 以上仪器均为德国CK 公司生产。

1.2.2 面部生理指标测定 用温水清洁受试者的前额、鼻部和面颊部后, 在每个部位每个指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测量条件:测量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40%~60%,无风、无阳光直射。受检测者清洁面部后进入测试环境,休息20 min后安静待测。测量时受检测者取坐位,测量仪器垂直接触测量皮肤表面,停留适当时间,读取数值并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民族痤疮患者不同部位及不同生理指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民族性别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

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面部角质层含水量在额部、鼻部、面颊部与汉族相比均低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TEWL

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面部TEWL 在额部、鼻部、面颊部与汉族相比均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两组患者皮肤油脂含量

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面部皮肤油脂含量在额部、鼻部与汉族相比均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面部皮肤油脂含量在面颊部与汉族相比高于汉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面部角质层含水量、TEWL和皮肤油脂含量比较 (n=80,¯x ±s)

2.4 两组患者皮肤红色素值

维吾尔族和汉族痤疮患者前额部、鼻部的皮肤红色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颊部红色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皮肤红色素指数比较 (n=80,±s)

表2 两组患者皮肤红色素指数比较 (n=80,±s)

皮肤红色素指数(%) 维吾尔族 汉族 t值 P值额部 17.89±4.34 16.23±5.74 2.06 >0.05鼻部 26.23±6.87 25.67±5.23 0.58 >0.05面颊部 26.44±5.85 24.56±5.74 2.05 <0.05

2.5 两组患者皮肤弹性

维吾尔族和汉族痤疮患者前额、眼角和面颊部的皮肤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皮肤弹性值比较 (n=80,±s)

表3 两组患者皮肤弹性值比较 (n=80,±s)

皮肤弹性值(%) 维吾尔族 汉族 t值 P值额部 72.25±14.57 73.56±13.56 0.59 >0.05眼角 80.43±12.67 78.34±14.89 0.95 >0.05面颊部 74.76±13.57 75.67±11.27 0.46 >0.05

3 讨论

表皮屏障中的角质层起到水的稳态控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识别和中和微生物,阻止活性氧的形成,抵御紫外线辐射,并有助于应对外部过敏原[2]。当角质层不能控制TEWL,酶促系统失去作用,最终失去对渗透性的控制,表皮屏障受损出现干燥,红斑和脱屑。研究表明,在痤疮患者中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中丝聚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进一步揭示了屏障功能有受损。丝聚蛋白是一种在表皮分化、保持角质层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中具有关键功能的蛋白质。在颗粒层分化过程中,丝聚蛋白最终经过降解形成天然保湿因子,痤疮丙酸杆菌的存在增加了细胞培养基中角质形成细胞中丝聚蛋白的表达,但目前尚不清楚丝聚蛋白的增加是否是毛囊角化过度发展的主要原因[3]。

研究表明,痤疮患者皮脂中角鲨烯分泌增多,游离脂肪酸减少。皮脂的增加稀释了亚油酸的浓度,导致了其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了粉刺的产生,这些物质会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漏斗内角化过度[4]。Pappas 等[5]研究比较了不同季节痤疮患者和正常人群面部神经酰胺水平,发现痤疮患者神经酰胺水平降低,尤其是在冬季更加明显,且发现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细胞膜上脂质的减少,角质层中水分含量的增加及水化程度的降低和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以上研究均证明了皮肤屏障功能的受损参与了痤疮的发病。在笔者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对40 例痤疮患者以及40 例健康志愿者面部生理指标的测定,也证明了此观点[6]。

本研究发现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面部角质层含水量在额部、鼻部、面颊部低于汉族痤疮患者,TEWL高于汉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面部皮肤油脂含量在额部、鼻部与汉族相比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维吾尔族痤疮患者的屏障功能和汉族不同,和既往研究结果相同。一项研究比较了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和北亚人的皮肤皮脂组成,分别检测额部的皮肤表面水分含量以及TEWL,比较不同种族的皮肤屏障功能状态,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种族人群皮脂成分的差别,结果发现皮肤水分含量绝对值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非裔美国人>北亚人>高加索人。TEWL 测量表明,非裔美国人和高加索人差异显著(P<0.05),且趋势与水分含量相反,这表明低TEWL的非裔美国人有更坚实的屏障功能[7]。非裔美国妇女的脂质总量比北亚或高加索妇女高,在分析三种脂类(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和蜡脂),蜡脂在高加索人及非裔美国人中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蜡脂的6 种具体成分在高加索人及非裔美国人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这些结果证实了皮脂腺脂质代谢在各种族间存在显著差异,并确定了种族差异也导致了皮肤屏障功能的不同。新疆维吾尔族人种属于黄白人种,由于绝大部分血缘来自蒙古人种,文献报道其高加索人种血缘占31%~52%,所以,这种差异性也同样在笔者研究痤疮患者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在本研究中发现维吾尔族痤疮患者和汉族痤疮患者皮肤红色素指数在额部、鼻部、面颊部上均有差异,维吾尔族红色素指数高于汉族,但仅在面部有统计学差异。考虑由于维吾尔族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下降导致维吾尔族痤疮患者同级别的情况下炎症较为明显,虽然在额部、鼻部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趋势显然。本研究还对维吾尔族痤疮患者和汉族痤疮患者皮肤弹性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没有统计学差异,考虑在不同民族的痤疮患者中皮肤光老化指标相比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El Darouti 等[8]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可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浓度的波动不仅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角化、增殖及皮脂合成,而且影响兜甲蛋白、内皮蛋白、丝蛋白酶原的表达。上述蛋白对参与皮肤屏障功能修复有重要的意义,提示饮食习惯的不同也可以影响面部皮肤屏障的差异。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区,维吾尔族是新疆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其宗教文化信仰的不同,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方面与汉族明显不同。维吾尔族居民膳食以牛羊肉为主,喜食各种奶制品,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较少。除了民族的差异性造成脂质的异常外,考虑不同民族饮食习惯的不同,可能也是造成不同民族痤疮皮肤屏障功能的不同。研究表明,引发粉刺的主要食物是乳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和高糖的碳水化合物。曾有报道指出每天喝两杯牛奶可以加重痤疮,当然也有不同的研究在吃低血糖负荷饮食的人群和不吃精制糖、谷物、牛奶和乳制品的人群中,痤疮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性[9]。虽然关于饮食和痤疮的研究有很多,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乳制品摄入量与痤疮之间的联系不如高血糖饮食与痤疮之间的联系肯定,但在提供任何饮食建议时,两者都值得考虑,尤其是针对维吾尔族痤疮患者。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慢性疾病,经常需要长期治疗,但很少有患者能坚持使用痤疮药物,而且许多系统用药及局部用药可以诱导皮肤刺激,最终加重渗透屏障的损伤。Isoda 等[10]发现使用了辅助皮肤屏障修复治疗的特定乳液和洗涤剂等产品,进行了为期4周的临床试验,试验后痤疮明显减轻,皮肤干性改善,角质层内源性神经酰胺水平明显升高,非羟基酰基鞘氨醇型神经酰胺链明显延长,屏障修护的治疗对于治疗青春期痤疮是安全有效的。基于上述研究,针对屏障受损更为严重的维吾尔族痤疮患者需要更加针对屏障功能的修复。

本研究发现在不同民族的痤疮患者中皮肤生理指标是不同的,一方面再次证实了不同民族中屏障功能存在种族差异,这种差异也可能和饮食习惯不同有关;一方面也提示可能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维吾尔族患者痤疮的症状以及发病率。笔者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去探讨不同民族痤疮的发病率以及分析可能的暴露因素,从而指导临床个体化的治疗及预防。

猜你喜欢

红色素鼻部维吾尔族
青藏高原甜菜红色素制备工艺优化及不同条件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一株产红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色素性质研究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产红色素真菌Monascus sanguineus的液态发酵条件研究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