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课堂评价言语疑问句语法与语用实证分析
2020-01-18陆昌萍
陆昌萍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一、疑问句研究现状
评价言语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表现,实施评价的“言语行为”[1]。“是对学生学习行为有效性、合规性的评定。”[2]疑问句作为一种师生交流的语言形式,老师用疑问句对学习情况提出疑问等,具有评价意义,因而,疑问句也是评价言语的一种实现手段。
“汉语疑问句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句子类型研究中的热门话题。”[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疑问句本体研究的内容、理论、方法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入。”[4]形成了三次“冲击波”并在近年有了新进展,[5]5-7可谓方兴未艾。但从语法、语义、语用的视角探讨疑问句,尤其是有关疑问句评价功能的研究,学界鲜有涉及。语料使用上,论者既有取之于语料库,也有取之于某种甚至某部著作,乃至电视节目录音转写而形成的语料。但鲜有直接源自有计划获取的某种实际对话的第一手语料。
笔者近年来组织研究生利用实习听课的机会,对某高校国际教育学院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随机录音,并将这些录音转写成文字记录(以下简称“课堂实录”)。本文以此为语料,试图对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以下简称“评价言语”)中疑问句形式进行语法、语义及语用的分析。
二、疑问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课堂实录的疑问句评价言语有88例。其中,特指问16例,正反问27例,是非问39例,选择问2例,回声问4例。前三类疑问句占全部疑问句的93.18%。这与这些疑问句的语言形式不无关系。如:选择问一般是复句结构,通常要给出两个不同选项让受众选其一,句子形式比较复杂,对非以汉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而言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即便用选择问句,也要尽量语言简练。
通过对课堂实录88例疑问句语料的语法和语义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呈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1.“为什么”“怎么”并非总能相互替代
课堂实录中16个特指问句出现了“哪(里)”“哪位”“那么”“为什么”“怎么”“怎么样”等疑问代词,其中“为什么”和“怎么”各有3例。
“为什么”通常是问原因,“怎么”也可以问原因,只是后者往往带有诧异的语气。一般认为,在问原因时,二者可以相互替代。
例1:今天怎么有这么多同学没来啊?
例2: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直不来上课呢?
2例中“怎么”和“为什么”都是问原因,相互替代后成为:
例1′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没来啊?
例2′怎么有的同学一直不来上课呢?
语法上,上述的替代并无不可,都能说得通。但是,从语感上讲,例1较之例1′更为顺畅。另外,由于“怎么”有诧异的意味,例2′的替代并不妥帖。因为,既然“有的同学一直不来上课”,老师对这一现象也该“见怪不怪”了,并不会“诧异”。可见,例2较之例2′更妥当。
由此可见,虽然在语法上,用于问原因的“为什么”“怎么”可以相互替代,但在语义上,这种替代未必合适。
2.作为附加句的“X不X”有其自身语法意义
正反问的重要标志就是一般都有“X不X”结构。有的作为句子成分存在,有的相对独立存在,成为所谓“附加问句”。课堂实录中,除“对不对”“可(以)不可以”外,“X不X”形式大多还是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
“对不对”作为附加问句,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对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进行征询,二是对老师的课堂评价言语进行征询。如:
例3:罗*说我把饭吃在食堂里,对不对?
例4:他们三个同学准备得很好,对不对?
作为附加问句的“对不对”与前置的被询问句能不能连在一起作为一个句子呢?
例3′:罗*说我把饭吃在食堂里对不对?
例4′:他们三个同学准备得很好对不对?
例3′、例4′“对不对”前面都是主谓结构,可以充当主语,“对不对”充当谓语。但是,在语义上,例3′可谓不知所云。“我把饭吃在食堂里”是一个病句,“对不对”询问的应该是这个句子(病句)本身的对错,例3′询问的则是“罗*说我把饭吃在食堂里”的对错,显然是说不通的。例4′询问的是“他们三个同学准备得很好”这句话妥当与否,但也比较别扭。可见,附加问句有其独特的语法意义,不能随意与前面的句子合二为一。
3.“吗”尾句的疑问焦点
课堂实录39个是非问句中,24个是句尾有“吗”的句子,占比61.54%。为方便起见,我们将之称为“‘吗’尾句”。
“吗”尾句的“焦点”构成亦即是非问句的疑问点的问题,学界有句中成分焦点说[6]、问句命题焦点说[7]和句中无焦点说[8](以下简称为“三说”)。“句中无焦点说”本质上仍然是“句中成分焦点说”,只是前者认为“焦点”由句外因素指明,后者认为句中成分即可呈现。且二者都是从语句形式角度进行的分析,而句中成分焦点说是语言内容视角的分析。所谓“三说”,其实并不存在矛盾,更没有冲突,倒是有互补作用。如:
例5:大家同意她的意见吗?
显然,老师在这里问的其他学生对“她的意见”“同意”与否,学生只要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即可。可见,该句的“焦点”在于谓语中心词“同意”。
例6:听懂了吗?
这是老师播放课文视频后对学生的询问。尽管学生会很自然地回答“听懂了/没听懂”,但老师关注的是学生“懂没懂”,学生也只要回答“懂了/没懂”即可。该句的焦点应该是作为补语的“懂了”。
例7:高贵是质量好吗?
老师问“高贵是什么意思”时,有学生回答“质量好。”老师针对这个答案提出例7的疑问。学生回答“是/不是”均可,但这个问题的关注点显然不是“是/不是”,而是整个命题本身,是“高贵是质量好”这个判断正确与否的问题。该句的焦点就是句子本身。
上面的例句至少表明:第一,“吗”尾句是存在疑问焦点的;第二,疑问焦点为句中成分时,可能是述语,也可能是其他句子成分;第三,“吗”尾句作为命题,也可能整体成为疑问焦点。
4.回声问不限于是非问
一般认为,回声问主要适用于是非问。但下例似乎不然:
例8:学生:不对。老师:不对?哪里不对?学生:都。老师:嗯,这个“都”不对。
例8中,老师若不单独重复学生的“不对”,而是直接问“哪里不对?”从交际的角度讲,也很自然、顺畅,并不唐突。那么,这是不是回声问?按照邵敬敏所阐述的回声问的三个形式特点,[5]173“哪里不对?”符合其中第一、第三两个特点,仅仅是不能纳入“你是问/说……吗?”这一结构框内。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也构成回声问。同时,作为特指问句,其句末是可以带语气词“呢”的。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回声问就不仅仅限于是非问句,其句末语气词也不仅仅限于“吗/么”了。在一定条件下,回声问也可以是特指问句,句末可以带语气词“呢”。至于“一定条件”,需要进一步讨论。
三、疑问句评价功能的实现
“无疑而问”是疑问句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类别。[9]它通常以设问、反问两种修辞方式呈现,多存于书面或艺术作品之中。作为修辞手段的设问和反问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受众兴趣、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等。
课堂实录的疑问句大多属于无疑而问。尽管老师们主观上未必基于修辞的考虑,但作为一种课堂评价言语行为,在客观上达到了修辞疑问句的效果。发问的老师对于答案已经“成案在胸”,至少是划定了答案的范围。在是非问、正反问的场合,老师心中的价值取向则直接是答案本身。
这些疑问句是如何实现其评价功能的呢?
首先,问是形式,评是目的,有疑或无疑均可有问。一般而言,语法疑问句是有疑而问,修辞疑问句是无疑而问。[10]然而,作为评价言语的疑问句,既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问。老师的发问并不在于寻求答案,而是借用疑问句的外壳,实现评价的目的。如例1,老师未必真的要弄清楚原因,也未必要学生回答,而是通过这个疑问句表达自己的态度是委婉地批评。
其次,相关方有一致认可的是非、正误的标准、规范,或者学生对老师知识性权威的认同。课堂评价言语疑问相关方是评价者(教师)、被评价者(特定学生)和评价言语受众(被评价者以外的学生)。只有三方对评价对象(被评价的特定行为或者特定答案)有一致认可的应遵循的规范、标准,才可能有对评价对象正确与否、对与不对有一致的认识,评价才可能被评价者、评价言语受众的认可,评价目的才可能达到。例1的评价作用显然基于老师、学生都认为“学生应该按时到教室上课,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到课的,应该请假说明原因”的共同认知。
再次,言外之力是实现评价的基本路径。人们的语言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思(字面意思)进行,也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语言形式之外的意思(言外之意)进行,语用学上被称之为“言外之力”。疑问句作为评价言语时,往往就是通过这种“言外之力”实现的。
例9:老师:第二个(题目)你觉得是对还是不对?
学生甲:对的。
老师:你们觉得呢?
学生(众):不对。
老师追问“你们觉得呢?”似乎是再次寻求学生的答案,但追问本身已经暗示“他答错了”,由此产生的“言外之力”使其他学生无论是否知道题目本身的对错,都会选择回答“不对”。
可见,作为评价言语的疑问句,可以是有疑而问,也可以是无疑而问,后者可能更多。疑问句本身只是一种评价形式,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疑问”所形成的言外之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