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忍辱思想的内涵价值
2020-01-18史雅兰牟永生
史雅兰 牟永生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忍辱是印度佛教早期就已推崇的重要修行法门,发展到大乘佛教时期,忍辱修持理论也逐渐完善,修行的要求亦逐渐增高,演化成为大乘菩萨所推崇的修行“六度”之一。佛祖曾言:六度万行,忍为第一。忍辱修持法门在佛教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初生时有两位奇僧为其赠名“惠能”,父亲去世后,与母亲相依为命。后在集市卖柴之时听闻客人诵读《金刚经》而开悟,又得一人赠与银钱远赴黄梅县东禅寺礼拜五祖弘忍大师。此后,惠能大兴禅宗,学术界一直将其视为禅宗的杰出代表、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其对忍辱法门亦颇为重视,在说法时多次提及“忍”“让”“敬”等,宣传佛教的忍辱思想;另外,惠能在其感悟佛法之时也以忍辱之道自制,尤其是其艰难得法及传法历程更可佐证。
一、为何忍辱
惠能提倡众生应该修持忍辱,其原因大多来自于印度佛教的基本教理。首先,佛教认为此世界是个苦乐相交的堪忍世界,众生生于其中不得不忍。其次,佛教坚信世间轮回、因果报应,不忍会带来无可估量的业报,忍辱是为了避免嗔恚带来的报应。最后,惠能也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吸取了经验。忍耐是一种美德,百忍成金。只有修持忍辱,才能积累功德,得到善报,进而免堕六道轮回。
1.堪忍世界
又名婆娑世界,《悲华经》中如此解释:云何名婆娑?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佛教认为,人们所生存的世界本来就是不圆满的,有苦有乐,是堪忍的世界,人生来不得不要遭受“八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这个世界苦乐交织,刺激众生通过忍辱修持,积累功德,触发智慧,证悟成佛。除此之外,忍辱修持属于二十难之一,是世间凡夫几乎做不到的难事,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践行别人所做不到的,不仅为自身忍,更要为众生所表率,指引众生于堪忍世间一起践行忍辱法门,这才是真正的大乘忍辱精神。只有这样,方能突破世人与佛的差距。
2.嗔报最大
佛教对忍辱的推崇根源于忍辱修行所对治的业是嗔恚,生气、怨怒便是嗔,此为三毒之一,是影响众生成佛的一种根本烦恼。从修行角度来说,嗔恚的危害最大,后果最不可估量。因为嗔恚引起仇恨,进而生起报复心,由此意识不端、行动失控,采取不当手段报复对方,造成亲朋反目、家庭破碎等危局,甚至报复社会,危害社会。而此恶业会造成来世的恶报,施辱者堕入“六道”之中,无法摆脱生死轮回。《大智度》有云:“诸烦恼中,嗔为最重,不善报中,嗔报最大,余结无此重罪”。嗔是修行者之大忌,世间诸情极易诱发嗔心,嗔心一生,忍辱的修持就遭到了破坏。因而惠能直言:“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1]76人际相处发生矛盾之时,不管是冤家还是亲友,应将此矛盾“空化”,不能够心生报复心,也不用将故去的事情耿耿于怀。只有度脱这样的嗔恨心,才能够爱人如己,积累功德。
3.百忍成金
忍辱的好处是数不胜数的,修持忍辱就是在积累无量功德。《佛教遗经》中有载:“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惠能在偈中更是直言忍辱的好处:“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1]71。忍让带来的是人际之间的和睦,恶言恶语恶行也会平息。惠能还认为,想要积累功德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忍辱,“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1]61。故而,《能禅师碑铭》中如是记载:惠能“乃教人以忍,曰:忍者无生无碍,无我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不难发现的是,忍辱的功德不仅在佛经中广有论述,在史书俗语中也随处可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方能完成复国之梦;韩信耐一时心气,忍受胯下之辱,才有来日的一代名将。古往今来,经过苦难洗礼、忍辱负重方成就大业的事迹数不胜数。俗语亦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换言之,忍辱是众生在处理纷争时效果极佳的一剂良药。
二、惠能忍辱的修持方法
在忍辱修持方法上,惠能依据人的迷悟程度进行了划分,小根之人“邪见障重,烦恼根深”[1]48。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日常生活的忍辱践行,要于仇怨侵害处能够忍耐,不生怨愤报复之情,进而心怀慈悲发愿救助施辱者;其次,于一切痛苦、一切不如意处能够忍受,不生轻生放弃之念,于顺利舒适之境不生骄矜沉溺之心,平和安守清净本心;最后,对于大根大利之人,外部的忍辱践行已经内化于己身,在此基础上,还要求个体自身能够坚持体悟正见,心明空无,知晓自性即是不二佛性。
1.忍耐仇怨侵害
《瑜伽论》中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忍辱的第一要求就是面对仇怨侵害时不生报复心。面对这种仇恨或者侵害,能够忍到没有忍得概念,忍到没有忍得感觉,受到的痛苦还是痛苦,可是个体自身已经不会因为痛苦而带来相应的痛苦感。面对施辱者,佛教强调修行之人要做到“怨亲平等”,无论是谁,一视同仁,不分亲疏,更深层次的要求则是生起慈悲心,怜悯施辱者的愚痴,发愿救助他摆脱愚痴。惠能在张行昌加害自己时,“舒颈就之”,并“恐徒众翻害”于他,劝说行昌“他日易形而来”[1]149,并为其讲解佛法,在行昌大悟后,为其更名志彻。可以说,惠能践行忍辱法门的侧重点在于“怀忍行慈”,这种修持不存在心理的委曲求全,而是一种极广大的慈悲包容,达到了超越痛苦而得自在解脱的另一种境界。
2.忍受痛苦与不如意
佛教语境中“辱”并不仅是汉语语义中的“侮辱”“耻辱”一义,也涵盖了“苦”这一意义。世间因缘和合而成的凡情中最难忍得就是“侮辱”,此辱若可忍,其他“苦”则皆可忍受。佛教之“苦”既包括了生老病死之人生不可避免之苦,也包括了欲不得求的可规避之苦。换言之,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2],这些都是普罗大众在世间需要忍受的。惠能大师得法之路亦可作为佐证。惠能远赴黄梅礼拜五祖弘忍大师,却被质疑“獦獠”,进而差惠能于后院破柴踏碓八月有余。于此期间,也遭受了同门的鄙夷。经弘忍大师种种考验之后,继承禅宗祖师衣钵,即使如此,惠能也没有如愿顺利传法,而是远遁南方的猎人队伍十六载。在隐遁期间,惠能并没有放弃之念,而是坚守传法救度世人的本心。
3.坚持体悟正见
修持忍辱并不仅要求个体在面对世间诸情时以忍耐、忍让应对,更强调在此应对行为后能够生起智慧,忍辱与智慧是一体的。而真正的智慧则是由外在正行而内化出来的正知正见,其源头在于本心。惠能忍辱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坚持体悟正见,了解自心之清净。于此基础上,方知本性即佛性,佛性则是不二之性,是“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的。从本质上而言,佛性其实就是众生的无分别心,“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1]149。在对自心、自性的清楚认知基础上,惠能由此进一步总结出佛与众生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而将成佛的程序简化,直接表明“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1]71。如若知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不会苦苦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会执着于外物,也就是不会执着于个体我、执着于生死,换言之,这也就是打破了物执、我执、法执,明确知晓万法皆空,众生也本就平等。因而方能明白五阴本来就是空无,六尘也并不存在,不留恋于忍或不忍,没什么值得忍,也没什么需要忍。于无常世事间能够窥见此真常之道,明心见性,只有这样,才可谓是证得了忍辱修持的最终目标。
三、惠能忍辱特色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优秀代表,其思想延续了印度佛教的基本体系,又深刻汲取了中国传统儒道二家的精华。惠能在沿袭印度佛教基本教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其与中国传统“心”学相结合,将释迦牟尼的佛教变成了“心的宗教”[3]。纵观惠能忍辱思想体系,不难发现,心性是其中的重要支柱。首先,修持忍辱的直接根源在于众生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成佛的基础则在于自心,心是万法之本;其次,惠能所言的忍辱修持,实质就是修心,修一颗“无心”,心在其忍辱思想体系中扮演着手段的角色;最后,在“明心”的价值导向下,“见性”又成为更为高级的价值目标。换言之,心性与成佛直接关联,明心见性是众生忍辱修持的终极价值目标。
1.“心”之本源性
于惠能佛学体系而言,“心”是宇宙万法的本源,“本心生万种法”[1]183。故而,成佛的本源也来自于心。惠能认为,众生成佛之心本来清净,但在世间诸缘凡情的影响下,“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1]106。故而,生出了许多不净之心,如“不善心、嫉妒心、谗曲心、吾我心、狂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1]88等,因而清净本心渐渐变成了真妄杂合、染净一体的世间心,这就完全背离了本源心的清净,故而阻挠了众生的成佛道路。惠能忍辱在于让众生于修持中破除我执、物执、法执,返归清净心,将染心、妄心从世间心中抽离,让众生能够观照到自清净心,达到《金刚经》中所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
2.“心”之手段价值
惠能认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1]2。在认识到心的本源地位之后,也需要发挥心在成佛道路上的手段作用。惠能忍辱的践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修持,最核心的部分则是从外在修行内化为自心的净化,其根本方法就是“自心归依”,即“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1]91。“三宝”所说的就是个体的本心具有“觉、正、净”的三种本质特征,修持忍辱就是为恢复本心所有的三种特质。“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若皆不染著,众中尊”[1]91,在外界侵害、苦、不如意到来之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4],明晰个体我本心具有的功能,觉悟众生之平等,正知万法皆空,净世间心中的染心、妄心。此外,心性的手段价值还体现在禅宗独特的传法方式上,“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五祖弘忍大师在传衣钵于惠能时,强调将衣钵传至于此,以免纠纷,只需要将清净本心之妙法通过心来相传,渡己及人。
3.“忍辱”之终极价值目标——明心见性
就惠能佛学思想而言,心既有本源性又具有终极性,惠能在心的本源性基础上,更强调的是其终极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众生成佛。但在心的基础上,惠能亦强调了与其相辅相成的性,“心是地,性是王”[1]66。从二者的地位来分析,这两者的地位并非等同。性的地位是高于心的。“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1]66。但心与性是互相依存的,彼此不能独立于另外一方而发挥作用。惠能忍辱的根本目标在于修持一颗“无心”,即不分别心,此心能够达到“内外不在,去来自由,解除执心,通达无碍”[1]49的境界。于此自心基础上,可了然自性。上文论及自心三宝,与会对应的则是自性三身,即个体自身本就具有法身、报身、化身。从心这个角度出发,世间心真妄杂合、染净一体,对应的则是化身。通过忍辱的修持,能够将这种世间心净化为清净本心,清净心对应的是法身,众生本性即佛性。而报身,则强调的是众生需要一直用正知正见来观照世间诸情,于一切处不思量、不分别、不执着,在世间诸事前不生烦恼、不妄动本心,达到念而不执的“无心”境界。只有明自心、见自性,方能知晓万物皆空,破除物执、我执、法执,进而一悟即至佛地。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飞跃,但精神文明的发展却仍待提高,炫富、斗殴乃至自杀事件偶有发生。究其根源,大多都渊源于不忍。惠能之忍辱是在对宇宙、人生作出基本判断之后,对一切事、一切人都平等对待,将世间万物空化,力求为众生脱离苦海、智慧解脱寻找路径,体现出佛教独有的慈悲、忘我、渡己及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利己与利他精神的双重结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惠能的忍辱思想亦可用其极强的包容力为解决宗教纷争、种族矛盾提供基本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观惠能忍辱思想,既可完善惠能的佛学思想体系,深入探讨其宗教层面的研究价值;亦可为当今世界存在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路径,践行其社会层面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