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耦合

2020-01-18张成涛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艺民族

张成涛, 梁 晨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一、引言

民族传统技艺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技艺传承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抓手。然而,我国的民族传统技艺传承日益势微,民族传统技艺正面临着被抛弃、遗忘的现实困境,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似乎成了一个顾此失彼甚至互为代价的二难悖论。[1]国家虽然出台多项政策,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但仅靠政府无法确保民族技艺的有效传承,民族技艺的有效传承离不开完整的社会系统。企业对民族技艺传承的参与度不高是最主要的问题,由于企业以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原则,一小部分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民族技艺被市场化,而绝大部分市场前景不明朗甚至不好的民族技艺仍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传承的形势仍然严峻。

王军认为民族文化传承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几乎所有的教育形式;[2]王潇从“民族技艺再生产”的维度对当前民族技艺的传承进行研究,认为“生产性保护”是促进民族技艺传承较为理想的方式,要充分利用传统手工艺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下,设计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手工艺产品是传统手工艺走进千家万户的有效途径;[3]赵士德等认为手工技艺传承的生态主体为个人传承、企业传承和学校传承,借助职业教育平台培养传承人成为探索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一种新尝试。[4]由此可见,“再设计转化”是民族工艺传承的最佳途径,而充分调动相关主体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实现有效合作是重要前提。随着研究的深化,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受到学者的关注,李强认为“职业教育在彰显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技术与文化、承续民族精神方面有着天然的职责”;[5]吴剑指出“民族特色文化能够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与市场对接”。[6]然而由于对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认识不到位,知识体系“去地方化”等问题明显,使得职业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发展受阻。[7]

目前,中职学校已经广泛参与民族技艺传承的过程,但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仍有待提高。中职学校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最紧密,它可以广泛地利用民族技艺的资源,通过对资源进行储备、培育、孵化、开发、转化,使得民族技艺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与此同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耦合的逻辑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民族技艺并非静止、孤立的文化,[8]其显著特性在于活态的“时空性”,即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经过代际的传承与世代生活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活态化”的文化形式,民族技艺往往因其传承环境的复杂性与传承要求的精致性而丧失其原有的传承形态。

1955年,美国文化生态学学者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在著作《文化变化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中强调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环境、生物有机体与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9]在文化生态学看来,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融合过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可以直接作用于中职学校,也可以通过作用于社会环境间接影响两者的融合;反之,中职学校可以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也可以通过作用于社会环境来影响自然环境,但更多的是社会环境的反作用。通过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间的信息流理论,发挥文化信息流、调节规范功能和社会与人的发展功能,促进民族技艺传承和中职学校内涵建设融合的有序进行。因此,文化生态学是探索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现实耦合的理论武器。

(一)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为民族技艺传承提供了外部资源助力

从文化构成的维度来说,民族技艺可划分为文化景观、文化风情和技艺文化三个层面,文化景观指结合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习惯而形成的一种外显文化符号,主要表现为独特的民族建筑、衣服、工具等,主要代表有吊脚楼、侗族鼓楼、羌族碉楼等;文化风情表现为经少数民族世代传承与改造所形成的文化形式,这类文化主要表现为内隐性,如生活习惯、民俗节日等,具体代表有满族“颁金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广西壮族“三月三”等;技艺文化表现为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技艺,如赫哲族“鱼骨雕”、水族“马尾绣”、维吾尔族的“喀什土陶”等。本文的民族技艺传承主要针对第三个层次的文化。

民族技艺传承在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的同时,又通过自己的行动提升其对当前文化的适应能力,它主要采取学徒传承、口述相传等方式,受到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并在传承过程中受到诸多阻力,加之文化保护相关法律建设的滞后,致使当下对少数民族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研究非常薄弱,这也导致国家级技艺类非遗目录评选标准的不确定性以及传承人授艺困难、后继无人等问题。[10]传承人的接续是当前民族技艺传承面临的最大难题,同时,民族技艺传承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也是重要课题。这些问题均需要借助外力来实现。

中等职业学校恰处于民族技艺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过渡地带。文化传承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使命,因此,民族技艺传承也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责任,以民族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主要抓手,中等职业学校可将专业建设与民族技艺传承进行融合,通过中等职业学校的累积、整理、孵化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庞大的学生群体能为民族技艺传承人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有序地完成传承人的培养。同时,民族技艺通过与专业技能的结合,从而完成民族技艺走向社会的缓冲,进而提高社会适应性,并具备更强的生命力。

(二)丰富的民族技艺资源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了新内容

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内涵建设最重要的抓手。目前,中职学校专业布点的同质化现象突出,专业的设置和布局尚未系统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资源优势、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人口结构、城市区域定位、职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状况等有效结合。[1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匹配的逻辑错位导致人才培养出现了“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热门专业、时髦专业往往是一哄而上,专业设置显得随意。其次,部分学校为增加自身影响力,专业发展仍贯彻以数量取胜的政策,致使部分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不堪所累,办学压力增加。最后,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建设仍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

部分地处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或拥有民族技艺资源的中职学校均可考虑以民族技艺作为基点来推动和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引进民族技艺资源,对专业建设和民族技艺资源的融合进行了探索,但对资源利用的深入程度和效率有待提升。中职学校常用的做法是引进民族技艺的主要传承人,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大师工作室打造为工作坊,通过大师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这是对民族技艺资源利用的基本模式,它虽然能切入人才培养过程,但仍未实质性地融入专业建设,因此,中职学校如何将民族技艺资源有效地融入专业建设是一个现实问题。

广西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走出了一条民族技艺与专业建设耦合发展的路子。与其他中等职业学校一样,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也亟待破解专业调整和转型的难题。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州坭兴陶是中国的四大名陶,先后被国务院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和坭兴陶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人才的需求激增,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坭兴陶技艺人才的需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分析坭兴陶市场需求,结合坭兴陶技艺的发展规律,依托坭兴陶资源进行长期探索。为此,学校聘请16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任教,建立3个大师工作室,分工艺、分小组的一对一进行师带徒的技艺传承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整合引入了多元化的坭兴陶资源,借助丰富的坭兴陶资源,成功地开设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坭兴陶方向,该专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

三、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耦合的现实阻力

(一)民族技艺传承对环境的复杂性要求与中等职业学校环境存在差距

从民族技艺发展过程来看,传统民族技艺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累与传承,民族技艺的形成与发展往往要经历漫长的积累与更新的过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习俗、社会等环境中逐渐成型,民族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难以脱离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因此,民族技艺的有效传承离不开特定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中职学校能否为民族技艺传承提供所需要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是个难题。

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民族技艺传承所需要的环境之间仍有较大差距。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尚不具备民族技艺传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而民族技艺传承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承环境的营造,因此,如何改造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使之契合民族技艺传承的需求是民族技艺传承环境塑造的重要举措。与民族技艺传承耦合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点,但并非唯一任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推动民族技艺传承发展的投入也会受到限制。例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在设立坭兴陶专业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烧制坭兴陶陶器的炉社建设,学校尚不具备条件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型炉灶的标准建造炉灶,而建造传统的柴火灶又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使学校面临着两难选择,如何破局成为关键。

(二)民族技艺传统传承方式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矛盾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形态孕育了中国特色的小农经济形式,这也决定了家传世学和学徒制是技艺传承的主要形式,[12]“父子相传、兄弟相守”的技艺传承形式是主要表现。然而,中职学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其运行与建构的逻辑、传承环境以及传承对象的特征与民族技艺的传统传承之间均有较大差距,这也决定了“父子相传、兄弟相守”的传承模式难以适应中职学校民族技艺传承的需要,因此,民族技艺传承应依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资源和要求进行改革、改造,使其满足中职学校发展和民族技艺传承的双重需要。

目前,中职学校开展民族技艺传承的相关研究较少,中职学校开展的民族技艺传承项目基本上是移植民族技艺传承的传统模式,这种简单的移植往往会造成“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因此,民族技艺传承从社会走进中职学校需要整体性的转变,应依据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资源与需求通过系统地设计构建新模式。民族技艺传承模式的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既要满足民族技艺传承的规律,还要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诉求相匹配,由于涉及诸多影响因素,民族技艺传承模式的转型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例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的坭兴陶专业,在专业建设之初主要是采取大师带徒弟的方式,然而,师徒制的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之间仍存在诸多冲突。因此,民族技艺传承模式在保守与创新之间的冲突使得传承模式的创新成为必然。

(三)民族技艺传承的系统化要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濒危技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强化学校作为传承与保护的主体责任。例如,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颁布的《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就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提出工作意见》中指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13]然而,中职学校推进民族技艺传承的实际成效仍差强人意,根本原因在于技艺传承的系统性不足。在学校层面,民族技艺传承往往是通过请大师入学校,在学校建立“名师”“大师”工作坊来实现,这种模式基本处于实践探索的阶段,也是沿袭民族技艺传承的传统模式,但大部分中职学校产生了“大师传承”的路径依赖。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难以建立起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等配套措施,将民族技艺传承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和体系仍存在诸多障碍,系统要素的不足致使中职学校民族技艺传承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在坭兴陶专业建设初期面临着专业教师人数不足、专业教材缺乏、专业实训环境的建设滞后等问题,一系列问题使得民族技艺传承无法有效地开展,因此,构建中职学校民族技艺传承的要素支持系统迫在眉睫。

四、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耦合的路径

(一)营造民族技艺传承环境

文化生态学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特定环境背景中形成的,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是考察人类如何与其周围环境适应以及环境如何在一定程度塑造文化。[14]因此,中职学校应通过环境的营造促进民族技艺的传承,在推进民族技艺传承的过程中夯实与学校内涵建设的根基。首先,更新民族技艺传承的理念,建立分层次、分重点传承的思想,积极培育学生主动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将民族技艺传承厚植于这一土壤,打造一支寄心于技艺发展,安心于技艺发掘与创新的学生队伍。其次,打造与民族技艺传承相匹配的文化环境,中职学校应充分考虑民族技艺与民族文化环境的一体化特征,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拓宽民族技艺传承的边界,通过与社会、企业的民族技艺传承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实现技艺传承与技艺文化环境熏陶的结合。再次,探索民族技艺传承的新模式,结合民族技艺传承的特殊性,学校应组织教师深入实地、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在“传道宜在本源”的指导下探索符合本校技艺传承的新路子。最后,建立民族技艺传承人联盟,中职学校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成立民族技艺传承人联盟,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技艺传承人的资源。民族技艺传承环境的营造是民族技艺传承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前提。环境的改造具有反向的推动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在推进民族技艺传承环境营造的过程也是接纳和融入民族文化的过程,这也是消解两者耦合阻力的重要抓手。

(二)塑造民族技艺传承的特色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布点的集中度较高,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专业布局与优化调整成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广西教育厅2016年的统计数据,广西中职学校专业点共有1,963个,中职学校251所,布点专业情况是计算机专业153个,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22个,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电子电气、会计等专业布点数也超过80个。在专业布点高度集中的背后则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高度同质化,这一方面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摊薄了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集中扎堆式的就业大幅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的调整迫在眉睫。

打造特色专业,探索特色发展道路是新时期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应整合民族技艺传承的资源,融炼出特色基因并将其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过程,打造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专业便是促进民族技艺传承与内涵建设耦合的主抓手。因此,中职学校应积极投入民族技艺传承基地建设,以民族特色为基因来凝练和打造中职学校的差异化特色,汇聚民族技艺传承的相关资源,通过开设专业、设立专业方向等途径将民族技艺传承与专业建设有机的融合,探索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路子是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的坭兴陶专业建设就是通过挖掘利用地方民族技艺资源来推进特色专业塑造的典型案例,该专业成为钦州坭兴陶专业人才的最主要来源。

(三)构建民族技艺传承体系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还是一个教育过程,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渠道。[15]因此,中职学校的民族技艺传承体现了文化过程与教育过程的合体,这一过程离不开特定外部环境的支持。因此,系统化和协同性建设是推进中职学校民族技艺传承体系建设的不二选择。然而,民族技艺传承与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耦合本质上是两个体系之间的整合,其中涉及要素与要素、体系与系统之间的对接与融合,具体可通过系统性建设和协同性建设来实现。

中职学校民族技艺传承体系的系统性建设是指民族技艺传承可被视作一个系统的延续发展,这一系统又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首先,学校应积极促进技艺与自身学校发展的关联与融合,选取与学校或专业发展相关的民族技艺作为基点,培养专业的民族技艺传承教师队伍,合理调整技艺传承人和专业教师的构成比例。其次,学校应根据民族技艺传承的需要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教材,采取“学校场地+技艺生成场地”的模式进行教学实训场地建设。最后,中职学校应加大对民族技艺传承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外部相关机构的合作,形成特色化的理念和办学宗旨,打造民族技艺传承的名片。[16]

中职学校民族技艺传承体系的协同性建设是指民族技艺的传承是多方参与的共生状态。第一,政府应加大对中职学校进行民族技艺传承的支持力度,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支持政策,通过调配资金、整合渠道等措施为民族技艺的传承提供全方位支持。第二,相关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企业通过资源的交换与互补来参与中职学校的民族技艺传承,将其作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项目进行支持,并提供相应的保障。第三,中职学校应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专家与管理人员来校讲座与指导,适时调整学校的专业建设与民族技艺传承工作,促进两者的融合。第四,中职学校应全方位推动民族技艺传承与专业建设的有机融合。首先,中职学校应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其次,建立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与民族技艺传承融合的有效机制。再次,中职学校应通过政策倾斜,调动和匹配优质资源对两者的融合优先进行支持。最后,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机制,进而推进两者融合的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技艺民族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我们的民族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