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优化探究

2020-01-18董卫花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习生幼儿教师院校

董卫花

(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文山 663099)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国家政策总目标以来,学前教育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推行了各项政策以发展和规范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国家关于“深化学前教育发展意见”提出:“到2020年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可见,为了进一步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的重要精神,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突破尤为重要。不难发现,“办好学前教育”是“幼有所育”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地方院校应结合国家政策、文件,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办好学前教育,为当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能用、好用”的幼师队伍。从西方国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近些年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导向来看,无一例外愈发凸显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此背景下地方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做了一些调整,但现有的教育实习体系与国家政策文件和学前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一 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优化的背景

目前,面对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取向、实践取向的革新号角,地方院校就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尝试全实践教学改革。新时期,各种要素不断催化着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向前发展。

(一)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

2011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有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并提出了不低于18周的教育实习时间要求。2012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实施建议”第二条要求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指出院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于2016年出台,其中就规范生教育实习作出了要求,以便师范专业学生深入感受体验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于2017年由教育部印发,不到一年的时间教育部就通过视频会议正式启动、部署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共有三级专业认证标准,均有指向教育实习的“合作与实践”指标,以二级认证中的“合作与实践”为例,“标准”要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保教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学校集中组织教育实习,保证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上课时数。[1]上述多项政策都聚焦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迫切需要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力行教育实习改革。

(二)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需求

2013年关于应用型大学改革的试点探索,开启了人们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大讨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百花齐放。2014年举办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讨会,会后各参会院校一致达成转型发展“驻马店共识”。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引导一批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紧锣密鼓持续推进。2015年《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显现了国家对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决心。如果说之前地方院校还在犹豫是否要转型发展,那么在此背景下,地方院校必须坚定决策一定要转型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2]为了进一步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靠拢,近几年地方院校积极着手申报“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工程”等项目,尝试通过申请、获批应用型人才示范项目平台建设,获取丰富资源助推学校转型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将聚焦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其间必然触及该专业教育实习的调整。因而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持续反思和革新现有教育实习模式,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蓄电给力,进而为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诉求

在参加教育实习前,学生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课堂上任课教师采用了案例分析、情景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法,但由于缺少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学生理解、掌握也显得生涩,有时候大多是无意义、无情境的机械记忆。甚至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不积极主动,习惯被动接受”等现象。[3]可见,学生将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素养,离不开教育实习的联通作用。

四年的专业学习历程,倘若不面向一线的幼儿教育领域、不走进将来的工作场所,该专业人才培养则犹如闭门造车。作为一名准幼儿教师,在专业学习结束、离开校门踏进幼儿园大门之前,学生有了解幼儿教师岗位职责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求。通过教育实习,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与改革的实践,习得幼儿教师职业的初步实际知识和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4]

二 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致力于转型发展,便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学前教育专业来看,多数地方院校尝试对实习的制度、时间、内容、指导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但有些还停留在 “穿新鞋,走老路”。

(一)教育实习前缺乏科学的实习设计,准备不足

1.重理论学习规划,轻教育实习设计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考核大纲,个别院校把二者合二为一简称为大纲。而同样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重要内容的教育实习则没有大纲,缺乏科学的教育实习设计,对实习前、中、后各项内容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设计规划。虽个别院校制作了实习手册,并从形式上看有一个框架性要求,但手册仅含有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一览表等需要学生填写的表格,这与该专业实习大纲的要求还有差距。

2.缺乏实习前培训,准备不充分

绝大多数院校只停留在学生实习前,组织实习动员会,积极号召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实习任务。与幼儿教师岗位相关的培训基本空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前应该初步了解的实习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很少涉及。尤其在提倡实习指导“双导师”制的今天,对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基本上缺失。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前都有教学试讲环节,试讲、说课、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准备工作,但往往安排在大三某个时间段完成,历时1-2个月。这些准备工作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传统的集体教学工作层面,从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工作要求和幼儿教师职业岗位责任来看,上述实习前的准备尚待完善。

(二)教育实习中疏于管理,指导不够

1.院校与幼儿园缺少配合,对实习生疏于管理

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后,地方院校的管理者、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往往会有“万事大吉”的错觉,进而放松对实习生的管理。作为实习基地幼儿园在学生来园报到的第一天,就把实习生分配到大、中、小各班,并指定相应老师为指导教师,他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对实习生的管理。同时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该专业实习生的管理较为松懈,几乎处于“空档”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管理质量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自我管理和指导教师负责与否。

2.教育实习指导不够

近些年来,多数地方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指导调整为“双导师”实习指导,即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一名学生的指导,由一位校内教师和一位幼儿园教师共同构成。然而,由于二者工作环境的差异,在介入实习指导时会出现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

校内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出现多个“一对多”的现象,一位教师辅导多名实习生,且一位教师对应指导多个实习基地开展教师实习工作甚至一位教师对应指导一个县(市)多个乡镇(区)幼儿园的实习工作。然而,校内指导教师还有教学、班级管理、科研任务在身,对实习生指导的力度和质量令人堪忧。

与此同时,实习基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指导不太乐观。由于与实习基地缺乏沟通,幼儿教师无法全面了解掌握实习指导的目标、任务、内容等,势必会影响到对实习生的指导。此外,因为当地教育体育局及幼儿园,就幼儿教师指导实习生基本上没有政策支持,当然也少有待遇倾斜,大多数幼儿教师对指导实习生表示无感。总之,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指导,基本上处于缺乏积极指导态度及幼儿教师不知道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的状态。

(三)教育实习后忙于呈交材料,总结延伸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学期收尾,学生实习工作便结束。学生给学院递交实习材料,校内指导教师综合实习鉴定表中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分管教学副园长给出的普泛性优秀评定意见,再给出该生最终实习评价。实习评价走过场,缺乏一定的信度。另外,历时长达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就以这样的方式终结,而没有进一步挖掘其中蕴涵的价值显得极为可惜。

三 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优化策略

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实习面临的时代背景要求和存在问题,地方院校应积极与当地教育体育局及幼儿园合作共建,为学前教育专业搭建“三位一体”的实习育人机制,健全实习环境。

(一)教育实习前应科学设计,充分准备

1.完善教育实习制度,精心设计教育实习大纲

在地方院校教务处完善教师教育专业实习制度的前提下,二级学院应在现有的学前教育实习制度基础之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实习制度,就实习前、中、后各项组织工作、管理职责等做明确要求。

教育实习应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编写并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大纲。大纲编写前,积极咨询征求当地教育体育局对该专业学生实习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教育实习服务。还应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和幼儿教师岗位能力需求做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实习时需要应对和处理的工作情景,再结合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和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编写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大纲。为了进一步落实实习大纲,应在学生实习前指派教师给学生解读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大纲,引导学生再次明晰教育实习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等。同时,在实习前还应组织二级学院实习工作分管领导、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实习小组长就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大纲进行解读,以确保教育实习大纲落地生根,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实习工作。

2.充分准备,共建实习生岗前培训机制

针对实习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尤其是需要扭转将实习准备简单地等同于学生试讲的情况,应与幼儿园共建实习生岗前培训机制。除了传统的指导学生试讲以外,可系统地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岗前培训。一是组织与学生实习相关的讲座。可以邀请本校或兄弟院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幼儿园开展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开展教育实践实训沙龙。实习基地幼儿园派送优秀教师到地方院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学技巧与策略、游戏组织、保育等工作,必要时可以在实训室就相关技能技巧进行演示、指导。三是布置学生收集与幼儿园一线教育教学、将来实习有关的材料。通过培训帮助学生从师德修养、专业理论和实践、实习心理等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上述岗前培训还应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以便帮助他们更为透彻地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

(二)教育实习期间应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1.院校与幼儿园积极配合,齐抓共管

一方面,地方院校不因学生外出实习就堂而皇之地推辞对实习生的管理职责,应根据该专业教育实习制度和大纲的要求,一如既往地强化管理。可以通过一些App或实习软件做远程教育管理,也可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走访实习基地强化管理。此外,还可以与当地教育体育局及幼儿园协商共创实习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幼儿园应自觉承担实习生的管理,不能将其推卸给班里的指导教师。如领学幼儿园的管理规定和办法,就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教师要求、幼儿常规、注意事项等对学生进行实习前培训和管理。

2.提升对实习指导的认识,加强指导

第一,地方院校应尽可能多派教师进行指导,原则上一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三名学生。尝试与学前教育实习生零距离沟通,开展与幼儿园实习内容相关的追踪指导,提出有效建议及时反馈。第二,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实习指导的积极性,与当地教育体育局及幼儿园积极协商,可以在其职称评审或薪资待遇上有所倾斜。第三,为了保证实习指导质量,还应逐渐稳定幼儿教师指导队伍,进行梯队建设,以便将来持续有效开展实习指导工作。第四,指导教师应秉持一定的指导态度,积极探索指导方法,增加指导频次及时反馈,帮助实习生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

(三)教育实习后应改进评价体系,全面渗透

根据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地方院校应将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一贯制,将二者有机衔接并进行整合。应将学生教育实习延伸至返校完成教育研习,如此才能够进行最后的全方位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在幼儿园实习全过程、实习后的教育研习。评价主体除了指导教师、幼儿园分管教学副园长之外,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幼儿家长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可根据情况适时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应系统设计教育研习内容,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尝试全面渗透,充分挖掘教育实习富含的价值和意义。如组织实习经验分享会、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竞赛、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案例共享会、聊聊幼儿园班级管理事例、学长带幼儿园实习等等,使研习内容尽量贴近学生实习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反思曾经实习时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组织,也可以共话幼儿园班级管理、家园合作等问题。研习形式可采用反思交流、小组讨论、问题研讨、主题共话(如四人共话,参与听众发起弹幕等)、竞赛等各种为学生喜欢的方式,调动实习生及学前教育专业其他年级学生参与教育研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实习生幼儿教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