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0-01-18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域河南省融合

(河南工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渐由传统的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转变,融合创新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迈入全域旅游的发展新阶段。在全域旅游的开发中,河南省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带动性强的作用,促进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等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地区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开发,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泛旅游产业的集聚,推动旅游产业规模化和特色化建设,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是国内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探讨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对推动河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河南建设全面小康型旅游产业大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全域旅游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更强调旅游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带动性和关联性,通过旅游产业驱动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有以下几点:

1.1 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旅游消费从曾经的特殊化消费向一般化日常消费转变。旅游正在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消费正成为衡量国人幸福指数的一项基本指标。随着消费者旅游阅历的丰富和眼界的不断拓宽,其消费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游客以往常常将吃、住、行、游、购、娱等看作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单一要素并看重其组合性。而今,随着旅游消费的常态化和日常化,单一吸引物要素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功能,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元的需求[1]。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旅游企业努力发展的方向。旅游消费者对于旅游产业要素的复杂化需求促使旅游产业融合,其融合可以突破原有的单一产业发展理念,在不同产业、不同空间、不同市场形成和发生,以旅游者不断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为核心打造全新的旅游产品,促成新的旅游要素组合模式,形成新的旅游发展业态,促使旅游产业不断由初级走向高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最终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

1.2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旅游消费模式的快速变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来临,信息传播与共享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旅游消费者获得旅游信息的渠道愈来愈多样化,旅游消费正在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在线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在线旅游具有价格透明、产品多样、方便灵活等传统旅游所不具备的优势,已对传统旅游消费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2]。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等核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旅游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经济消费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强对顾客需求的精准把握,旅游消费者也将获得更佳的旅游消费体验。这些都会对旅游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起到促进作用。

1.3 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

2017年8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创建郑汴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郑州、开封、洛阳三市将全力以赴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实现示范区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积极探索通过旅游产业带动乃至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3]。并且,河南省把全域旅游作为破解城乡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坚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先后出现了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典范(新县)、助推景城融合的典范(修武县)、助推城乡一体的典范(济源市)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栾川县),它们为河南旅游再出发提供了鲜活样本[4]。

全域旅游的核心是以全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它打破传统景区景点的围墙,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功能,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产业,联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河南省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视与政策支持客观上促进了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

2 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及现状

近年来,在旅游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政府主导实施旅游立省计划,制定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经济带动能力强、产业融合能力强的特点,为相关行业和领域提供发展平台,通过“旅游+”功能,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逐渐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从传统的景区景点旅游,衍生出休闲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业态,旅游产业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

从旅游产业和农业的融合来看,河南省乡村旅游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2016年是中国“大乡村旅游时代”元年,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在这一年开启升级模式,从观光农业逐步向休闲农业转变,表现出投资规模大、旅游人数多、重游率高等特点,典型项目如普兰斯薰衣草庄园、黄河富景生态世界、建业绿色基地、弘亿国际庄园等。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16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详见表1。在近40年的发展基础上,河南省初步形成了五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域:一是以现代生态农庄、生态园为代表的环郑州旅游区;二是以赏红崖绝壁、住农家避暑度假为主基调的南太行旅游度假区;三是以“慢节奏、悠生活、注养生、重休闲、享度假”为主基调的伏牛山乡村旅游度假区;四是以品饮信阳毛尖、享用信阳美食、探索先辈足迹、铭记红色历史为主基调的桐柏-大别山旅游区;五是以逛庙会、赏花鼓、学剪纸、捏泥塑、画老虎为主基调的豫东平原民俗旅游区[5]。

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来看,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影响力有限。2000年,伴随着洛阳龙门石窟申遗成功,文化旅游产业步入正轨并走上快车道,登封嵩山少林寺、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新郑郑王陵遗址博物馆、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内乡县衙、淮阳太昊陵、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内涵丰富、设施精良的文化景点见证了其发展的历程。2017年8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展开文化旅游提质行动,开封清明上河园、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新郑黄帝故里等文化景区也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着海内外游客[6]。2018年,河南旅游热度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华中地区旅游热度增长最快的省份,文化旅游成为关键因素。《武则天》《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一批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新名片,提升了河南旅游的文化品位,展现了“老家河南”深厚的文化魅力。

3 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

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展现了旅游产业与农业等产业间互相促进改变的过程。不同融合模式能够区分实践中旅游产业与不同产业的融合所形成的创新形式和内容,能更好地指导旅游产业融合实践的发展[7]。具体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3.1 产业链条延伸式融合模式

产业链条延伸式融合的典型案例是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目前河南省此种融合模式主要以河南各城市周边的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农家乐最为典型。旅游产业和农业的融合体现了旅游对农业产业链条的改变。旅游服务将农业产业链从传统的生产销售延伸至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业附加值。通过产业融合,进一步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和农业形成共同的市场基础,推进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3.2 旅游功能模块嵌入式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并非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综合了“食、住、行、游、购、娱”,关联了房地产、交通、文化、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的服务业,它正逐渐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当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和巩固。因为旅游产业带动性强,众多产业将旅游功能嵌入自身产业价值链中,从而扩大产业的增值空间,这又会形成新的旅游业态或者促成旅游外包服务的出现。例如商务旅游,就是将旅游产业的旅游服务功能嵌入企业商务考察市场、商务会议市场、商务培训市场,并促成旅行社外包服务的出现。此类旅游融合模式就是典型的旅游功能模块嵌入式融合模式,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旅游服务嵌入商务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满足商务服务中的有效旅游消费需求。此外,例如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也是旅游功能模块嵌入式融合模式。

3.3 交叉互动式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即为交叉互动式融合模式,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相同,既有文化特征又有经济特性,关联度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一种趋势。文旅融合促进了二者的共同发展,这在实践中已被充分证实。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得到传播并发扬光大,也使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文化是文化旅游的灵魂,文化扩大了旅游资源的内涵,丰富了旅游的功能,促进了旅游创意的产生和新产品的出现。

4 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为加快河南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融合广度,加深融合深度,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4.1 全面加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并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全域旅游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升华。河南省要全面加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并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协调多部门共同参与,实现多产业协同、多要素整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提升旅游行业发展质量,有效促进旅游产业融合。

4.2 简政放权,拓宽旅游产业融合的广度

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行政化、非流动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管理转变。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已逐步放开导游自由执业,河南省应遵循这样的思路,让导游无需经旅行社委派即可自行线上线下联系导游业务,从而拓宽导游的从业途径。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做好相关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缩小审批范围,下放审批权限,奠定良好的产业融合政策基础,改善旅游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拓宽旅游产业融合的广度。

4.3 挖掘文化内涵,加深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度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许多文化旅游资源独具地域特色,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还具有开发成旅游精品的巨大潜力。要加大对黄河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根祖文化、古都文化、太极文化的深入挖掘,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内涵丰富、口碑良好、体验感佳、震撼力强的文化旅游精品,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要充分借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的成功经验,打造一批实景演艺精品,将河南建成国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4.4 倡导创新常态化,创造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和新价值

创意和创新是旅游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是决定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其发展也高度依赖于产业融合和创新。只有不断实现旅游发展的技术创新、空间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环境创新,旅游产业的生产性和服务性才能不断扩展,旅游产业结构才会不断优化,旅游企业才会更容易掌握主动权,竞争力才会不断增强。要破除传统思维定式,以游客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诉求为核心,倡导创新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推进跨界融合,将一切可以为旅游企业所利用的技术、产品、产业纳入旅游业范畴,全方位、多角度、全时性进行旅游产业融合,使得产业资源、产业要素、产业运营不断优化组合,打造深度旅游体验产品,不断创造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和新价值。

猜你喜欢

全域河南省融合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