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东地区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与对策

2020-01-18欧阳淼叶顺霞任乃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粤东高中生问卷

欧阳淼,叶顺霞,任乃林

(韩山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并组织专家制定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终身学习发展和社会生活发展必需的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1-2].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3-4]五个维度的内容.这些素养是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各有不同,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5].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不停推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可或缺的.现阶段,在化学课堂上,教学依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依然过分注重分数与升学率,导致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仍然是依据考试的重点难点进行教授,即考试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无视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不够细化.导致学生缺乏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化学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为充分了解情况,有必要对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革提供依据.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依据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化学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成就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6].

本文通过对粤东地区的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该研究结果可为粤东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1 调查方式方法

为了对粤东地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笔者以粤东地区的揭阳蓝田中学、揭阳新华中学、潮州绵德中学和汕头谢易初中学等四所中学的学生作为代表,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发放纸质问卷形式,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84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77份,其中高一127份,高二129份,高三121份.回收率为96.00%,有效率为94.25%.本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对物质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类;二是对生活中一些有毒或致癌物质的了解程度以及处理方式;三是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现象、常识中蕴含的化学道理或者性质;四是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例;五是对环境保护的了解程度.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调查及分析

为开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调查及分析,在问卷中共设置了“微量元素与甲状腺的关系、炒菜放盐问题、口腔溃疡者与适宜的食物、碱性食物、物质分类”等五个问题.

对以上问题的问卷分析进行总结,发现在宏观现象与微观性质同生活联系较紧密的问题上,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状况良好.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在头脑中形成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化学思维.而关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概念理解相关的问题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因为这些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难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调查及分析

为开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调查及分析,设置了“铝锅变黑、金属防腐、偷金、柠檬”等四个问题.综合分析以上四题的调查结果,虽然无法包括该维度的各个方面,却也能从某些角度作为切入点,发现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学生答对的百分比情况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较熟悉,对于一些简单的变化也能够较好地整理归类,但是部分学生对一些变化的本质的理解有待加强,不够清晰深入.对于某些规律的掌握,有些学生停留在表面,缺乏思考研究,对于一些现象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化学平衡的观念,用观念去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还有一部分学生较难将所学化学规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该维度的化学核心素养亟需加强.

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调查及分析

对于证据推理问题,需要学生建立一种思想模型,比如用途反映性质等.为此,这部分设置了“氢气和氦气、四氧化三铁、碱性物质、氯乙烷和鞣酸”等问题.

通过问卷分析,学生在模型认知方面的能力较证据推理好一些,但总体也一般.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未能转变学习的方式,仍然喜欢死记硬背,不擅长分析推测,认为该过程较为繁杂,未能认识到该方法的好处,不了解知识具有规律性和相似性[7].在思想模型的构建中,学生可能不了解构建的过程,也没有该方面的主动性,不知道从哪方面开始,也有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注重思想模型的构建.

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调查及分析

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化学这门学科学习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同样也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不仅出现在化学实验中,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问卷中设置了蒸锅水、水垢、水银溢出等处理方法,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非常生活化,但必须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才能够顺利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卷中总体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这可能是由于这些问题均比较贴近生活、比较通俗易懂的缘故.尽管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松懈,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该维度的化学核心素养.

2.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调查及分析

本内容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有必要将这个理念落实到化学教学中.在本部分的问卷中,每个年级的正确率比较接近.问卷中关于食品添加剂和除甲醛问题,均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这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是否仅停留在课本上,能否扩展延伸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随着年级的递增,这两个问题的正确率逐渐升高.回答正确的这些学生可能在平时能主动去关注这类化学社会问题,了解到亚硝酸钠是致癌物,不可多食;懂得多清洗打扫去不掉甲醛,室内通风可以加速空气流通从而降低甲醛的浓度,植物可以通过吸附甲醛释放氧气从而去除甲醛.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选出正确答案,说明该部分学生没能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仍停留在课本范围.

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该种理念,学生也需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注重自身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在粤东调查的四所高中,总体正确率不够理想,仅有部分学生不局限于课本,能够将简单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虽然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但粤东这四所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总体不容乐观.可见,粤东地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比较严峻,仍有待加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 培养对策与建议

化学学科具有其独特知识、方法、规律、思想等,这不仅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主体,也是化学核心素养构成的主要因素.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体现出化学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素养,不会因为其它而改变,不能被替代,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其成为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与思维品质.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结合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出以下建议.

3.1 了解高中生的特点

教师应该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特点.意识到高中生在化学的学习上能力具有差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高中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活泼好动好学、思维活跃、但缺乏创新能力,该时期是进行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总体认识,认识到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实用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切忌脱离现实,产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一蹴而就这种不现实的想法.

3.2 注重宏观微观结合

化学具有由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变化的特点,是在原子分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性质和组成的学科,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是化学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最根本的地方.在宏观方面,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物质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变化现象.在微观方面,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能从分子、原子、电子等方面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的表达方式,是它的语言,是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教师要培养学生理解化学符号的内涵,增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

3.3 加强实验探究

据了解,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严重忽视实验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不能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确定要探究的目的,设计方案实施,收集证据,形成结论,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4 突出化学思维的教学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化学反应的条件,要更加注重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十分熟练地把握化学反应的条件和规律,反过来要会运用原理去解释为什么反应的发生需要这样的条件或者会有这样的规律.并能学以致用,对未知的反应探索出它的反应条件,同时建立化学变化可控的思维,知道控制条件可让化学反应按照既定的方向、速率、限度进行反应.第二,教师也要注重培养用途反映性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物质结构等证据推理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拥有从类别、组成、结构等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提高化学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三,基于以上的思维培养,教师还应该从侧面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意识.

4 结语

为了解粤东地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本文选取了粤东三市四所高中进行初步调查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粤东地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研究表明,粤东地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比较严峻,亟需加强.虽然提出了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和改进措施,但未举例说明具体做法,因而还需要高中工作者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检验.

猜你喜欢

粤东高中生问卷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八乡山——粤东革命的摇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