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别山精神的教育价值探析
2020-01-18余维祥
杨 玲,余维祥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坚持文化自信,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革命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大别山地区在革命时期所形成的大别山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之基。
大别山精神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地区,这一特定范围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创造了自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红旗不倒的历史传奇。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建设的不竭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文化自信建设,需要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内涵,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发挥大别山精神的积极作用。
一、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一)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坚守信念
革命斗争时期,大别山地区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核心是“坚守信念”。从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兴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鲜红的革命红旗在大别山地区高高飘扬、屹立不倒。以董必武、李先念、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先烈们,在漫长的浴血奋战中,抛头颅、洒热血,在生与死的艰难奋战中形成的大别山精神,铸就了大别山地区的辉煌。这些革命先烈们,凭借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带领人民群众,坚守大别山。大别山革命英雄,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念,为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威武不屈、百折不挠,他们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因为他们坚守信念、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终于实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向前同志曾提到:“经过党长期培养和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具有无限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表现了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2]希金森说过:“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信念的力量十分强大,有信念的人无畏艰难险阻,经得起狂风暴雨的洗礼。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的无数革命英雄坚守信念,顽强抗战,他们凭借着信仰和毅力,创造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为人们所颂扬。
(二)大别山精神的风格:胸怀全局
“胸怀全局”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在革命的紧要关头,革命英雄带领大别山区的人民群众,为了革命的需要,从全局的利益出发,舍小我成大我,为了革命取得胜利,哪怕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为集体创造有利条件。他们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胸怀全局的英雄气概,为革命斗争夺取胜利创造了无限可能,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红二十五军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之后,仍坚持战斗,在占领陕甘交界的双石铺时,偶然从敌人的口中得知中央红军正在北上,并遭遇敌军阻止的阻挠。吴焕先及红二十五军其他领导人当机立断,不惧艰险,毅然决然配合中央北上。以吴焕先为代表的革命烈士为了帮助中央红军顺利北上,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无数革命志士为了革命取得胜利甘愿付出,大胆冒险,他们在革命战争中所凝结的胸怀全局、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
这种舍小我成大我的全局精神,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需要中华儿女继承和弘扬这种胸怀全局、勇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从集体利益出发,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大别山精神的根本:团结一心
“团结一心”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红歌,人人会唱,这首歌所体现的是团结一心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时期先辈传达给我们的“精气神”。大别山地区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时期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大别山区军民团结一心,同心同德,以许世友将军为代表的红四方面军就是这样一支艰苦奋斗、团结一心、甘于奉献、不胜不休的军队。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人民,齐心协力为取得革命胜利,冲锋陷阵,甘于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的革命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团结一心”不仅是军队内部团结一心,更表现在军民团结一心,中国共产党一切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密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团结一心”的大别山精神仍然需要继承和弘扬,尤其是共产党人,要团结一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为主,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幸福。
(四)大别山精神的品质:勇当前锋
“勇当前锋”是大别山精神的品质保证。“勇当前锋”是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我党创建的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地位,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3]大别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大别山地区走出来的将领们,如李先念、许世友、徐海东、董必武等,他们勇当前锋、骁勇善战、意志顽强,带领大别山区军民英勇抗战,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的珍贵品质,正是大别山精神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大别山区的将领们带领广大人民,勇当前锋,敢于斗争,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在长期的白色恐怖下,形成了勇当前锋、敢于牺牲的精神。例如,革命英烈桂干生,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勇当前锋,身先士卒,多次身负重伤,在反对外敌入侵的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谱写了中华民族壮丽的革命诗篇。桂干生的一生彰显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内核。
二、大别山精神的教育价值
(一)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强化爱国情怀的“催化剂”
大别山精神是强化学生爱国情怀的“催化剂”,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大别山精神,与“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互依存,二者交相辉映,使民族精神得到升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代表着国家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别山精神是强化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催化剂”。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区涌现出的一批批革命英烈,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传奇动人的英雄事迹,是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明的教育素材。以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通过多种途径宣扬大别山精神,让青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大别山精神的力量,汲取大别山精神的精髓,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增强理想信念的“补钙剂”
大别山精神是增强学生理想信念的“补钙剂”,具有理想信念教育价值。理想信念作为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是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4]。习总书记强调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要使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守信念”。大别山区军民在革命时期所展现出的坚守信念的精神,是补足青年学生精神之钙、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素材。革命英烈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念,他们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白色恐怖下,仍然顽强拼搏,为实现人民独立、民族解放英勇献身。在青年学生中宣扬大别山革命精神,让学生能够了解大别山区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并且能深刻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斯大林曾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大别山精神这支增强学生理想信念的“补钙剂”,使青年学生将大别山精神内化于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三)文化自信教育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心剂”
大别山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心剂”,具有文化自信教育价值。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民族精神的自信[5]。大别山红色革命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人民有强大的自信,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这种源自骨子里的自信,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教育者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大别山精神的教育价值,运用好大别山精神这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心剂”。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使青年学生在不可撼动的大别山精神力量的鼓舞下,增强文化自信。发挥大别山精神的文化自信教育价值,需要发挥政治课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充分挖掘并利用大别山精神,选择合适的教育素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价值观教育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剂”
大别山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剂”,具有价值观教育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倡导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6]。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是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资源,大别山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别山地区军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展现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百折不挠、团结一心等革命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大力宣传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精神的价值观教育价值,利用好大别山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支“营养剂”,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自觉践行。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别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一)传承大别山精神的必要性
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和保证。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拥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大别山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于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让大别山精神成为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胸怀全局、百折不挠、坚定信念、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的大别山精神所折射出来的光辉,是中华民族精神领域的照明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别山人民将自己的爱国热情根植于大别山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他们身上的珍贵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别山神奇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民族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而大别山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青年一代需要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使大别山精神的神奇力量在我们的精神领域屹立不倒。传承大别山精神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
(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策略
传承大别山精神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有积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弘扬大别山精神呢?
首先,弘扬大别山精神需要创新传播途径。传统的宣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方式,如口口相传、红歌、网站宣传等,宣传力度不够、范围较小,难以使红色精神深入人心,较难达到影响广大普通民众价值观的目的。弘扬大别山精神需要创新传播途径,增强广大民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别山红色精神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例如,政府应大力支持并建设“红色旅游工程”,利用“红色旅游”的宣传方式,加强大别山精神对外宣传力度。在大别山地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不仅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别山,领略大别山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感受大别山精神,还能推动文化自信建设、推动大别山地区经济的发展。弘扬大别山精神还可以将大别山军民的英雄事迹拍成一部纪录片,使广大普通民众能够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了解历史,感受大别山军民的伟大精神,助力文化自信建设。
其次,需要将大别山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充分发挥大别山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大别山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大别山精神,加大对大别山精神的宣传教育,使大别山精神走入学生的内心,让青年学生成为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的代表。将大别山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使学生在大别山精神力量的鼓舞下,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促进文化自信建设。
四、结束语
“大别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青年一代是民族的希望,要让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需要创新传播途径,让大别山精神走入政治课堂、融入学生的内心。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利于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