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分化及排他性研究

2020-01-18方朋钦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极化网民群体

方朋钦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 350202)

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成政治参与的常态路径,政治参与更具民主性也呈现新的复杂特点。中国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也体现出新特点,既更有秩序,也现群体分化;参与意识更积极正面,也有排他现象;参与方式更多样,也呈技术规避。如何有效地发挥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特别是消除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分化及排他性影响,是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是推进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运行,更是促进民主化政治、营造健康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出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环境,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社会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映射入网络政治参与中,亦使其产生巨大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和方式又增添新内容。就其内涵而言,网络政治参与是指以全媒体环境为活动空间,网民主要使用电视、手机、电脑等载体,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三网融合),以参与网络选举、网络信访、网络听证、网络舆论、网络监督、网络结社、网络群体性事件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行为,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数量庞大的网民在虚拟开放平等的空间中,进行形式多样的网络政治参与,影响深远。

(一)拓展了政治参与新途径

网络政治参与拓展了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愈发展示大众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人类历史发展史来看,绝大多数时期政治精英主导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大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和媒体深度融合,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普通公民参政问政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有着传统政治参与所没有的优势,即彰显大众政治的作用。网络空间使政治话语权逐渐下移和分散,赋予大众更多的话语权,使大众在虚拟空间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等,可以有效地表达和追求各自的政治诉求。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并积极发挥作用,大众政治的作用愈发明显。

(二)提升了反腐败效果

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提升反腐效果,确保廉政制度充分反映民意,缓解社会矛盾。公民政治参与不足、监督不到位,以致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频发,使人民群众日益累积不满情绪,再者因社会转型、地区差异还有贫富悬殊带来了焦虑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紧绷、社会矛盾明显。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使公民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党政机关工作状况,化解信息不对称矛盾,也使政府可以基于民意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问题,释放社会压力,增强公权能力,既确保廉政又缓解社会矛盾,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增强了现代公民意识

网络政治参与推动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推动中国政治文化更加趋于民主和公平,营造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态环境。融媒体时代,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改变了以往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行为习惯,利用各种平台,能直接、积极、广泛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自由、理性地表达诉求、商讨公共事务,促进部分民意向政策的转变,促进政策落实行动的达成。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提升了公民民主、开放、平等意识,培养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推动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使中国政治体系、政治生态稳定发展。

由于虚拟空间和现实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日渐复杂,网络政治参与的“非万能性”“非规范性”“非理性”以及参与目的的复杂性,导致网民群体分化并明显出现质群排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发挥,影响到网络政治民主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了充分有效地贯彻十九大精神,有序中国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并提升其实效性已是形势所趋。

二、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及其排他性影响

今天九亿多的中国网民中大部分是通过手机上网,网民参政议政基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就可“掌控”天下事。从表面上看,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了一个人人皆可参与的参政问政的新渠道,然实际充分的政治讨论和深度的政治参与存在一系列障碍。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网民,政治诉求亦不同。从网民受教育程度、职业关系差异而言,网民在政治诉求的方式、方向和结果上也大相径庭,容易产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分化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排斥。

美国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提在1961年就提出“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概念,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胁社会正常秩序。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更存在于网络空间里。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分析了网络社会的信息接受和交往机制,认为互联网中更容易发生群体极化的现象,其极化程度也远远高于现实世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当前的融媒体环境,看似每个网络参与主体都可平等、自由地发表言论、参与各项网络活动,但是实际上网络上折中或是相对谨慎的观点和话题并不容易引人注目并展开讨论,只有那些一眼过去相对极端的信息更容易被人注意并热议。特别是容易引爆公众情绪的热点话题,理性的声音往往被淹没在群体极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新时代背景下,媒体深度融合造就中国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更加多样、效果也更具广度和深度,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分化及排他性特征也更加明显,导致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负效应愈发清晰、精英与大众政治阶层区隔不断加深、“围观式”政治参与消极作用愈发显著。

(一)“群体极化”负面效应增强

群体极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实现群体行动的一致性,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其负效应不容忽视。网民的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就得到加强,群体内部交往大大超过群外交往,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团结性也愈稳固,群体更趋于同质化,而不同的参与群体之间更加异质化,信息的交流互动难以加入甚至不愿加入其他的“舆论圈内”,听不到也不愿听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在面对同样政治议题时,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的讨论,由于各自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或利益表达方式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就难以避免。有时为了更好维护本群体的言论主张,掌握话语权的群体精英或者意见领袖统筹掩盖事实和真理,使用非常情绪化的语言影响和煽动众多网民,使群体内网民谩骂、攻讦其他群体,非理性参与、网络暴力因素明显,政治判断和政治评价发生偏差。“群体极化”倾向在具体的网络政治参与中往往容易造成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有时在线上线下巨大联动性力量的影响下,甚至造成民意倒逼现象,导致政府屈从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在制定政策时会因无法从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中提炼出完全代表全体公众的真实意愿和想法而出现失误,这样的结果使正常的网络政治参与秩序被破坏,科学民主的真正决策程序遭到干扰,给正常的政治行为与政府决策带来巨大压力。

(二)精英与大众政治阶层区隔加深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由于社会利益关系多元化,人们因财富、教育和地位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阶层,各阶层之间的生活、工作方式和利益认同也日益相距甚远。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因其社会位置不同,能引发的社会能量差异很大,从而导致其利益追求的满足度也各不相同。笼统地说,精英与大众,在谋求其各自的政治诉求时所采取的方式与结果就差距巨大。帕累托认为精英就是直接或间接在政府中其中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组成的统治精英和由其他人组成的非统治精英,大众是人口多数的普通人。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精英与大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就我国现状而言,精英阶层的受教育情况明显高于大众,这使精英和大众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体现的政治素质和诉求结果上疏离、断裂。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19.5%,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1.1%、22.2%。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使他们关注的热点亦不同,即使同一个社会话题讨论,其广度和深度也参差不齐,这就易形成前文所阐述的群体极化现象。因而网络政治参与具体过程中,大众和精英网络往往不能形成和谐发展局面,精英在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影响力甚于大众,大众多为被动接受,但其政治倒逼力量也不容小觑。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分化及排他性特征既是社会现实阶层分化的体现,又加深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壑。

(三)“围观式”政治参与消极作用显著

所谓围观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虚拟聚集,以话语为主要行为方式,围绕一定的政治事件或议题,展开虚拟集体政治行动,影响政治决策,以实现自身权益与价值的政治活动。融媒体时代下,围观式政治参与不管是参与人员还是影响范围,都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政治冷漠,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网络参政活动,网民来源不拘,多为临时组成,往往通过阐述观点、表达态度、形成舆论,从而对社会和政府形成压力,以期参与国家和地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旦达成目的,就自行解散,甚至会不了了之。围观式政治参与可见为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体现之一,可以有效弥补现实政治参与的不足,加强对党政机关的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但围观式政治参与的消极作用也日渐严重。围观式政治参与网民成分复杂,区域差异、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都会影响网民对热议问题的观点和立场,因而表达的网络民意不一定是真正的民意;围观式政治参与极易形成并又加重群体极化现象,留给社会和政府科学分析、严谨求证网民真实诉求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往往容易产生“舆情危机”,科学的决策可能就让位于所谓的“民主化”,出现民粹风险等。

三、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群体极化及其排他性特征的对策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进入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环境,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中国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主要方式之一。凡事和物皆有正反面,网络政治参与亦是。我们应正视其积极作用,发挥网络政治参与应有的正能量效应,分析其消极影响,探讨如何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法律制定,满足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需求,扩大公民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我国政治生态朝着更为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深化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网民适度、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政府应迅速建立起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新型范式,及时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优化开明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侧,形成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回应机制,实现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首先应创新政治参与机制,拓宽公民的现实参与渠道,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打破社会阶层分化壁垒,保证公民的有效参与,使政府决策体现大众诉求,弥合阶层分化之势;其次应完善网络舆情预警与处置联动机制,如建立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分析机构,健全针对舆情的回应承诺制度、回应公示制度、回应责任制度等,充分保证网络民意的及时传达、反馈与应对;第三建设“智慧政府”门户,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对公众需求实现智慧感知、智慧推送、智慧决策,便捷、高效、精准的为公民服务,优化政府与公众关系;第四建立健全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管机制,一是加强网络立法,建章建制,实现依法管网依法治网,二是建立专门的网络监管机构,对网络信息设置“防火墙”,依法整治违规违法犯罪网站,三是利用媒体深度融合优势,开设举报电话、邮箱、专栏等途径,充分发挥媒体与群众的监督力量,形成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监管机制。

(二)有效发挥融媒体政治正能量

中国的媒体有着自己的特殊属性,既有政治属性,也有经济属性,还有社会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其特殊属性,灵活掌握对媒体的掌握权,不仅通过政治隶属掌握,还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经济控制等方式掌握,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深度融合的形势下,提升媒体政治正能量更显其重要性。首先是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切实提高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水平,特别是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让网络充满正确、权威的言论,使广大网民对主流媒体形成依赖和信任。其次发挥议题设置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即是利用媒体收集、编辑、发布有价值的网络新闻评论,有意识地针对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和主题来引导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政府亦可直接将一些政策议程转化为大众关心的公共议程,将网民的注意力引导至特定的方向,形成积极稳定的网络秩序,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示,接受引导。第三要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人才队伍,引导广大网民确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这支队伍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既要扎实并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具备基本的网络技术、熟悉网络传播特点,发挥其疏导、引导作用,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使网络空间始终处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之下,为广大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思想保证。

(三)积极引导网民理性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需要提升广大网民的网络文明意识,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和自身政治认知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参与各项活动,维护网络秩序。因此网民自发性和主动性的自律被赋予极高的期望值。首先是强化广大网民的现代公民意识。通过法制教育与实践、网络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培育在法治社会中具有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培养具有理性利他、参与能力的中国网民。其次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做好政治文化的核心建设,确保我国政治文化的价值安全。广大网民在主流政治文化影响下,选择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合理合法参与网络活动,善于辨别各类资讯的真伪、网络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性质,才能更有效地参与网络政治,实现网络自律。再者推进实名制网络政治参与的建设进程。网络实名制有利于提高广大网民的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感,避免网络聚集,减少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有利于网络政治参与更加顺畅。推进实名制的网络政治参与,需要更好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网络技术,必须确保广大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网络身份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多措并举、规范约束与教育引导双管齐下,才能有助于网民实现网络自律,减少群体极化现象,和谐网络关系。

猜你喜欢

极化网民群体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