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四面“言“”文”统一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0-01-17执教者湖南省宁乡市偕乐桥中学周帅文
执教者:湖南省宁乡市偕乐桥中学 周帅文
评析者:湖南省宁乡市中小学教研室 王胜军
【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经典课文。本单元导语中提到“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雄奇秀美的自然风景,愉悦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性情;迁客骚人,仁人志士,或忧或乐的志趣抱负,启迪我们的智慧,引领我们成长”。《醉翁亭记》骈散结合,尤其是作品中表达出乐民之乐、以民为本的“乐”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值得传承并学习。本课以“读写一体、传承文化”为途径,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和名言警句;关注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解读“山水之乐”“游宴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的内涵,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力求“文”“言”统一。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醉翁亭”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中,原是琅琊寺僧人智仙建造。欧阳修被贬滁州太守期间,寄情山水,常在此亭宴饮,于是自号“醉翁”,并以“醉翁”为此亭命名。“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又寄托了怎样的政治抱负?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醉翁亭记》,去寻找答案吧。
一、初读感知,积累字词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必须重视朗读。首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醉翁亭记》范文朗读,大家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注意范文朗读时的语调和语气有什么特点?(师播放朗读视频,生批注“语气和语调”。)
师:听完第一遍录音后,哪位同学发现朗读时在语调和语气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听到范文朗读“环滁皆山也”中的“也”字时语调上扬,语气舒缓。
师:你觉得读到这个“也”字时,为什么要语调上扬,语气舒缓?
生:这样读可以突出眼前满目皆山、放目欣赏的感觉。
师:请你试着读一读。(生朗读。)
师:你朗读时的语调和语气把握得特别准。
生:我发现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而”字,每当读到带有“而”字的句子,语气舒缓,仿佛像唱歌一样舒服。
师:你的体会很深刻。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既打破了六朝至宋初骈赋、律赋的模式,又吸收韩愈、柳宗元散文的优点,把诗文革新的精神带进了辞赋领域,引骈入散,骈散结合。请你试着读一读。(生朗读。)
师:读得真美,让我们一起来齐读。
屏幕显示:
《醉翁亭记》大量运用骈偶句,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全文运用21 个“也”字,25 个“而”字,把诗一样齐整的句子断开,赋予散文的韵味。这些骈散结合的语句,使文章既具有诗的意蕴,又富有散文的美感。使人读之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余味隽永。
(生齐读,读出了回环咏叹之感)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自主学习积累文言字词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自主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字词。我们用抢答的方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师提问,生抢答)
屏幕显示:
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用作动词,取号
杂然而前陈者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趣;情趣
山间之四时也 季节
射者中,弈者胜 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负者歌于途 背东西的人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乐”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一种弦乐器,引申指愉悦、使……愉悦等;《说文解字》认为是“五声八音总名”;《〈说文解字〉注》乐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生读材料。)
师:那么《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以什么为乐趣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品读文段,赏析“山水之乐”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这部分文字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乐趣?
生:这部分文字体现了作者的“山水之乐”。
(师板书:“山水之乐”。)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请读一读你找出体现作者“山水之乐”的句子。
生: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师:你觉得这个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山水之乐”?
生:我从“林壑尤美”中读出琅琊山“尤其秀美”,作者放目远眺这片深秀之景而情不自禁地感到快乐。
师:这是一种陶醉秀美山景的快乐,还有谁来说说?
生:我从“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中读出作者沉醉山泉的快乐。用酿泉酿的酒一定十分香,好酒容易让人醉,与“醉翁亭”相互衬托。
师:赏析得极好,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陶醉山水之乐的醉翁形象。
生:我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读出作者沉醉其中快乐不已的原因不是因为酒的香甜,而是因为这片得天独厚的山水。
师:这句话也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生:我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中读出作者对山间朝暮景致变化之美的无限赞美而乐享其中。
师:是啊,朝暮变幻,各有其妙。
生:我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中读出作者对四季美景的赞赏而感到乐意无穷。
师:是啊,“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开花”。喜爱大自然四季美景的欧阳修自然悠哉乐哉。
师:作者首先从介绍醉翁亭的位置和亭名由来入笔,引出“山水之乐”;然后通过对山间朝暮之景与四时之景的描绘,烘托作者的“山水之乐”。运笔简练,意蕴深厚,正是作者“言简而意深”的文风写照。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欧阳修仅仅是因为“山水之美”而感到快乐吗?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自然段寻找答案吧。
三、细读课文,剖析“游宴之乐”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些欢乐的场面?(生齐读。)
生:首先作者描写了“游人之乐”的场面。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游人的快乐?
生:我从“负者歌于途”中感受到游人欢乐的歌声,我从“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中感受到百姓出游的欢乐祥和,我从“往来而不绝者”感受到游乐的人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热闹。
师:“伛偻提携”是什么意思?
生:“伛偻”是“弯腰曲背”的意思,这里指老人;“提携”是“牵扶”的意思,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师:“伛偻提携”这个词语传达出怎样的出游场景?
生:一家老小出游,祥和美好的愉快场景。
师:从这愉快的场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老人弯着腰走,走得慢却没有人催,小孩还小有大人牵手照顾,一家老小出游其乐融融,彰显的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淳朴的民风,也侧面突出了太守治理滁州效果显著,百姓生活美好祥和。
师:请你读一读描写“游人之乐”的语句。(生朗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游人的无比快乐。是啊,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他并没有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融入滁州,实行宽简政策,在他的治理下,滁州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众人出游的快乐场面,也侧面反映了太守的治理卓有成效。
屏幕展示:
某此愈久愈乐,不独为学之外有山水琴酒之适而已,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固知古人不忽小官,有以也。(《与梅圣俞》其二十)
师:(一生朗读材料)欧阳修治理滁州一年多,“不见治迹,不求声誉,以宽简不扰为意”,而滁州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热闹出游,作者也感到很自豪。
生:我还感受到了“宴饮之乐”的热闹场面。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游人的快乐?
生:我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感受到这场宴饮的食材虽然素朴却很丰富,而且都是就地取材,说明滁州物产丰足。
师:这场宴饮都有哪些本地食材呢?
生:有从溪边钓来的肥美的鱼;有用酿泉水酿造的美酒,还有山肴野菜等。
师:食材确实丰富。
生:我从“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感受到没有达官贵族的奢华,没有丝竹之乐的喧闹,但投壶对弈,猜拳行令,觥筹交错,也别有一番风味。
师:宴饮的乐趣在于尽兴。
生:我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感受到一位为“游人之乐”与“宴饮之乐”而陶醉的太守形象。
屏幕展示:
游宴,也称“游燕”,早在商周时期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礼记》中就有关于“燕礼”“乡饮酒礼”等相关方面的记载。这种将游与宴别出心裁结合的宴会,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游宴时人们的活动极其丰富:遨游山水、品酒赏乐、吟诗作赋、畅所欲言、竞射游艺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成为士大夫们追逐的流行风尚。因为那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伴随王朝的衰败,儒学的式微,思想文化也趋于多元。这种背景下,士人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表现出强烈的生命觉醒意识,因此他们在游宴时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秀美的风景淡化了他们对人生苦短的恐惧,一杯一觥中摆脱了仕宦的失意。到了中唐以后,随着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和举子文人群体的形成与扩大,士人游宴的主体更加丰富,游宴活动具有了文雅特质。进入宋代,游宴活动参与者更广,涉及活动类型更多,活动内涵也更丰富。
师:因此,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仅描写了“山水之乐”,而且描写了“游宴之乐”。将儒家传统的“仁民思想”与“世俗享乐”文化和谐统一,将上层士族文化与下层世俗文化互动发展,体现了中唐以来至北宋期间游宴文化的发展嬗变,也彰显了欧阳修兼收并蓄的文化气度与文化胸襟。(师板书:“游宴之乐”)
四、揣摩品味,解读“乐人之乐”
师: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屏幕显示: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生:作者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
师:请你具体分析一下。
生:作者巧妙地运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通过“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师:“太守之乐”在何处?
生:太守既懂得“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
师:说得真精彩,这种“乐人之乐”的民本思想是怎样发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屏幕显示:
民本思想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后来发展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它是指一种承认民众的社会价值,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劝告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唐代白居易在《辨兴亡之由》中提到:“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他承续孟子的仁政理念,劝勉当权者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别人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别人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这种“乐人之乐”的文化思想影响了后代的欧阳修。
师:欧阳修这种“乐人之乐”的民本思想,寄托了自己“仁民爱物”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格。(师板书:乐人之乐。)
五、总结提升,与民同乐
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生: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生:有呼应前文的作用,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相呼应。
生:表达了“醉”与“乐”的关系。
师:表达了怎样的“醉”与“乐”的关系?
生:首先,作者通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补写一笔,引出“山水之乐”,下文承“山水之乐”写山中朝暮与四时之景,点出“乐亦无穷”。其次,通过“游宴之乐”深化“乐”的内涵。再次通过“乐人之乐”凸显作者的“与民同乐”思想。
师:是啊,“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以“乐”为线,将“山水之乐”“游宴之乐”“乐人之乐”统摄于“与民同乐”这一主旨思想之中。“与民同乐”也成为宋代士大夫文人理政的不懈追求。让我们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完成下面的习题: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①舟车商贾:坐船乘车的商人。②畎:田地。③涵煦:滋润教化。④掇幽芳而荫乔木:春天采摘清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树荫下休息。掇,拾取。荫,荫庇,乘凉。
1.“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作者将滁州人民安定的生活归功于宋王朝的( )政策?多次强调指出( )( ),丰乐亭即以此得名。(用原文关键语句回答。)
3.从文段中看,作者表达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 )。
生:“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因为老师刚才讲到“引骈入散”是欧阳修写作的特色,他在散文中运用大量对偶句,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
师:学以致用,很不错。
生:作者将滁州人民安定的生活归功于宋王朝的(休养生息)政策,多次强调指出(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丰乐亭即以此得名。
师:提取关键词句答题,表达完整,很好。
生:从文段中看,作者表达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与民同乐)。
师:概括全面,表达得体。
师: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襟怀与气度,才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真正文化内涵。这种“与民同乐”的文化传统与道德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师:在生活中,你也有自己的快乐,山林给予你自然之趣,亲朋聚会给予你欢聚之乐,帮助他人让你体会“手有余香”之乐……
请“乐”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和衬托的写作手法,自拟题目。体裁不限,不少于800 字。
评析: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高考改革,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着重“言”轻“文”和重“文”轻“言”两种流弊。重“言”轻“文”导致离章析句、陷入细枝末节的解剖桎梏;重“文”轻“言”废于清议、跳入本末倒置的说教侈谈。
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言”“文”统一呢?周帅文老师在《醉翁亭记》一文教学中,从文字落实、文章鉴赏、文学品味、文化传承四个层面入手,做到“一体四面”结合,落实“言”“文”统一,是有意义的探索。
“言”“文”统一不是简单的“言”“文”相加,而是不同课时在“言”“文”上各有侧重,但是侧重并不割裂分离。不是先“言”后“文”的程序性完成,而是“言”中有“文”,“文”中有“言”,在“言”和“文”之间反复穿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文字落实层面,本课以“乐”字为切入点,从词源的角度给“乐”字溯本求源,“《〈说文解字〉注》乐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段关于“乐”字的内涵解读为本课定下了一个情感基调。再如对“伛偻提携”这一词语的锤炼,点出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其乐融融的出游氛围侧面烘托出太守宽简治理的效果,突出太守的“游宴之乐”,文字落实之中有文化意味,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在文章鉴赏层面,本课从文章体式中表达文化,根据文本特征来开发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例如本课抓住“全文运用21 个‘也’字,25 个‘而’字”这一文本特征,品鉴欧阳修散文引骈入散、骈散结合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音律美和节奏美,欧阳修在古文运动中的创新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所用,含蓄地传达出作者乐哉悠哉的心境,突出“与民同乐”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体式中吸收文化,文章鉴赏教学内容自然就能落实到文化层面。
在文学品味层面,本课在章法考究处把握作者所言之志、所载之道。例如本课抓住“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一章法考究处,深入挖掘“醉”与“乐”的关系,由“山水之乐”“游宴之乐”“乐人之乐”提炼概括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准确把握作者的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引导学生通过品味章法考究处,落实文言文教学着力点,做到“言”“文”统一。
在文化传承层面,由于传统文化时空离现代学生较久远,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认同度不高,教者善于在文言文教学中搭建桥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本课从群文拓展的角度强化渗透“与民同乐”的文化,激发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理想追求,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这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体现了文言文之“言”,如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自学文言字词并检测,但是内容艰深的《醉翁亭记》,字词句障碍颇多,如果仅仅依靠学生预习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言”的训练落实,这样“言”“文”统一落实会更到位。
[本文系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古诗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 39- 136)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