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2020-01-17陈永辉曾小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体育事业竞技

陈永辉,曾小玲

(1.湖南警察学院 警务指挥与战术系,湖南 长沙 410138;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取得的成果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习近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发表了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论述,从根本上指导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道路和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创新性继承、发展和运用,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思想,目的在于让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发展新思想、新理念,并很好地落实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服务之中。

一、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样离不开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马克思认为:“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国家强盛高度出发,号召全国人民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以此促进国力提升。邓小平同志认为“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2]小平同志也是从国家发展高度,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江泽民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样阐释了体育运动对于国家强大、民族强盛的历史意义。胡锦涛提出“中国要努力推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3]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期望通过体育发展来实现强国的伟大愿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中央领导对我国体育发展建设提出的思想、理念和要求都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4]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影响人民幸福生活实现的主要矛盾之一。习近平同志以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立场,客观科学的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事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建设。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本质:以实现“全民健康”为根本目标

体育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在体育工作中的一贯立场。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新时代,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生活中需要的大事,更多的人开始从物质享受转向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健康成了新时代影响人民幸福生活感获得的最重要因素。我们的党解决人民生活中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应紧盯全民健康这一根本性目标,下力气抓好新时代我国体育工作,特别是群众体育工作,这是全民健康实现的基础。全民健康搞好了,普及了,则可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南京会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主席巴赫时特别指出:“中国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是基于人民利益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重视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6]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全民健康为目标的体育事业发展,把全民健康摆放到了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的高度,强烈的凸显了中国体育发展要聚焦民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体育发展为全民健康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要能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最大受益者。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7]。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体育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等体育改革成果共享方面都是薄弱地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这些地区的体育发展,迫切希望体育改革成果能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全面覆盖面。他强调:“在以全民健康推进全面小康的部署中,要把重点难点聚焦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8]十八大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一些体育惠民政策、文件、措施逐步得到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民健身幸福工程、民生工程正在实施推进。体育发展真正服务人民的根本目的正在逐步实现。

体育发展服务全民健康,需要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全民健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实现全民健康,更需要人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建设中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一切成就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分不开的,我们的发展建设如何,需要依靠人民的实践。习近平在谋划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时,始终不忘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突显人民群众的存在感,为的就是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聪明才智,以此凝聚中国力量,共建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体育发展改革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实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改革中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和发挥,通过“创新社会治理”、“简政放权”等举措,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发展中来,指出:“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10]当前,我国体育治理正在全面展开,公民体育权利逐步得到实现,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到群众体育事业的改革与管理之中,体育发展的合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主要路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协同发展

新时代,物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向往幸福生活尤为迫切,追求身心健康和快乐体育运动愿望日益突出。因此,深化我国体育发展改革思想,进一步推动体育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我们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化改革力度和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就是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发展深入化。改革更需要响应人民的呼唤。“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重点。”[11]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创新一直推进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但在全面小康发展关键时期,体育改革中延续下来的一些问题,诸如学校体育教育的滞后和项目开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边缘化和体育公共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竞技体育发展的违规违纪等,影响着人民对改革带来的成果受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洞察到了中国体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体育事业发展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要把我国体育事业融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进行谋划,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12]最终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做到整体推进,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当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体育事业发展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是新时代紧紧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全面体现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体两翼”,对体育强国实现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加强两者的全面协同建设,增进体育发展活力与动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更好地发挥举国体制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11]当前,我们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抓群众体育工作,拓展改革深度和广度,发挥群众体育的基础性作用,为竞技体育发展培植群众根基。另一方面,抓竞技体育工作,强化举国体制力度,发挥竞技体育的引领激励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发展改革全面展开,全民健身、“体育强国”作为国家战略正在逐步实施,体育治理不断深入,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并驾齐驱,与体育事业有关的其他重要工作也在稳步的深入改革和进行中,许多配套政策、文件、制度和措施先后出台。尽管未来还会困难重重,但体育深化改革必然会在习近平体育改革思想指引下坚定的深入下去。

二、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的中国化体现

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强调的是辩证逻辑,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习近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强调思维逻辑在实践中的认识作用,强调论证方法和认识方法的统一,强调思维规律的客观基础。科学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战略,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是建立在历史发展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坚定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走向更好更强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领导人民做出的正确选择。习近平同志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1]我们的党在领导人民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历经四代领导集体的领导,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伟大思想,这些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社会规律和客观条件。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历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果上的又一次飞跃和实践,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对已有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已有社会规律和现实客观条件的充分运用,充分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认为,发展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握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了解过去,更要掌握规律,立足现在,预测未来,利用规律,推动发展。习近平同志充分认识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建设道路的社会规律和客观条件,站在我国体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但要始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且在新时代我们要面对时代发展做出更好的体育发展事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我们的竞技体育要着力发展人民群众喜欢的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改革下我们的体育发展机制要进行全面深入改革调整;新时代我国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的体育发展在体育供给侧方面要进行深入的科学改革和调整,要积极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发展结构的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和时代,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胸怀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设计了宏伟蓝图,指引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逻辑统一。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要建立在现实问题解决基础上,达到质的发展

新时代,我们的伟大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体育强国将紧紧围绕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建设。也就是说,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阿或缺的一部分。十三届全运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体育纳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我国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14]。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将“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置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之中,进一步明晰了“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要求通过运行国家体制来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习近平同志遵循我党的根本路线,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和指导方针,“以人民为中心”成了各个领域新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认识到民族复兴离不开人民的健康,只有全民健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健康唯有动员全民健身,才能实现全民健康。因此,体育是不可缺少的实现全民健身的主要路径。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民族复兴。发展体育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全民健康战略成了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民健康战略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而做出的具体目标,既是发展目标,又是具体的战略措施。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具体的行动,我们将逐步的采取措施,去实现目标。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而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又确实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两者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需要我党做出正确的思想选择,决定走什么样的道路去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矛盾。习近平带领新一代领导集体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系列讲话论述,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走什么样的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成果。新时代,体育生活成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更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然而当前人民对高水平、高质量、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发展改革带来的现实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获得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为人民追求生活不断的创造不同阶段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客观上我们的体育发展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基本上完成了体育发展的阶段任务,人民对体育运动和项目的关注、了解、参与度整体提高,体育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实现,人民的体育锻炼热情不断提升。但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体育发展建设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客观发展问题。进入新世纪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而体育客观发展的问题却一直存在,这种主观向往体育生活和体育客观发展之间的对立矛盾进一步凸显,极大的影响了人民对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带来的获得感。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是无数次量变的体现,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质变。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到了体育发展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提出系列新的体育发展改革理论和方法,力求解决体育发展中的具体矛盾,推动体育强国实现,进而达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宏伟目标。

三、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论述的伟大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发展了人民是体育发展的主体的思想

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对体育发展“人民主体性”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认识,不断发展了“人民主体性”体育发展思想内容。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主线,提出了体育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一思想更加凸显了人民是体育发展的“中心”这一地位,明确了发展要围绕“中心”开展。因此,更加丰富了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核,更加丰富了人民在体育发展中的主体思想内涵。习近平的“人民中心”思想,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民幸福是我们追求发展进步的目的和归宿;二是我们发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三是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实践;四是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拥有。这四个内涵也成了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要求,更加深刻和完整的表述了体育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内涵。新时代,体育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健康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我们只有把人民健康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了解人民的真实状况、顺应人民的忠实意愿、为人民办扎实的事情,才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健康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健康利益,把体育为人民服务思想不断的融合进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政策中,要求我们的干部做到:“转变观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让‘体育惠民’成为激发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共享体育成果的动力源泉;要树立新的政绩观,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评价标准,扎扎实实推进全民健身工作。”[15]习近平提出,新时代要努力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通过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都是建立在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就难以有中国梦实现必须的人民健康厚实根基。所以依靠人民的实践是体育服务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凸显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了党对体育发展工作的引领作用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果都是在我党坚定的领导下实现的,没有党的坚定意志和先进思维,就不会有今天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现在,我们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讲还需要依靠我们党的领导、依靠党把好方向盘。新时代,我们党如何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时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实现幸福生活,需要先进的发展思想理念来引领行动实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11]新时代,我党承担着巨大的体育改革发展任务,要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之路,以全民健康、体育强国梦来推动全面小康的实现。然而,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必然充满了艰辛和荆棘,改革中肯定还有许多困难阻碍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困境挑战需要征服。怎样解决这些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毫无疑问首先需要我们的党建立什么样的思想理念来引领行动实践。因为发展思想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正确性从根本上决定着事物改革发展建设的成效乃至成败。我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把这些新的发展思想和理念很好的贯彻到了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把满足人民对体育和健康需求的价值目标放到体育事业建设的第一位,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明确强调我们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的体育工作总体布局、制度设计、战略举措、实践部署等各个方面都要聚焦到“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价值追求上来,要为解决当前我国体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找出路、找良方[5]。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发展观,明确的告诉了全党全国人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建设,要充分依靠我们党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实践。

(三)进一步巩固发展了体育在强国强民中的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由此,体育的新中国国家地位初步形成。邓小平改革开放时代,体育在强国强民中的作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融合,邓小平用“一国两制”的模式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林匹克体育组织中的地位,并提出举全国之力申办奥运会,提高了人民对竞技体育的喜爱与认识。在以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两代中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统领下,我国体育发展继承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竞技体育进步明显,人民的体育热情也在不断得到提升,群众体育逐步得到发展,人民对体育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体育大国正在崛起。当然,这么多年的实践也暴露出了体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些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内外各种思潮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观上基本上都是围绕大国形象崛起和政治任务而确立,“为国争光”一度成为了我国各级政府开展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价值追求,竞技体育工作得到明显重视,而群众体育相对来说力度略显不够。当前,人民对竞技体育“金牌效应”有了理性认识,不再疯狂崇拜金牌,而且更加理性的认识到了体育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不断的寻求路径去从体育运动中谋求身心健康利益。由此,这种主观向往体育需求和客观体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影响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体育事业纳入到“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去规划和考虑,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来发展体育运动,着力解决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体育领域如何发展、如何改革、怎样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如何看待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如何协同发展等做出了明确指示,特别强调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强调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强调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作为体育事业建设的重点,同时着力加强体育产业开发建设,推动体育的经济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指示,高度肯定了体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全民健康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引领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对体育事业发展改革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客观上更进一步的巩固了体育在我国强国强民建设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体育事业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广西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竞技精神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