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立精神”及其传统文化渊源探析

2020-01-17李学全梁堂华伍春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徐特立革命教育

李学全,梁堂华,伍春辉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徐特立,湖南长沙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著名的“中共五老”之一,毛泽东主席最尊敬的老师。他从18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前期一心教育救国,积极办新学。1927年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候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为革命办教育,用革命精神办教育”[1]352的道路。此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中央苏区建设和陕北边区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年已72岁的徐特立满腔热情地投入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心力,直至1968年去世。他的一生,被誉为“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2]208纵观徐特立光辉的一生,他的思想与言行体现出宝贵的“特立精神”,包括:胸怀天下的情怀抱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情愫,等等。“特立精神”的形成,不仅源于徐特立独特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有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

一、胸怀天下的情怀抱负

徐特立出生于1877年。这是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昔日强盛的中华帝国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正在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像同时期的众多仁人志士一样,徐特立坚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心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此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早年一度深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的影响,成为“康梁的信徒”;后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转为拥护孙中山;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当过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但很快就因“我希望的民主共和成为泡影”,下决心“回到教育界去,用教育来改革人心”[3]108;大革命时期,开始意识到教育救国的路子走不通,转到农民运动,并最终在革命处于最低潮的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为此奋斗终身。在这一系列转变过程中,徐特立始终表现出胸怀天下的情怀抱负。分析他的成长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徐特立9岁到私塾读书。老师教他读明朝忠臣杨椒山的遗嘱。杨椒山为国家社稷着想,不惜得罪宦官,被判死刑。在赴刑场前,他给儿子写下了这份遗嘱,仍谆谆告诫儿子诚信做人、忠诚谋事,以国家社稷为重。徐特立反复诵读,激愤得热泪盈眶。81岁时,徐特立谈到这份遗嘱,还曾说:“这篇悲痛的文章我至今还未忘却。”[3]596

15岁的时候,徐特立跟一位俗姓张的和尚老师学习。这位老师很推崇寒山、拾得的诗歌,常拿这些诗歌教徐特立吟诵,跟他讲解。寒山和拾得是唐朝两位很有学问的和尚,尽管出家为僧,但非常关心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他们用近似白话的文句写了一些诗歌,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启示人们关心社会、关心百姓生活。其中许多篇章,徐特立倒背如流,直到晚年还能脱口而出。例如:“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祗承。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这些诗歌,对于触发少年时期徐特立的家国情怀,无疑是发挥了作用的。

20岁时,徐特立开始读八股,自言“在八股中发现了民族英雄的言论,黄淳耀在《见义不为无勇也》题目上写到:‘畏祸深,则中情回感,反并其可以获祸者而蹈之。’金声在《井有人焉》题目上写到:‘不避万物之怨者,乃能任万物之德,不畏物议之讥者,乃能求一心之安。’这种表现他们为国牺牲的精神,给我以很大的刺激,使我增加反满清的情绪。”[3]105

1905年,年已28岁的徐特立已在乡下担任塾师十年,并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他教书所得,除了维持妻室儿女的温饱外,还略有余裕。但他没有迷恋于个人的小康家庭,而将眼光投向了为社会服务。他非常赞同韩愈《争臣论》中的观点:“夫天授人以圣贤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因此,他在与好朋友何雨农、姜济寰讨论“我们现在都算有知识的人了,但是我们的知识是用到为社会服务呢?还是为家庭服务呢”的问题时,明确表示:“能力只够养家者,养了自己的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之一,除养家而外还有余力的人,其余力之来源,必然是得到社会的帮助,应该还之于社会。”[2]15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宁乡速成师范结业后,他听从校长周震鳞的教导,投入了“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业”。他大力兴办新式教育,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梨江高小、五美初小、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等多所学校;他曾担任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湖南孤儿院等学校的校(院)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梦想;他曾在周南女子中学、长郡中学、修业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等校任教,传播新知识、新思想;他倡导平民教育,举办夜校,招收做工、挑担、拉车等被上层社会瞧不起的“粗人”入学受教,以“开启民智”……

然而,随着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徐特立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他开始认识到“少数学生无法挽回国运。……教育救国是我30年来的一种幻想。”[3]604单靠教育是不可能救国的,于是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由教书先生决然转变为职业革命者,由一心从事教育事业转而投身革命工作,看似突兀,实则是他胸怀天下的情怀抱负符合逻辑的演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影响的必然结果。正如他自己在《六十自传》等文章中所说的,他的理想是通过教育“改革人心”、“启迪民智”,争取“技术进步”,实现“中国翻身”。而且,为了理想的实现,他表示:“我赞成张汤之立场坚定,他说:‘既以身许国不避汤火’。”[3]600正是因为他胸怀天下,所以他始终把“谋事”而非“谋职”作为人生的信条,始终站在国家、民族存亡和发展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事业,在关键时刻敢于“以身许国不避汤火”。他所追求的事业,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也不是少数人命运的改变,而是整个社会的民智启迪和提升,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纵观徐特立的一生,他作为出生于偏僻乡村的农家子弟,仅上过6年私塾,以后却靠刻苦自学、不懈进取,竟至成为杰出的教育家,成为毛泽东等一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最尊敬的老师,表现出强烈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也正因此,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徐特立幼年家贫,饱尝生活的艰辛。为改变个人、家庭的命运,以及国家、民族的现状,他刻苦求学,顽强努力,终有所成,后来成为湖南教育界的“长沙王”。但他仍不满足,反而更努力地追求新知:1910年33岁时东渡日本考察、学习;1919年43岁时西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考察比利时、德国的教育;1928年51岁北上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列;甚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年已72岁还制定20年学习工作计划,作为晚年的奋斗目标。他曾对朋友谢觉哉说:“人一天没有停止前进,就没有老,一旦停止前进就老了。”[4]204所以,中共中央在祝贺他70大寿的贺信中曾这样称赞:“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5]83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徐特立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百折不屈,奋斗终生,走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前进的正确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5]83。正如李维汉所说:“他从信奉康梁转而信奉孙中山,从君主立宪转到拥护共和;从相信无政府主义,搞教育救国,转而赞成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国民党左派;最后,在革命斗争实践的教育下,在党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真理,终于懂得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终于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变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徐老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的转变,我认为是因为他始终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实事求是地考察社会,能够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旧思想,虚心学习和勇于接受新思想,一刻也不停顿地跟随历史的步伐前进!”[6]83

徐特立的一生,是勤勉的一生,是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一生,从中所透露出来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以及他早年所受的教育,无疑是分不开的。

徐特立出生后,祖父借助《康熙字典》,为他取名“懋恂”,“懋”指勤勉,“恂”是诚信的意思,希望孙子一生勤勉笃实、自强不息。徐特立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从小勤勉笃实,立志做一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虽然后来改名“特立”,但他对“懋恂”这个名字一直很珍惜,在抗日战争时期写文章还经常署名“懋恂”。

1940年,徐特立将儿媳刘翠英收为干女,改名“徐乾”,并写了一篇短文解释“乾”的意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健也,终日乾乾,即终日健进不已;惕,警觉也。终日乾乾,至晚还加警惕,目若有凶厉可怕。注意如此集中,精神如此振奋,前途一定远大。”[6]111“君子终日乾乾”句,出自《周易·乾》。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诸经典之首,“自强不息”是易经的一大核心思想。《周易》的《象传》中明确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徐特立以“乾”字为干女儿命名,源于心中对自强不息精神的推崇,并试图以自己的人生信念教育子女,寄予父辈对儿女的厚望。

徐特立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得到众多称颂。早在他60大寿时,朱德就在贺信中称赞他:“你是革命模范的人,你是革命前进的人。不管革命历史车轮转得好快,你总是推着它前进的。”[7]4莫文骅致信说:“你是我党中的老党员,没昏庸、腐化、骄傲、堕落的些微成份,思想是随时进步的,言语、行动都表现出像一个勇敢的新鲜活泼而可敬可爱的革命青年!”柳湜在报上著文,称“先生永远是发展的,永远是站在我们的前头,是大家的先生。”徐特立,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凭着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成为一位值得“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效仿的、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苏轼在《晁错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徐特立毫无疑问是一位担大任、立大事者。他出身贫寒,小时饱尝生活的艰辛,而这正好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生活的艰苦、办学的艰难,或是革命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徐特立总是表现出“坚强的老战士”(毛泽东语)的豪迈气概。

在徐特立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办新学是非常艰难的。但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宏愿,徐特立顽强拼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没有经费,他四处借贷、募集,甚至不惜变卖家产;没有校舍,他借用其他学校的破旧教室和走廊,甚至把学生带到观音庙、城隍庙里上课;没有教具,他向别的学校借旧黑板、课桌椅,到废品店里去掏可做实验器材的瓶瓶罐罐;为补贴办学,他克勤克俭,一面争取在多所学校任教,一面过着极其俭薄的生活,以致被人称为“徐大叫化”。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徐特立坚持“为革命办教育,用革命精神办教育”。1940年12月,徐特立担任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当时的中国,处于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再加上国民党多年的封锁,边区的物资十分匮乏,甚至纸张都紧张。因此,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办之初,十分简朴:砖块木头当凳子,弯着双膝当课桌;没有纸和笔,就用鸡毛管和树枝在地上写字;没有房子,大家就动手挖窑洞,从山脚到山头窑洞叠了好几层;伙食很差,没有细粮,小米棒子面都不多,平时的主食只有一种本是用作饲料的黑豆,既难吃又难以消化;至于蔬菜,经常只有一碗山药蛋汤。面对这些困难,徐特立教育师生,一定要有革命的理想和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把我们的学校办起来。”[7]56当时师生中广泛流传着一首诗歌,正是徐特立领导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艰苦办学的真实写照:“我们的生活艰苦而又紧张,我们的革命热情却日益高涨。谁说我们没有课堂?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课堂,蓝天是我们的屋顶,高山是我们的围墙。谁说我们没有教具?自创的教具更加漂亮。谁说‘土包子’不能办大学堂?我们的信心比泰山还稳固,我们的意志比钢铁还坚强。为了祖国的新生,为了民族的解放,任何困难也不能把我们阻挡。”[7]56-57

徐特立的这一品质,在长征途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长征是极其艰险的,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皑皑雪山,无边草地,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遇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所需付出的代价,往往不亚于征途中的战斗。面对种种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年近耳顺的徐特立,却始终怀着坚定的革命信仰,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英勇气概,并以他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自己,同时也激励着无数年轻的战士,去克服路上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坚定地朝着目标迈进……杨立三在《长征中之老英雄》一文中深情赞颂:“犹忆在长征中,他脚踏草鞋,手持竹杖,随干部团行动,历尽了险阻,‘吾以为公苦矣’,而他毫不以为然,精神甚强,其勇往直前之气概忍苦耐劳的精神,为长征中许多同志所不能及,实为长征中之老英雄。”[7]8徐特立自己后来在谈到长征的经历时,竟谈得那样的轻松,那样的平淡无奇。在《长征中的医院》一文中,他颇带自豪地回忆起当年过雪山的经历:“六月天过夹金山。过雪山的前夜,在山下露营。这时我没有伞,没有油布,也没有饲养员和马,晚上睡在两块石板中间,好像睡在棺材中一样,上面盖上一幅蓝布。遇上下雨,蓝布湿了,毯子和衣还是干的。半晚出发,走到半山上,雨雪齐下,披在身上的毛毯全湿了,衣和裤子也全湿了。毫不觉得冷,因为山陡,费力多,体温增加。天明已经下到了半山,雪止了,下行也容易了,但湿衣湿毯,感觉寒冷,用跑步前进。到山下时,衣裤完全干了。这一困难度过后,精神特别愉快,自己以为抵抗力超过一般的同志,不知不觉骄傲起来。多数同志称赞说我可活到九十岁。”[3]584

徐特立吃苦耐劳和乐观忍受的人格风范受到了党内高度的评价。60大寿时,毛泽东在给他的祝寿信中称赞:“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朱德深情回忆:“我俩在同一战线中奋斗,在南昌暴动至东征,中央苏区至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以至今天,都在一路。我所见到你的革命精神与行动,真是可钦佩的。尤其是你的耐劳忍苦的模范,更兴奋了红色指战员及一般的同志。就是那些悲观失望,想掉队落伍的人们,想起我们徐老头的样子,也就起来跑了。”[7]4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办教育与干革命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对于具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的徐特立来说,正好成就了他的伟大人格与事业。

四、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对此极为推崇。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民族,勤俭之风必不可少。《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北宋郑侠《示女子》指出:“治家在勤俭”;南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强调:“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更是直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徐特立一生都过着非常勤俭朴实的生活,一方面固然是贫困的家境使然,另一方面则源于年少时从老师、长辈那里受到的言传身教。在读私塾时,一位老师教他熟读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治家格言》开篇即谈“勤劳”:“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紧跟则谈“节俭”“惜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居身务期简朴”,等等。这些浅显易懂而又行之有效的人生道理,对他影响甚深。除了老师的教导,还有长辈的影响。12岁时,徐特立过继给伯祖母为孙。祖母不仅善于治家,对家里的每一件事如柴米油盐、衣服鞋子、家具农具等,都有周密的筹划和安排,而且生活非常节俭。她的围裙,补丁之多,连原来的底布都很难辨认出来了。这对年幼的徐特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70多岁时,徐特立还曾这样感激地说:“我受祖母的治家教育最深刻,我一生刻苦和我妻能在二十岁以后脱离我独持家政五十年,都和祖母的教导有关。”[3]595

纵观徐特立的一生,无论年少之时还是成年之后,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无论在国内办学或是在欧洲勤工俭学、在苏联学习,也无论是作为教员、校长、院长还是教育部长、厅长,无论是作为八路军高级参议还是中宣部副部长,直至建国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他始终过着勤俭朴实的生活。早年在长沙办学,他自持甚苦,曾经因为穿着过于粗朴而被周南女校的门房、教地理的鲁先生的妻子等人误认为是下人;他下雨天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去学校上课,甚至被人取了一个外号叫“徐大叫化”;担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时,他身着破棉袄,腰间扎着一根绳子,以致被人以为是马夫;身为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主持驻湘通讯处工作时,他一身粗朴的八路军军装,以致应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之邀去省政府时,卫士不让进……他的好友谢觉哉称赞他是“超人的俭朴者。”在给徐特立70大寿的贺信中,谢觉哉说:“没认识你以前,就听到你的许多的事实,当时使我感动很深的,是你的‘徐二外婆’、‘徐大叫化’外号。你对青年男女,像外婆对外孙子一样的母爱——纯真而又勇敢的母亲;你把所有及劳动所得,尽数贡献于社会,而自己却过着类似叫化的生活,这不是寻常人可能的。”[6]52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勤俭”,不仅出于生活之需要,还有更深层的目的——“俭以养德”。徐特立不仅形成节俭的生活习惯,更以此作为修身养德的途径。他指出,俭朴的生活能锻炼坚强的意志,陶冶崇高的品质。他说:“我生平过惯了俭薄的生活,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愉快。”[7]35即使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他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以此反对资本主义的“香风妖雾”。他谆谆告诫年轻人:“我们要改造世界,而不要被旧世界所沾污。”[7]46

当然,更为可贵的还在于,他将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带到工作和事业中,不仅用以育人,更将节俭省下的钱物用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兴办教育。后来,他谈到自己当年艰苦办学的事时,曾这样说:“我自己没有财产,也没有办公赚过钱,有什么能力创办学校呢?我的办法就是:每日多上课两小时,—月多得六十元,分给两个高小用。家留在乡下,节省日用,谢绝一切应酬,绝对不请朋友吃酒肉和糕点……”[3]107在这里,他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与胸怀天下的情怀抱负顺利会师,最终成就了这位“当今一圣人”(朱德语)。

五、以人为本的思想情愫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为本。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明确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徐特立在工作中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作为一个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他一度赋予教育工作、教育事业以“救国”“兴国”之重任。早年,他一心走教育救国的路子,试图“用教育来改革人心”,通过教育唤醒千千万万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入党后,他坚持“为革命办教育”,通过教育开展政治工作、扫盲识字,提升广大指战员的素质;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张大力发展教育,以建设崭新的国家。尽管在徐特立眼里,教育事业居于崇高的地位,但真正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工作的对象——学生始终是最重要的。在担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期间,徐特立获得了学生给予的一个雅号“徐外婆”。这不仅源于他对所有学生毫无保留地付出外婆般的关爱,还有一个直接的起因:当一个因渴望读书而隐瞒结婚、怀孕事实的女生,在一个隆冬的深夜在校内即将分娩时,身为校长的徐特立毅然顶住社会上对女校、对女生惯有的偏见和压力,吩咐女校工帮助接生,让孩子出生在校园里,第二天甚至买东西去看望该女生。在这里,徐特立置学校和个人声誉可能遭受损害于不顾,充分彰显出内心中对人性的关怀。

同时也是革命家的徐特立,在政治运动中同样坚持以人为本。在他看来,政治立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人性始终不可忘记。因而,在政治运动中,徐特立常常表现出非常可贵的一面,这就是不囿于简单的阶级情感,而能本着人性的一面,真诚地对待一切人,不管是被误解的同志,还是真有过错的人。据《瑞金县志》记载,1933年2月,中央苏区开展查田运动,中央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局局长王昌期被定为地主阶级成分。王不服,多次申诉。作为教育部代部长的徐特立,不顾个人得失,多次与中央土地部及中央工农检查部商议派员复查,同时让教育部巡视员罗振邦一同前往,要求他们和相关方面核实情况,予以处理。在地方苏维埃政府配合下,对王家土地等财产的综合情况进行反复查实核对,一致认为王家的阶级成分定为中农才符合实际,从而纠正了一起查田运动中出现的错案。这个有争议的成分案子的正确解决,不仅大大调动了旧知识分子出身的王昌期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查田运动的顺利进行[8]。

在延安整风期间,派到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整风工作组把院长徐特立挤到一边,代庖一切。徐特立只好回杨家岭中央宣传部。抓人、点名、车轮战、疲劳战的“抢救运动”搞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看管“特务”的人也成了“特务”,炊事员也成了“特务”,吃饭都成了问题。两位教员和一位炊事员自杀身亡。徐特立得知后,匆匆赶回学院,要求召开全院大会讲话。工作组“劝”他不要讲。很少动怒的徐特立,噙泪拍着桌子喊道:“人都死了,还不让我讲话!我是院长,我就要管!我就要负责!”[4]222在一个下雨天,徐特立从杨家岭回到延安自然科学院,正碰上保卫处的人要带走一位所谓“有特务嫌疑”的女学员陈露。陈露有孕在身,挺着个大肚子坐在地上又哭又叫,不肯跟他们去,全身都已湿透。徐特立了解情况后,首先提议暂缓带人,在遭拒绝后,又非常担心陈露的身体,只好做她的工作:你的衣服全淋湿了,你先跟他们去吧。说着,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陈露身上。陈露穿上徐老的衣服,哭哭啼啼地跟着两位保卫处的人走了。这种行为,不仅仅出于对他人的关爱、帮助或怜悯,更是因为骨子里有着对人性的尊重。

毛泽东在祝贺徐特立60大寿的贺信中,高度赞扬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品质。他人第一,其实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可以看出,身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徐特立,无论作为教育家还是革命家,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革命事业,都体现出可贵的“特立精神”——胸怀天下的情怀抱负,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情愫,等等。这种精神,一方面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重影响,另一方面则源于徐特立本人的胸怀、抱负和理想,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徐特立革命教育
徐特立的三个“第一”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徐特立与妻子的恩爱一生
中国的出行革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做最好的自己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