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0-01-17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最关键和最必要的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意义非凡,是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引领了育人模式和课程改革变革。高职院校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以下简称ERP)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和出发点,结合了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上的实践应用,提供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落实途径的思路和实践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核心素养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落实途径,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依据和出发点是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导课程改革,设置课程标准,贯穿践行于该课程和相关活动之中。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实操,教师引导,分析问题,进行决策,团队合作,创新挑战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通过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团队合作和小组竞争相结合进行评价,使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以此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提升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综合实践水平,为专业教师搭建了一个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平台。
二、目前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统一,开课时数不足。有的高职院校把ERP课程设为基础认识课程,有的设为综合实训课程,有的设为《现代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的综合实训部分,有的设为公共选修课。同时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开课时数不足,12-36个课时左右,学生从熟悉规则再到完整地操作完企业的6年经营,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该课程的魅力无法展示,课程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利用。
(二)教学运行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团队不健全,实训软硬件管理不到位。首先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有的小组盲目实操,很快失败破产,或实操速度太慢,造成整班进度停滞不前的现象。现行高职院校ERP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第一阶段理论讲解枯燥,第二阶段学生实操参差不齐,第三阶段对抗竞争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其次教学团队不健全,高职院校缺乏具备ERP综合能力的师资力量,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专业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再次实训软件与硬件管理不到位。由于缺乏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没有设立相关的维护部门和人员,服务商无法及时到位等原因,造成教学计划无法正常运行。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系统的考核方式。目前各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成绩主要来源于信息系统平台根据数据计算给出的团队对抗经营结果,强调了整个团队的最终数据结果,但无法体现团队合作中的软性因素,例如团队合作精神、团队中每个学生的参与学习效果等。其次ERP实操中经营完一个完整的流程需要6个财政年度,加之每个财政年度结束需要各小组填写财务三张报表,由于课时设置时数较少,因此需要学生课前预习,熟练掌握规则和市场预测,课后进行复习,填写未完成的财务报表和进行小组数据分析,完善下一次实操的战略战术的调整。而现行的ERP考核方式中缺乏这些环节,不能做到系统考核。
三、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
(一)重新设置课程体系
重新修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ERP实训课程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切入,课程标准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课程目标、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等方面嵌入,嵌入核心素养相关要素。
系统修订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完善ERP课程的纵向与横向联系。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分院为例,从纵向来看,ERP课程设置为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等相关专业第三个学期的专业核心课,每周4学时,一学期72课时,充分保证了学生课时和教学效果。第一、二学期设置了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保证了学生在上ERP课程前,已经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第六学期通过毕业实习和专项实训,实现通过感性体验转化成自身技能掌握和理性认知的提高。从横向来看,ERP专业社团、第二课堂、技能大赛、各学院交流活动等一直面向服务于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使整个ERP实训课程通过纵向与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
(二)健全教学运行体系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ER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阶段理论知识和规则掌握可采用“体验式、融合式、游戏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小组竞猜等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导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好奇,直接体验电子沙盘运作,当学生们发现课程很有趣但很快就破产后,采用小组规则竞赛形式进行规则演练,并结合实操试运行,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们融合规则的熟悉与掌握,教师的适当讲解,从而解决这一问题。第二阶段采取“双班授课、晋级升班、单兵训练与团队对抗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在系统平台上同时开设2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保证6-8组,分组时设置2-3人,一人身兼2-3个角色,属于单兵训练阶段,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发他们的兴趣,杜绝了团队人数多而浑水摸鱼、无所事事的现象,经过实操可将成绩与进度较好的小组晋级成精英教学班,其他的组成另一个正常教学班,并动态流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小组实操后进行头脑风暴,分析问题,调整战略。在课程中期,双班合成一个班,2家“公司”合并组成团队对抗小组,标配人数4-6人,并计入平时团队经营成绩,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即能独立又能合作,了解自己在实操方面的的优劣势,发展自己的职业取向,在团队运作时也更好地理解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达成团队目标。第三阶段采取“ERP实战对抗赛与网络约赛”的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最后阶段检验每组的实战能力,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在课下让有兴趣的同学进行网络约赛,对决全国职业院校团队,突破本校本班的界限,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选拔优秀学生进入ERP社团,参加相关技能大赛。ERP教学也可以适当嵌入相关专业课程。可以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基础课程如《基础会计》、《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将沙盘嵌入课程教学,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设置4-6周体验沙盘,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和战略思维。
其次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育是ERP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一是选择适合ERP教学的专业教师,例如热爱ERP教学模式、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对口、综合能力强的教师;二是加大对ERP专业教师的实训进修培训力度;三是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或指导。再次加强实训室软硬件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定,建立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心,明确职责,或设置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实训管理员,或者配备计算机专业的实习学生来保障实训软硬件设施的正常运作。
(三)完善评价体系
ERP沙盘模拟成绩的评定要将短期企业的经营数据和长期企业的发展能力相结合,最终的经营结果和团队运作的过程相结合。考评可分成几部分,细分考核内容,设置相关权重,增加考评主体,充分体现核心素养要素,得到最终总成绩。在教学监督过程中,增加纸质版的表格辅助实操,要求各组同学填写,例如流程表、综合费用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用软件平台考核数据,杜绝学生心浮气躁、不注重实操内涵或作弊的可能。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分院ERP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征采取了经营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平时个人成绩、平时团队成绩、期末成绩三个部分,平时个人成绩主要从课堂出勤情况、规则竞答、个人实训表格数据填写考核,比例各占10%;团队平时成绩主要从团队实操经营成绩、团队实战数据分析与心得体会、团队协作考核,比例分别是20%、10%、10%;期末成绩从ERP实战比赛与数据表格考核,比例20%。这样的考评体系能够兼顾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兼顾个体和团队的表现,评价主体从任课教师扩展到团队组长、学生本人,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客观科学真实地考核出学生的综合表现。
通过ERP实训课程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影响,该课程正在尝试在本校及其他高职院校涉及到的经管类其它专业及计算机管理专业等进行推广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这将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