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基于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产率资本

一、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综述

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首次提出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概念,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金融行业也会超水平发展。但在此次研究中,史密斯并未对影响经济的其他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故金融中介规模的制定指标并不能够有效对金融系统的相应功能进行量化的控制,进而便不能够控制资本积累和生产率之间的有效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对于史密斯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性改进,在考量资本积累方式和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同时,创建了能够衡量金融发展的其他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本积累预测数据的评估模型等。

我国从1999年正式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众多学者均得出了金融深化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但显而易见,该结论与历史规律和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相背离,并与先前国外的验证结论不符。推断此结论的根源在于我国学者对于金融深化指标的选择。第一,GDP不能够充分印证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甚至与金融深化的程度刚好呈相互抑制的关系。第二,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深化程度的衡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而针对农村的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究,数量并不可观。最早计算农村金融相关数据指标的时间可追溯到1994年,当时将农村国民收入和行社存款进行比较,并通过线性的图表表达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后续的利用行社存款与农村GDP对应的数值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方法按照现今的理论,误差是相当大的。原因如下: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农村银行的业务领域已经不仅仅单方面覆盖农村,故行社存款的数值往往远大于农村实际的金融数值。

二、理论架构与指标选取

西方的学者在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建立了不同的假设前提及丰富的经济增长模型。而对应经济增长模型内部,金融系统的作用域及不同金融系统发展的途径对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下文将基于如下前提:农村经济发展处于封闭状态,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且人口的总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只生产一种作物,且该作物可以用于消费或投资。

进而得到:产出=资本存量×资本的边际成产率。

而利用相邻年之间的资本存量关系,便能够得到:

产出的变化率与产出的比值=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去年的投资量与去年产出的比值。

在保证均衡的条件下,

经济增长率=产出的变化率与产出的比值=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储蓄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

通过上述的等价关系,投资转化率能够代表金融部门对财政处理的效率,而金融发展的水平在此种条件下能够用金融资产的总量与GDP值的比值去衡量。而具体到农村金融而言,农村的债券市场比重极少,可以不将其纳入考虑的因素。故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资本产值率的变化,加之随机误差项的存在,资本产值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产值率=第一年的随机数水平+第二年的随机数水平×资本产值率+随机误差项。

在分析总体的拟合效果模型时,农村金融的深化指标能够深刻揭示农村经济的增长率关系,而利率指标与农村经济的增长率呈较为明显的负关系,稀缺的资本能够有效抑制低效率的投资活动,进而使农村的金融得到进一步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

本文通过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证明了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的经济增长呈正比例关系。同时,在设定虚拟变量的前提下,其能够对农村经济的变化趋势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进而能够证明政府对经济绩效的高管控能力。但在贯彻执行利率政策时,不能够单单通过提升利率的手段以达到对金融的抑制效果,而需通过凯恩斯所描述的萧条经济情况,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量,进而以合理降低农村的投资利率。综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包含以下的形式:刺激农产品的投资需求、降低利率到投资回报率之下、不采用高利率货币等。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生产率资本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