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4期
关键词:县域供给金融

一、前言

农业经济是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划分的一种空间区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关乎惠及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与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期,国家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新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情况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在经济改革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用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和红利,实现农业经济快速稳步高质量发展对盘活基层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和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金融问题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和服务,假若没有县域金融,农业经济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但就目前的现状,金融业繁荣主要分布在较发达城市,县域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

(一)县域银行机构大幅度缩减和裁撤基层分支机构,而且后期没有实现金融商业银行的优化和跟进,活跃的金融机构难以保持之前的体量。网点覆盖率较低,一个县区甚至是只保留几个网点,县域金融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二)县域存款资金不足,对农业经济放款不够。面临新经济新式,一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将资金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的发达地区,导致县域基层机构的资金逐级集中到上级银行中,上级银行用于统筹投资,使得县域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到非农领域,无法达到“取之于县用之于农”的投资效果。

(三)县域金融信用评价和担保机制不健全。农业经济发展往往具有较重的农业色彩,金融素质普遍不高。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相对缓慢而乏力,不论是政策性担保还是商业性担保机构规模都较小,费用高反而担保条件高。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进行抵押担保时障碍重重,非常困难。一方面是银行基于这些中小企业的抵押物信服较弱,审核条件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时的成本高,手续繁杂,程序收费多。这都使得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资金成本剧增。

三、县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

深化改革金融体制,构建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县域金融体系。一是要根据县域金融机构特点合理布局网点,有效整合金融资源,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具体措施为:大型国有银行转变思路,按照“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定位,为中心企业提供金融融通保障;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基本职能,努力做好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产品市场化的金融纽带;积极推行农业保险,以政策为导向,逐步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商业化。在改革银行体系结构的同时,增加主要面向小微、民营企业的供给机构。

逐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实现政企银行信息共享。要想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融资环境,必须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应当加强社会金融知识普及和诚信教育,增强市场金融参与者的诚信意识。同时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金融违规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其次,实现政府、企业和银行的信息共享,建立起县域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各方工作上相互联系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必要时,建立一定层级的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交流,发布信息,保证信贷业务投放及时性、准确性。解决中小企业“敢贷”的问题。大力开发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中小企业是县域市场经济的主体,实施金融创新,大力开发品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金融需求。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还需研究精简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放款流程,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全方位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提供便利。解决中小企业“想贷”的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提升农业经济市场主体的自身实力。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必须先强练内功,加快自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升级,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县域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愿贷”的问题。

四、结语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中衔接城市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一环,县域金融在其中所承担的作用当引起重视。新经济新式下,我国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服务上出现不匹配或衔接不畅的情况,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供给模式尤为重要。金融机构应该立足于“面向客户、面向市场”,构建服务市场,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加强融资融通信用担保体系等建设,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猜你喜欢

县域供给金融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