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会计趋同研究
——基于当期国际环境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4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体系

随着国际间的经济发展一体化,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适应这一潮流,开始加入国际准则趋同的队伍中。为了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理应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工作中去。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所谓国际上会计准则的趋同,是指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深,各国家所推崇的会计准则相互影响并形成一致的现象。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投资者们需要统一的标准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为资料的使用者和决策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

因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渐渐加快,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都表现出向国际方面不断靠拢的态势。以下部分主要介绍美国以及欧盟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更好的实现具备中国化的国际会计准则趋同[1]。

(一)美国。美国作为第一位出台涉及会计方面制度的国家,凭着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所属会计准则被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美国人民开始逐渐关注国际上的会计准则。2002年10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IASB签订“诺沃克协议”,至此美国迈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趋向会计准则的行列。

(二)欧盟。欧盟作为国际上拥有极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其宗旨在于通过建起成员国间不存在边界的范围,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再以经济为基础方便施行有关政策,最后在世界上展现出联盟独有的特征。迄今为止,欧盟的会计准则仍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向上稳定的迈进。

(三)我国。在我国,经济上形成的体制与会计上的准则制度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逐渐涌现一批新型经济体制的企业,这些新态势的出现无疑对以往的经济体制产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其后的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期,这长达10余年的时间中国对会计准则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了与之协调,财务上的会计实际业务进行规范性的改革也逐步深化。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上的国际趋同作为全球化里的终极归宿,虽然目前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仍有部分较现实的情况,这就对我们坚持不断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水准提出了要求。

1.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框架体系。财务会计上的各种架构是为了规范各项会计准则的体系,可作为会计准则依靠的理论性基础,如若建立起科学的相关架构,便能给各准则分析和鉴定已存在的准则推出更好的解决方法[2]。

2.我国须进一步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自进行改革开放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逐渐完善,其在法律和制度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同一阶段里我国也在加强和巩固对会计的法制建设,相应推出一系列在会计、企业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现如今,会计信息失真事件的不断发生,这就慢慢表露出我国的会计法制体系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的问题。

(二)应采取的对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涉及世界范围走向同一的趋势在方针策略上的选定一方面是我国会计所要深入研究的项目,同时另一方面也为众多主权国家要深入探究的项目。现如今,即使中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要保持初心,继续打牢基础为今后的道路奠基。

1.积极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去。要想更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扩大其有利影响,必须在国际范围上建立起一套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要踊跃加入到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拟定中,同时也要体现国际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理念。中国被大多人标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代表,就更要以饱满的激情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贡献宝贵力量。

2.培训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现如今经济高度繁荣,知识更新换代较快,要寻求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要想在会计国际趋同的问题上解决我国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以及专家学者。在教育中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对于高等学校乃至大学在会计上的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体系加以完善,提高人才质量。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体系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学学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