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体育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
2020-01-17杜玉彬邓玉平
杜玉彬,邓玉平
(1.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培养体系的优化[1],构建协调、科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发展”经历了提出与探索发展期和失语期两个阶段,最终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2],是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目标转变的必经之路。“双万计划”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基础措施,即建设一流大学是基于“一流专业-一流本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的层次逻辑。由此可见,专业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支撑,对于体育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而言亦是如此。所以,梳理体育专业建设现状,剖析体育专业建设问题,提出体育专业建设策略,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等有重大意义。
1 体育专业建设问题
1.1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任何专业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设的,开设一个专业的前提是社会需要该方面的人才,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方面。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是体育专业自身发展需要,也是打造教育强国、健康强国的重要途径。
社会体育与指导和体育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体现较为突出。对于社会体育与指导专业而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具体、特色暗淡、缺乏稳定就业岗位[3]是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具体表现,进入教育部公布的低就业率榜单是其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直接证据[4]。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在北京市未对体育教师户籍进行要求时,有将近一半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小学体育教师职业[5],这与“使毕业生能够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职工健身、商业俱乐部,从事运动健身、指导、经营和管理活动等工作”[6]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在专业分布点与岗位需求方面,有数据显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点出现扎堆现象,且与北上广等有较多岗位需求的发达地区不相匹配[7]。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面临着有社会岗位需求而毕业生难就业的尴尬处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类最老牌的专业,人才培养最为系统化,对我国的体育教师培养有巨大贡献。然而,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基础教育理念的快速更新,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反观作为体育教师培养摇篮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却显得十分缓慢,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内容和教育理念滞后[8]。赵琦等人认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但是在前瞻性、实用性等方面有较大局限,创新创业课程流于形式,难以满足基础体育教育需求[9]。另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质”与基础体育教育需求有脱节,实际上“量”的问题也已经凸显。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已经供过于求,体育教师呈现整体供给过剩态势[10]。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质”与“量”两方面都与基础体育教育需求矛盾凸显,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刻不容缓。
1.2 课程设置的重叠、比例失调与特色暗淡
在“宽口径,厚基础”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下,不断增加的通识教育课时和实际效果低下的任意选修课使得专业课课时被迫压缩,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3+X”的专业课程设置虽能有效提供体育专业人才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水平,但许多高校在设置“X”课程时没有对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深度把握,造成了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少学者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了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韩志芳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过少,难以适应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和体育教师发展需要[11];董翠香等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类”课程群教材内容重叠过多,且对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和教育理念涉及过少,不利于学生快速适应体育教师岗位[12];石爱桥等人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围绕武术来设置课程、内容重叠、教材建设滞后等问题[13],民众已经形成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是武术专业的错觉;徐大鹏等对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两个专业课程设置除专业方向(且只设4个方向)选修课有所不同,其余课程几乎完全相同[14],在这样的课程设置情况下,两个专业是否有必要同时设立的问题值得思考。
1.3 培养目标的泛化与功能缺失
培养目标是培养单位根据国家意志、社会需求、培养单位定位、培养单位条件与特点而制定的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规范与要求做出的计划与期待[15],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指导,是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的基础依据,对人才培养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然而,体育各个专业还存在培养目标不具体、不清晰的问题。运动康复、特殊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专业培养目标泛化严重。运动康复专业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其特点是以“运动疗法”对“功能性障碍”患者进行训练康复,但是其培养目标与康复治疗学这个具有本质不同的专业非常相近,泛化特征显著[16]。特殊体育教师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建设尚不成熟,各大高校在其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还处于摸索状态,在对专业素质的描述上只是从德智体美方面简单概括[17],对课程实施和质量评价的指导作用严重不足。运动训练专业淡薄的文化熏陶、狭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强大的共性制约、繁多的技能学习是培养目标的规格和要求有失偏颇的表现[15]。培养目标的泛化会使培养方向迷失,特色不鲜明,规范与要求不具体,导致毕业生就业无所适从。
1.4 实践环节的弱化与忽视
实践环节是培养人才将知识理论与技术技能融会贯通并有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必须环节,它有机地连接了学校与社会,该环节的实施质量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然而,我国体育专业的实践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实习时长不够。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总时长一般在10至16周之间[18],且包括1周的见习时间,相比于国外的体育教育实习而言,时长明显过短;实习模式单一。我国体育专业虽然有多种实习模式,但是多数院校的多数专业一般用“一次性”实习,不符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逻辑;评价体系缺位。体育专业实习的评价一般由实习单位负责,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虽有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成绩指标体系进行构建[19],但是其普及运用效果并不好,实习质量的评价并未受到培养单位的重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但对实践环节的忽视不仅直接降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评价,也是与体育专业内涵建设之路分道扬镳的体现。
体育专业建设现存问题不仅仅在于以上所提到的,地域特色不明显、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低下、新兴拓展专业学科归属不明、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质量保障体系不系统等问题在我国体育专业中普遍存在,要借助“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等战略契机,加快体育专业建设改革。
2 体育专业建设对策
2.1 构建社会需求采集系统
产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培养单位没有意识到需要把握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其二是培养单位意识到了社会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但却对其视而不见,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管是哪种原因,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之下都必须做出改变,高校必须认识到把握社会需求变化的重要性。在充分重视社会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社会需求作以下建议:
1)建立毕业生追踪反馈系统。建立毕业生追踪反馈系统的目的是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需求,即把握不同用人单位对不同人才的素质、能力、技能的具体需求,其逻辑在于毕业生的校园与社会双重经历的对比,以毕业生社会经历来检视专业建设,其中包括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师风格、学生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等的反馈。采用毕业生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的原因如下:毕业生刚离校不久,对学校的专业建设状况比较了解,同时也是一个方便取得调查的群体;在校学习的知识理论技术技能没有过多的淡化,且没有过多经验的负面影响,处于一个中立客观的位置;其求职经历过去不久,在求职过程中所掌握的社会需求比较有时效性和参考价值。
2)成立体育战略响应研究小组。刘建兵等人认为专业建设应该制定阶段性专业发展规划,且阶段性专业发展规划应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满足区域发展战略需要[20]。响应国家体育战略和地方性体育发展战略,是掌握、满足社会需求和体育专业前瞻性的表现。战略响应研究小组的工作是深入研究国内外与地方体育战略,并结合培养单位的实际条件,及时的调整培养方案以响应各级体育发展战略。如首都体育学院积极响应冰雪运动的发展战略,迅速为冰雪运动的师资培养采取行动。
2.2 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
协同育人的理念与措施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协同程度有待加深,协同形式有待丰富,协同内容有待扩充。协同育人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协同育人作以下建议:
1)资源协同。资源协同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社会资源、培养单位资源、教师资源等的协同。首先是校内资源协同,体育学与学校内的一流学科、强势学科和一流专业、强势专业相互交流,构建以“特色”助“特色”、以“一流”助“一流”的专业建设体系。其次是校外资源协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资源获取上已经存在巨大差异,重点高校资金雄厚,教师待遇优厚,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而一般高校则与之相反,形成资源匮乏-人才流失-资源更为匮乏的恶性循环。这就要求此类高校打破僵局,构建校际协同,资源共享;校企协同,互利互惠;高校办企,自力更生;政、校、企协同,责任共担。校际联合可以取长补短或以优增优;校企联合可以增加科研转化率,既能服务社会又能获取企业资源;高校办企,既可以增加科研转化率,也可以获取资金,还可以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更多机会,一举多得。
2)责任协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社会的各个主体应该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责任协同的理念简单来说是将人才培养的责任分担在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各大体育协会等社会主体上。有官方文件规定我国事业单位不能拒绝高校的协同育人合作请求。一方面,高校要意识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要充分利用责任协同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多方寻求相关单位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协助人才培养的责任,不能拒绝或者敷衍应对高校的协同育人请求。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宣传,将人才培养的责任落实到社会各个主体上。
3)课程协同。课程协同可以视为资源协同下的具体协同形式,但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因此作单独讨论。首先是高水平课程协同,教育部提出建设一万门“金课”、鼓励政府参与建设一万门“银课”,高校打造“金课”“银课”的过程就是课程协同建设,协同建设为打造“金课”“银课”作出重要贡献。其次是实践课程协同,同样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下基层实际体验中小学体育教学,为中小学注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深度把握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能力需求。其次,中小学体育教师进高校,中小学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定期请中小学特级教师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讲课,有利于理论的实践化。最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定期进入中小学,将教育实习时间分散于每个学期,知识的获取与消化同步进行,避免边学边忘。
2.3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以符合社会需要与发展为标志的。建立社会需求信息采集系统,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的目的是把握社会需求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将社会具体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个具体环节中。高校要明确意识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应该伴随着人才培养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完善考核体系。对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作以下建议:
1)建立课程设置常态化更新机制。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决定了人才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储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快速更新,高校应根据所获取社会需求信息对课程进行不断修正,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速度对课程设置采取3年一调整或者2年一调整的应对措施,将课程设置更新常态化。如近年来对冰雪运动和足球运动师资需求大幅增加,设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应该增添该方向的方向课程,以满足社会对该方向师资的需求变化。
2)建立教材常态化更新机制。教材常态化更新是针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职业具体要求而提出的,如“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对“五育并举”进行了补充与完善,那么就应该及时增添或者调整相应教材,将“五育融合”的理念渗透到教材中去,配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对体育人才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同样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2017年版)》将高中体育分为健康教育模块、体能模块、运动技能模块3部分[21],体育教师变成体育与健康教师,应该新增相关课程或在原有课程的教材方面进行更新以调整知识能力结构,如在《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等相关教材中增加“健康”相关内容。另外,高中体育课程总目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理念进步的结果,那么,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将其应用于基础教育的能力,不仅要在课程设置更新方面有所体现,更应该在教材方面有所体现。课程、教材常态化更新机制的“及时性”可以避免人才培养的“滞后性”。
3)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机制。质量考核机制是人才输出的最后保障,完善的质量考核机制具有激励、检测和反馈作用。首先是完善高校教师效绩考核机制,“研究型”与“教学型”教师效绩考核分开进行或者将“研究”与“教学”设定相应比重,将学生培养质量与教师利益挂钩。其次是完善学业质量考核机制,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践考核、毕业论文等形式的考核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理论的识记和技术技能的演练,还要注重知识理论的应用考核和技术技能的灵活运用,社会是以“用”为标准来进行质量评价的,也只有“用”才真正具有价值。最后是完善课堂教学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将学生的互动参与纳入课堂考核,避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一学期课下来教师学生互不认识的可悲现象。
3 结语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而人才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为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所以,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剖析体育专业建设现存的各种问题,深刻认识到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内在关系与矛盾,体育专业应该积极地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及时根据 “把握社会需求变化——审视自身存在问题——根据社会需求做出改变”的逻辑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一方面为自身谋发展,一方面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教育强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