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研究
2020-01-17陈思琪
陈思琪 姜 旭
(1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家庄 050000;2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高校校园环境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它涵盖了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他们如何行事为人、做学问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大学校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环境日渐复杂,教育者不仅要把握受教育者的内在特点及其心理需求,更要通过外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干预引导,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成长成才。
一、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是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指导方针,“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2]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这一理论为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
马克思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辩证关系本质是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观点。一方面,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由环境所决定的,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及多样性造成了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多变性及上升性;另一方面,人之于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主观能动的过程。人直接通过现实的、自觉能动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改变客观环境,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创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
人的思想意识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角度探析高校校园环境,要注意以下三个内容:其一,高校要注重发挥校园环境对人的引领作用,校园环境是构成育人主体的客观环境,由开展育人实践的教育者和大学生组成,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其二,高校要把握校园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正确看待环境变化对个人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把育人的根本任务作为整体或系统来通盘认识与实践,有利于为师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其三,高校要重视校园环境中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教育者通过合理运用校园的物质及精神资源,创设符合大学生全面成长的校园环境。
二、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主要内容
“高校校园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校内条件的总和”,[3]作为相对独立的育人场域,强调并充分展现校园育人场域的个性化,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接受教育信息并进行自我内化,有效实现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一) 校园环境的引导功能
1. 传递健康的社会信息
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教育信息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校园外部环境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影响着学生发展,健康的社会信息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之,不良信息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在东西方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相互冲击的复杂背景下,高校可以通过做好校内信息的传播工作,对社会的复杂信息进行细致筛选并及时处理,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减少其负面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挥校园环境的引导功能。此外,高校还应广泛搜集健康的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建设,运用多种载体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责任、使命与家国情怀。
2.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在新形势下承担着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前形势下,社会思想领域的矛盾错综复杂,一些负面舆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一定冲击。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园展示栏、多媒体平台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及政策,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行为引导,在校园内奏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育人作用,及时获取社会热点信息,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是做好舆情监控,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坚持人文关怀,及时了解并化解学生潜在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个人得失,充分运用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4]
(二) 校园环境的保障功能
1. 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校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保障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需要。丘吉尔曾说:“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 校园的物质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取向,还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起着重要作用。高校通过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习、生活的优良物质环境,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一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和加强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促使现代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源与科技发展、知识更新同向同行,运用新载体把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 “滴灌” 进学生心中,引导学生体验科技进步与文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二是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坚持 “以学生为本” 的育人理念,改善教学及生活场所,认真布置校内宣传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通过名言、校训等精神“教科书” 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命感、价值感。
2. 制定科学的校规制度
科学的校规制度是学校传统、规范的链条机制,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观念的有形教育,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校园中的每位成员产生教育和约束作用,使大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动,从而为维护校园秩序、规范学生行为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人类的社会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5]学校通过建立校规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及行为品德上有效提升。校规制度的建立以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高校将育人宗旨及管理制度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优化内部管理,规范引导学生,形成无形的 “约束力” 和 “引导力”。在保证学生遵守校规制度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达到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三) 校园环境的塑造功能
1. 运用隐性的教育资源
校园环境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品格养成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从内部环境看,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学习环境的启发、校内环境的规划、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班集体的实践活动等都对大学生品德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悠久的校园建筑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为 “审美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求”,[6]底蕴深厚的校园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以美怡情,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校园中宝贵的育人资源,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校园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2.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建功立业的大好人生机遇,而且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7]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增本领。高校校园实践活动种类多样,通过为学生创造综合性的课外实践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利用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接受教育,通过组织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三下乡” 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价值引领与行为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园环境的塑造功能。
(四) 校园环境的熏陶功能
1. 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学校校风和人才素质的具体体现,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熏陶的育人功能。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历史积淀,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将特有的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中,培育浓厚的文化底蕴,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学生的认同价值。此外,有效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宣传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借助新媒体生动展现在师生面前,也是发挥校园文化熏陶功能的重要途径。先进的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充分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校情怀,促使其将校风校训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实践。
2. 锻造不朽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指在大学总体文化价值与科学理念的导引下,形成的具有共同、稳定和恒久的心理特质、价值取向、理想信仰、人格品性、教育神韵与学术风格的总和。”[8]大学精神是校园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核心要素,高校对校园文化进行长期建构,经过历史积淀铸造成为大学精神,成为大学思想系统的 “精神高地”,能够展示出巨大的文化力量,提升校园的历史底蕴与学术风气。校园文化作为展现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大学精神内隐在校园文化中,通过校园文化实现引领及熏陶作用,先进而成熟的大学精神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接受隐性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三、高校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新思考
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既是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凸显高校隐性教育优势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 实现观念变革,整合环境育人资源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育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育人目标,“全环境育人” 理念应运而生,“全环境育人是立足新媒体背景下,以‘教育场域’概念为基石,将青年主体性作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提出不仅在现实环境中,同时在虚拟时空和信息场域中实现教育的过程和效果”。[9]“全环境育人” 理念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环境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有益启示,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了解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育人路径,在育人过程中遵循 “信息—观念—价值—行为” 的作用链条,并结合新媒体技术,深刻把握现实社会及网络社会的融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路径,实现不同教育场域中教育行为的互为借力、相互补台和无缝衔接,满足学生自觉选择需要的价值性信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行为引导。
(二) 建设智慧校园,优化校园媒体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变化,高校要创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 “活” 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智慧校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高校应当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兴技术优化校园媒体环境,将管理、科研、后勤服务与各类校园应用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环境育人的灵活性、交互性和时效性,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校园模式。运用 “智慧校园” 优化校园媒体环境,教育者可及时掌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及时信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学业帮扶与思想引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 加强人文关怀,创设人文感化情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营造温暖人心的育人氛围。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文感化情境,包括学科教育情境和心理关怀情境。学科教育情境是以学科教学为基础,通过哲学、文化、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审美水平,提升学生求真、求美的需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心理关怀情境包括健康心理情境和心理调适情境。教育者可利用人文感化情境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优势。此外,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一定冲击,高校应通过创设挫折教育情境、生存考验情境等途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加强心理辅导,以关怀人、教育人为终极目标,促使大学生在人文感化情境的熏陶中全面成长。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发展的内因建立在人的生理素质,学校教育与教育成长环境是人发展的外因。校园环境育人是无声无形的 “大课堂”,是一种间接作用于人、塑造于人的 “综合性教育力量”。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进取,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