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创作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关系
2020-01-17刘溢铭
刘溢铭
(天津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天津 300171)
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源于一次艺术概论课的讨论,老师让我们就一段采访歌手李健的视频进行讨论,李健的观点是:创作大部分是理性主导,只有引起你灵感的那一点是感性的。这一点笔者姑且同意,但有一些其他的看法。艺术创作既要有感情抒发也要有理性构思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感性的冲动和冲动后的冷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究竟谁更重要一些,笔者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大家分享。
1 既有观点
1.1 艺术创作中理性思维主导型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提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说明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这件事在两百年前就没有争议。不过究竟是谁的分量会重一点呢,就一般情况来说是理性占据主导的,例如作曲家,见风轻云淡,天高雾远而灵光乍现,哼出一段旋律,感性的阶段结束了,之后琢磨和声、节奏、旋律、歌词,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写出一个还不错的作品,这就是理性作用的过程;又或如一个诗人,依旧见到风轻云淡,天高雾远而灵光乍现,欲吟诗一首。首联脱口而出,颔联细细思考,颈联琢磨不得,回去再写。找一个安静地方研究研究对仗,琢磨琢磨平仄,好了,颈联和尾联都有了,一首律诗就此面世。由此可见,大多数情况,艺术创作是理性主导的。
1.2 艺术创作中感性思维主导型
也是有人认同感性是可以主导创作的。法国19世纪风景画家柯罗认为只有感情才是艺术的全部。他说,“我虽然细心的追求和模仿自然,但却一刻没有失去抓住感动我心灵的霎那。现实是艺术的一部分,只有感情才是艺术的全部,如果真正的打动了心灵的话,我们这真挚的感情会传播给他人的”。[2]有理性派就一定有感性派,也许就有作曲家从不为金钱而作曲,只有当灵感来临思如泉涌的时候才开始创作,作品几乎能够一气呵成,最后简单缝缝补补即可。这是一种可能性,又或者即使是一位理性派艺术家,也会有感情浓郁难以抒发的时候,进而几乎不假思索就完成一部作品,并且质量还不错。
2 艺术创作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概念
2.1 感性思维
人们借助形象思维,通过丰富、具体的形象将外界事物直接反映出来称为感性思维,其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且中间无其他介质存在,能够反映人们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以及各个片面的内容的感受。感性思维所认识的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其本质,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及根本规律。因此,感性思维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 表象、知觉、感觉。[3]
2.2 理性思维
人们借助抽象的思维分析并把握事物的本质、整体以及内部联系的特点等称为理性思维。由于理性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它可以探究从事物的表面深入到本质的问题,能够揭露出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总结成发展规律,为人们提供更深入的认知内容。可见,理性思维比感性认识具备更高级的认知阶段,其表现形式包括推理、判断以及概念。
2.3 二者之间的关系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典型的讲艺术创作谈。也就是说感性融入理性因素才能具有意义,理性靠感性的状貌体现才有深度。理性如水中之盐,溶解于感性之中,“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用德国美学家费希尔的话来说:“理念全部溶解于现象之中……像一块糖溶解在一杯水里一样。在水的每一个分子里她都存在着、活动着,可是作为一块糖却再也找不到了”。[4]康德提出了艺术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的命题,首次将感性与理性在美学研究中统一了起来。感性的艺术想象往往是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感性的冲动,就很难有艺术创作的欲望。但是,听任情感锋芒外露,不加节制,又很难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艺术概括,这样也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提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人与对象的关系既不是感性的欲望关系,又不是科学的理智关系,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3 艺术创作中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作用
具体的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缺一不可。在笔者看来,抛去政治与教化功能,艺术的价值在于产生美,只要能触动人的心弦,与人产生共情,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就显现出来,美也就产生了。
3.1 “有感而发” 的作品能打动人心
3.1.1 以诗词歌赋为例
就唐诗来说,就像 “李白斗酒诗百篇” 写的那样,传世佳作一定是有感而发,不假思索。艺术,一定是眼见泰山有感而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定是面见江河,为之折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见景,感兴,创作,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这才是艺术。书圣王羲之绝顶之作《兰亭集序》是醉酒感兴而写,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王羲之自己酒醒后惊叹之余却再难超越。再举一个例子,如果笔者没有记错,柳永的两首词《望海潮》和《雨霖铃》是放在一起学的,《望海潮》是他为攀附权贵而写的一首词,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但你听《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那么悲凉婉转,催人泪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辞藻堆砌,妙笔生花永远不及感物伤怀,有感而发。如果追求的是逻辑美、数学美那另当别论,就一般情况来说,感性主导下的艺术性一定优于理性,感性主导越多艺术价值就越高。因此,科举中写诗词歌赋,罕有精品。
创作中可能大部分的作品不可避免的是理性主导,但是越接近于感性它的艺术价值就越高,如果一首作品在忘我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下创作完成,那么一定是千古流传的作品。
3.1.2 以大型或长篇艺术体裁为例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可以在完全即兴的情况下写出一定规模的作品,这还是在演出时应付工作式的状态下就创作出的作品。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他郁郁寡欢之际,当他欣喜若狂之时,他思如泉涌,不加修饰就能完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就笔者个人的审美来说,浪漫主义乃至印象派时期音乐要比巴洛克时期更加好听,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更自由,框架更少可以倾注的感情更多。在历史中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格里高利圣咏也是结构严谨,打压人性欲望的,往后发展到奥尔加农华丽的变化的特点就是节奏旋律更多样,更体现感性,艺术性就更强。
视频中还提到了巴赫,笔者觉得他的作品就类似于逻辑美数学美而不是艺术美,这里的艺术美应当是狭义的而不是说巴赫作品的美就不属于艺术美。
我们再来谈一谈文学艺术。视频中还说到了红楼梦,说曹雪芹年轻时正经历贾宝玉一样生活的时候是写不出《红楼梦》的,一定是他将这一切都经历过了,同为激情过去的回忆,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笔者是很认同的,我们讲艺术物化就是将脑海中的艺术构思变为现实,而艺术构思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生活体验。有“眼前之竹”才能有“胸中之竹”,才能变为 “笔下之竹”。生活经验是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但这并不说明理性需要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关系,这些经历正是曹雪芹充沛感情的源泉,而正是作者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将《红楼梦》推向神坛。
3.2 理性是创作的基础 感性是理性的升华
3.2.1 理性如沃土,提供营养
创作过程中要有框架、有逻辑、有结构、有主题,这都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和思考,是作品成型的基础。但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些理性的技巧融会贯通。[5]
这在声乐表演上就体现的非常明显,我们都知道演绎歌曲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动观众,使人共情,前提是演唱者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气息稳固,腔体通畅,喉咙放松,体态自然等等,演唱者必须将这些技巧融会贯通才能注入感情,才能进入动情的境界与演唱状态。笔者是音乐教育系的学生,对声乐表演和钢琴演奏都有所涉猎,在实践方面有一点点发言权。以自己为例,我们平时演唱时,理性主导完全是因为基础不牢,技巧不能融会贯通而造成的。演唱时还需要想气息、使劲、喉咙放松、腔体打开等等,我们理性主导的一切根源都在于没有过硬的技巧而不得不理性主导。歌者也想倾注感情,随心所欲,只是跟着情绪走的话,气息会不稳,会歌唱位置不够甚至会忘词等等。如果将歌唱技巧融会贯通如臂使指,完全变为身体的一部分而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时,你就可以更多地进入感性的状态,如果能融入歌曲中的意境达到 “天人合一” 的状态,[6]这个表演一定会是一场炸裂的表演,一场直击人心的表演,一场有极高艺术性的表演。
3.2.2 灵感是种子,破土出芽
只有沃土,没有良种,沃土依然是土。写作也是一样,笔者的语文成绩一直平平无奇,作文甚至是减分项,虽然偶尔也能写出不错的东西,不过一直不得要领。直到高四这一年,班主任点醒了笔者。她说 “你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写作文,你是在给我们讲故事”,笔者突然就明白了,想让人愿意听你讲故事,就是交心,就是要倾注感情。那一次的写作真是思如泉涌一气呵成,当你在动情地写作时,说同样的话用词、语序都会有所不同。你的感情会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那是笔者最满意的一篇作文,课上朗读后还有同学要借着看。而有一次,因为下课了笔者一篇文章没有写完,剩余部分第二天才完成,老师一读就觉得似乎不是一人所作,当时她的评价是 “感觉你到后面不想跟我们聊了”,所以说感性主导与理性主导写出的东西差距是肉眼可见的,即使是同一人的作品。
结语
中国文人画家范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艺术作品是内心感情与大自然不期然的偶遇”。[7]在创作中,理性和感性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艺术作品没有完全的感性,也不会有绝对的理性。李白、杜甫、王维他们能最大限度遵从感性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有平仄,就有对仗,就有五言七律,才能在不经思考的情况下出口成章。王羲之也好贝多芬也好,他们有着坚实的专业基础与理论基础,才能在忘我中完佳作。所以不是所有人只要完全感性就能创作出艺术的作品,一定是诗仙、书圣、贝多芬、莫扎特这样将理性技巧融会贯通、如臂使指的人,才能与自然天人合一,创出旷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