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2020-01-17孙凤林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特长学院

孙凤林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1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与内涵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爱好,同一专业、同一学习进度、同一活动方式等,难以显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长养成。要打破传统教学培养千人一面的问题,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持续提升,培育具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则要求高职院校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

2017年,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批黑龙江省首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此背景下,实施了“一专多能”特色育人模式建设,这是面向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实施的“专业+特长”的特色育人模式,即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掌握一种或一种以上本专业领域之外的技术技能或特长。“一专”指学生具备与公认的行业资格认证、引领企业的技术标准相衔接的、过硬的专业能力,“多能”指学生掌握的本专业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复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2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情况调研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院“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实施情况以及同学们对“一专多能”特色训练项目与课程的看法,把学生个性化发展落到实处,确定了“关于‘一专多能’特色训练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问卷”,此次调研使用“问卷星”软件,学生扫描二维码填写,共收集有效调研问卷2 248份。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对学院开展“一专多能”特色项目整体满意率较高。有86%以上的学生理解“一专多能”的涵义,达到学院开设“一专多能”特色项目的建设初衷。有19.22%(432人)的学生完全清楚学院开设的“一专多能”选修项目有哪些,有59.3%(1 333人)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而21.49%(483人)不了解“一专多能”选修课程有哪些,数据显示,“一专多能”选修项目还需加强宣传,使更多学生了解项目设置内容,同时加强学分制管理,把“一专多能”项目课程纳入教学管理系统的学分管理。

学院建立了“一专多能”项目库,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条件,不断开发一专多能项目资源,完善项目训练大纲与项目考核标准等相关文件,形成了包含实践技能、专业训练、才艺开发、体育训练、在线慕课等在内的46门“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训练项目库。学生更喜欢书法(行书、隶书)、硬笔书法、花艺设计、对抗手游、女子防身术、形体与礼仪、焙烤食品加工、大咖·啡你莫属、职场口才与人际交往等生动活泼、实操性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性项目。

调研人群中有1 322人(58.8%)选修“一专多能”特色项目课程达到3门以上,75%的学生对比普通选修课与“一专多能”特色训练项目课程,更喜欢选择“一专多能”课程。其选择原因倾向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识更多的朋友。5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选择课程能够提升自己的人际沟通社会交往能力,23%学生希望提升自己的实用动手制作能力。80%的学生认为通过选修“一专多能”特色课程对自己有收获,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能实现个人第二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增加就业机会,同时结交更多的朋友。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将“一专多能”项目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实施综合素质学分制度,每个学生必须修够一定学分才能毕业是可行的,表示赞同。

67.35%的学生建议丰富项目活动内容,38.52%的学生建议增加项目活动学分,31.98%的学生建议项目产品商品化,项目能够与勤工俭学相结合,23.4%的学生建议取消选修项目人数限制,20.42%的学生建议增加通识性项目设置。这些意见为后续的“一专多能”项目开发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3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效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一专多能”育人模式特色建设项目,经过2年的尝试与实践,针对提高高职院校“一专多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对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观培养途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为学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导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建立一专多能项目库。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不断开发“一专多能”项目资源,完善了项目训练大纲与考核标准等相关文件,形成了包括实践技能、专业训练、才艺开发、体育训练、在线慕课等46个项目在内的“一专多能”特长训练项目库。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聘,建立了兼顾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指导教师群,使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不少于一名,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培养了大量教练型指导教师,1名教师获得“龙江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依托省级和市级大师工作室,院级教师工作室,形成了“名师”+“技能大师”+“专业教师”三位一体,知识与技能互补、传统与现代结合,专任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

强化项目实施管理,提高学生参与面和训练质量。把“一专多能”项目纳入学生学分制管理,同时加强项目实施的指导与监督,及时解决实践问题。目前已实施一专多能训练项目茶叶鉴赏与茶艺、监控系统安装与调试、DIY木艺手工制作、焙烤食品加工等30余个,参与学生达5 702人。

组织成果展。项目组每年组织一次“一专多能”训练成果展,目前已组织两届,除现场表演项目外,另展出作品590余件。既宣传了项目的特色,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一专多能”育人模式,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兴趣爱好,拓展了知识技能,而且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

4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与实施建议

第一,加强特色训练项目学分制管理体系。把“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学分制管理是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一专多能”特色项目开展可以参照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以选修项目作为载体,按照学校公选课进行管理,每个项目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教学管理部门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进行排课,训练教师考核学生学习训练情况,学生达到考核标准给予一定学分,激励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自身努力,结合兴趣爱好,完成对今后就业和发展具有帮助的其他素质的提升。

第二,构建“一专多能”特色训练项目运行体系。选择学生兴趣度集中的现有专业外特长培养项目,不断丰富特长培养项目训练内容,完善训练手段。充分挖掘现有教师潜力,通过外出培训,大力培养适应特长训练需要的教练型教师;发挥学院非教学岗位的人才优势,选拔品德高尚、有专项特长的职工做兼职教练;积极面向企业和社会聘用胜任特长培养指导的相关人才,采用校内任职或兼职指导等方式,形成对教学团队的有力补充。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修德强技、树木树人”办学理念,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的合理性,在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的深层次探索,可以作为传统育人模式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特长学院
更 正1
更 正2
老板的特长
没有特长怎么办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钱就是特长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