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类高校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融合探索

2020-01-17叶澜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涉海海洋文学

叶澜涛

(广东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进入新世纪,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因此,海洋开发与保护既是治国理政的重点议题,也是经济开发的焦点所在。海洋类高校作为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智库,在海洋技术开发、海洋人文研究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智力支撑作用。目前,大陆地区有七大海洋专业特色高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此外综合类院校的涉海院系实力不容小觑,如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等。这些涉海高校在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技术开发方面将起到明显的引领作用。海洋研究除了注重理工学科外,人文社科研究也必不可少。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既包括海洋法权、海洋经济开发、海洋管理等社会科学,也包括海洋文学、海洋史学、海洋哲学、海洋艺术学等人文学科。文学在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处于较为突出和主要的位置,由于与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学等学科之间存在广泛的知识交叉,海洋文学研究对于推进海洋人文科学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文学创作、研究与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要开展海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的融合探索,首先要摸清现有的学科发展现状,了解其中的得失利弊。目前,从事和推进海洋文学研究的高校仍然以海洋类高校为主。虽然综合类高校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也有学者从事相关研究,但海洋文学研究的重心仍然在海洋类高校。从现有成果来看,海洋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而言,与其他专题类文学研究相比,整体上偏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进行海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的融合探索,首先应摸清海洋文学的创作概况,通过创作概况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格局的问题,进而指导下一步研究和教学工作。海洋文学的研究存在多种分类方法。从地域上而言,主要分为中国海洋文学与外国海洋文学;从时间上而言,主要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从文体上而言,分为海洋小说、海洋诗歌、海洋散文、海洋戏剧;从学科领域而言,分为海洋文学专题研究与海洋文学跨学科研究等。不同分类方法的交叉能够贡献出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加深对海洋文学的认知。

(一) 中外海洋文学的差异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创作起源于神话,在《列子·汤问》《精卫填海》等作品中充满着关于海洋的奇特想象。先秦两汉时期涉海抒情诗开始兴起,如《汉乐府·有所思》等。唐宋时期海洋文学创作逐步走向繁荣,不仅有涉海诗,还出现涉海词。这一时期,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有涉海创作,如白居易的《海漫漫》、韩愈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海水》、苏轼的《六月二十日渡海》《登州海市》等。明清时期的海洋创作更是呈现出呈现诗人众多、题材广泛的特征。虽然古代涉海文学作品数量繁多,但与农业生活为题材的文学相比,仍显得较为薄弱。这一状况直到现代时期也并没有根本改观,现代海洋小说与现代乡土小说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成就上都有较大差距。1980年代后,城市文学创作成为新的文学热点,同属于空间创作的海洋文学仍较为边缘。虽然海洋文学创作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一直处于非主流的位置,但一直都没有中断,如同涓涓细流般绵延不绝。

首先,出现中国海洋文学创作较为薄弱的局面与中国的经济模式相关,中国长久以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海洋在经济生产中的边缘地位。其次,由于儒家文化的强势地位导致以冒险、征服为特征的海洋精神长期处于压制状态。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差序性社会结构、对传统的尊重和保留都与海洋文化中开拓性的精神内核发生直接冲突。在中国古代社会,即使渔民和海员长期从事海洋捕捞和养殖业也并没有产生现代海洋生产方式,大量的古代海洋文学书写也没有建构起现代性的海洋精神。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精神本质,海洋社会仍然属于农业社会的补充与延伸[1]。中国的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经常采取海禁的方式来切断大陆与海洋、本国与外国之间的联系,这也反映出统治阶层对于海洋地位的认知水平。海洋认知的不足从文学创作中也可以看出。从古代海洋文学创作的实绩来看,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主要类型。从《山海经》开始,中国的海洋想象就是以奇思妙想为特色。此后,无论是对海外仙山的反复书写,还是海洋社会的奇幻想象都体现出古代中国民众对于海洋既渴求了解、又难以深入了解的矛盾心态[2]。正是航海技术和海洋认知的局限,导致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大量浪漫主义的海洋文学作品。这一点与西方海洋文学相较,特征就更为明显。

与中国的海洋文学的起源相似,西方的海洋文学也是以神话故事为海洋想象的开端,这反映出西方古代知识阶层对于海洋的认知水平。虽然起源形态相似,但西方的海洋叙事在初始阶段就较为丰富,无论是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的故事反映出的航海探险故事,还是特洛伊战争作为西方历史上最早的远洋战争,抑或是奥德赛返乡记描绘的曲折离奇的海上冒险故事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西方的海洋叙事除了在数量上较为丰富外,在精神特征上也与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表现不同。无论是浪漫主义风格还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海洋文学作品大多充满了征服与冒险精神,这种征服欲与冒险性成为西方现代性精神的一部分,对于现代科学精神的孕育具有直接的承继与关联。《暴风雨》《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勇敢的船长们》等作品体现出英国海洋文学的海盗性;《巨人传》《海上劳工》《冰岛渔夫》,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等作品体现出法国海洋文学丰富的人文主义特点;《领航人》《白鲸》《海狼》等作品则体现出美国海洋文学中“硬汉精神”[3]。可以说,西方海洋叙事充满了对海洋生物、海上风浪以及海洋强敌的征战与苦斗的展示。从创作题材的丰富性和写作重点的差异性不难看出,中外海洋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既是不同地区航海水平的体现,也是现代精神孕育途径的折射。

(二) 海洋文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虽然中外海洋文学创作自古代开始就一直存在,但作为独立的研究方向才刚刚开始起步。整体而言,海洋文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状况不容乐观。从时间上来看,当前海洋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时期,现代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少;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纵向的史学梳理是其主要形式,纵向的问题分析与比较研究较为薄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研究者的重视程度不够,问题意识不突出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存在原始资料梳理不足,体系建构尚待时日等客观因素。目前,以海洋文学研究为主题的著作约为10部,期刊 明显较中国现当代海洋文学的研究成果多。最具时代性与指导意义的现代海洋文学研究反而长期处于失语与遮蔽的状态。正是这种尴尬的文学研究状态,导致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研究者都对这一熟悉的研究对象较为陌生。

(三) 海洋文学教育现状与问题

正是因为海洋文学研究的相对滞后,海洋文学教育也迟迟得不到推广和落实。虽然海洋文学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开始普及,但主体仍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而言,与海外乃至台港地区的海洋文学教育相比,大陆的海洋文学教育仍发展缓慢。目前,海洋类高校普遍设有海洋文学类选修课程,但与海洋经济学、海洋法学、海洋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相比,教育水平仍不容乐观。这既体现在教学人才的匮乏,也体现在教学资料的不足。以教师队伍而言,海洋类高校普遍缺乏专业性的教师团队,海洋文学的教学工作多由古代文学或者现当代文学教师兼任。“海洋文学研究”通常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授课。因此,无论在学分设置上还是师资配比上都较专业基础课的师资水平为弱。就教学资料而言,由于该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缺乏权威性的通行教材,各个海洋类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大多由教师自编教案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因而阅读材料纷繁多样,衡量标准不一,水平参差难辨。当教学者需要深入开展海洋文学教学时,会发现现有的教学体系在建构思想上存在矛盾与缺陷,这使得海洋文学研究和海洋文学教学之间形成封闭的恶性循环。这一突出问题在当前的经济政策和文化战略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亟待得到切实改善。

二、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规划设计

目前,现有的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仍然以个人兴趣为主,在设计规划的路径上存在明显的缺憾。要改变当下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较为薄弱的现状,加强高校范围内海洋文学的研究与推广,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顶层设计。

(一) 重建海洋文学研究的价值体系

人文科学的研究无论与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相比,都具有明显的非功利性,海洋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同样如此。然而,海洋文学研究在艺术生产、意识形态考察以及价值观念指导方面又具有明显的功能性。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海洋文学与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演变的过程,分析演变的特征、差异的原因等问题对于当下海洋政策的制定、海洋人文交流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例如中国现代海洋文学由于西方海洋观念的引入和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较为强调海洋的利用与开发观念,而忽视了海洋的保护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于考察海洋文化的意识形态现状、制定当前海洋相关政策等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又如将生态和谐的海洋观念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青年学子,使其在从事海洋工作之前就能够建立正确的海洋观,有意识地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各个方面平衡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无疑是泽被千秋的伟业。

(二) 调整现有的海洋文学研究格局

海洋文学研究虽然属于文学研究的专业方向,但并非是孤立的。文学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变化,在现有的海洋文学研究格局中,除了加强对海洋文学作品的研究外,也可将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人文地理学、历史学(特别是对外文化交流史)等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纳入到海洋文学的研究范畴。特别是在当前“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发掘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献史料、古迹遗存,充分建立起地理与时间的架构,这样的研究思路不仅能够拓展视域、丰富成果,而且对于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三) 挖掘和重评被遮蔽的海洋文学史料

在现有的海洋文学研究格局中,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与外国海洋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作品遗漏和评价错位的情形,发掘并调整这些作品在海洋文学史中的定位是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除此之外,抓紧开展中国现代海洋文学作品的梳理与史料发掘也是当前海洋文学研究的工作重点。中国现代文学阶段有哪些海洋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价值定位?它们整体上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对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落实。仅就笔者的研究经验而言,许多现当代时期的海洋文学作品或者缺乏准确的文学史定位,或者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这无疑影响了海洋文学研究的知识架构。此外,许多文学作品中涉海类书写在研究过程中也需要仔细辨识,将其中的海洋书写进行梳理,建构起以海洋价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古今中外海洋文学作品的挖掘、重读和再定位,无疑会更新现有海洋文学的认知现状。

(四) 培养专业性的教学研究团队

目前,海洋类高校虽然有海洋文化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但大多采取的是院所合一的组织架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特别是古代文学教师兼任研究所研究员的现象较为常见,这样的组织架构从简化组织架构、降低研究成本的角度具有合理性,但研究人员的流动性、研究精力的局限、研究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等现象也客观存在。这不仅会导致研究成果生产缓慢,而且对研究人员而言,在教学与研究之间会更偏倚研究而忽视教学。海洋类高校有时为了满足科研生产的量化考核体系的需要,侧重于海洋科技的开发,而对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海洋人文科学研究重视不够,这限制了海洋人文学科的话语权与研究空间。因此,作为相关院校的领导应该在人员编制、课题规划等方面给予海洋人文研究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二者之间均衡合理发展。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上,也应将研究性成果的评价体系与教学性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区分,将其评价标准细化操作,使得重视教学工作的研究人员也能获得公正合理的晋升途径。

毋庸讳言,目前海洋文学的教研者或研非专攻、或学非所用,这些都会影响海洋文学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要破解这一难题,操之过急或无动于衷都非正确的做法,惟有先从顶层设计着手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三、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的目标及措施

顶层设计只能将海洋文学的研究教学工作导入正确的轨道,而要真正达到研究与教学的相互促进需要更加具体的目标和更加细致的措施。

(一) 建立科学的海洋文学教研目标

海洋文学的教研工作互促互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在海洋科技突飞猛进的今日,正确的海洋认知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正确的海洋观念主要涉及两点:首先,正确的海洋观念指的是海权意识的确立。海洋是国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王愿坚的《东山岛》、浩然的《西沙儿女:正气篇》《西沙儿女:奇志篇》中可以看出守卫海防线的艰巨与牺牲,从齐平的《大海圆舞曲》、翟晓光的《红海洋》可以看出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举步维艰。无论是海上鏖战还是海军建设,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国土安全,明确海洋领域的归属。介绍与讲解中国对外交流史的过程中要将海线确立的过程、海权斗争的作品作为重点进行介绍,让学生确立正确的海权意识和国土观念。其次,重视海洋保护与生态平衡。由于“十七年”时期战争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1990年代以后商业文化的兴起,导致当代的海洋文学作品总在强调征服与开发,而较少关注保护与平衡。大陆的海洋文学创作即使到了新世纪,在海洋的环保意识方面仍较为滞后。这一点与台湾乃至海外海洋文学相比,显得更加突出。在海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海洋环境加速恶化、海洋垃圾数量泛滥,更有不少海洋生物濒于灭绝,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有必要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台湾在海洋环保意识方面比大陆要更近一步,不仅涌现出廖鸿基、蓝波安、吴明益等海洋环保作家,而且在海洋小说、海洋散文、海洋诗歌等文体上均有所建树。廖鸿基的“海洋文学三部曲”、蓝波安的《八代湾的神话》《冷海情深》、吴明益的《复眼人》等作品都高扬海洋环保观念,让我们看到了海洋文学创作和海洋教育的新方向。

(二) 改进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具体措施

完善海洋文学的教研体系涉及的因素较多,不同的研究者会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措施。由于海洋文学研究属于新的研究方向,是对现有的学科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强调海洋文学的重要性是为了凸显海洋类高校的研究特色,强化特色院校的办学定位。因此,完善海洋文学教育体系需要考虑现有学科体系和课程安排。现在大部分高校都采取学分制,因此可以将海洋文学课作为通识课程,采取学分制的方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该门课程。在学时上安排16至24学时的教学时间,在学分设计上给予1至1.5学分,考试采取考考试或论文的方式进行。做出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既能凸显海洋类高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对海洋文学的学习兴趣。除了在学分上给予倾斜,在教材建设上也应该充分重视。

首先,要重视海洋文学教材的史学建构。虽然目前已经出版了几部中外海洋文学研究著作,但权威的教材尚未出现,这对于海洋文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讲解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当前各种专题类文学教材不断涌现、各有专长的情况下,海洋类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应该提上日程。在设计海洋文学史教材时,编写者应该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格局,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采取分章节编写的方式,由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者按照统一的编写体例进行作品的线性介绍并给予评价。

其次,在重视线性梳理的同时,采取比较研究的视野。无论是中国海洋文学的介绍,还是外国海洋文学的考察,对于海洋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有利于学生宏观而迅速地对海洋文学学科形成整体认知[4]。然而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强调海洋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阅读,通过古与今的比较、中与外的比较更能有利于凸显作品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农业性特征如果不与同时期的外国海洋文学作品相比较,就很难说明其保守自闭的局限;中国现代海洋文学的政治性特征如果不与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作比较,也难以说明中国现代海洋文学的时代转型。

开展海洋文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海洋文学写作意识。从海洋文学的写作群体来看,海洋文学的创作群体具有鲜明的涉海性。所谓涉海性,即写作群体主要从事与海洋活动相关的活动。现代海洋作家群体或是海员、或是海军、或是渔民,这三类人群构成了现代海洋文学创作的主体。缺乏海洋经历的作家在海洋文学创作上不太容易成功,或者是作品细节不够,或者只能停留在泛化的自我抒情阶段。这说明海洋文学创作具有明显的职业属性,也再次证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规律。从目前海洋文学的写作地域上看,北方的海洋文学活动较为活跃,涌现出姜树茂、邓刚、张炜、黎汝清等优秀海洋小说家以及东海诗人群。与北方活跃的海洋创作群体相比,南方海洋创作群体则显得较为沉寂。除了少数作家作品,如南哨的《牛田洋》、李英敏的《椰风蕉雨》、徐汝钊的《南海捕鲨人》等作品外,南方的海洋文学创作没有明显的亮点。作为沿海开放省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除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拓展国际贸易外,在海洋文学创作与涉海文化建设上也可以大有作为。

注重引导学生的海洋写作意识的同时,也应重视海洋文学写作队伍建设。沿海地区的高校学生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接触海洋,参与海洋的各类活动。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参与海洋实践的同时,将自己的海洋经历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虽然,海洋文学的创作群体主要是渔民、船员或海军,但大学生群体在校期间以及工作之后都可以将自己的涉海经历或对于海洋的想象融入到海洋作品创作中。通过社团、讲座、授课等方式,教学组织者有意识地营造在校期间学生的海洋文学创作氛围。学院可通过校内刊物、合作期刊等渠道拓宽学生涉海创作的发表,建立海洋文学的创作梯队,形成良好的校园海洋文学创作的传导机制。高校学生的参与除了可以壮大海洋作家群体外,还能够拓展更加丰富多样的写作题材。除了常见的海洋渔业、海洋养殖、海洋贸易等题材外,海洋休闲运动如潜水、冲浪、帆船等均属于海洋文学创作上的空白点和创新点,而高校师生群体作为此类运动的主要参与人群可以通过涉海文学创作来壮大海洋文学队伍,丰富海洋文学的创作题材。

结 语

海洋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顶层制度的设计,也要有教学体系的建设,更有创作人才的培养。三者的发展除了充分重视外,也要有序协调。海洋类高校海洋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既是办学定位的需求,也对接了“向海发展”的国家政策,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海洋类高校人文社科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学术会议或主题论坛加强沟通协调,就制度设计、教材编写、资源共享等问题开展讨论,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相关措施可以在学校内部先行先试,然后在涉海类高校逐渐推广实践。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相信可以有效推进海洋类高校海洋文学研究与教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猜你喜欢

涉海海洋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首届“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港顺利举办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